腰腿痛的推拿防治法

腰腿痛是中老人的常見症狀,是以腰腿部疼痛為主,可表現在腰部的一側或兩側,也可腰痛而牽及腿或僅表現為腿痛。清代溫病學派創始人之一葉天士在分析醫案中時說:“男人向老下元先虧”高年下焦根蒂已虛,上盛下虛已成中老年人常見的氣機分佈,故中老年人腰腿痛者諸多。

腰腿痛是中老人的常見症狀,是以腰腿部疼痛為主,可表現在腰部的一側或兩側,也可腰痛而牽及腿或僅表現為腿痛。

腰腿痛早在《內經》就有論述,《素問、脈要精微論》載,“腰者、腎之府、轉搖不能,腎將憊矣”隋朝太醫博士巢元方(550年―630年),《諸病源侯論》則認為腰痛和少陰陽虛,風寒著於腰部,勞役傷腎、墜墮傷腰和寢臥濕地五種情况有關。清代溫病學派創始人之一葉天士(1667―1746年)在分析醫案中時說:“男人向老下元先虧”高年下焦根蒂已虛,上盛下虛已成中老年人常見的氣機分佈,故中老年人腰腿痛者諸多。治則《證治匯補・腰痛》指出:治惟補腎為先,而後隨邪之所者以施治,標急則治標,本急則治本,初痛宜疏邪滯,理經隧,久痛宜補真元,養血氣,此乃標本緩急分治之原則。

病因:

1、肝腎不足:素體不足,久病體虛,不知慎惜,勞累過度,少時姿淫縱欲,年老體衰,以至肝血不足,腎精虧虛,無以濡養筋脈而發腰腿痛。

2、外感六淫:風、寒、暑、濕、燥、火六種外邪,在一定條件下侵害人體,使經脈閉阻凝滯,而發生疼痛,在臨床上常以風、寒、濕致病者為多見。《增補萬病回春卷上・諸氣》雲:“風傷者為疼痛”。《素問・舉痛論》雲:“寒氣客於脈外則脈寒,脈寒則縮m,縮m則脈絀急,絀急則外引小絡,故卒然而痛。”

3、氣滯血瘀:肝氣鬱結或跌僕外傷,損傷經脈氣血,或久病氣虛,血運不暢,至經絡閉阻,不通則痛。

人有五節腰椎骨,與骨盆骶骨相連,而骨盆是相對地固定,在腰椎骨與骨盆之間有較多的肌肉韌帶附著。人是直立行走的,不論是行走、站立或坐著,腰椎骨與附著的肌肉韌帶都是時刻承受著很大的力量,其中以第四、五腰椎擔負的重力最大,人到中年後特別是四十五歲以後,隨著年齡的增長,日積月累的腰部活動,腰椎骨與骨間的纖維骨盤、腰椎間盤及肌肉韌帶都會發生退行性改變,其中也以第四、五腰椎段退變更為突出,椎骨退變表現為滑質增生,邊緣長骨刺。如果椎骨關節磨損很嚴重,增生很多,椎骨後的小關節也發生肥大改變,可出現不同程度的慢性腰痛,特點是從靜止狀態突然變換體位,如早晨起床,久坐而起立行走時疼痛較重,經活動後疼痛減輕,若過多活動疼痛又變明顯,進行熱敷休息後疼痛又能緩解,由受凉或勞累後疼痛加劇範圍較廣,腰部活動受到一定限制,並感到腰部僵硬,有時沒有注意彎腰扭轉,好像聽到哢吱一聲,痛欲連心。有時伴有坐骨神經痛,這是由於增生的骨組織或椎間小關節增生壓迫或刺激坐骨神經引起的症狀。

治療:

這裡只介紹簡單易學便於進入百姓家的非藥物療法、推拿屬中醫外治法範疇,推拿療法是通過手法治療疾病的一門中醫學科。推拿的特點是依靠醫者的雙手或肘、足,根據患者的不同病情,運用不同的手法,選擇適當的穴位進行推、拿、點、按、摩、揉、撚、掐、扌袞、搓、搖、抖、拍、打等手法。使經絡疏通、營衛調和、氣血流暢、陰陽平衡,從而調整人體的機能。通過手法打到扶正祛邪、消炎止痛、散滯解鬱、祛瘀生新和促進損傷組織的修復。醫者手法的熟練程度和手法的正確使用,對治療效果的優劣有直接影響,手法的要領柔和、深透、持久、有力。做到重而不滯,輕而不浮、剛中有柔、柔中有剛、心平氣定、不致疲勞、機觸於外、巧生於內、手隨心轉、法從手出,根據不同病情,體質强弱,年齡性別而定手法,靈活運用,才能達到治病的目的。

一、推拿手法:

(1)推法:用拇指的指峰、螺紋或側峰著實於所治療的部位或穴位上,沉肩垂肘,以腕關節為主動,作來回不斷地有節律地推動,推時呈直線,往來不可歪斜,拇指關節亦須作不斷的屈伸運動,應用時據病之寒熱、虛實,有輕重快慢之分,達到舒經活絡,調和營衛、散熱祛寒、祛瘀消滯、健脾和胃、補中益氣之目的。

(2)拿法:用大拇指和其他手指作對稱用勁,拿取治療部位的肌肉或筋膜關節。此法是强刺激手法,據病情虛實,要鬆緊適宜,不可用死勁,用以泄熱開竅、祛風散寒、疏通經絡,此法能“攝其形神”,故能用於急救。

(3)點法:用拇指峰、中指、食指、拇指之中節或屈肘以鷹嘴部、點取某一部位或穴位,用力下壓,此法為推拿中最强烈的一種攻泄手法。開導閉塞、祛寒止痛,根據病情需要及患者虛實,謹慎施治。

(4)按法:分拇指按、掌根按、魚際按三種,分別用於患者某一部位或穴位上。微用力深壓揉撚、按而留之,不可死板,單側或對稱均可進行,這是一種誘導手法,能通經活絡,開通閉塞,祛寒止痛。

(5)摩法:以指端(食、中、無)、掌根或魚際附著於患者體表,作不斷的盤旋動作,壓力大小以患者感到舒適為宜。手法輕軟柔和,常用於胸腹或局部紅腫,對消化系統疾病甚為有效。有理氣和中,舒氣活血,消腫退熱之功效。

(6)揉法:用魚際或掌根部著於患處,微用力作左右不停地移動,腕關節轉動旋回,繞於患部,輕重緩急、幅度大小均須適當,主治局部紅腫,可用於全身各部位,消腫止痛、祛風散熱,助消化。

(7)撚法:用拇、食指羅紋作上下左右對稱的撚某部位,狀如撚?,用勁著實,用於四肢各小關節,暢行氣血。

(8)掐法:以拇指和食指,上下對稱掐某部位用力內收,或用拇指指甲掐穴位,適用於四肢、頭面部人中等,有開竅提神作用。0

(9)扌袞、法:以掌背小、無、中指本節用一定的壓力附著於有關治療部位上,腕關節主動地前後不斷滾動,刺激面積較其他手法為大,力能深透,功能祛風散寒,疏通經絡,活血止痛,滑利關節。

(10)搓法:兩手伸開,掌心空虛,對治療部位對稱托抱如搓繩狀前後搓動。力須柔軟均勻,適於四肢腰背,主疏肝平風解鬱,舒松脈絡,調和氣血。

(11)搖法:兩手在應搖的關節前後,托住或握住,左右旋轉搖動,緩緩而行。搖則動之,運則行之,不可操之過急。適於頸腰四肢,通腠理、開關節,增强肢體活動能力。

(12)抖法:兩手對稱握住患者一臂的腕部,微用力向上送,作波浪式的顫動,此法適用於上下肢,滑利關節,舒松肌肉,消除疲勞。

(13)拍法:用單掌或雙掌掌心虛拍患部,有節律的由輕而重,能行氣通絡,疏鬆肌肉,消除酸脹。

(14)打法:手握空拳,擊打患部,或用三十六根桑枝長21寸一端紮緊用布包縫好備用,此法宣通周身之氣血,祛風散寒,適用麻痹不仁症。

二、推拿治療:

(1)腎虛腰痛

1、症狀:腰部疼痛,以酸軟為主,喜按喜揉,腰膝無力,迂勞更甚,臥則減輕,反復發作,其痛隱隱精神萎靡,面色無華,偏陽虛者,手足不溫,舌淡,脈沉細。偏陰虛者,心煩失眠、口燥咽幹、面色潮紅、手足心熱、舌紅、脈細弦數。

2、取穴:大腸俞、環跳、委中、命門、中脘、關元、氣海。偏陽虛者,腎俞、足三裡、昆侖。偏陰虛者,秩邊、三陰交、太溪。

3、手法:推、摩、按。

4、操作:患者伏臥於床,用輕而柔軟的推法,推腎俞、命門、氣海俞、大腸俞、關元俞、環跳、秩邊、委中。仰臥,推摩中腕、關元、氣海、按足三裡、太溪。坐起,魚際推腰部兩側。

手法輕而柔軟則補,取足三裏為足陽明胃之合,昆侖為足太陽膀胱經絡穴,配腎俞以助陽溫經止痛。取三陰交配太溪滋補肝、脾、腎三髒之陰,秩邊為榮,養筋脈以止痛。

(2)風濕腰痛

1、症狀:發病緩慢,病程長久,多呈隱痛、酸痛、重痛,俯仰牽掣作痛,左右轉側不便,不能久坐久立,腰部經常酸軟,得熱則痛稍减,迂寒則痛加劇,天陰雨時則痛尤加,腰肌强硬,彈性减弱,痛處可見發冷、畏寒、皮膚粗糙而增厚,按之微覺酸痛、舌淡、苔白、脈濡細澀。

2、取穴:以溫經通絡止痛、腎俞、腰陽關、環跳、秩邊、委中、昆侖、人中、飛揚。取人中為全身止痛穴,對劇痛者有醒神止痛之效。

3、手法:扌袞、點、拿、推

4、操作:患者伏臥,重扌袞、腰臀部諸穴,再拿委中點昆侖,腰部再以魚際推,這是常規的操作法。

另有一絕技,也在此加以介紹如下:

放火燒荒和燒山火法,凡屬腰背部疾患,酸麻脹冷熱疼痛,風寒諸症,腰肌勞損,長骨刺引起的各種疼痛,四肢因風寒濕燥引起的各種疼痛,均可施此,無不靈V。

先點透十大會穴。即骨會大杼,髒會章門,筋會陽陵泉,腑會中脘,氣會膻中,血會膈俞,脈會太淵,髓會絕骨,嘔嶧僕ィ神會百會。點完後對脊椎從大椎至長强逐把下壓,力度適宜,再分三行捏其皮部,(一行督脈,二、三行為督脈旁開1.5寸即足太陽膀胱大杼至關元俞)。雙手八指前伸,向內摟皮部,拇指在皮下推,做兩三遍後,再分四條線即足太陽之四線按上法由上到下分四把上提。上法施之後,橫行五行,邊提邊推行,對提不起的部位用捏法,使其受到刺激,最後用五指從上到下不分上下左右,橫直亂點,點到為宜,對四肢也是如此,全省拍打,不一漏處,在腰眼快滾,手T宮對準腰部,意下丹田有一爐火,有一束火柱通往T宮,在T宮與患者腰部有一

本文標題: 腰腿痛的推拿防治法
永久網址: https://www.laoziliao.net/doc/1634348931806913
相关資料
三扳法配合下蹲法治腰椎滑膜嵌頓
腰椎滑膜嵌頓,多見於青壯年。一般無明顯外傷原因。滑膜嵌頓多發生於腰骶關節。中醫將腰椎滑膜嵌頓歸於“傷筋”範疇,治療手法有多種,但有些手法如背挎法等因患者懼怕疼痛,現並不多用。筆者在臨床上採用三扳法配合下蹲法治療,療效立竿見影。三扳法配合下蹲
標籤: 腰椎 滑膜 健康 養生
自我按摩治面癱
中樞性面癱主要為腦血管病變而引起,同時伴有半身癱瘓;周圍性面癱主要為感受風寒或病毒感染所致,最為常見。患了面癱,可以進行自我按摩治療,主要有以下幾個步驟。用手掌的掌根自患側的地倉穴,向耳根部推擦32次。通過上述按摩,能疏通經氣,調和面部氣血
標籤: 太陽穴
跟痛症推拿治療科技
跟痛症是指足跟部周圍疼痛的疾病總稱。主要是指跟骨底面和跟後由於慢性損傷所引起的疼痛,常伴有跟骨結節部的前緣骨刺。本病好發於中老年人及肥胖者,屬中醫“痹證”範圍。跟痛症好發於40~60歲的中年和老年人。跟痛症由於病種較多,囙此在推拿治療前,一
標籤: 中醫 健康 養生
踝關節扭傷推拿治療科技
踝關節扭傷在臨床上比較常見,中醫稱為“踝縫傷筋”,包括踝部韌帶、肌腱、關節囊等軟組織的損傷,可發生在任何年齡,但以青壯年較多。一般踝關節扭傷,應首先排除合併骨折、脫位,並分清內翻扭傷或外翻扭傷,方可給予推拿治療。
標籤: 踝關節 踝關節骨折 扭傷 健康 養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