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脈-臟腑相關聯系的規律及其機制的探討

所謂“有諸內必形諸外”,“揣外而知內,治外而調裏”,這就是經脈臟腑相關。經脈-臟腑相關是經絡學說的覈心內容之一,是指導中醫診斷和治療的重要理論基礎。在治療上依據經脈-臟腑相關理論,刺激相關經脈、經穴,達到治療內臟疾病的目的。

一、經脈-臟腑相關聯系的規律

何為經脈-臟腑相關

經絡內屬於臟腑、外絡於肢節,溝通人體內外表裡。通過經絡的聯系,臟腑病變可反映到體表,出現特定症狀和體征;而刺激體表的一定經穴又可以治療相應臟腑的疾病。所謂“有諸內必形諸外”,“揣外而知內,治外而調裏”,這就是經脈臟腑相關。

經脈-臟腑相關的含義

有廣義和狹義之分。廣義的經脈臟腑相關應包括經絡與臟腑相關、穴位與臟腑相關、軀體內臟相關等等內容;而狹義的經脈臟腑相關就是指十二經脈與臟腑的相對特异性聯系。經脈-臟腑相關是經絡學說的覈心內容之一,是指導中醫診斷和治療的重要理論基礎。

經脈-臟腑相關理論的發展

①古典文獻記載:《素問・調經論》:“五臟之道皆出於經隧,以行其血氣,血氣不和,百病乃變化而成。”經隧即經脈,強調經脈與五臟的聯系。《靈樞・海論》:“夫十二經脈者,內屬於府髒,外絡於支節”,這既概括了十二經脈總的特點,又說明了十二經脈的重要功能是溝通臟腑與體表肢節的聯系,囙此,有學者稱之為“是世界上最早提出軀體內臟相關的學說”。《靈樞・經脈》中更是詳細論述了十二經分別屬、絡相應臟腑,以及其它臟腑及五官之間的聯系。這既強調經絡與臟腑間密切的相關性,也為臟腑表裡相關理論打下基礎。
②現代發展:較早提出經、穴-臟腑相關的為我國學者劉磊;到90年代,八五攀登計畫《經絡的研究》專家委員會又把整條經脈與臟腑相關加以考慮,提出“經脈-臟腑相關”的假說。

歸納起來,經脈-臟腑相關有三方面內容

一是經脈與相關臟腑在生理功能上有密切聯繫。
二是臟腑病理變化在經穴上有反應。可通過這種反應,“司外揣內”而推斷出內臟疾病。如《靈樞・九針十二原》:“五臟有疾也,應出十二原”,表明五臟疾病可在相關原穴上出現反應。
三是經脈上的理化刺激對相應臟腑功能有調節作用,這是針灸治療的覈心機制。竇漢卿在《標幽賦》中強調“既論臟腑虛實,須向經尋”。在治療上依據經脈-臟腑相關理論,刺激相關經脈、經穴,達到治療內臟疾病的目的。

本文標題: 經脈-臟腑相關聯系的規律及其機制的探討
永久網址: https://www.laoziliao.net/doc/1634347562044239
相关資料
循經感傳現象的研究
用各種方法刺激穴位時,受試者從被刺激的經穴開始,沿著經脈循行路線而產生的如酸、麻、脹、痛、蟻行等感覺傳導現象,稱為循經感傳現象。20世紀70年代,國家衛生部頒佈了測定循經感傳現象的統一標準及方法,全國30個組織對總計約20萬人群進行了循經感
標籤: 健康 養生
可見經絡現象的研究
循經皮膚病是一種十分引人注目的經絡現象。由於它行程清楚,肉眼可見,直觀地顯示了經脈的特殊循行路線,所以被人們稱為可見的經絡現象。循經皮膚病是由於某些遺傳因素的改變,或內外環境的刺激,而出現的沿著經脈體表循行路線分佈的呈帶狀的皮膚病。循經皮膚
標籤: 皮膚病 經絡
穴位的功能
穴位是臟腑、經絡之氣輸注於體表的特定部位。它既是臟腑疾病在體表的反應點,又是針刺時疏通氣血,調整臟腑功能的刺激點。臟腑器官疾病在體表和耳廓某些穴位處出現某些异常變化,稱為穴位病理反應。與一般感受器比較,穴位對刺激的感受性有其獨自特點,掌握這
標籤: 穴位 健康
經絡學說在臨床上的應用
在正虛邪盛的情况下,經絡又是病邪傳注的途徑。當體表受到病邪侵襲時,可通過經絡由表及裡,由淺入深。由於經絡有一定的循行部位和臟腑絡屬,它可以反映所屬臟腑的病證,因而在臨床上,就可以根據疾病所出現的症狀,結合經絡循行的部位及所聯系的臟腑,作為辨
標籤: 人體經絡 中醫 經絡 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