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作針灸的穴位有哪些

常灸足三裡,不但能使消化系統功能旺盛,促進人體對水分精微的吸收,以濡養全身,而且可以防病治病,抗衰老和延年益壽。現代研究證明,灸足三裡確可改善人的免疫功能,並對腸胃、心血管系統等有一定影響。三陰交穴還是婦女保健灸的主要穴位,常灸可預防婦科系統疾病。

1.足三裡

定位:正坐屈膝,位於外膝眼下三寸,小腿外側,距脛骨前沿一橫指。

方法:用艾條、艾炷灸均可,灸5~10分鐘。

功效:足三裡為足陽明胃經的主要穴位,胃與脾相表裡,脾為後天之本,氣血生化之源。常灸足三裡,不但能使消化系統功能旺盛,促進人體對水分精微的吸收,以濡養全身,而且可以防病治病,抗衰老和延年益壽。古代養生家主張常在此穴施瘢痕灸,使灸瘡延久不愈,可以保健延年,“若要身體安,三裏常不幹”即指這種灸法。現代研究證明,灸足三裡確可改善人的免疫功能,並對腸胃、心血管系統等有一定影響。

2.三陰交

定位:正坐或臥比特,在小腿內側,內踝尖直上三寸,脛骨內側後緣。

方法:用艾條、艾炷灸均可,灸5~10分鐘。

功效:三陰交穴是肝、脾、腎三條陰經交會之處,故得名。常灸此穴,可補元陽、填骨l,益精氣,使齒堅、發烏,可養血、補脾、腎之不足。三陰交穴還是婦女保健灸的主要穴位,常灸可預防婦科系統疾病。

3.氣海

定位:仰臥比特,在下腹部,前正中線上,當臍下1.5寸處。

方法:仰臥,以艾炷置於穴位之上點燃,灸5~10分鐘。

功效:氣海為任脈之要穴,為諸氣之海,具有益氣固精,補腎助陽之作用,是全身強壯穴之一。常灸此穴,可補氣强身,中老年人保健施灸,尤其適宜。

4.神闕

定位:仰臥比特,在腹中部,肚臍中央。

方法:灸炷灸七至十壯。

功效:神闕即臍之正中,為任脈之要穴,具有補陽益氣,溫腎健脾的作用。《扁鵲心書》雲:“依法薰蒸,則榮衛調和,安魂定魄,寒暑不侵,身體開健,其中有神妙也……凡用此灸,百病頓除,益氣延年。”

5.關元

定位:仰臥,在下腹部,臍中下三寸,前正中線上。

方法:仰臥比特施灸,灸七壯。

功效:關元屬任脈,為強壯要穴,對臟腑虛乏、下元虛弱者宜灸此穴。

6.中脘

定位:仰臥,在上腹部,臍中上四寸,前正中線上。

方法:灸七至十五壯。

功效:中脘屬任脈,具有健脾益胃、培補後天的作用,可治療脾、胃、腎等疾病。

7.湧泉

定位:仰臥,翹足,在足底二、三趾趾縫紋頭與足跟連線的前1/3與後2/3交點四陷處。

方法:灸三至七壯。

功效:湧泉穴是足少陰腎經的穴位,具有補腎壯陽、養心安神的作用,常灸此穴,既可補腎益精、寧神開竅、疏肝理氣,又可強身健體、延年益壽。

資料標籤: 穴位 針灸
本文標題: 常用作針灸的穴位有哪些
永久網址: https://www.laoziliao.net/doc/1634347542601006
相关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