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燦暉

王燦暉,男,江蘇如東人,1937年8月生。王燦暉為全國著名中醫學家,中醫溫病及內科學專家,第二批全國老中醫藥專家學術經驗繼承工作指導老師,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重點專科“肺病專科”學科帶頭人。後來隨著孟澍江、沈鳳閣相繼退出教學、科研工作第一線,王燦暉承擔起進一步發展溫病學科的重任。王燦暉連續擔任第八、第九届全國政協委員。

從上世紀50年代起,創建現代溫病學學科體系,編寫1~5版全國高等中醫院校溫病學教材,溫病學科於上世紀80年代初先後被國務院準予為碩士、博士學位授予點。重視中醫教育工作,培養博士研究生20多人,碩士研究生50餘人。

王燦暉,男,江蘇如東人,1937年8月生。1957年畢業於江蘇省中醫進修學校,大專學歷,教授、博士研究生導師。

王燦暉為全國著名中醫學家,中醫溫病及內科學專家,第二批全國老中醫藥專家學術經驗繼承工作指導老師,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重點專科“肺病專科”學科帶頭人。曾任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及江蘇省政府重點學科溫病學學科和中醫臨床基礎學科帶頭人,國務院學位委員會中醫學科評議組成員,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研究生工作專家指導委員會成員,中華中醫藥學會感染病分會主任委員,江蘇省中醫藥管理局專家諮詢委員會委員,南京中醫藥大學專家諮詢委員會及校學術委員會副主任委員。第八届、第九届全國政協委員。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

王燦暉在溫病學領域享有盛譽,從上世紀50年代起,王燦暉和孟澍江、沈鳳閣等溫病學家創建了現代溫病學學科體系,編寫了1~5版全國高等中醫院校的溫病學教材,溫病學科於上世紀80年代初先後被國務院準予為碩士、博士學位授予點。後來隨著孟澍江、沈鳳閣相繼退出教學、科研工作第一線,王燦暉承擔起進一步發展溫病學科的重任。作為學科的帶頭人,王燦暉辛勤工作,精心設計學科的發展規劃和奮鬥目標,1993年,溫病學學科被江蘇省政府準予為首批省屬重點學科,隨後又被國家中醫藥管理局準予為局級重點學科。

他非常重視臨床實踐,60年來堅持不懈,長期從事臨床工作,積累了豐富的診療經驗,形成了鮮明的臨床特色,2008年科技部“十一五”支撐計畫“王燦暉名老中醫臨床經驗、學術思想傳承研究”課題立項,對王燦暉的學術思想和臨床經驗進行了深入系統的整理挖掘,2010年成為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全國名老中醫藥專家王燦暉傳承工作建設項目”,期間,培養了10名碩士研究生、3名博士研究生,發表了14篇王燦暉臨床經驗研究論文,出版了30萬字的專著《王燦暉溫病學講稿》。王燦暉的臨床經驗分別收載於《中國名老中醫藥專家學術經驗集》和《南京中醫藥大學中醫學專家集》。

王燦暉分別於1992年和1997年連續擔任第三、第四届國務院學位委員會中醫學科評議組委員,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研究生工作專家指導委員會成員,江蘇省中醫藥管理局專家諮詢委員會委員,為中醫學的發展建言獻策。

長期擔任國家中醫藥管理局、江蘇省政府重點學科――溫病學、中醫臨床基礎學科的學科帶頭人,為學科的建設和發展作出了重要的貢獻,1997年被江蘇省政府評為“優秀學科帶頭人”。王燦暉非常重視臨床學科的建設和發展,2012年他不顧年事已高,擔任了江蘇省第二中醫院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重點專科“肺病專科”學科帶頭人。

多年來王燦暉擔任了中華中醫藥學會感染病分會主任委員,主持中華中醫藥學會感染病分會的日常工作,多次舉辦全國性的學術交流活動,為全國的感染病防治工作做了大量的工作。

他非常重視中醫教育工作,承擔了本科、碩士、博士等不同層次的教學工作,培養了博士研究生20多名,碩士研究生50餘名。1998年被江蘇省教育廳評為“優秀研究生導師”。

王燦暉連續擔任第八、第九届全國政協委員。積極參政議政,多次外出考察研究,認真提交議案,為國家的建設和中醫藥事業的發展獻計獻策。

本文標題: 王燦暉
永久網址: https://www.laoziliao.net/doc/1634313432759220
相关資料
王鐵良
2012年被國家中醫藥管理局準予成立王鐵良全國名老中醫藥專家傳承工作室。現王鐵良全國名老中醫傳承工作室正在建設中,總結老中醫診療經驗和學術思想,進行研究和總結並出版論著等,將名老中醫經驗傳承工作持久進行。
標籤: 中醫 中藥
孔光一
孔光一,男,1927年2月生,江蘇泰興人,中共黨員,大專學歷,北京中醫藥大學教授,主任醫師,碩士生導師。孔光一培養了5名師承弟子,指導博士後2名,5名碩士研究生。孔光一指導編寫了全國十二五規劃教材《溫病學》大學生和研究生等教材,依託其學術思
標籤: 孔光一 中醫 中藥
韋立富
組織成立“南寧市針灸大學”,培養針灸人才280多人。韋立富,男,1939年3月生,廣西融水縣人,中共黨員,南寧市第七人民醫院主任醫師。韋立富在他53年的行醫生涯中,繼承和發展了朱璉的針灸學術思想,成為針灸神經學派的忠實踐行者。
標籤: 中醫 針灸
石仰山
作為石氏傷科第四代傳人,他以研究室、工作室為基地,以科研、臨床為兩翼,開設六個專科專病特色門診,申請課題十餘項,形成了一系列較為完整的石氏傷科理法方藥體系,並有效運用於臨床,年門診量達15萬人次。石仰山團隊共有15人,擁有床位50張,年門診
標籤: 中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