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世明

張世明,男,四川省骨科醫院主任醫師、中醫骨傷科專家。吸取中西醫和不同流派的學術特長.注重科學性,態度嚴謹,主張一切骨傷科疾患的診治,必須以解剖生理、病理、運動生物力學理論和中醫基礎理論為指導進行辨證、辨病結合論治,主張綜合療法治療,以救命第一和積極恢復最大運動機能為目的。繼承人胡勇、張中,現均在四川省骨科醫院工作。

張世明,男,(1943―)四川省骨科醫院主任醫師、中醫骨傷科專家。現任中國體育科學會理事,中國運動醫學專委會副主任委員,國家體育總局體能恢復與運動營養專家組副組長,全國著名運動醫學專家,出版《中西醫結合運動創傷學》、《中國中醫骨傷科學》等多部專著,連續多届聘為備戰奧運會醫療專家組成員,為無數奧運冠軍、世界冠軍診治傷病,被稱為“手握半塊金牌的人”。備戰奧運會運動創傷防治專家,四川省學術和科技帶頭人,四川省首批有突出貢獻衛生人才,四川省中醫藥學會常委、省中醫骨科專委會主任委員、成都運動醫學專委會主任委員、四川省老年體協科學指南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全國老中醫藥專家學術經驗繼承指導老師,《中國運動醫學》雜誌副主編,新加坡國中華醫學會專家諮詢委員等職務,享受國務院政府津貼專家。

1963年畢業於成都體育學院運動醫學系,1961年以來一直師承於著名中醫骨傷科專家鄭懷賢教授,深受先師的醫德和骨傷科學術思想影響。長期從事臨床、教學與科研工作,善於運用中西醫理論診療疾病,尤其擅長運用正骨手法、推拿、經穴按摩、中藥、針灸和練功等醫術綜合治療各種高疑難傷病,療效顯著。全面繼承了先師鄭老“望、聞、問、切”四診、十二正骨手法、十三按摩手法、十二經穴按摩手法、運動按摩、鄭氏系列傷科藥物、練功術、分期論治和心理治療等傷科學術思想,堅持繼承不拘泥於古,發揚而不離其宗,在四十年學習和實踐中,通曉中西醫理論,精通醫易哲理和岐黃醫術,博採眾長,融古通今,堅持科學性第一的思想,逐步形成了自己的學術思想和見解。吸取中西醫和不同流派的學術特長.注重科學性,態度嚴謹,主張一切骨傷科疾患的診治,必須以解剖生理、病理、運動生物力學理論和中醫基礎理論為指導進行辨證、辨病結合論治,主張綜合療法治療,以救命第一和積極恢復最大運動機能為目的。精於辨證論治,強調在診斷和治療過程中貫徹醫易哲理辨證思想,做到病證結合、局部與整體集合、主證和兼證結合進行辨證。治療中,不拘泥於分期論治,臨證具體辨證、辨型、辨病論治,以取得最佳效果。在科研方面,率先帶領同仁在中國系統地開展了中醫藥消除運動型疲勞的研究,完成了國家計委重點課題《中醫消除運動型疲勞與恢複方法的研究》,2003年又承擔了科技部“十五”攻關項目《中醫藥消除運動性疲勞的應用研究》。先後撰寫並發表了《女子排球運動員髕骨勞損病因學研究》、《肩關節前下脫比特複新法》、《運動性疲勞的中醫分型與診斷研究》等論文數十篇;主編或參與編寫《中國骨傷科學》、《醫學百科全書・中醫傷科學》、《中醫藥與運動醫學》等醫學專著10餘部。繼承人胡勇、張中,現均在四川省骨科醫院工作。

資料標籤: 張世明
本文標題: 張世明
永久網址: https://www.laoziliao.net/doc/1634312185846971
相关資料
陳天然
陳天然,男,四川省廣元市劍閣縣中醫院主任醫師、中醫內科專家。先後撰寫“治療小兒厭食的經驗”、“治療肺心病的經驗”、“膽舒沖劑治療慢性膽囊炎100例臨床療效觀察”等學術論文50餘篇,發表在在國家級和省級學術刊物上。繼承人李雲安,現在廣元市劍閣
標籤: 陳天然
陳學忠
陳學忠,男,四川省中醫藥研究院中醫研究所:任醫師、中西醫結合專家。在主療老年病的過程中,在國內提出了“腎虛血瘀導致衰老”的觀點該理論越來越得到國內外同行的認可,被認為是對祖國醫學延暖衰老學說的新發展。繼承人尹方,現在四川省中醫藥研究院中醫研
標籤: 陳學忠
忠登郎加
忠登郎加,男,四川省甘孜州藏醫院主任醫師、藏醫專家。先後在《中國民族醫藥雜志》、《西藏研究》等有關刊物和各級學術會議上發表和交流學術論文10餘篇,出版有個人專著《忠登郎加之藏醫診療精要》,參與了全國藏醫教材《藏醫五官科》,的編寫工作。繼承人
標籤:
胡國棟
胡國棟,女,四川省內江市中醫院主任醫師、中醫內科專家。對歷代醫家補腎方劑尤有研究,提出並確定了獨特的腎精、腎氣腎陽、腎陰虛損臨床指征。先後在各級學術期刊上發表文章30多篇,出版了專著《胡國棟臨床經驗集》。繼承人胡放,現在內江市中醫院工作。
標籤: 胡國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