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松齡與醫學科普

清代蒲松齡不僅長於寫神鬼狐妖,且擅長岐黃之術,流傳於世的醫學科普著作有《藥崇書》《傷寒藥性賦》等專著。《疾病》《疾病》篇是蒲松齡編寫的《日用俗字》中的第十九章,寫成於康熙四十三年,目的是向廣大鄉民普及醫學知識。

清代蒲松齡不僅長於寫神鬼狐妖,且擅長岐黃之術,流傳於世的醫學科普著作有《藥崇書》《傷寒藥性賦》等專著。此外,他的通俗雜著和詩文中也對醫學多有涉及,大大豐富了我國的醫學寶庫。

《藥崇書》

《藥崇書》成書於康熙四十五年,全書分為上、下兩册,是蒲松齡收集、編纂的一本偏方、單方、驗方集,共收二百五十八方,列病症二百零七種,分四十部。書中所收之方,大多來自當地民間行之有效的土方、單方、驗方。另一部分則採錄自《肘後方》《千金方》《外科正宗》《本草綱目》等古籍中適用於山村的一些小方。方中所用之藥,多為日常生活中常見的蔬果,如大蒜、薑、黃瓜、韭菜、蘿蔔、棗葉、棗等,昂貴的藥材概不收錄。治療之疾病也是鄉村常見病、多發病、急症和重危症。該書欄目清楚,查閱方便,宛如現代的診療手冊。

蒲松齡在序言中說:“疾病,人之所時有也。山村之中,不惟無處可以問醫,並無處可以市藥。集思偏方,以備相鄰之急。”收方的原則是“不取長方,不錄貴藥,檢方後立遣村童,可以攜取”。從這裡不難看出,作者深知人民罹患疾病之苦,洞曉羣衆問醫求藥之難,從而輯成這部既方便又實用的大眾醫學手册。

《傷寒藥性賦》

《傷寒藥性賦》是注解《傷寒論》的一篇賦文。它以鄉村庶民百姓為主要閱讀對象,通俗易懂,句短字少,節奏明快,便於記誦,是一篇醫學科普大作。

在這篇賦文中,作者採用韻文賦體形式,概括地介紹了《傷寒論》中的兩百餘方劑和八十多味中藥的藥性知識。對每個方劑和每味中藥,從藥理、藥性和治療等方面做了注解,文字簡明扼要,為初學者的理解記憶創造了條件。

《疾病》

《疾病》篇是蒲松齡編寫的《日用俗字》中的第十九章,寫成於康熙四十三年,目的是向廣大鄉民普及醫學知識。《疾病》篇為七言歌訣,共五十二句,雖然只有三百六十四字,但內容十分豐富。開頭提出“人生疾病有多般”,接著敘述了七十多種疾病,以及有關的防治知識,其範圍涉及內、外、婦、兒、五官、皮膚多科,內容包括了病名釋義、症狀描述、治療方法和治驗總結等。

《草木傳》

《草木傳》又名《草木春秋》《藥性梆子腔》,是一部用擬人化的手法撰寫的文宣中藥知識的戲劇。全劇十回,約兩萬七千字,劇情跌宕起伏,人物個性突出,想像豐富奇特,把六百餘味中藥的藥性、功用、相使、相反等形象地做了不同程度的介紹。這種利用戲劇藝術普及醫藥知識的形式,不能不說是我國古代醫學科普的一個創舉。

劇中的主人公是甘草,傳說中的中醫鼻祖神農是劇中的“皇帝”。全劇圍繞著甘草這個人格化的主要形象,各味中藥根據其藥名、藥性分別被賦予不同的性格,通過劇中人物的動作、對白、唱段,塑造了各具特色的中藥人物群象。如甘草具有和諸藥、解百毒、補益中氣之用,作者就把它塑造成一比特淳樸、剛直的國老形象;草决明具有平肝、清熱、明目之用,作者便安排他為善蔔周易、兼治眼疾的算命先生。在劇本中,作者以豐富的想像力,將藥性、藥理巧妙地融會到劇情中去。《草木傳》既文宣介紹了藥學知識,又使人們欣賞了文學藝術。

資料標籤: 蒲松齡
本文標題: 蒲松齡與醫學科普
永久網址: https://www.laoziliao.net/doc/1634268323859544
相关資料
唐伯虎田螺救人命
據說唐伯虎醫術高明,深諳藥理,憑藉他的聰明才智,治癒了許多疑難雜症。一天,同為“江南四大才子”之一的祝允明邀請唐伯虎到家中小酌,兩人飲酒正到高興處,忽然從後院傳來小孩的啼哭聲,這時僕人來報,說小少爺腹痛加劇,囙此啼哭。
標籤: 唐伯虎 田螺
蘇轍療疾用茯苓
在中國傳統醫學中,茯苓已有兩千多年的藥用歷史了。在《神農本草經》中,茯苓被列為上品,有“久服安魂養神,不饑延年”的作用。說起茯苓的藥用功效,還有一個和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蘇轍有關的故事。過了而立之年,蘇轍向別人學習養生之道,練習導引氣功,並且經
標籤: 蘇轍 茯苓
蘇軾與龐安常
從這時開始蘇軾與當時的名醫龐安常結緣。蘇軾謫居黃州後,買了塊地,自己墾田躬耕,可能因為勞作不慎而致手臂受傷腫脹,在訪醫求治過程中,在麻橋這個地方結識了名醫龐安常。蘇軾到龐家後,受到了熱情接待,留住數日,經針灸治癒了臂疾。這首詞也是蘇軾與龐安
標籤: 蘇軾
“不為良相,願為良醫”的范仲淹
慶曆三年,范仲淹任參知政事,實現了他“為良相”的夙願,開始進行大刀闊斧的改革,希望能普濟萬民。在當時,醫生人數很少且水准不高,囙此醫療事故很多,范仲淹針對這種情況,在給朝廷的奏議中提出,由國家在首都舉辦高級醫學講習研究班。但令人惋惜的是,范
標籤: 范仲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