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曆2005年春節晚會上舞蹈《千手觀音》無可爭議地摘取桂冠,獲得特別大獎。當《千手觀音》組出“盛世開屏”的畫面,千只纖手曼顫,千只慧眼閃爍,人們的心靈被深深地震撼了。在古老的中醫中藥裏,也有以觀音佛手取類比像而定名的中藥佛手、方劑佛手散,在華夏幾千年的歷史中,為老百姓祛除疾病之苦做出了奉獻。
佛手,又名佛手柑、佛手片,為芸香科常綠小喬木或灌木植物佛手的果實。中醫認為,本品性味辛、苦、溫,入肝、脾、胃、肺經,有舒肝理氣,燥濕化痰之功,適用於肝鬱氣滯所致的脅痛,胸悶,脾胃氣滯所致的脘腹脹滿,納呆胃痛,噯氣嘔惡,咳嗽痰多,胸悶胸痛等。《本草便讀》言其;“理氣快膈,惟肝脾氣滯者宜之。”藥理研究表明,本品含有檸檬油索、香葉木甙、橙皮甙,果皮含揮發油。能擴張冠狀動脈,井能抑制離體腸管運動。醇提物乙醯膽鹼引起的兔十二指腸痙攣有顯著解痙作用。
佛手散,又名芎歸散。出自《普濟本事方》。由當歸18克,川芎12克組成,研為粗末,水煎服。功效為活血化淤。主治妊娠傷胎,難產,胞衣不下等症。本方也見於《太平惠民和劑局方》,名芎歸湯。現臨床多與其他方劑配伍應用。
佛指甲,中藥名。別名瓦花、岩如意。為景天科植物佛指甲的莖葉。分佈於雲南。功效為清熱解毒,祛風濕,止血。主治咽喉腫痛,扁桃體炎,口腔潰瘍,風濕性關節炎。煎水洗治濕疹,瘡毒。外敷囟門治鼻衄不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