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一用皇帝名字命名的中草藥--劉寄奴

在中藥中有一味叫“劉寄奴”的常用藥,其名稱與南朝宋武帝劉裕的小名劉寄奴相同。意思是說劉寄奴小時上山砍柴,見一巨蛇,急忙拉弓搭箭,射中蛇首,大蛇負傷逃竄。但士兵們都不知道叫什麼藥,只知是劉寄奴射蛇得來的神仙藥草,所以就把它叫“劉寄奴”。這是唯一用皇帝名字命名的中草藥,一直流傳到現在。

在中藥中有一味叫“劉寄奴”的常用藥,其名稱與南朝宋武帝劉裕的小名劉寄奴相同。那麼,皇帝的小名怎麼成了藥名呢?

據《本草備要》載:“劉裕,小字寄奴。微時,曾射一蛇,明日,見童子林中搗藥,問之。答曰:吾王為劉寄奴所傷,合藥敷之。裕曰:王何不殺之?童曰:寄奴,王者,不可殺也。叱之不見,乃收藥回。每遇金瘡,敷之立愈。”意思是說劉寄奴小時上山砍柴,見一巨蛇,急忙拉弓搭箭,射中蛇首,大蛇負傷逃竄。第二天他又上山,卻隱隱約約從遠處傳來一陣陣搗藥聲,即隨聲尋去,只見草叢中有幾個青衣童子搗藥,便上前問道:“你們在這裡為誰搗藥?治什麼病呢?”童子說:“我王被寄奴射傷,故遣我們來采藥,搗爛敷在患處就好了。”寄奴一聽,便大吼到:“我就是劉寄奴,專來捉拿你們。”童子嚇得弃藥逃跑,寄奴便將其草藥和臼內搗成的藥漿一併拿回,用此藥給人治療,頗有奇效。後來,劉寄奴領兵打仗,凡遇到槍箭所傷之處,便把此藥搗碎,敷在傷口,很快癒合,甚為靈驗。但士兵們都不知道叫什麼藥,只知是劉寄奴射蛇得來的神仙藥草,所以就把它叫“劉寄奴”。

這是唯一用皇帝名字命名的中草藥,一直流傳到現在。

資料標籤: 中草藥
本文標題: 唯一用皇帝名字命名的中草藥--劉寄奴
永久網址: https://www.laoziliao.net/doc/1634267873873169
相关資料
病入膏肓的來歷
《三國演義》第五十二回:“吾觀劉琦過於酒色,病入膏肓,現今面色羸瘦,氣喘嘔血;不過半年,其人必死。”文中提到“病入膏肓”,形容病情十分嚴重,無法醫治。成語“病入膏肓”出自一個故事。相傳,東周簡王五年,晉國景公病重,聽說秦國有一個醫術很高明的
標籤:
懸崖飛渡采石斛
在老人的指點下,兒子决定自己親自上山為父親采藥,蒼天不負有心人,他歷經艱難,終於采到了被譽為“仙草”的鐵皮石斛,救回父親一命。從此以後,附近的藥農都開始了“懸崖飛渡”,採摘這一人間“仙草”。但隨著鐵皮石斛數量的日益减少,雁蕩山風光秀麗的聲名
標籤: 石斛
以形得名的牛膝
小徒弟見其形狀特別,莖上有棱節,很像牛的膝骨,就給它起了個藥名叫“牛膝”。牛膝,又名懷牛膝、淮牛膝、川牛膝。懷牛膝為寬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年膝的根。本品有川牛膝、懷牛膝之分,川牛膝通利關節,活血通經,消腫止痛之功較勝,怔牛膝補益肝腎,强筋健骨之
標籤: 牛膝
《千手觀音》與中藥佛手
農曆2005年春節晚會上舞蹈《千手觀音》無可爭議地摘取桂冠,獲得特別大獎。當《千手觀音》組出“盛世開屏”的畫面,千只纖手曼顫,千只慧眼閃爍,人們的心靈被深深地震撼了。在古老的中醫中藥裏,也有以觀音佛手取類比像而定名的中藥佛手、方劑佛手散,在
標籤: 千手觀音 佛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