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科鼻祖錢乙與“馬蘭頭”

錢乙白天看了一天病人,晚上總算得了休閒、於是和好朋友聊天喝酒,菜是用錢乙妻子在河邊挑來的野菜馬蘭頭做的。忽然,錢乙靈機一動,桌上吃的馬蘭頭不是也能治毒蛇咬傷嗎?用嫩馬蘭頭與嫩笋片同炒,其味消香;馬蘭頭焯後切末。

錢乙白天看了一天病人,晚上總算得了休閒、於是和好朋友聊天喝酒,菜是用錢乙妻子在河邊挑來的野菜馬蘭頭做的。忽然,遠處傳來了小孩嚎哭聲,由遠漸近,不一會兒,母親攜帶若號陶大哭的小孩來到了門前。母親一見錢乙,連忙跪下磕頭,哭若說:“我頑童在山上玩耍,腿被毒蛇咬了,疼痛不已,請神醫救救孩子。”錢乙愁眉不展地瞟了瞟小孩的傷口,私下裏想,此時街市藥鋪早已關門了,藥到什麼地方去取?忽然,錢乙靈機一動,桌上吃的馬蘭頭不是也能治毒蛇咬傷嗎?錢乙馬上抓了好幾大把馬蘭頭給那婦人,告訴她回去將這野菜洗淨,用其中的一把搗爛擠汁敷在小孩患處,剩下的馬蘭頭,水焯,擠幹切末,用麻油、醬油、糖拌和,早中晚作菜肴給小孩吃。那婦人感恩不盡,回家後遵照錢乙的吩咐,一―照辦。第二天,那小孩果然疼痛減輕了,不久,被毒蛇咬傷的患處逐漸好了。

馬蘭,別名馬蘭頭、紅梗菜、雞兒腸、路邊菊,為菊科馬蘭屬植物。中醫認為,本品性味甘,凉、無毒,有清熱解毒、抗菌消炎、凉血利濕之功,適用於吐血、衄血、急性肝炎、咽喉炎、扁桃體炎、腮腺炎和乳腺炎等症。另外對創傷出血、痔瘡、癰腫、毒蛇咬傷等病症均有一定療效。馬蘭頭不僅是一味良藥,而且還是營養豐富的佳餚。馬蘭頭含有豐富的無機鹽,每100克中含鈣145毫克,磷69毫克、鉀530毫克,均超過菠菜的含量。馬蘭頭還含有豐富的維生索,其維他命A的含量超過蕃茄,維他命C的含量超過柑橘等水果。馬蘭頭色澤碧綠、莖肥葉嫩,消香可口,既可炒食或凉拌,也可曬成乾菜備用。用嫩馬蘭頭與嫩笋片同炒,其味消香;馬蘭頭焯後切末。與熟雞肉末、熟火腿末一起,加入精鹽、白糖,澆上麻油拌勻,其味更佳;做紅燒肉或紅燒丸子時,將熟馬蘭頭墊底,有葷有素,色香味俱佳。

資料標籤: 錢乙 馬蘭頭 兒科
本文標題: 兒科鼻祖錢乙與“馬蘭頭”
永久網址: https://www.laoziliao.net/doc/1634267870797898
相关資料
劉細君與茜草
據史書記載,劉細君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遠嫁异域的公主。漢武帝便派人核選宗室之女,江都王劉建之女劉細君壓魁。這劉細君可稱得上閉月羞花之貌,又能歌善舞,吟詩賦辭,才藝超群。漢武帝憐其艱苦,派使者送給劉細君生活用品及書籍。劉細君閑來翻書,發現茜草乃
標籤: 茜草
諸葛亮與韭葉芸香子蘭
原來、當初諸葛亮在南征孟獲時,曾應用過韭葉芸香子蘭,使50萬兵馬瘴氣不侵,勝利進軍。囙此,韭葉芸香草聞之有特异的香氣。現代藥理實驗研究也證明,韭葉芸香子蘭有平喘、止咳、抗菌作用。據傳諸葛亮征戰勝利國朝後,得知“韭葉芸香”就是家喻戶曉的大蒜。
標籤: 諸葛亮 香子蘭
唯一用皇帝名字命名的中草藥--劉寄奴
在中藥中有一味叫“劉寄奴”的常用藥,其名稱與南朝宋武帝劉裕的小名劉寄奴相同。意思是說劉寄奴小時上山砍柴,見一巨蛇,急忙拉弓搭箭,射中蛇首,大蛇負傷逃竄。但士兵們都不知道叫什麼藥,只知是劉寄奴射蛇得來的神仙藥草,所以就把它叫“劉寄奴”。這是唯
標籤: 中草藥
病入膏肓的來歷
《三國演義》第五十二回:“吾觀劉琦過於酒色,病入膏肓,現今面色羸瘦,氣喘嘔血;不過半年,其人必死。”文中提到“病入膏肓”,形容病情十分嚴重,無法醫治。成語“病入膏肓”出自一個故事。相傳,東周簡王五年,晉國景公病重,聽說秦國有一個醫術很高明的
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