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學大師馬一浮精通中醫

馬一浮中醫理論積澱深厚,亦有臨床實踐。一些杏林翹楚遇到醫學疑點難題,皆以向馬一浮請教為樂事幸事。王邈達醫學專著《漢方簡義》殺青,即呈送馬一浮斧正。馬一浮先生曾應診治病,屢顯療效。馬一浮親自為他診治。馬一浮岳父湯壽潜患脾泄多年,又足腫。馬一浮妻妹湯琳芝身患肺結核,馬一浮親自為她開處方、抓藥。馬一浮熱心支持醫療事業發展。

馬一浮(1883-1967年),號湛翁,浙江紹興人。思想家,著名國學大師,善詩工書。早年曾赴美國公幹,到日本、德國留學,與梁漱溟、熊十力合稱“新儒家三聖”。建國後,任浙江省文史研究館館長、中央文史研究館副館長、全國政協委員等,受毛澤東主席、周恩來總理多次接見與宴請。

馬一浮崇尚真理,追求進步。1930年,他在美期間省吃儉用,用節約下來的錢購買書籍。值得稱道的是,他幾經尋求,購得英譯本和德文原版的《資本論》,並帶回國內進行傳播,他是將《資本論》引入我國的第一人。馬一浮在日記中寫道:“此書求之半年矣,今始得之。大快!大快!勝服仙藥十劑!餘病若失矣!”以藥劑之說比喻大悅之心境,喜好國醫之甚由此可見一斑。此外,他還翻譯了《法國革命黨史》《日耳曼社會主義史》等著作。文宣革命思想,抨擊時政,並以詩文頌揚辛亥革命。

馬一浮中醫理論積澱深厚,亦有臨床實踐。他精習醫理,藏有“整箱整箱的中西醫書”並潜心研讀內化。他將自己收藏的日本人湯本求真所撰的《皇漢醫學》贈送中醫名家周子敘,勉勵促成了周子敘翻譯出版此書,並作序推介。他深諳養生之理,並著述《養生論》。其養生四字訣“食要少、睡要早、心要好、事要了”,每每為世人心儀效仿。他重醫德、重醫學整體觀、重情志療法,提出:“醫本仁術,非仁人不能任”“言醫者,要器、形、氣、神兼具”。“世間病苦之本,不在形體,乃在五志六情”。

他與中醫界名流陸無病、王邈達等交往甚密,“一週一晤”。彼此切磋學問,交流心得。一些杏林翹楚遇到醫學疑點難題,皆以向馬一浮請教為樂事幸事。王邈達醫學專著《漢方簡義》殺青,即呈送馬一浮斧正。馬一浮認真校正,並欣然作序、題字署名。

馬一浮先生曾應診治病,屢顯療效。著名學者謝無量患頭痛病,四處求醫,皆無起色。馬一浮親自為他診治。他望聞問切,認為謝無量是“諸風掉眩,皆屬於肝,似宜滋水涵木,則風自息”,並開處方。謝無量服用數劑後痊癒,欣喜之餘作詩致謝。詩雲:“言外得玄宗,春前熱惱攻。三年欣一見,半劑息諸風。摩詰情難對,曹瞞病許同。莫煩諸友問,談笑已融融”。友人失眠嚴重,馬一浮為其開了兩劑湯藥:“大生地、炒黃芩、清炙黃芩、(先煎)煆牡蠣、浮小麥、北五味、炒柏子仁、茯神、炒白芍、酸棗仁、炒白術”。此方具有清熱凉血、燥濕、養心安神、補氣血、收澀之效。馬一浮岳父湯壽潜患脾泄多年,又足腫。他致信說:“《內經》有雲:土不及曰卑監。體肥碩者恒多,濕已困而思慮複傷之,又為肝所乘,弱而失運,故常泄……婿略涉醫經……伏願體聖人慎疾之道,量進藥餌,治於未然,使形神安和,疾疚不侵”。馬一浮妻妹湯琳芝身患肺結核,馬一浮親自為她開處方、抓藥。

馬一浮熱心支持醫療事業發展。1929年,國學大師經亨頤在上虞驛亭創辦大同醫院,他率先捐出房屋29間、田地170畝,並為醫院題贈匾額。

資料標籤: 馬一浮 中醫
本文標題: 國學大師馬一浮精通中醫
永久網址: https://www.laoziliao.net/doc/1634267677256233
相关資料
道士用炊帚煮水治好皮膚病
中醫認為地膚子辛、苦、寒,利尿通淋,清熱利濕,止癢,主治陰癢帶下、風疹、濕疹、淋證等。現代藥理研究證明地膚子水浸劑對許蘭氏黃癬菌、奧杜盎氏小芽孢癬菌、鐵銹色小芽孢癬菌等多種皮膚真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此外尚有抗陰道滴蟲的作用。地膚子是
標籤: 道士
甄權精通針灸助力廢除“鞭背”
在尋常診治疾病的過程中,甄權發現很多醫生只注重開具藥物,而忽視針灸對疾病治療的作用。其間,仁壽宮的宮人患了脚病,甄權奉命前去治療。仁厚的李世民採納了甄權的建議,特於唐貞觀四年下發律令“制决罪人”改鞭笞背部或臀部,為“不得鞭背”,固定為臀部。
標籤: 針灸
鐵皮石斛被譽為“還魂仙草”的傳說
說起鐵皮石斛的還魂仙草美譽,有一個動人的傳說。老中醫說,要使捉蛇郎恢復元氣,唯有服用一種還魂仙草。為了搶救英雄捉蛇郎,人們决定冒險採摘還魂仙草。而懸在半空的藥農,不顧飛鼠襲擊,用脚蹬著懸崖,全力尋找還魂仙草。經百般努力,終於在幾處石縫中找到
標籤: 鐵皮石斛 仙草
蒲松齡演義鹿銜草
書中鹿銜草是蒲松齡根據史籍所載,經過藝術加工後演義而成的一曲雌鹿銜草救雄鹿的溫馨故事。蒲松齡在上述基礎上生髮開來,只不過將“蛇”換成“鹿”,將“蛇銜草著瘡上”改做雌鹿銜草救過度交配的雄鹿。
標籤: 蒲松齡 鹿銜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