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155~220),字孟德,三國時卓越的政治家、軍事家,他雖然戎馬一生,但對養生頗為重視,對養生之道頗有研究。
曹操把當時有名的養生家請到軍營中來,以便隨時向他們請教。如甘始、左慈、郗儉。甘始善於行氣導引;左慈善於房中術;郗儉能辟穀,餌茯苓。這三比特養生家雖然都年近百歲,容貌卻像青年,三人號稱“三百歲”。他們各有一技之長,曹操封他們為“軍吏”,很可能是想用他們的養生方法來訓練阿兵哥,所以曹操的軍隊十分剽悍善戰。
當時隴西深山裏隱居著一比特年逾百歲的老人封衡,人稱“青牛道士”。曹操慕名拜訪了他。見道士年雖百歲,看上去不過三十多歲。曹操十分驚訝,便向他請教養生之道。青牛道士隨口說出了二十字的養生口訣:“體欲常勞,食欲常少,减思慮,損喜怒,除驅逐,慎房事,則幾於道矣!”曹操聽罷,覺得前兩句可行,而要他减思慮、除驅逐,則無論如何也辦不到的。他的雄心壯志是要結束軍閥割據,完成統一大業,怎能不思慮、不驅逐呢?於是他有所取捨地運用了這個養生口訣。
曹操終日運籌帷幄,馳騁疆場。他雖然重視養生之道,但仍封锁不了衰老的到來。曹操反復思考衰老問題之後,認為人老志不可以老,於是在他53歲那年創作了《龜雖壽》一詩,歷來年老的有志之士無不以“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作為座右銘和以此抒發自己的胸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