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澤東文集》第四卷國民黨大打後晋察冀軍區的基本任務

二十六電[3]悉。(一)你們戰畧意見是正確的。(二)在國民黨大打後,你們基本任務是保衛地方與奪取三路四城。[7]劉、鄧,指劉伯承、鄧小平,當時分別任晋冀魯豫軍區司令員和政治委員。


國民黨大打後晋察冀軍區的基本任務

(一九四六年六月二十八日)

聶蕭劉羅[1],並告子華[2]:
二十六電[3]悉。
(一)你們戰畧意見是正確的。
(二)在國民黨大打後,你們基本任務是保衛地方與奪取三路四城。
(三)熱河[4]四個獨立旅,冀東、冀中各兩個旅,商都兩個團及其他地方部隊,均為保衛地方之用。在地方保衛戰中,在萬不得已時,一城一地之暫時得失是不足怪的。
(四)當敵進攻承德時,你們的主力不是保衛承德(因為這將勞而無功),而是乘敵北進,集中楊、楊、郭、趙[5]四個縱隊及冀中、冀晋全力舉行平漢戰役,佔領從長辛店至石門整個平漢路,相機佔領保定、石門兩城。
(五)舉行平漢戰役其利有七:一能集中最大兵力;二能打通冀晋、冀中;三能割斷平津左臂;四能鍛煉新隊伍;五能新增人力物力;六能獲得熱河、冀東兩區之戰畧配合作用;七是該線奪取後可能鞏固。囙此希望你們用全力組織平漢戰役,於半月內準備完畢,待命攻擊。
(六)平漢勝利後,即以主力三個縱隊不少於二十團四萬人入晋,充當奪取山西之主力,首先配合山西各區,奪取正太、同蒲兩線,掃清太原、大同以外一切敵據點,使冀晋、晉綏、呂梁、太行、太嶽五區打成一片,然後相機奪取太原、大同。
(七)野戰軍以蕭克為司令員,羅瑞卿為政治委員。
(八)冀熱遼方面由程子華、李運昌[6]負軍事領導之責。
(九)所有對平漢、正太、同蒲三路之進攻,均是攻城戰,望立即訓練攻城科技,多備黃色炸藥,製造黃色炸藥之工廠日夜加工。
(十)奪取三路四城(保定、石門、太原、大同)須準備六個月或較多時間,但是必須完成此任務。
(十一)劉、鄧[7]另有任務,不能以主力配合你們打石門。
(十二)你們意見如何,望告。
(十三)此電閱後即燒毀。
中央
巳儉
根據毛澤東手稿刊印。

注釋
[1]聶蕭劉羅,指聶榮臻、蕭克、劉瀾濤、羅瑞卿,當時分別任晋察冀軍區司令員兼政治委員、副司令員、副政治委員和副政治委員兼政治部主任。
[2]子華,即程子華(一九○五――一九九一),山西解縣(今屬運城市)人。當時任冀熱遼軍區司令員兼政治委員。
[3]指聶榮臻、蕭克、劉瀾濤、羅瑞卿一九四六年六月二十六日給中共中央軍委的電報。電報說:我們完全同意中央之戰畧方針,即先消滅閻錫山,控制山西高原,使晉綏、晋西北、晉冀魯豫三區連成一片,解放出許多兵力對付東面敵人之機動作戰。但我各區在兵力分佈上,則恰與這一方針相反。囙此我須取東防西攻之方針,儘量抽出可能抽出之兵力,集中使用於主要方面,方可實現大兵團運動戰之殲敵計畫。
[4]指熱河軍區,屬冀熱遼軍區。
[5]楊,指楊得志,當時任晋察冀軍區第一縱隊司令員。楊,指楊成武,一九一四年生,福建長汀人,當時任晋察冀軍區第三縱隊司令員。郭,指郭天民(一九○五――一九七○),湖北黃安(今紅安)人,當時任晋察冀軍區第二縱隊司令員。趙,指趙爾陸,當時任晋察冀軍區冀晋縱隊司令員。
[6]李運昌,當時任冀熱遼軍區副司令員。
[7]劉、鄧,指劉伯承、鄧小平,當時分別任晋冀魯豫軍區司令員和政治委員。


本文標題: 《毛澤東文集》第四卷國民黨大打後晋察冀軍區的基本任務
永久網址: https://www.laoziliao.net/doc/1629778264442130
相关資料
《毛澤東文集》第四卷反動派的企圖終究要失敗
請考慮“七七”發表宣言,以便動員全國人民反對反動派的進攻。全文應說明外國反動派與中國反動派合作,要將中國變為殖民地,中國人民的任務仍是爭獨立爭民主為中心;應表明我黨堅決反內戰;應說歷史不會開倒車,反動派的企圖終要失敗。全國同胞應該懂得,中外
標籤: 毛澤東文集 毛澤東 中國近代史 歷史 蔣介石 馬克思主義
《毛澤東文集》第四卷“七七”宣言發表後應採取的策略方針
中央“七七”宣言尖銳責備美國及中國反動派,喚起國人起來救國,足以振奮人民意志,置反動派於困難地位,以便在人民面前孤立他們。對談判,我黨已有所讓步,但國民黨貪得無厭,提出很多無理要求,應予拒絕。
標籤: 毛澤東文集
《毛澤東文集》第四卷對付美蔣的主要政策不是讓步而是鬥爭
你們分析中許多觀點是合乎實際的,是好的,但缺點是對美帝國主義及蔣介石的困難條件估計不足,同時對國際國內人民民主力量所具備的順利條件也估計不足。第二次大戰後,各國革命力量所處的地位是比第一次大戰後要好得多,而不是要差些。對美蔣的壓力與要求,我
標籤: 毛澤東文集 中國近代史 歷史 抗日戰爭
《毛澤東文集》第四卷關於學習和文宣中央“七七”宣言的通知
(一)中央“七七”宣言應在黨內開展討論,團結全黨衕誌執行中央路線,將黨內一部分衕誌中存在的悲觀失望情緒根本掃除。(二)引導黨外人士在座談會中討論時局,爭取他們同意我黨主張,團結一切進步分子及中間派和我黨一致行動。根據毛澤東手稿刊印。[1]指
標籤: 毛澤東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