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澤東選集》第二卷國共合作成立後的迫切任務

還在一九三三年,中國共產黨就發表了在停止進攻紅軍、給群眾以自由和武裝群眾三個條件之下,準備同任何國民黨部隊訂立抗日協定的宣言。那是因為在一九三一年九一八事變發生後,中國人民的首要任務已經是反對日本帝國主義進攻中國了。國共合作成立後,各國人民,特別是蘇聯,將更積極地援助中國。

國共合作成立後的迫切任務

(一九三七年九月二十九日)

還在一九三三年,中國共產黨就發表了在停止進攻紅軍、給群眾以自由和武裝群眾三個條件之下,準備同任何國民黨部隊訂立抗日協定的宣言。那是因為在一九三一年九一八事變發生後,中國人民的首要任務已經是反對日本帝國主義進攻中國了。但是我們的目的沒有達到。
  一九三五年八月,中國共產黨和中國紅軍號召各黨各派和全國同胞組織抗日聯軍和國防政府,共同反對日本帝國主義。同年十二月,中國共產黨通過了同民族資產階級組織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決議。一九三六年五月,紅軍又發表了要求南京政府停止內戰一致抗日的通電。同年八月,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又對國民黨中央委員會送了一封信,要求國民黨實行停戰,並組織兩黨的統一戰線,共同反對日本帝國主義。同年九月,共產黨又作了在中國建立統一的民主共和國的決議。不但發了這些宣言、通電、書信和決議,而且派遣了自己的代表,多次和國民黨方面進行談判,然而還是沒有結果。直至西安事變發生,在一九三六年年底,中國共產黨的全權代表才同國民黨的主要負責人取得了在當時政治上的一個重要的共同點,即是兩黨停止內戰,並實現了西安事變的和平解决。這是中國歷史上的一件大事,從此建立了兩黨重新合作的一個必要的前提。
  今年二月十日,當國民黨三中全會的前夜,中國共產黨中央為了具體地建立兩黨合作,乃以一個系統的建議電告該會。在這個電報內,要求國民黨向共產黨保證停止內戰,實行民主自由,召開國民大會,迅速準備抗日和改良人民生活等五項;共產黨也向國民黨保證取消兩個政權敵對,紅軍改變名稱,在革命根據地實行新民主制度和停止沒收地主的土地等四項。這也是一個重要的政治步驟,因為如果沒有這一步驟,則兩黨合作的建立勢將延后,而這對於迅速準備抗日是完全不利的。
  自此以後,兩黨的談判接近了一步。關於兩黨共同的政治綱領問題,要求開放群眾運動和釋放政治犯問題,紅軍改名問題等,共產黨方面都提出了更具體的建議。雖然共同綱領的頒佈,群眾運動的開放,革命根據地的新制度的承認等事,至今還沒有實現;然而紅軍改名為國民革命軍第八路軍(按抗日戰線的戰鬥序列,又稱第十八集團軍)的命令,已在平津失守約一個月之後頒佈了。還在七月十五日就已交付了國民黨的中國共產黨中央為宣佈兩黨合作成立的宣言,以及當時約定隨之發表的蔣介石氏承認中國共產黨的合法地位的談話,雖延擱太久,未免可惜,也於九月二十二日和二十三日,正當前線緊張之際,經過國民黨的中央通訊社,先後發表了。共產黨的這個宣言和蔣介石氏的這個談話,宣佈了兩黨合作的成立,對於兩黨聯合救國的偉大事業,建立了必要的基礎。共產黨的宣言,不但將成為兩黨團結的方針,而且將成為全國人民大團結的根本方針。蔣氏的談話,承認了共產黨在全國的合法地位,指出了團結救國的必要,這是很好的;但是還沒有拋弃國民黨的自大精神,還沒有必要的自我批評,這是我們所不能滿意的。但是不論如何,兩黨的統一戰線是宣告成立了。這在中國革命史上開闢了一個新紀元。這將給予中國革命以廣大的深刻的影響,將對於打倒日本帝國主義發生决定的作用。
  中國的革命,自從一九二四年開始,就由國共兩黨的情况起著决定的作用。由於兩黨在一定綱領上的合作,發動了一九二四年至一九二七年的革命。孫中山先生致力國民革命凡四十年還未能完成的革命事業,在僅僅兩三年之內,獲得了巨大的成就,這就是廣東革命根據地的創立和北伐戰爭的勝利。這是兩黨結成了統一戰線的結果。然而由於一部分人對於革命主義未能堅持,正當革命走到將次完成之際,破裂了兩黨的統一戰線,招致了革命的失敗,外患乃得乘機而入。這是兩黨統一戰線破裂了的結果。現在兩黨重新結成的統一戰線,形成了中國革命的一個新時期。儘管還有某些人還不明了這個統一戰線的歷史任務及其偉大的前途,還在認為結成這個統一戰線不過是一個不得已的敷衍的臨時的辦法,然而歷史的車輪將經過這個統一戰線,把中國革命帶到一個嶄新的階段上去。中國是否能由如此深重的民族危機和社會危機中解放出來,將决定於這個統一戰線的發展狀況。新的有利的證據已經表現出來了。第一個證據,是還在中國共產黨開始提出統一戰線政策的時候,就立即得到了全國人民的贊同。人心的向背,於此可見。第二個證據,是西安事變和平解决,兩黨實行停戰以後,立即引起了國內各黨各派各界各軍進入了前所未有的團結狀況。雖然這個團結對於抗日的需要說來還是异常不够的,特別是政府和人民之間的團結問題至今在基本上還沒有解决。第三個證據,這是最為顯著的,就是全國性抗日戰爭的發動。這個抗戰,就現時的情况說來,我們是不能滿意的,因為它雖然是全國性的,卻還限制於政府和軍隊的抗戰。我們早已指出,這樣的抗戰是不能戰勝日本帝國主義的。雖然如此,但是確實已經發動了百年以來未曾有過的全國範圍的對外抗戰,沒有國內和平和兩黨合作這是做不到的。如果說當兩黨統一戰線破裂的時候,日寇可以不費一彈而得東北四省,那末,當兩黨統一戰線重新建立了的今日,日寇就非經過血戰的代價不能得到中國的土地。第四個證據,就是對國際的影響。全世界工農群眾和共產黨,都擁護中國共產黨提出的抗日統一戰線的主張。國共合作成立後,各國人民,特別是蘇聯,將更積極地援助中國。中蘇已簽訂了互不侵犯條約,今後兩國關係有更進一步的希望。根據上述的這些證據,我們可以判斷,統一戰線的發展,將使中國走向一個光明的偉大的前途,就是日本帝國主義的打倒和中國統一的民主共和國的建立。
  然而這樣偉大的任務,不是停止在現在狀況的統一戰線所能完成的。兩黨的統一戰線還需要發展。因為現在成立的統一戰線,還不是一個充實的堅固的統一戰線。
  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是否只限於國共兩個黨的呢?不是的,它是全民族的統一戰線,兩個黨僅是這個統一戰線中的一部分。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是各黨各派各界各軍的統一戰線,是工農兵學商一切愛國同胞的統一戰線。現在的統一戰線事實上還停止在兩個黨的範圍之內,廣大的工人、農民、兵士、都市小資產階級及其他許多愛國同胞還沒有被喚起,還沒有被發動,還沒有組織起來和武裝起來。這是現時的最嚴重的情形。它的嚴重性,就是影響到前線不能打勝仗。華北以至江浙前線的嚴重危機,現在已經不能掩飾,也無須掩飾了,問題是怎樣挽救這個危機。挽救危機的唯一道路,就是實行孫中山先生的遺囑,即“喚起群眾”四個字。孫先生臨終時的這個遺囑,說他是積四十年的經驗,深知必須這樣做,才能達到革命的目的。究竟根據什麼理由一定不肯實行這個遺囑?究竟根據什麼理由在如此危急存亡的關頭還不下决心實行這個遺囑?誰也明白,統制、鎮壓,是和“喚起群眾”的原則相違背的。單純的政府和軍隊的抗戰,是决然不能戰勝日本帝國主義的。我們還在今年五月間,就對於這個問題大聲疾呼地警告過當權的國民黨,指出了沒有群眾起來抗戰,就會蹈襲阿比西尼亞的覆轍。不但中國共產黨人,各地的許多先進同胞以及國民黨的許多賢明的黨員,都曾指出了這一點。可是統制政策依然沒有改變。其結果就是政府和人民隔離,軍隊和人民隔離,軍隊中指揮員和戰鬥員隔離。統一戰線沒有群眾充實起來,前線危機就無可避免地只會增大,不會縮小。
  今天的抗日統一戰線,還沒有一個為兩黨所共同承認和正式公佈的政治綱領,去代替國民黨的統制政策。現在國民黨對待群眾的一套,還是十年來的一套,從政府機構,軍隊制度,群眾政策,到財政、經濟、教育等項政策,大體上都還是十年來的一套,沒有起變化。起了變化的東西是有的,並且是很大的,這就是停止內戰,一致抗日。兩黨的內戰停止了,全國的抗日戰爭起來了,這是從西安事變以來中國政局的極大的變化。然而上述的一套則至今沒有變化,這叫做沒有變化的東西和變化了的東西不相適應。過去的一套僅適用於對外妥協和對內鎮壓革命,現在還是用了這一套去對付日本帝國主義的進攻,所以處處不適合,各種弱點都暴露出來。不幹抗日戰爭則已,既然要幹了,並且已經幹起來了,又已經暴露出嚴重的危機了,還不肯改換一套新的幹法,前途的危險是不堪設想的。抗日需要一個充實的統一戰線,這就要把全國人民都動員起來加入到統一戰線中去。抗日需要一個堅固的統一戰線,這就需要一個共同綱領。共同綱領是這個統一戰線的行動方針,同時也就是這個統一戰線的一種約束,它像一條繩索,把各黨各派各界各軍一切加入統一戰線的團體和個人都緊緊地約束起來。這才能說得上堅固的團結。我們反對舊的那一套約束,因為它不適應於民族革命戰爭。我們歡迎建立一套新的約束代替舊的,這就是頒佈共同綱領,建立革命秩序。必須如此,才能適應抗日戰爭。
  共同綱領是什麼呢?這就是孫中山先生的三民主義和共產黨在八月二十五日提出的抗日救國十大綱領
  中國共產黨在公佈國共合作的宣言上說:“孫中山先生的三民主義為中國今日之必需,本黨願為其徹底實現而奮鬥。”若干人們對於共產黨願意實行國民黨的三民主義覺得奇怪,如像上海的諸青來,就是在上海的刊物上提出這種疑問的一個。他們以為共產主義和三民主義是不能並存的。這是一種形式主義的觀察。共產主義是在革命發展的將來階段實行的,共產主義者在現在階段並不夢想實行共產主義,而是要實行歷史規定的民族革命主義和民主革命主義,這是共產黨提出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和統一的民主共和國的根本理由。說到三民主義,還在十年前兩黨的第一次統一戰線時,共產黨和國民黨就已經經過國民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而共同决定加以實行,並且已經在一九二四年至一九二七年,經過每一個忠實的共產黨人和每一個忠實的國民黨人的手,在全國很大的地區中實行過了。不幸在一九二七年統一戰線破裂,從此產生了國民黨方面十年來反對實行三民主義的局面。然而在共產黨方面,十年來所實行的一切政策,根本上仍然是符合於孫中山先生的三民主義和三大政策的革命精神的。共產黨沒有一天不在反對帝國主義,這就是徹底的民族主義;工農民主專政制度也不是別的,就是徹底的民權主義;土地革命則是徹底的民生主義。為什麼共產黨現在又申明取消工農民主專政和停止沒收地主的土地呢?這個理由我們也早已說明了,不是這種制度和辦法根本要不得,而是日本帝國主義的武裝侵略引起了國內階級關係的變化,使聯合全民族各階層反對日本帝國主義成了必需,而且有了可能。不但在中國,而且在世界範圍內,為了共同反對法西斯,建立反法西斯的統一戰線也有了必需和可能。所以,我們主張在中國建立民族的和民主的統一戰線。我們用以代替工農民主專政的各階層聯合的民主共和國的主張,是在這種基礎之上提出的。實行“耕者有其田”的土地革命,正是孫中山先生曾經提出過的政策;我們今天停止實行這個政策,是為了團結更多的人去反對日本帝國主義,而不是說中國不要解决土地問題。關於這種政策改變的客觀原因和時間性,我們曾經毫不含糊地說明了自己的觀點。正是因為中國共產黨根據馬克思主義的原則,一貫地堅持了並發展了第一次國共統一戰線的共同綱領即革命的三民主義,所以共產黨能於强寇壓境民族危急之際,及時地提出民族民主的統一戰線這種唯一能够挽救危亡的政策,並且不疲倦地實行之。現在的問題,不是共產黨信仰不信仰實行不實行革命的三民主義的問題,反而是國民黨信仰不信仰實行不實行革命的三民主義的問題。現在的任務,是在全國範圍內恢復孫中山先生的三民主義的革命精神,據以定出一定的政綱和政策,並真正而不二心地、切實而不敷衍地、迅速而不推延地實行起來,這在中國共產黨方面真是日夜馨香禱祝之的。為此,共產黨在盧溝橋事變之後,提出了抗日救國的十大綱領。這個十大綱領,符合於馬克思主義,也符合於真正革命的三民主義。這是現階段中國革命即抗日民族革命戰爭中的初步的綱領,只有實行了它,才能挽救中國。一切和這個綱領相抵觸的東西,如果還要繼續下去,就會要受到歷史的懲罰。
  這個綱領之在全國範圍內實行,不得到國民黨同意是不可能的,因為國民黨現在還是中國的最大的握有統治權的政黨。我們相信,那些賢明的國民黨人會有一天同意這個綱領的。因為如果不同意的話,三民主義就始終是一句空話,孫中山先生的革命精神就不能恢復,日本帝國主義就不能戰勝,中國人民的亡國奴境遇就無可避免。真正賢明的國民黨人是决不願意這樣的,全國人民也决不會眼看著盡當亡國奴。而况蔣介石先生在其九月二十三日的談話中已經指出:“餘以為吾人革命所爭者,不在個人之意氣與私見,而為三民主義之實現。在存亡危急之秋,更不應計較過去之一切,而當與全國國民徹底更始,力謀團結,以保國家之生命與生存。”這是很對的。現在的急務在謀三民主義的實現,放弃個人和小集團的私見,改變過去的老一套,立即實行符合於三民主義的革命綱領,徹底地與民更始。這是今天的唯一的道路。再要推延,就會悔之無及了。
  然而要實行三民主義和十大綱領,需要實行的工具,這就提出了改造政府和改造軍隊的問題。現在的政府還是國民黨一黨專政的政府,不是民族民主的統一戰線的政府。三民主義和十大綱領的實行,沒有一個民族民主的統一戰線的政府是不可能的。現在國民黨軍隊的制度還是老制度,要用這種制度的軍隊去戰勝日本帝國主義是不可能的。現在的軍隊都在執行抗戰的任務,我們對於所有這樣的軍隊,特別是在前線抗戰的軍隊,都是具有欽敬之忱的。然而國民黨軍隊的制度不適宜於執行徹底戰勝日寇的任務,不適宜於順利地執行三民主義和革命綱領,必須加以改變,這在三個月來的抗戰教訓中已經證明了。改變的原則就是實行官兵一致、軍民一致。現在國民黨軍隊的制度是基本上違反這兩個原則的。廣大的將士雖有忠勇之心,但束縛於舊制度,無法發揮其積極性,囙此舊制度應該迅速地開始改造。不是說把仗停下來改造了制度再打,一面打仗一面就可以改變制度。中心任務是改變軍隊的政治精神和政治工作。模範的前例,就是在北伐戰爭時代的國民革命軍,那是大體上官兵一致、軍民一致的軍隊,恢復那時的精神是完全必要的。中國應學習西班牙戰爭的教訓,西班牙共和國的軍隊是從極困難的境遇中創造出來的。中國的條件優於西班牙,但是缺乏一個充實的堅固的統一戰線,缺乏一個能執行全部革命綱領的統一戰線的政府,又缺乏大量的新制度的軍隊。中國應該補救這些缺點。中國共產黨領導的紅軍,在今天,對於整個抗日戰爭,還只能起先鋒隊的作用,還不能在全國範圍內起决定的作用,但是它的一些政治上、軍事上、組織上的優點是足供全國友軍採擇的。這個軍隊也不是一開始就像現在的情形,它也曾經過許多的改造工作,主要地是肅清了軍隊內部的封建主義,實行了官兵一致和軍民一致的原則。這個經驗,可以供全國友軍的借鑒。
  當權的國民黨的抗日同志們,我們和你們在今天一道負著救亡圖存的責任。你們已經和我們建立起抗日統一戰線了,這是很好的。你們實行了對日抗戰,這也是很好的。但是我們不同意你們繼續其他的老政策。我們應該把統一戰線發展充實起來,把群眾加進去。應該把它鞏固起來,實行一個共同綱領。應該决心改變政治的制度和軍隊的制度。一個新政府的出現是完全必要的,有了這樣一個政府,才能執行革命的綱領,也才能在全國範圍內著手改造軍隊。我們的這個建議是時代的要求。這個要求,你們黨中也有許多人感覺到,現在是實行的時候了。孫中山先生曾經下决心改造政治制度和軍事制度,因而奠定了一九二四年到一九二七年的革命的基礎。實行同樣改造的責任,今天是落在你們的肩上了。一切忠誠愛國的國民黨人當不以我們的建議為不切需要。我們堅決相信,這個建議是符合於客觀的需要的。
  我們民族已處在存亡絕續的關頭,國共兩黨親密地團結起來啊!全國一切不願當亡國奴的同胞在國共兩黨團結的基礎之上親密地團結起來啊!實行一切必要的改革來戰勝一切困難,這是今日中國革命的迫切任務。完成了這個任務,就一定能够打倒日本帝國主義。只要我們努力,我們的前途是光明的。



  注釋

  〔1〕參見本書第一卷《中國共產黨在抗日時期的任務》注〔3〕。
  〔2〕參見本書第一卷《中國共產黨在抗日時期的任務》注〔4〕。
  〔3〕見本書第一卷《中國共產黨在抗日時期的任務》注〔5〕。
  〔4〕參見本書第一卷《關於蔣介石聲明的聲明》注〔9〕。
  〔5〕參見本書第一卷《中國共產黨在抗日時期的任務》注〔7〕。
  〔6〕參見本書第一卷《關於蔣介石聲明的聲明》注〔1〕。
  〔7〕見本書第一卷《中國共產黨在抗日時期的任務》注〔9〕。
  〔8〕見本書第一卷《論反對日本帝國主義的策略》注〔5〕。
  〔9〕《中蘇互不侵犯條約》訂立於一九三七年八月二十一日。
  〔10〕見本卷《為動員一切力量爭取抗戰勝利而鬥爭》。
  〔11〕諸青來,上海人。一九三四年參加中國國家社會黨,曾任上海大夏大學、光華大學等校教授。一九三七年七月抗日戰爭爆發後,他在上海《新學識》雜誌上發表文章,反對中國共產黨關於建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政策,反對國共合作。後來,他公開投降日本帝國主義,成為汪精衛漢奸政府中的一員。

本文標題: 《毛澤東選集》第二卷國共合作成立後的迫切任務
永久網址: https://www.laoziliao.net/doc/1629709608600003
相关資料
《毛澤東選集》第二卷和英國記者貝特蘭的談話
盧溝橋事變發生的第二天,共產黨即向全國發出宣言,號召各黨各派各階層一致抵抗日寇的侵略,加强民族統一戰線。國共合作成立之時,又發表了一個重要的宣言。
標籤: 抗日戰爭 毛澤東選集 八路軍 軍事歷史 中國近代史 民主制度
《毛澤東選集》第二卷陝甘寧邊區政府第八路軍後方留守處佈告
這個佈告是毛澤東為陝甘寧邊區政府和八路軍後方留守處起草的,目的是對付蔣介石集團的破壞活動。當時國共合作成立不久,蔣介石集團即陰謀破壞共產黨領導的革命力量。破壞陝甘寧邊區,是這種陰謀的一部分。毛澤東認為為了保護革命的利益,必須採取堅定的立場。
標籤: 毛澤東選集 中國近代史 八路軍 抗日戰爭 歷史 國民革命軍
《毛澤東選集》第二卷抗日遊擊戰爭的戰畧問題
抗日戰爭初期,中國共產黨內和黨外都有許多人輕視遊擊戰爭的重大戰畧作用,而只把自己的希望寄託於正規戰爭,特別是國民黨軍隊的作戰。毛澤東批駁了這種觀點,同時寫了這篇文章,指出抗日遊擊戰爭發展的正確道路。抗日遊擊戰爭的戰畧問題,本來是密切地聯系於
標籤: 毛澤東選集 遊擊隊 遊擊戰 抗日戰爭 歷史 根據地
《毛澤東選集》第二卷論持久戰
這是毛澤東一九三八年五月二十六日至六月三日在延安抗日戰爭研究會的講演。(一)偉大抗日戰爭的一周年紀念,七月七日,快要到了。今年七月一日,是中國共產黨建立的十七周年紀念日。為了使每個共產黨員在抗日戰爭中能够盡其更好和更大的努力,也有著重地研究
標籤: 抗日戰爭 毛澤東選集 軍事歷史 論持久戰 中國近代史 日本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