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量黃精根莖折幹率20%-22.8%。栽種2年採收的,一般每畝可產幹根莖200—300公斤,栽種3年採收的,一般每畝可產幹根莖400—500公斤。
按三年畝產400公斤計算,現在市場價格是80元/公斤。可得產值32000元,扣除成本,每年可得純利8000元左右。
黃精種植技術有哪些?
1.選地
2.繁殖方法,用根莖和種子繁殖。因種子育苗費工,生長年限長,故以根莖繁殖為主。在收穫時,選當年生或二年生有芽的肥壯根莖。用刀切成數段,每段有節2個。邊收穫邊分栽,根莖不要久放。
3.整地栽種,9-10月份栽種。先深翻土地,施腐熟堆肥、厥肥等作底肥。再整細整平,做1.3米寬的高畦,每畦種3行,靠畦溝一面,按行株距27釐米×27釐米、深13-17釐米開穴,每畦一邊留有26釐米寬的位置,作為間種蔭蔽作物之用。每穴栽根莖1段,芽嘴排列偏向蔭蔽作物一面。栽後施人畜糞水,蓋細土與睡面齊平。
4.田間管理
(1)套種黃精為喜陰植物,故適當套種作物不但有利黃精生長,還能新增經濟效益。一般每年冬季可在畦的一邊套種1行蔬菜及油菜等作物,春季套作1行玉米。
(2)中耕除草追肥,黃精栽種2-3年採收。每年的4、6、11月份各中耕除草1次。鋤土要淺,以免傷根,追肥在4、6月份2次中耕後追施人畜糞水加少量尿素等化肥。在11月份除草後,追施土雜肥、磷肥和油籽餅。
5.病蟲害防治
(1)病害,黃精的主要病害是葉斑病。夏秋季發生。病葉葉片產生橢圓形或不規則形、外緣呈棕褐色、中間淡白色的斑點,使葉片枯焦死亡。
防治方法:可用1:1:100的波爾多液或65%代森鋅可濕性粉劑500倍液噴霧防治。每7-10天1次,連噴3-4次。
(2)蟲害,黃精的主要蟲害是躋螬為害根莖。
防治方法:可用燈光誘殺成蟲或用90%晶體敵百蟲800倍液噴殺。
三、收穫加工
黃精栽後2年就可收穫,但以栽後3年收穫為好,因多栽種1年產量可增長50%-61.9%。9-10月份挖采,挖起根莖,去掉莖稈,除留種的根莖外,其餘洗淨泥沙,削去鬚根和爛疤,蒸到透心後,邊曬(烘)邊揉至全幹即成。
黃精種一畝需多少投資
1、一畝地黃精大概需要500斤左右,一般一斤是二十多元,所以一畝地需要一萬元左右。
2、三年收的可產乾貨600-1000斤/畝,高產的1200斤/畝。二年收的為三年收的50——60%左右。具體的成本收益要根據當年的成本價格和價率。
黃精的種植方法與流程
黃精為百合科植物黃精,是一味常用中藥,以前主要用作配藥,其市場需求量不大,來源也以野生采挖為主,但近年來隨著對黃精應用的不斷深入,黃精用途大大擴寬,除藥用以外,其還可以加工成蜜餞、飲料及保健品和護膚品,以及作動物飼料添加劑,並可作為蔬菜、觀賞花卉等進行栽培。黃精野生於陰濕的山地灌木叢及林邊草叢中,耐寒,幼苗能在田間越冬,但不宜在乾燥地區生長,其種子發芽時間較長,2-3年才能破土出牙,4-5年才能採收。因黃精市場需求量在快速增長,採集野生黃精不但不能滿足市場需求,相反還破環了生態環境和野生資源。囙此對黃精進行人工栽培是勢在必行和具有非常重要的現實意義。
科技實現要素: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黃精的種植方法。它可以解决人工大量挖掘採集野生黃精不但不能滿足市場需求,還造成生態環境惡化,水土大量流失,資源不斷衰减的問題。
本發明的黃精的種植方法,其步驟如下:
(1)選地與整地:選擇鬆軟、沙質、酸鹼性為PH為6-8的土地,整地種前施入底肥,所述的底肥為有機肥100-110份,過磷酸鈣50-80份,磷礦粉20-30份,草灰30-50份;人工使所述的底肥與表土均勻混合,覆活土於移栽溝使定植溝深保持在15~20釐米:
(2)種植:採用根狀莖繁殖,於晚秋或早春3月下旬前後,挖取地下根莖,選擇先端幼嫩部分,截成數段,每段有3-4節,傷口稍加晾乾,按行距20-25釐米,株距10-15釐米,深4-5釐米種植於整好畦內,覆土4-5釐米,壓土後澆水,以後每隔3-4天澆水1次,使土壤保持濕潤;於秋末種植的,冬季在上凍後蓋上牲畜糞或圈肥後,在苗床上面鋪上3-4釐米厚的小麥、稻草或其他作物秸稈以利保暖越冬,第2年化凍後,將糞塊打碎,摟平,出苗前保持土壤濕潤;
(3)田間管理:出苗前後保持土壤濕潤,通風,及時中耕除草,在黃精主莖株高10-15釐米時,追施葉麵肥;
(4)收穫:移栽種植後第三年的9月份,待黃精植株莖葉枯黃時挖出,除去地上部分及鬚根,洗去泥土,取出曬乾或烘乾,使其水分含量在5%-10%。
由於採用了上述科技方案,本發明相對於現有科技的有益效果是:
本發明選擇鬆軟、沙質的土地作為種植基地,採用根狀莖繁殖,解决黃精採用種子人工種植時種子發芽時間較長,2-3年才能破土出牙,4-5年才能採收的問題,同時也避免大量挖掘採集野生黃精造成水土大量流失,野生資源不斷衰减的問題,培育出的黃精3年即可收穫,能够使黃精藥材產量得到提高,滿足人們對黃精的需求。
具體實施管道
以下結合實施例對本發明做進一步說明。
這種黃精的種植方法,其步驟如下:
(1)選地與整地:選擇鬆軟、沙質、酸鹼性為PH為6-8的土地,整地種前施入底肥,底肥為有機肥100-110份,過磷酸鈣50-80份,磷礦粉20-30份,草灰30-50份;人工使所述的底肥與表土均勻混合,覆活土於移栽溝使定植溝深保持在15~20釐米:
(2)種植:採用根狀莖繁殖,於早春3月下旬前後,挖取地下根莖,選擇先端幼嫩部分,截成數段,每段有3-4節,傷口稍加晾乾,按行距20-25釐米,株距10-15釐米,深4-5釐米種植於整好畦內,覆土4-5釐米,壓土後澆水,以後每隔3-4天澆水1次,使土壤保持濕潤;
(3)田間管理:出苗前後保持土壤濕潤,通風,及時中耕除草,在黃精主莖株高10-15釐米時,追施葉麵肥;
(4)收穫:移栽種植後第三年的9月份,待黃精植株莖葉枯黃時挖出,除去地上部分及鬚根,洗去泥土,取出曬乾或烘乾,使其水分含量在5%-10%。
科技特徵:
1.一種黃精的種植方法,其特徵在於,包括以下步驟:
(1)選地與整地:選擇鬆軟、沙質、酸鹼性為PH為6-8的土地,整地種前施入底肥,所述的底肥為有機肥100-110份,過磷酸鈣50-80份,磷礦粉20-30份,草灰30-50份;人工使所述的底肥與表土均勻混合,覆活土於移栽溝使定植溝深保持在15~20釐米:
(2)種植:採用根狀莖繁殖,於晚秋或早春3月下旬前後,挖取地下根莖,選擇先端幼嫩部分,截成數段,每段有3-4節,傷口稍加晾乾,按行距20-25釐米,株距10-15釐米,深4-5釐米種植於整好畦內,覆土4-5釐米,壓土後澆水,以後每隔3-4天澆水1次,使土壤保持濕潤;於秋末種植的,冬季在上凍後蓋上牲畜糞或圈肥後,在苗床上面鋪上3-4釐米厚的小麥、稻草或其他作物秸稈以利保暖越冬,第2年化凍後,將糞塊打碎,摟平,出苗前保持土壤濕潤;
(3)田間管理:出苗前後保持土壤濕潤,通風,及時中耕除草,在黃精主莖株高10-15釐米時,追施葉麵肥;
(4)收穫:移栽種植後第三年的9月份,待黃精植株莖葉枯黃時挖出,除去地上部分及鬚根,洗去泥土,取出曬乾或烘乾,使其水分含量在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