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黃鱔那麼難養殖這是有原因的?

黃鱔是合鰓魚科黃鱔屬的一種魚類,在我國各地均有生產,常生活在稻田、小河、小溪、池塘、河渠、湖泊等淤泥質水底層,以長江流域、遼寧和天津產量較多,肉嫩味美,營養豐富,但養殖起來卻非常困難,下麵我們就一起來為什麼黃鱔那麼難養殖這是有原因的?然而一些沒有經驗的養殖戶,卻會到外地購買所謂的“特大”、“優質”黃鱔苗。

黃鱔是合鰓魚科黃鱔屬的一種魚類,在我國各地均有生產,常生活在稻田、小河、小溪、池塘、河渠、湖泊等淤泥質水底層,以長江流域、遼寧和天津產量較多,肉嫩味美,營養豐富,但養殖起來卻非常困難,下麵我們就一起來為什麼黃鱔那麼難養殖這是有原因的?


種苗難以選擇

現時黃鱔人工繁育種苗還處於探索階段,並沒有能力靠人工大規模育苗,一般情况下有經驗的養殖戶主要依靠就近抓捕或購買等管道獲取野生黃鱔苗。然而一些沒有經驗的養殖戶,卻會到外地購買所謂的“特大”、“優質”黃鱔苗。其實這些黃鱔苗同樣為野生黃鱔苗,不僅價格遠高於市場價格,而且經過長期、高密度儲存以及轉運多數都已患病。下塘後,短時間內傷亡率便可高達80%以上。囙此,大家一定切勿到外地購苗,盡可能選擇當地現抓捕上來的黃鱔苗。

科技難以解决

黃鱔養殖並未形成規模,同樣沒有較為系統的科技理論,多數養殖戶都是在摸著石頭過河。當然有關黃鱔養殖的書籍很多,不過其內容多為照搬養魚科技或不切實際,並不能給實際養殖帶來太大幫助反而可能會帶來一些誤導。囙此,無經驗的養殖戶可先到黃鱔養殖大戶處進行學習參觀,然後再根據實際情況摸索養殖。

飼養管理不善

不少養殖戶將不同規格的黃鱔苗放入同一養殖塘(網),這樣便容易造成大苗與小苗搶食,甚至飼料不足時大苗吃小苗。這樣雖然大苗可以快速生長,但總體產值卻十分低。另外,一些魚類、蚌類以及蛙類等都會捕食黃鱔苗,特別是小苗極容易被捕食。囙此,養殖戶在下苗前一定要對池塘進行徹底清理方可。

環境意識不强

黃鱔養殖對環境要求特別高,不少養殖戶卻對環境極不重視,非常容易導致黃鱔苗發病甚至死亡。首先池水不宜過深,若黃鱔要頻頻浮到水面進行呼吸便會影響正常生長,最佳水深以20~30公分為宜使黃鱔不用浮游便可將頭露出水面。其次,水質一定要清潔,避免施肥肥水,不然則容易造成黃鱔發病。最後,一定要在水面覆蓋水草遮蔭、淨化水質,沒有水草黃鱔難以養殖成功。

飼料選擇不當

有的養殖戶採用玉米麵、麥麩、豆粕以及菜葉等素料飼喂黃鱔,雖然黃鱔饑餓的情况下會采食,但卻並不能滿足黃鱔生長對營養的需求。飼喂黃鱔應以蚯蚓、蠅蛆、黃粉蟲以及小雜魚等葷料為主,然後少量輔助飼喂一些素料。另外,飼喂黃鱔的飼料必須固定,避免隨意更換,不然則會引起黃鱔拒食影響正常生長。若需要更換飼料時,應循序漸進逐漸過渡方可。

黃鱔養殖為何失敗?

1、亂購苗種:許多養殖戶外地購買的所謂“人工養殖”苗種或其它所謂“優質”苗種,實為收集的野生苗種,且這些苗種因暫養和多環節貯存、運輸等不科學操作,養殖中死亡率在90%以上。

2、不擇品種:黃鱔從外觀看有深黃大斑,土紅大斑、淺黃細斑、青灰細斑等類型,只有選擇前二種才有較快的生長速度,人工養殖才能取得理想的經濟效益。

3、大小混養:同一池中大小混養,小鱔不敢爭食而體質衰弱甚至死亡,餌料不足時大鱔吞食小鱔。囙此大小鱔混養,雖大鱔長速快,但池塘總產量低。

4、池水過深:黃鱔體內無鰾,不能在不同水層隨意漂浮停留以露出水面呼吸空氣。池水過深,黃鱔需頻繁遊至水面呼吸而消耗大量體能,影響正常生活生長。

5、施用糞肥:許多養殖戶向鱔池施糞肥,但由於鱔池水體小,施糞肥極易敗壞水質,誘發疾病,如此“改良水質”是得不償失。

6、不植水草:水草能為黃鱔防暑降溫,淨化水質,沒有水草的鱔池無法營造良好的生態環境,養殖黃鱔也難以成功,或難實現高產量高效益。

7、選錯飼料:黃鱔屬底棲兇猛的肉食性魚類,應投喂動物性飼料或全價配合飼料,有的養殖者卻用麥麩、菜餅、豆渣、米飯、青菜等植物性素食飼喂黃鱔。

8、頻繁換料:許多養殖戶因餌料無保障,常改換餌料種類投喂。實際上黃鱔飼料應有一定的穩定性,突然改變飼料種類,黃鱔難以適應而拒食,會影響正常生產生長。

黃鱔適合在什麼條件下養殖?

黃鱔生長適宜的水溫是15℃-28℃,水溫低於15℃時影響黃鱔攝食,低於10℃以下鱔魚完全停止攝食,進入冬眠狀態,水溫超過28℃,黃鱔的攝食量也會下降,高溫期間應採取措施降低水溫。黃鱔從春後到入冬前,是生長的旺季,要加強管理,喂足喂好,定時定量,使鱔魚能加速生長。對吃剩的餌料,要及時清除。秋肥冬壯的黃鱔是第二年春發的條件和保證,囙此,在入冬前,一定要喂足飼料,一旦入冬,必須將養殖池的水放幹,並用稻草覆蓋,厚度以不使黃鱔窒息死亡和不致於低溫而凍死為度,春後再適時複水。

黃鱔的常見病症有哪些?

養殖黃鱔是現時很普遍的一個項目,但是由於黃鱔大規模養殖時個體很類似,一些病症很難發現,所以建議大家另外準備一個方便觀察的池子,用來治療發病的黃鱔。親農網今天就給大家來介紹幾種容易發現的病症。

1、痙攣病

痙攣病發生的原因多因為供氧不足引起的,所以在發現這種病症的時候要减少當前池子的數量並新增供養機。病發症狀為進食不積極,其次身體呈現不規則形狀,會撕咬自己的身體,摸起來很僵硬。解決方法為立刻减少當前池子數量,並往水裏添加抗菌素等藥物,發病體進行隔離養殖,避免傳染。

2、爛尾病

這是受傷的黃鱔很容易出現的病症,一般分為寄生蟲和細菌感染兩種。變現症狀為初期會長時間浮出水面,尾部顏色開始變化、充血。最後尾部會潰爛。一般這時候就要及時更換水源,避免更多的黃鱔感染,處理管道為在飼料中投放一定量的土黴素混合餵養預防,發病體撈出單獨養殖並二氧化氯浸泡一段時間消毒,在餵養潰瘍平等藥物治療。

3、腸炎病

這是一種高傳染、死亡性高的病症,一般發現後,整個養殖池都要用生石灰液及時消毒。表現症狀為整體顏色黑化,頭部尤其明顯,肚子開始變大,並伴有一定的圓型紅斑,擠壓是頭尾均會有血溢出。治療方法一般用磺胺胍混合飼料餵養1周以上,同一池子的其它黃鱔最好在飼料中加入一定量的大蒜餵養,這樣能有效的提高黃鱔抗腸炎病的能力,達到預防效果。

4、壞血病

這個多因為水質長期為更換或者水質惡化引起的。有發現這樣的病症的就要知道池子裡面要進行清理、消毒、換水了。通常表像為身體各部位出現不均勻充血情况,腹部開始變紅腫,嘴巴會不時的排放出血水,且血水顏色偏暗。這個一般勤勞的更換水源,然後定期消毒基本就不會出現。

通過以上的一些病症我們可以看出養殖黃鱔對於更換水源和消毒非常的重要,因為黃鱔大多的病症都是因為這些原因。所以大家養殖黃鱔不要怕麻煩,因為一旦出現病症就很容易造成批量的死亡情况,大大損害大家的經濟效益。

資料標籤:
本文標題: 為什麼黃鱔那麼難養殖這是有原因的?
永久網址: https://www.laoziliao.net/doc/1627102097429326
相关資料
新手黃鱔養殖失敗原因你都知道有哪一些?
養黃鱔也是特種水產養殖之一,飼養得當經濟效益收入要比養魚的高,所以在農村水產養殖上,養黃鱔的戶數,近年來在不斷擴大,但是在養黃鱔的農戶中也有不少是失敗的,查其原因有多方面的。但在科技問題上,主要存在以下八類。
標籤:
黃鱔養殖技術要求有那些
近年來有不少農村家庭利用房前屋後小坑、小塘養殖黃鱔,每平方米年產鱔魚4—6公斤,所以人工養殖黃鱔是一項可為的家庭養魚副業。黃鱔是以動物性食物為主的雜食性魚類,在自然條件下,主要攝食小魚、小蝦、小河蚌、小螺螄、昆蟲以及大型浮游動物如枝角類、橈
標籤: 養殖技術
2021黃鱔養殖池的建造圖大全?
黃鱔是很多家庭餐桌中常見的美食之一,黃鱔具有超高的營養價值,並且適應能力强,不管是在河道、湖泊還是稻田中都能生存,囙此人工養殖黃鱔的管道也多種多樣,主要為稻田養殖、水泥池養殖、土池養殖、網箱養殖和塑膠大棚無土流水養殖,這裡主要講的是黃鱔水泥
標籤:
黃鱔吃什麼食物長大的?
黃鱔是以各種小動物為食的雜食性魚類,性貪,夏季攝食最為旺盛,寒冷季節可長期不食,而不至死亡。
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