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鰍究竟如何養才能安全越冬?

當水溫降至10℃左右時,泥鰍就會進入冬眠期。在我國大部分地區,冬季泥鰍一般鑽人泥土中15cm深處越冬。泥鰍越冬育肥的詞料配比應為動物性和植物性詞料各占50%。當水溫繼續下降至5℃時,泥鰍就會潜人淤泥深處越冬。泥鰍越冬除了要有足够的營養和能量及良好的體質外,還要有良好的越冬環境。

當水溫降至10℃左右時,泥鰍就會進入冬眠期。在我國大部分地區,冬季泥鰍一般鑽人泥土中15cm深處越冬。由於其體表可分泌黏液,使體表及周圍保持濕潤,即使1個月不下雨也不會死亡。和許多需要越冬的水生動物一樣,泥鰍在越冬前必須積蓄營養和能量。囙此應加强越冬前飼養管理,多投喂一些營養豐富的詞料,讓泥鰍吃飽、吃好,以利越冬。泥鰍越冬育肥的詞料配比應為動物性和植物性詞料各占50%。隨著水溫的下降,泥鰍的攝食量也隨之下降,這時投伺量應逐漸减少。


當水溫降至15℃時,只需日投喂泥鰍體重的1 %的詞料。當水溫降至13℃以下時,則可停止投詞。當水溫繼續下降至5℃時,泥鰍就會潜人淤泥深處越冬。泥鰍越冬除了要有足够的營養和能量及良好的體質外,還要有良好的越冬環境。

選好越冬養殖場所

要選擇背風向陽、保水效能好、池底淤泥厚的池塘作越冬池。為便於越冬,越冬池蓄水要比一般池塘深,要保證越冬池有充足良好的水源條件。越冬前要對越冬池、食臺等進行清整消毒處理,防止有毒有害物質危害泥鰍越冬。

適當給越冬池施肥

越冬池消毒清理後,泥鰍入池前,先施用適量有機肥料,可用猪、牛、家禽等的糞便撒鋪於池底,新增淤泥厚度,發酵增溫,為泥鰍越冬提供較為理想的“溫床”,以利於保溫越冬。

選擇好越冬鰍種

選擇規格大、體質健壯、無病無傷的鰍種作為來年繁殖用的親本。這樣的泥鰍抗寒、抗病能力較强,有利於越冬成活率的提高。越冬泥鰍的放養密度一般可比常規飼養高2~3倍。

做好保溫防寒措施

加强越冬期間的進、排水管理。越冬期間的水溫應保持在2~10℃,池水水位應比平時略高,一般水深應控制在1.5~2米。加注新水時應盡可能用地下水。在池塘或水田中開挖深度在30釐米以上的坑、溜,使底層的溫度有一定的保障。若在坑、溜上加蓋稻草,保溫效果更好。如果是農家庭院用小坑道使泥鰍自然過冬,可將越冬泥鰍適當集中,上面加鋪畜、禽糞便保溫,效果更好。

此外,還可採用越冬箱進行越冬。其方法是:製作木質越冬箱,規格為(90~100)釐米×(25~35)釐米×(20~25)釐米,箱內裝細軟泥土18~20釐米,每箱可放養6~8千克泥鰍。土和泥鰍要分層裝箱。裝箱時,要先放3~4釐米厚的細土,再放2千克左右泥鰍,如此裝3~5層,最後裝滿細軟泥土,釘好箱蓋。箱蓋上要事先打6~8個小孔,以便通氣。箱蓋釘牢後,選擇背風向陽的越冬池,將越冬箱沉入1米以下的中,以利於泥鰍安全越冬。

北方養殖泥鰍如何安全越冬?

馬上就要入冬了,在我們北方地區,採取什麼樣的措施才能讓泥鰍順利過冬呢?

答:泥鰍對水溫的變化相當敏感。當水溫降至5℃以下時,泥鰍便鑽入淤泥中越冬,越冬期長達2~5個月。為使泥鰍安全度過越冬期,必須做好以下工作:

一、適施有機肥。泥鰍進入越冬池前,先將適量有機肥撒入池底,以增厚淤泥層,為泥鰍越冬提供較理想的“溫床”。

二、選好種鰍。挑選體質健壯、無疾病的泥鰍留作種鰍。越冬池泥鰍的暫養密度可稍高於飼養期的密度。

三、注意保溫。越冬期要做好防寒保溫工作,使水溫保持在2℃~10℃。

稻田養殖的泥鰍,在越冬前,應將泥鰍集中於魚溜內,並用稻草鋪設在魚溜內,泥鰍便會潜入魚溜底部的淤泥中越冬。

無土如何安全過冬

無土養殖池中的泥鰍不能鑽到泥裏躲避寒冷,只好藏在水草裏。但就算所選水草品種冬季也不枯萎,到了冬季水草裏的溫度也不高,泥鰍還是很容易被凍死。為了讓泥鰍安全過冬,並且能够正常生長,就得新增水溫。新增泥鰍養殖池水溫可採用的有效方法為:在泥鰍養殖池扣大棚。如此可提高池水溫度,延長泥鰍的生長期。泥鰍在大棚裏采食依然很活躍,生長迅速。這樣,冬季養殖時間可以向後延長兩個月,而早春又可以提前兩個月,通過扣大棚一年當中總共新增了4個月的養殖時間,泥鰍養殖效益大大提高。

除此之外,泥鰍養殖池扣大棚,對來年繁育泥鰍種苗也有好處。因為泥鰍繁殖主要是4-5月份,如果冬天能够讓其加快生長,繁殖可以提前,並且還可以比較整齊,這樣的話,有利於搞人工育苗。

泥鰍池的類型與修建

泥鰍池有磚池或水泥池、土池、池沼改建池等類型,其修建方法分別如下:

一、磚池或水泥池。先按設計挖好土池,四周池壁用水泥板或磚砌水泥抹面。池深1.0-1.4m,水位線以下60-80cm,面積30-100m2。池底用水泥抹平或石渣夯實,上鋪20-30cm枯土層,在排水口附近挖一面積為數平方米、深20cm的集水坑,便於捕撈。注、排水口都要安裝防逃設備。

二、土池。池壁和池底不需用石砌磚鋪,只要夯實即可。池口高出地面10cm,進水口低於池壁頂15cm處,設在池的一端。進水口和排水口處,一般都用三合土構築,如用水泥結構更為理想。進排水口均須鋪設鐵絲網或尼龍網防逃。池壁夯實,坡度要小,以防大雨天氣泥鰍溯水逃跑。池底夯實,上鋪30-40cm、厚塘泥,或放新土加施基肥,使土壤肥沃。如鰍池面積過大,可在靠近排水口的池底挖1m2見方的魚坑,坑深30cm,或開50cm寬、200cm長、30cm深的溝,以便泥鰍避暑和捕撈時用。如有條件,最好在池底先鋪一層油氈,再在池底及池周鋪一層塑膠薄膜,在薄膜上面堆30-40cm厚淤泥或有機質土層。

泥鰍養殖池建成後,可在池內種植一些水生植物,如水浮蓮、浮萍等。

三、池沼改建池。利用池沼改建泥鰍養殖池簡便易行,要特別注意建造防逃設備,夯實池埂,堵塞漏洞,使水深經常控制在60cm左右。在池內可以栽種藕、茭白等水生作物,既能遮陰,又能增收,一舉兩得。

泥鰍屬溫水性魚類,生活在15-30℃範圍內,最適24-27℃的水溫範圍,農家建池養泥鰍,投資少,收益快,簡單易行。

一、建池:在房前屋後,庭院周圍,選擇有水源、避風向陽的地方建池。池子一般由磚、石砌成,池深在1米左右為宜,池子砌好後,用水泥抹平,待幹後放進肥泥0?5尺,注入清水1尺,即可放種。

二、放種:池子砌好後,按每平方米放1-1?5斤計算投放鰍苗。苗可到市場上去購買或自己繁殖、捕捉;不管怎樣,都應選擇體壯無傷,大小均勻的鰍苗投放,並按三雌一雄的比例搭配。雌雄的鑒別方法,可觀其外表:雄的頭尖,胸鰭窄長,身體與尾端一樣粗細,尾尖上翹鰭條基部有一骨質薄片;雌的頭呈橢圓平型。雌鰍的產卵力極强,一條雌鰍初夏至初秋能產4000粒以上的卵,一般年產2-3次,產卵萬粒以上。

三、投食:由於泥鰍屬雜食性魚類,所以無論牛糞、米糠,或者麥、蠅蛆都可以作餌料投喂,一般日投三次即可。投喂量一般據采食情况自行確定。

四、施肥:泥鰍的飼喂過程中,可以適當地補施些有機肥,但在施肥時,一定不能過多過頻,並且要勤換池水,一般10-15天換水一次。

五、捕獲:要捕獲泥鰍,首先要把池水放幹,採取捕大留小的辦法,以確保池內有一定數量的鰍苗,利於繼養和高產。

注意:

1、泥鰍和黃鱔切莫混養一池,因為黃鱔要吞食泥鰍。養鱔池投放泥鰍的目的是避免黃鱔互相纏繞在一起。

2、池的邊緣壁一定要高出水面1.5尺左右,因泥鰍好動,以防竄逃。

3、都市居民和沒有條件建池的家庭,也可用缸、盆餵養。

4、“夏至”是養殖投放的最佳期,要抓住時間投放種苗。泥鰍順當性很强,江河、水庫、湖沼、池塘、溝渠和稻田等淡水水域都無它們的身影。

泥鰍的習性喜好正在水域底層或淤泥外糊口,捕捕它要按照那一特點進行。入秋之前,水溫較高,把炒噴香的米糠放入魚簍內,浸入水域底層,將泥鰍誘入而捕捕。別的,正在接近進水口的處所,鋪一條漁網,從進水口放進水去,因為泥鰍無逆水逃勞的習性,會自動地羣集至水口附近,那時,提起網具就能捕撈良多泥鰍。

泥鰍是純食性魚類,但正在不合發育階段食性無所不合。對體長正在5釐米以下的鰍苗,次要投喂“魚蟲”等浮逛動物;體長5- 8釐米的長體,最好用昆蟲長蟲(如孑孓、蛆等)和米糠同化投喂;體長正在8釐米以上的成體,最好喂煮熟的米糠。

“魚兒離不開水”,可是泥鰍分開了水卻不會很快消亡,你把它放正在沒無水的盆裏,它會不時馳開嘴巴,咽進空氣。本來泥鰍除了用鰓呼吸外,還能用腸女來協幫呼吸,從嘴咽進的空氣顛末腸女,腸壁上的毛細血管就接收裡面的氧氣,廢氣則由肛門排出體外。那剖明泥鰍對缺氧情况的抵當力很强。

泥鰍能預告天氣。取一個無色通明的玻璃瓶,瓶底放點淤泥,瓶外盛2/3的水,然後把泥鰍放到瓶外飼養。日常平凡,泥鰍伏正在水底,表示得很恬靜。若是俄然發覺它正在瓶裏翻上翻下,很是不安,能切確地預示滅暴風雨將要降臨。啟事是暴風雨前夜氣壓低,濕度大,天氣悶熱,水外的溶氧缺乏,泥鰍翻上翻下,冒出水面來呼吸空氣。

資料標籤: 泥鰍
本文標題: 泥鰍究竟如何養才能安全越冬?
永久網址: https://www.laoziliao.net/doc/1627101014680717
相关資料
泥鰍究竟有什麼功效和好處?
泥鰍個體雖小,但其分佈甚廣,任何水域中都有,一年四季均可捕撈。多食泥鰍有治療疾病之作用。泥鰍性味甘、平。《本草綱目》中記載鰍魚有暖中益氣之功效;對解渴醒酒、利小便、壯陽、收痔都有一定藥效。
標籤: 泥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