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幾年小龍蝦產業非常的火爆,現在養殖小龍蝦用戶也越來越多,那麼2020年小龍蝦養殖新技術主要有哪些模式?
2、蝦稻套養
現時稻蝦套養模式在南方很多水稻種植區都得到了廣泛推廣,成為了稻農改善經濟收入的主要措施。稻蝦連作意思很明確,就是在稻田中飼養小龍蝦,一般是利用冬閒田種植一季稻再養殖一季小龍蝦,這樣一方面可以提高稻田利用率,另一方面還可以給小龍蝦養殖提供現成的環境。同時,將種植業和養殖業有機結合起來,能更好地保持農田生態系統物質的良性迴圈,實現稻蝦雙豐收。據瞭解250畝的水稻田,單靠小龍蝦的收入就可以達到每年60萬元,是一個不折不扣的利農產業。
1、藕田套養
藕田套養小龍蝦算是非常火熱套養模式了,它成為了當前農民增收的新模式。其實藕田套養是養殖業和種植業的一種相互利用及互相補充的生態養殖模式。這是因為藕田可以給小龍蝦提供自然良好的棲息環境,同時小龍蝦的排泄物可以成為藕塘的有機肥料,它們的套養,實現了良性迴圈。
小龍蝦喜歡生長在污水中,因為它抗污染能力很强,專食腐爛、殘骸的它可以起到清潔水的作用,所以藕田套養小龍蝦不僅可以讓藕的產量有所增加,還可以獲取額外的收益,是一舉兩得的好項目。很多農民靠著這種新模式一田雙收,在藕田裡面套養小龍蝦,年入幾十萬。
2、蝦魚套養
蝦魚混養是收益較高的一種,類似於蝦池精細養殖。不過蝦魚混養要注意的是,有些魚是小龍蝦的天敵,如黑魚、鯰魚,囙此在進行養殖前,最好是清理乾淨它們。混養池中不得養殖肉食性魚類。可以混養一些溫順點的魚種,如羅非魚等經濟效益顯著的品種。還有可混養的品種有鰱魚、鱅魚、鯽魚、異育銀鯽、河蟹等,各位養殖的朋友可因地制宜選擇合適的混養品種。據估算,每畝套養田可以收穫小龍蝦600斤左右,銷售額可達2萬元。
3、水芹田養殖
水芹田套養小龍蝦是小編比較喜歡的一種蔬菜和小龍蝦混養。水芹的種植期在8月份到次年3月,當3月份水芹收割完畢,那麼就會有很多的田地空出來,我們知道,空地容易長草,而小龍蝦又是雜食性動,很能吃草,所以水芹地空出來這段時間也正是小龍蝦生得最快、吃草最猛的時候,這時候水芹田就成了小龍蝦天然的生長環境,水芹田養殖小龍蝦就應運而生了。有一組實踐案例數據中,水芹田養殖小龍蝦每667平方米總效益達1900元,新增效益1000元。所以說採用水芹田養殖小龍蝦是一種創收的可以嘗試的管道。
4、蟹池套養
小龍蝦的習性和食性與河蟹基本相似,且具有生長速度快、養殖管理方便等優點。在蟹池中套養部分小龍蝦是新增養殖綜合效益的重要途徑之一。一般於4月份每畝放養3~4釐米的小龍蝦苗2000~2500尾,年終每畝可捕獲成品小龍蝦50~60公斤、增收1500元左右。注意河蟹、小龍蝦同屬甲殼類,食性相似,也具同類相殘的特性,所以最好在兩者套養池中栽植複合型水草,且覆蓋率要達到60%以上,水草可以成為蟹、蝦植物性飼料,也可以作為其棲息、隱蔽場所。
5、茭白套養
池上長茭白,池底養小龍蝦是當今正在廣泛推廣的一種立體種養模式。茭白田有豐富的有機質和底棲生物,另外茭白的秸稈和枯葉,都可以做為小龍蝦的食物。茭白的根系能够為小龍蝦提供水下活動場所;而小龍蝦不僅可以幫助茭白吃掉水中的雜草,還能鬆土,利於茭白田活水通氣,同時小龍蝦的糞便可以起到增肥的效果。茭白套養小龍蝦,其原理和稻田養殖基本相似,也可以做到一水兩用,一田兩收。
小龍蝦養殖技術主要都有哪些?
1、苗種放養科技。苗種質量應規格整齊,體質健壯,活力要强,附肢齊全,無病無傷,蝦苗要求在0. 8釐米以上;蝦種規格在2.5—3釐米,同一池塘規格一致,一次放足。投放方法是先把蝦苗放進塑膠盆內,慢慢添加少量池水至盆內水溫與池水接近,並按盆內水量加入3—4%食鹽浸浴5分鐘消毒,再沿池邊緩緩放入池中,冬季放養晴天上午進行,夏、秋季放養選擇晴天早晨或陰雨天進行,避免暴曬。種蝦放養時,先用3—5%食鹽水浸浴10分鐘,殺滅寄生蟲和致病菌。從外地購進的蝦種,因離水時間長,可先將蝦種在池水中浸泡1分鐘,選取擱置2—3分鐘,再浸泡1分鐘,如此反復2—3次,讓蝦種體表和鰓腔吸足水分後再放養,提高成活率。池塘養蝦,適當混養一些花、白鰱,每畝50尾,以改善水質,充分利用餌料資源。
2、飼料投喂科技。龍蝦生長速度快,過度饑餓或飽食,對生長不利,控制好攝食數量對生長有很大意義,可根據每天攝食情况確定投喂量,避免太多造成飼料浪費,影響水質;太少影響生長,甚至會互相殘殺。龍蝦飼料十分廣泛,青菜、水草、餅粕、下脚料都是龍蝦的飼料,高密度養殖可投喂顆粒飼料,效益較高。投喂飼料要根據水溫、天氣、水色、活動情况按定位、定量、定時、定質原則投喂。
3、促進龍蝦蛻殼科技。龍蝦的生長以及幼體的變態和步足的再生總是伴著蛻殼而進行的,只有蛻掉堅硬的外殼,龍蝦才能達到生長的目的。在環境條件不適應龍蝦生活時,往往不能順利蛻殼,會發生蛻殼不遂而成鐵丁殼蝦(個體很小而變成紅殼的蝦)的現象。另外,由於蛻殼後的新蝦身體柔軟,要經過一段時間外殼才能變硬,這時往往容易被同類或敵害殘食,因而促進蛻殼和保護蛻殼蝦在養龍蝦中至關重要。
(1)保持良好水質是促進龍蝦蛻殼的科技關鍵:保持水質不被污染,水質清新,溶氧5毫克/昇以上,ph7.5—8.5之間的偏鹼性(每半個月施用生石灰一次,10D15斤/畝),水體透明度35D40釐米以上。
(2)保證飼料營養成分齊全是促進龍蝦蛻殼的主要環節:龍蝦的甲殼主要成分為鈣、磷、鐵等無機鹽類,而它在蛻一次殼後即要失去大量的鈣、磷、鐵等。囙此,在飼料中應添加這些不可缺少的成分。還有動植物性的飼料應合理搭配。
(3)合理栽培水草是保護蛻殼龍蝦的較好辦法:龍蝦喜歡在淺水或草叢中蛻殼,一旦完成蛻殼後的軟體龍蝦立即鑽進水草中隱蔽,以防同類或敵害殘食。所以,水草對蛻殼有兩大作用,一是提供蛻殼場地,二是軟殼龍蝦的棲息場所。
(4)殺滅老鼠等敵害生物是保護蛻殼龍蝦的有力舉措:龍蝦喜在溫度較高的淺水環境蛻殼,在蛻殼之前半個小時左右,在水邊或草叢的水面處焦躁不安地爬動,而蛻殼時又在淺水處進行,蛻殼後身體較柔軟,這就為龍蝦的敵害老鼠提供可乘之機。殺滅鼠害的辦法可用藥物在防逃牆外殺滅,也可用鼠籠捕殺。有人採用在傍晚將1只死鼠用柴油浸透後點燃,再用火鉗夾住點燃的死鼠沿龍蝦池四周轉動,使其他的老鼠聞到死鼠的氣味後而逃走。同時,對鯰魚、黑魚等肉食性魚類也要在清塘時清掉。
4、水質調控科技。龍蝦高產養殖池塘,良好的水質調節是控制龍蝦上岸、病害和逃跑的好辦法,可通過定期注水,每半月使用一次微生態製劑如光合細菌,EM菌或反硝化菌降低池塘氨氮、亞硝酸鹽和硫化氫等有害物質。
5、提高龍蝦品質科技。嚴格執行無公害水產品生產標準,嚴禁使用違禁藥物和投入品,加强投喂管理,提高龍蝦出肉率,是提高龍蝦品質、新增養殖效益的有效手段。
6、適時捕撈科技。龍蝦的生長有以下特徵:7月20日後龍蝦會進洞繁殖;雄蝦交配後會自然死亡;生命週期18—20個月,囙此各類型龍蝦養殖在7月20日前必須將龍蝦捕撈銷售,否則無法捕撈,造成不必要損失。
小龍蝦養殖技術新突破增收增產?
小龍蝦主養池塘中需要種植水草這個大部分養殖戶第一知道,池塘中種植菱角大家可能沒有聽說過,今天給大家講一項新的養殖技術,菱角部分代替了水草的功能,為龍蝦提供躲避脫殼的場所、淨化水質,同時菱角的收穫提高了組織養殖面積的效益。
1、冬季將成熟的菱角留種,集中放在一口池塘育苗。10~15公斤菱角種撒入一個池塘,能够供應成蝦池塘的所需要的苗。
2、第二年4月份後,菱角秧苗會隨氣溫升高,發芽、生根,慢慢自己長出水面。
3、7月初,將菱角秧苗,從集中的種苗塘撈起,分成若干個小份,每份苗有15根左右。用半幹的黃泥裹住每份苗的根部待用。將每份苗扔到蝦套中央,苗根部有泥土,苗會在重力的作用下,根部直接沉入水底,紮根、生長。
4、每3畝蝦池,在塘中央放2~3份種苗即可。
日常管理
1、菱角的種苗的發棵速度很快,養殖中需要根據菱角的總面積進行控制,面積控制在池塘總面積的8~10%。面積過大影響水質的控制;長到池邊的菱角影響蝦的投餌,都要及時清除。
2、發現菱角葉面上有蟲害,使用(主要成份為阿維菌素)進行潑灑,3畝蝦池總量控制在1瓶以內,可以殺死菱角的蟲害,對蝦池也無害。
3、9月中旬,可以使用基乙烯繩子將菱角圈在一定區域,控制葉面積的擴大,菱角在擁擠中生長,週邊和中間的菱角結果和成熟的時間可以同步,提高菱角的組織產量。
收穫
菱角達到成熟,可以及時進行採擇。每畝蝦池塘可以收穫200公斤左右的菱角。
注意事項
在採擇菱角的同時,需要把池中的菱角的莖、葉同時拉到池塘埂上,以免後期在池塘中腐爛破壞蝦池水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