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示:采集本站数据请保持每秒一条的频率。高于此频率则失败,滥采则封IP。谢谢!

1973-12-01第2版面所有文章内容

英报继续刊登约翰斯通的文章:《勃列日涅夫采取守势。斯大林主义者暗中等待》

    【本刊讯】英《苏格兰人报》十一月二十四日刊登了威廉·约翰斯通的第三篇文章,题为《勃列日涅夫采取守势。斯大林主义者暗中等待》,摘要如下:
    勃列日涅夫这位冶金工人的儿子现在是苏联共产党的领导人,明年他将满六十八岁了,尽管目前他患有高血压病和据说心脏衰弱,但是他极有可能在莫斯科的阴暗的权力走廊里拥有充分的资格,来领导明年一月份纪念列宁逝世五十周年的庄严庆祝活动。
    列宁现在仍然持有第一号党证,他一向受到,即便是现在还受到保守的、老牌的——以及毛派的共产党人的尊敬。勃列日涅夫现在持有第二号党证,他直到列宁逝世后七年才参加党的队伍。
    庆祝活动将是向在红场的列宁墓献花圈,甚至有可能重新提出勃列日涅夫曾经许下的诺言:制订苏联新宪法,在他一九六四年上台后仅仅两年,他就说将在一九六七年公布新宪法,来庆祝十月革命五十周年。
    但是,最重要的是,勃列日涅夫还无保留地声称,他将奉行“列宁的方针”,这种说法很可能将使目前的意识形态敌人——出类拔萃的中国人——的阵营嗤之以鼻。
    勃列日涅夫在中国人面前最喜欢扮演的角色经常是一个受到损害的无辜者的角色,最近一次他受到这种嘲笑大约是在几个月以前,当时中国人以他们自己的不可思议的方式决心对莫斯科提议的签订中苏和平条约一事,干脆回答“不行”。那次是在八月份发表的一次重要政策讲话,勃列日涅夫访问华盛顿之后几周(他“支持”的尼克松总统开始受到水门事件的压力前几周)。当时勃列日涅夫特地从马克思列宁主义的角度强调,他的引起争议的对外政策,如他所认为的,在意识形态方面是健全的。
    这样一番话的逻辑显然并非无懈可击,如果同得到克里姆林宫赞许的其他说法——尤其是应当允许每一个国家(是否也包括中国在内?)用它自己的方式发展社会主义——相比,这番话几乎没有什么实质意义。
    正是由于对勃列日涅夫发表的这番话得出——也许是无意中得出——错误的结论,因此中国的意识形态专家,以及那些总的来说遵循斯大林主义路线的苏联共产党人的领导人,很可能怀疑勃列日涅夫的政策。
    严格遵循斯大林主义原则的担任领导工作的苏联共产党人到底有多少,是谁仍然恪守这种思维方法,自然现在很难确切地说出来。然而,只要举出,赞成对捷克斯洛伐克的入侵,准许对柏林墙边的所谓逃亡者仍然开枪射击,以及最不祥的是,同中国继续进行神经战,就足以说明这一点了。
    可以说,由十六人组成的政治局的平均年龄正好在六十三岁以上,这比斯大林一九五三年去世前他的政治局的平均年龄大七岁多。目前政治局五个委员年龄在七十岁以上。
    他们的年龄所以具有重大意义,部分是因为它们完全没有反映全体苏联人的平均年龄。更为重要的是,今天政治局的那些“平平常常”的男人(政治局中没有妇女)已经六十多岁了,他们政治上成熟的大部分岁月,是斯大林三十年代的大规模清洗正处于高潮的时期。战争结束后发动的清洗,显然他们也经历过来了。
    例如,勃列日涅夫本人在一九三一年入了党,从而得以钻进乌克兰的一些州,到一九三八年成了正式的党的官员。在同一时期,柯西金正在管理一个工厂,在勃列日涅夫获得党的职务的那一年,他获得了负责管理列宁格勒布执委会的地方政府重要职务。在“三驾马车”中受教育最少的波德戈尔内主席在危急的清洗时期——也在乌克兰——努力向上爬,取得了该共和国食品工业部副人民委员这一非常敏感的职务。
    无疑,政治局元老派中最引人注意的委员、同时在元老派中拥有显要地位,意识形态上大概最纯而又纯的人是苏斯洛夫。苏斯洛夫明年将是七十二岁,在列宁去世前三年入党,人们一致认为,他仍然是在上层集团中最有影响的人物之一。他生性是个学者,而且几乎可以肯定,他运筹谋划比勃列日涅夫更有头脑。
    如果有谁能对政治局中的一派施加影响,策划推翻勃列日涅夫——正如推翻赫鲁晓夫的演习所表明的,俄国人没有别的办法废黜一位领导人,那么这可能就是苏斯洛夫。如果勃列日涅夫的继任人不是这个能干的、前莫斯科大学讲师的门徒,那会使人感到意外。
    另一个年龄相仿、信仰并非相异的人是国防部长格列奇科,他在六个月前刚参加政治局。在战争期间,他在斯大林手下担任过战略性的、“敏感的”工作,后来被派到东德,担任驻那里的苏军司令。这意味着,他对镇压一九五三年柏林起义负有责任,在十五年以后,据信他在镇压布拉格之春时鼓吹强硬路线。
    他特别关切苏联日益卷入中东的努力。自从一九六七年六天战争以来,他至少去开罗访问了六次。去年,他去那里至少三次,鉴于他去那里的记录,埃及作出驱逐苏联“顾问”的决定一定会使他感到非常不安。他会反对和解,反对同美国人缓和,并且对于在最后停火之前俄国人没有派大量苏军去战区这一点感到恼火,那是非常合乎逻辑的。
    正是在这样一些人及其政治局的派别(大约多达六人)的疑虑和怀疑面前,勃列日涅夫不得不维护他的政策。如果中东形势以不会使俄国人丢脸的方式获得解决,如果经济振兴起来,如果同美国、日本和西欧的关系能使意识形态的敌人乱作一团(同时会带来真正的贸易和技术好处),那么勃列日涅夫会生存下来。
    但是,现在存在的“如果”,甚至比刚才列举的那些还多。这些“如果”,勃列日涅夫是十分清楚的。他还知道,虽然对他个人的迷信可能在上升之中,但是依然不是没有批评他的人。最后,他懂得,他个人被捧得越高,垮台的时候就摔得越惨。

美《纽约时报》刊登赖斯顿文章:《基辛格先生对中东采取的战略》

    【本刊讯】美《纽约时报》十一月二十八日刊登赖斯顿发自华盛顿的一篇文章,题目是《基辛格先生对中东采取的战略》,摘要如下:
    基辛格国务卿说,缓和中东石油禁运的主要希望在于在达成一项阿拉伯一以色列和平协定方面取得“进展”,但是可能要到仲冬以后才能取得重大进展。
    基辛格先生一直在力促早日开始举行阿拉伯一以色列谈判,看来初步会谈要到十二月十八日以后才能开始。
    以色列人一直在指出,在今年年底以色列选举结束以前举行实质性会谈将没有什么意义,因此大概要到一月月中以后,他们才会认真处理问题。
    同时据悉,基辛格正在设法使由于石油禁运而在经济上受到损害的工业国建立一个统一战线,并要求石油生产国在会谈开始以后尽快解除禁运,至少是缓和禁运。
    阿拉伯人的战略是比较清楚的。石油生产国不用着急。根据他们的分析,在西方过了几个星期、甚至几个月的不舒服的日子,也许还出现某种经济脱节的局面以后,公众对西欧、日本和美国政府的压力也许会增加,要它们迫使以色列回到一九六七年战争以前的边界或者与此很相似的边界。
    连美国也赞成一种折衷办法,把一九六七年以前的边界稍作改动,而以色列拒绝了这种办法,如果以色列政府坚持这种立场,石油生产国可能要继续限制石油的流动,并把经济上造成的破坏归咎于以色列。
    基辛格先生一直在敦促苏联说服阿拉伯人不要过分施加这种外交上和经济上的压力。据悉他一直在说,主要的工业国也许会忍受一些不方便,并且仍然会催促以色列为一项和平解决办法作出让步,但是如果它们的经济真正由于缺乏中东石油而遭到破坏,它们将转而反对石油生产国和他们在莫斯科的支持者。
    有一些迹象表明,克里姆林宫、甚至石油生产国的一些领导人已渐渐认识这个道理。
    因此华盛顿的负责官员提供的消息说,基辛格的外交正在取得一些有限的效果。苏联人知道大国不会让小国破坏全世界工业界的生活。他们甚至聪明地认识到他们在阿拉伯世界的影响取决于以色列的存在,因为如果阿拉伯人消灭了以色列国,阿拉伯人大概会重新倒向西方。
    因此这里估计,阿拉伯将使禁运保持在刚好足以大体上恢复一九六七年战争以前的边界的程度,而不达到使西欧和日本陷于瘫痪或者激怒美国的程度。
    尽管如此,阿拉伯人大概会时断时续地让石油流出,以适应他们的外交,对西方来说,这个冬天将是困难的,对以色列更是如此,因为随着欧洲、日本和美国缺乏石油,特拉维夫将受到真正的压力。
    但是现在看来石油禁运到很晚的时候才会勉强缓和下来,经过一个寒冷的冬天以后,会出现一项得到欧洲、日本和美国支持的牺牲以色列利益的解决中东问题的折衷办法。

塔斯社报道:《〈真理报〉评苏联和阿尔巴尼亚的关系》

    【塔斯社莫斯科十一月二十九日电】题:《真理报》评苏联和阿尔巴尼亚的关系
    《真理报》写道,“苏联人坚信,如果苏联和阿尔巴尼亚的关系正常化,并且在严格遵守主权、平等、不干涉内政、领土完整和互利合作的基础上发展这种关系,那么,这是符合阿苏两国人民根本的长远利益和所有反帝力量团结的利益的。”
    该报今天发表文章,庆祝阿尔巴尼亚国庆节——阿尔巴尼亚从法西斯侵略者的占领下解放二十九周年。
    文章说,“苏联一向认为,六十年代初期苏阿关系中出现的困难是暂时的、是瞬息即逝的。苏阿之间已形成的这种不正常的状况对于社会主义国家之间相互关系来说是反常的,在客观上有利于那些想使这种状况永远保持下去,以便今后仍用以损害社会主义事业的外来势力。”
    《真理报》写道,苏联人向阿尔巴尼亚劳动人民祝贺国庆节,并表示希望,“阿尔巴尼亚人民共和国在建设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各国人民的兄弟大家庭中占有应有的地位”。
    【本刊讯】捷《红色权利报》十一月二十八日发表题为《谈阿尔巴尼亚节日》的评论,摘要如下:
    阿尔巴尼亚人民每年都把解放日
    ——十一月二十九日这一天作为国庆节来庆祝。这个具有历史意义的日子还使我们更为广泛地联想起反希特勒联盟的胜利战役,首先是苏军的胜利挺进,以及被奴役的各国人民的民族解放运动的成就。这些曾是为欧洲南部的这个地区出现崭新的社会变革创造有利条件的决定性因素。
    今天,如果我们回过头来评价阿尔巴尼亚战后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情况的话,那么就不能不看到,阿尔巴尼亚正是在同经互会国家进行密切合作又身为经互会成员国的年代中,取得了毋庸置疑的快速发展。
    阿尔巴尼亚转入孤立,这显著地破坏了过去的积极进程和同继续顺利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国家自然的经验交流。
    捷克斯洛伐克曾不止一次地表示愿意恢复过去这些行之有效的捷阿合作关系,这也是(我们)值这次国庆之际的希望。

美报文章:《基辛格打算在日内瓦会议前访问中东》

    【本刊讯】美《华盛顿邮报》十一月二十八日刊登伯杰写的一篇文章,题为《基辛格打算在日内瓦会议之前访问中东》,摘要如下:
    预料国务卿基辛格将在和谈于十二月十八日在日内瓦开幕之前再到中东进行一次旅行。
    据了解,这些国家是以色列、埃及、约旦和叙利亚。
    据信基辛格第二次中东之行的目的是双重的:推进以色列和埃及目前在一○一公里路标处进行的讨论的进展;或者如果那时这种会谈已经取得成功的话,加速将在十二月十八日开始的谈判过程。
    美国显然急于从速取得进展,希望这样会导致放松石油禁运。
    【美联社华盛顿十一月二十八日电】基辛格今天在国会山举行了秘密会议,向众院外委会介绍他本月早些时候的中东之行的情况。
    他现在考虑在谈判开始之前再到开罗去一趟,以便见见萨达特总统。他将在这次旅行中前往以色列会见梅厄总理。
    国务院新闻发布官维斯特说,他无法宣布基辛格的日程安排。他说:
    “国务卿的计划仍然处于我只能称之为制订计划的阶段。”
    基辛格不愿评论刚刚在阿尔及尔结束的阿拉伯最高级会议,也不愿谈论这次会议关于承认巴勒斯坦游击队是巴勒斯坦的唯一代表的决定,是否会给和谈造成困难。
    他说,他不能发表评论,因为他还没有同阿拉伯的领导人们讨论过阿拉伯最高级会议,也没有研究过这项有关巴勒斯坦的决定。
随便看看别的资料:
热门资料: 生活妙招 兔子百科 生肖運勢 古書大全 養生常識 健康飲食 古人大全 歷史人物 科普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