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示:采集本站数据请保持每秒一条的频率。高于此频率则失败,滥采则封IP。谢谢!

1963-11-15第1版面所有文章内容

佐尔扎评塔斯社12日摘发苏刊上的两篇反华文章:认为这表明赫鲁晓夫呼吁停止争论不是认真的

    【本刊讯】英《卫报》13日刊载佐尔扎的一篇评论,题为《俄国人又吹冷风了》,摘要如下:
    昨天莫斯科一家杂志发表了两篇争论激烈的反华文章,使得赫鲁晓夫上月向北京发出的停止公开争论的呼吁显得很奇怪。
    发表在《世界经济和国际关系》月刊上的这两篇文章昨天由塔斯社在对外广播中摘要发表了。塔斯社说,第一篇文章“尖锐批评中共领导人”企图把他们的“反历史的、抽象的、教条主义的”经济上自力更生的理论强加于其它党。
    第二篇文章“拒绝”中国领导人关于群众和武器在战争中的作用的“反马克思主义论点”。这两篇文章涉及的问题都是在苏联攻击中国的文章中一再谈到的。
    现在塔斯社这样发表这两篇文章,就是表示不要把苏联领导人的呼吁看得很认真。现在一般人认为,赫鲁晓夫是宁愿举行一次国际共产党会议来排斥、从而开除中国。迹象表明,他在其它共产党的压力下同意向中国提出休战建议。但是向北京进行新攻击的事件证明,莫斯科忽冷忽热是希望——我来创造一个新说法——使中国领导人感冒,朝着俄国打喷嚏,这样就可以证明赫鲁晓夫的好心没有得到好报。
    莫斯科没有原谅意共,因为它设法避免赫鲁晓夫建议召开的会议而获得了成功。就在苏共主席团委员波德戈尔内在十月革命节讲话中正式重申赫鲁晓夫在记者招待会上的停战建议的那一天,八十二岁的主席团委员库西宁在《真理报》上发表了一篇三栏回忆录。
    他在回忆录中抱怨1921年出席共产国际会议的意共代表团也曾企图磨掉列宁反左倾极端分子斗争的锋芒。这种说法的言下之意就是,意共今天的领导也在同样损害赫鲁晓夫的立场。

路透社评我建立中国农业银行

    【路透社北京13日电】在昨天这里正式建立“中国农业银行”以后,在今后两个月期间将对中国乡村财政制度进行影响深远的改组。
    这家银行直接受国务院的领导,它特别负责统一管理国家在农业方面日益增加的投资和发放给农村人民公社的贷款。
    据今天这里的报纸消息说,这家新银行将在明年开始以前建立各级分支机构,一直到公社一级的分支机构。
    这家银行是根据目前中国强调农业和农业现代化的政策建立的。在建立这家银行之前,曾经进行过长期的努力来加紧控制这个国家各方面的财政和会计工作。
    【本刊讯】英国《泰晤士报,14日刊登了该报记者13日自香港发的一则报道,标题是《中国建立农业银行,促进生产的努力》。摘要如下:
    新华社宣布,中国农业银行昨天在北京的一次集会上成立了。
    这个新的农业银行的任务显然是作为一个处理国家对农业的投资和贷款的中央机构,预料这些款项今后将会增加。这个银行将充分利用它的基金,人们希望,这将会加速农业生产和农业现代化。理所当然的步骤
    成立这个银行是中国自从1961年初实行的强调农业的经济政策的一个理所当然的发展。除此以外,自从去年秋天以来,还搞了一次农业现代化和机械化的运动。今年,为公社提供的购买所需要的新装备的贷款比1962年多得多,显然这个运动将日益迅速地展开。甚至在贸易方面,中国主要购买的是“援助农业”方面的设备。中国今年从西方购买的三个成套设备中有两套就是生产肥料的设备。
    (文内小标题是原来的——本刊编者)

马居斯报道:莫斯科的订户收不到我报刊

    【法新社北京13日电】(记者:马居斯)今天这里收到的来自苏联首都的非正式的消息表明,莫斯科的订户们已经不再收到北京的各种报纸和期刊。
    专门设立来替一切外国订户办理订购中文出版物的北京新闻中心今天向本社记者证实,莫斯科订户曾抱怨收不到北京的报纸,但是说它不知道期刊也不能够寄到莫斯科的事。

美刊报道:委共领导人马查多被捕前发表谈话

    【本刊讯】11月1日的美国《视界》周刊,登载一篇题为《委内瑞拉:在国内暴力和国外反动派包围中的民主》的文章,摘要如下:
    委内瑞拉共产党领袖古斯塔沃·马查多,在被捕以前接见《视界》周刊主编豪尔赫·洛萨达时说,“不论谁当选,选举的结果可能为新的暴力行动打开道路”。他还说,一切合法途径已被堵塞,他们可能不得不夺取政权作为唯一的抉择。在不可能通过议会活动推翻政府的情况下,“除了武装斗争或暴力外没有其他办法”。
    据马查多说,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共产党力量——包括左派革命运动——已拥有武装力量,称为民族解放阵线。正在各条战线展开颠复活动和暴力活动,在农村,由民族解放军的游击队来进行;在城镇,由战斗战术部队进行;在军事机构内部,由5月4日和6月2日两个军事运动进行。这两个日期是卡鲁帕诺和卡贝略港共产党起义的日子。
    派系:传统的共产党人的典型马查多不能完全控制他的党的“武装力量”,这是很可能的。这种系统的暴力战略和武装活动,是与当前苏联逐渐渗透和渗入的路线相违背的。在委内瑞拉共产主义内部,亲苏派和亲华派正在进行斗争,但是这两派不得不实行(作为一种试验)卡斯特罗的办法。

香港报纸评台湾大捧香港电影女演员凌波

    【本刊讯】蒋帮每年在10月10日起的三个星期中,要搞“双十节”、“华侨节”、给蒋介石闹寿等活动。
    今年在蒋介石生日前夕,蒋帮于10月30日把主演黄梅调《梁山伯与祝英台》一片的香港电影演员凌波拉到台湾。据港台报纸报道,凌波在台湾停留了三天,使台北“陷入一种疯狂的境地”。蒋帮立委还为此举行专门“座谈会”,杂志出专刊,蒋帮“新闻局”特为此举行一次“前所未有的二千人酒会”,台北报纸每天以整版篇幅刊登有关凌波到台的新闻、评论和照片,大学教授也为她赋诗。下面是几家香港报纸对此事的评论摘要。
    《天天日报》4日的文章说:
    这几天来,如果说:“台湾是凌波的天下”,乍听起来似乎有点儿过份,但据有关方面人士目击,则觉得这几句话的形容还不够表达那种疯狂的情况。
    据泛亚社的电讯报道,影迷群众欢迎凌波的狂热情形,虽不能说是绝后,但可说是空前。十几年来欢迎任何大人物的场面,都没有这次那么达到狂热的程度。
    这里面混集了民族自信心的迸发,国愁家恨乡思忧郁的爆炸,命运遭遇坎坷的万种愁怀揉合,在悲极之后的抒泄,其中有极崇高的爱国主义,有极深沉的身世低回,有极忧伤变化为喜悦的激情。慷慨缠绵,回肠荡气,都从凌波的“梁兄”的身上触发出来。
    《快报》4日的文章说:
    影星凌波到了台北,这个一百万人口的都市,估计有三十万人陷入“神不守舍”之中。
    与其说,“一切为了凌波”,毋宁说,“一切为了闷”。台湾这局面,实在越来越闷了!既然闷,就会想着一旦“飞将军从天上来”,“飞将军”望不到,就只好想着“仙女下凡”了。
    现实消解不了闷,惟有求之于渺远的故事,求之于空虚的神话,“祝英台与梁山伯”,就带有神话式的故事。
    就在同一时候,蒋总统七七华诞,凌波这种动人的程度,不止压倒了总统华诞,压倒了游击队,年前艾森豪威尔访台,也许明春肯尼迪访台,也决不会有此场面。
    此次凌波到台,有官员教授为之搴旗带头,出动了全市军警,为之开路,新闻局特开一个前所未有的二千人酒会,拜倒石榴裙下者,不少衰衰诸公。
    于是我们想到:
    “晋阳已陷休回顾,且抱美人舞几回”!可改为“U2打落休回顾,且向佳人饮几杯”!
    《真报》1日的短文说:
    凌波为甚么这样震撼台湾呢?据观察家意见,凌波在台湾的成功,充分地反映了台湾人心理:人心思汉,不管凌波是广东汕头人抑或福建厦门人,但和金门岛仅一水相隔。事实上,国民政府由大陆迁至台湾,屈指计来,已有十五年了,十五年是相当悠长岁月,居住台湾的中国人,都热烈期望重返家园,基于这些重返家园的心理,而致造成了凌波狂。

“十月凌波去,千愁挟雾来”/《联合报》哀叹蒋帮处境“多雾而寒冷”

    【本刊讯】香港《大公报》2日以《蒋集团叹处境不利》为题刊载一则报道如下:
    蒋集团强作欢笑,每年在10月10日起的三个星期中,要举行什么“双十节”、“华侨节”、给蒋介石做寿,等等。今年更把香港的一位黄梅调女演员接了去,制造噱头,以求增加热闹气氛。
    当这些节目都告结束之后,台北官场却很快感觉到迷惘、凄凉、哀伤。台北《联合报》的短评就描绘出了蒋集团的心境。
    这家报纸这样说:“为祝贺十月庆典所札的牌楼、所悬的灯彩,已成明日黄花,将一一拆除”,十月份“已成逝水”了“11月是多雾的,而且寒流南侵,将为我们带来寒风与冷雨。纵观国际的局势与国家(指蒋集团)的处境,也正如11月的季候,是多雾而寒冷的。在这个多雾而又寒冷的季节里,更需要我们作冷静的思考……拨开迷雾,抵御寒流。在残余的两个月里,……实令人有‘十月凌波去,千愁挟雾来’之感”云云。

李宗仁致函《纽约时报》

    【本刊讯】《纽约时报》9月18日刊载了李宗仁和张歆海(《纽约时报》按语中注明为“前大使”)给《纽约时报》编辑的一封信。题为《红色中国没有提出(边界)要求,否认对邻邦实行扩张政策》。信件全文如下:
    贵报9月10日发表哈里逊·索尔兹伯里的“中国的边界要求”一文所附的中国地图是相当精确的,但是需要作一些说明,以免造成错误印象。就现在这幅地图看来,它似乎是要证实:中国决心要收复它自1840年以来所失去的领土,它企图用军事力量来征服目前已获得国际地位的一些国家。总而言之,它是侵略性的。其实没有什么比这更不合乎事实的了。
    据索尔兹伯里先生所说,这幅地图是北京1954年发表的,但是它是我们老一辈的人在童年时期经常阅读和查看的同一个地图。那是前一个世纪的事情了!
    那时中国的命运正处于最低潮,它几乎处在被瓜分甚至即将灭亡的境地。肯定地说,它那时是没有可能奉行任何扩张政策的。不过,让孩子们学习这些地图,为的是使他们知道他们的国家在历史上一度是什么状况。这是激励他们爱国热情的一种方法。我们有理由相信:台湾人民也正在学习同样的地图。这正象英国为了它的学校儿童发表它在十九世纪的殖民领土的地图一样。难道因此这就一定意味着英国已决心重新征服这些殖民地吗?
    就中国而论,没有一个中国人在现在和过去受过这样的教导:缅甸、柬埔寨或马来亚这样的国家是中国的一部分。
    它们同中国仅仅有过一种特殊的关系,就是向当时的中国朝廷进贡;此外它们有很多华侨,强烈地感觉到中国文化的影响。
    这些都是历史事实。但是如果象索尔兹伯里先生所做的那样,暗示这些国家现在是“中国的边界要求”,并暗示一定会把它们再次并入中国将来的地图之内,那是完全不正确的。索尔兹伯里先生身为一个著名的新闻记者,他应当最先要求消除这种错误。
    李宗仁张歆海
    1963年9月11日新泽西州鹰木崖
随便看看别的资料:
热门资料: 生活妙招 兔子百科 生肖運勢 古書大全 養生常識 健康飲食 古人大全 歷史人物 科普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