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系病證-中醫內科

肺為五臟之華蓋,其位最高,外合皮毛;肺為嬌臟,不耐寒熱,其氣以降為順又為清肅之臟,不容異物―外感和內傷因素都易傷傷損肺臟而引起病變。

虛證型哮病
本方補益肺腎,降氣平喘,適用於肺腎兩虛,痰氣交阻,攝納失常之喘哮。腎陽虛加附子、鹿角片、補骨脂、鐘乳石;肺腎陰虛,配沙參、麥冬、生地、當歸;痰氣瘀阻,口唇青紫,加桃仁、蘇木;氣逆於上,動則氣喘,加紫石英、磁石鎮納腎氣。
標籤:
寒包熱證型哮病
前方用於外感風寒,飲邪內鬱化熱,而以錶寒為主,喘咳煩躁者;後方用於飲邪迫肺,夾有鬱熱,咳逆喘滿,煩躁而錶寒不顯者。錶寒重者加桂枝、細辛;喘哮,痰鳴氣逆,加射干、葶藶子、蘇子祛痰降氣平喘;痰吐稠黃膠黏加黃芩、前胡、瓜蔞皮等清化痰熱。
標籤:
腎虛陰傷型哮病
兩者都可用於久哮肺腎兩虛,但前者以益氣養陰為主,適用於肺腎氣陰兩傷,後者以補腎化痰為主,適用於腎虛陰傷痰多。肺氣陰兩虛為主者加黃芪、沙參、百合;腎陽虛為主者,酌加補骨脂、仙靈脾、鹿角片、制附片、肉桂;腎陰虛為主者加生地、冬蟲夏草。
標籤: 腎虛
喘脫危證型哮病
如喘急面青,躁煩不安,汗出肢冷,舌淡紫,脈細,另吞黑錫丹鎮納虛陽,溫腎平喘固脫,每次服用3~4.5克,溫水送下。
標籤:
風痰型哮病
痰壅喘急,不能平臥,加用葶藶子、豬牙皂瀉肺滌痰,必要時可暫予控涎丹瀉肺祛痰;若感受風邪而發作者,加蘇葉、防風、蒼耳草、蟬衣、地龍等祛風化痰。
標籤:
痰火鬱內型哮病
避風寒,節厚味,禁用凉劑,恐風邪難解;禁用熱劑,恐痰火易昇。)哮證發於冬初者,多先於八九月未寒之時,用大承氣下其熱,至冬寒時無熱可包,此為妙法。
標籤:
寒哮型哮病(支氣管哮喘)
肢冷,面色青晦,舌苔白滑,脈弦緊或浮緊。
標籤: 支氣管哮喘
肺脾氣虛型哮病(支氣管哮喘)
方藥:玉屏風散和六君子東加减,黃芪、白術、防風、黨參、茯苓、甘草、陳皮、半夏。
標籤: 支氣管哮喘 脾氣虛
熱哮型哮病
單方驗方:地龍焙乾研粉裝膠囊,每服3g,1日2次。
標籤:
肺脾兩虛型哮病
加减:怕冷畏風明顯,加桂枝9g,白芍9g以調和營衛;若氣陰兩虛,嗆咳,痰少質黏,口咽乾燥,舌質紅者,可用生脈散加北沙參15g,玉竹9g以益氣養陰。
標籤:
冷哮型哮病
射干9g,炙麻黃9g,乾薑9g,細辛3g,法半夏9g,陳皮9g,紫菀9g,款冬花9g,紫蘇子9g。
標籤:
風哮型哮病
炙麻黃6g,地龍9g,蟬蛻6g,紫蘇子9g,石菖蒲9g,白芍9g,五味子9g,白果9g,甘草6g,防風9g。
標籤:
肺腎氣虛型哮病
冬蟲夏草(單煎)1.5g,五味子9g,丹參9g,茯苓12g,山茱萸9g,淫羊藿9g,枸杞子12g。加减:動則喘甚者,可加蛤蚧粉(沖服)3g補肺納氣;常感臍腹不適者,加服參蛤散(沖服)2g補益肺腎。
標籤: 腎氣虛
虛哮型哮病
治則治法:溫陽補虛,降氣化痰。
標籤:
哮喘食療
哮喘是指以喉中哮鳴有聲,呼吸急促困難,甚則喘息不能平臥為臨床特徵的一種發作性疾病。在急性發作期,輕者可單用食療,重者需配合藥物治療,以迅速緩解病情。不宜過鹹,過甜食物,以免加重病情;在哮喘恢復期,飲食過鹹易致疾病復發。用於寒哮,支氣管哮喘。
標籤: 哮喘
肺衰的特徵與預防
肺衰是因肺臟的各種長期疾患,或因邪毒傷肺,或心、腦、腎等髒病變及肺,使肺氣衰竭,不能吐故納新,濁氣痰液內阻。病狀特徵1、有長期肺病史,或有溺水、電擊、藥物中毒等暴邪傷肺的情况。
標籤:
失音的食療方法
《慎德堂方》中載有治療失音的方法:“用膨大海五枚,甘草一錢,燉茶飲服,老幼者可加入冰糖少許。”所以,凡失音緣於風熱,肺熱或肝火者,食之最宜,除“炒香頻嚼”外,煎水代茶亦妙。這是由於槐花抗有失音的作用。
標籤:
失音的辨證論治
8、肺腎陰虛:久病聲音嘶啞,逐漸加重,兼見乾咳,少痰,口乾,咽幹,或潮熱,盜汗,耳鳴,虛煩不寐,腰膝酸軟,形體消瘦,舌質紅,苔少,脈細數。
標籤:
失音的病因病機
失音是指神清而聲音嘶啞,甚至不能發出聲音的症睢W婀醫學稱“暴喑”。病因病機失音有暴和久之別。久多屬內傷,緩慢起病,多由久病體虛,肺燥津傷,或肺腎陰虛,精氣內奪,聲道燥澀而致。有學者認為,功能性失聲可用發音法矯正,通過改變患者的發音條件反射幫
標籤:
鼻衄的預防
4、老年性鼻出血患者多伴有高血壓、冠心病、支氣管炎等,應定期防治原發病,必須針對病因進行相應的治療,尤其是高血壓病患者,必須儘快將血壓控制到正常或接近正常的水准,觀察病情變化,並及時到醫院就診。
標籤: 鼻衄
鼻衄的治療
鼻出血屬於急症,治療時應首先維持生命體征,盡可能迅速止血,並對因治療。視情况决定鼻腔填塞物取出時間,對於出血劇烈或有血液病的患者應適當延長填塞時間,在填塞過程中應給予患者抗生素治療,以防鼻腔鼻竇併發感染。鼻出血的治療及處理不能只是鼻腔止血,
標籤: 鼻衄
鼻衄的病因與診斷
鼻衄是臨床常見的症狀之一,俗稱鼻出血。病因引起鼻衄的原因很多,可因鼻腔本身疾病引起,也可因鼻腔周圍或全身性疾病誘發。嚴重肝病患者可因肝臟合成凝血因數障礙引起鼻出血。
標籤: 鼻衄
腎經虛火上行督脈型鼻衄
太陽為少血之經,督脈乃命元之主,其血均不可損。
標籤: 鼻衄 督脈
陽明燥火型鼻衄
若有燥火傷其脈絡,熱氣浮越,失其主闔之令,逼血上行,循經脈而出於鼻。其證口渴氣喘,鼻塞孔幹,目眩發熱,或由酒火,或由六氣之感,總是陽明燥氣合邪而致衄血。蓋陽明本氣原燥,病入此經,無不化而為燥,治法總以平燥氣為主,瀉心湯加生地、花粉、枳殼、白
標籤: 鼻衄 陽明
腎虛不固型鼻衄
病因病機:欲傷腎精,陰虛失納證候表現:上喘下遺處方:都氣丸加杞子、菟絲餅。
標籤: 鼻衄 腎虛
肺經風熱型鼻衄
病因病機:邪熱灼傷鼻竅脈絡,則衄血且血色鮮紅;熱邪在錶,故出血量不多,點滴而下;邪熱犯肺,耗傷肺津,故鼻腔乾燥、灼熱感;鼻塞涕黃、咳嗽痰少、口千身熱、舌質紅、苔薄白而幹、脈數或浮數均為肺經風熱之證。
標籤: 鼻衄 風熱
肺經風熱型鼻衄
病因病機:邪熱灼傷鼻竅脈絡,則衄血且血色鮮紅;熱邪在錶,故出血量不多,點滴而下;邪熱犯肺,耗傷肺津,故鼻腔乾燥、灼熱感;鼻塞涕黃、咳嗽痰少、口千身熱、舌質紅、苔薄白而幹、脈數或浮數均為肺經風熱之證。
標籤: 鼻衄 風熱
勞傷元氣型鼻衄
病因病機:勞傷元氣證候表現:咳嗽發熱處方:補中益氣湯去白術,加麥冬、五味,或當歸補血東加薄荷、杏仁。
標籤: 鼻衄
虛陽上攻型鼻衄
病因病機:若火不歸源證候表現:喘促煩躁,脈微肢厥處方:八味地黃丸,鎮陰煎出處:《類證治裁》卷之二(卷)衄(篇)原文:若火不歸源,喘促煩躁,脈微肢厥,(八味地黃丸,鎮陰煎。
標籤: 鼻衄
瘀血入肺型鼻衄
此等危證,在所不治,用參蘇飲,亦理應如是救濟耳,其效與否,非敢期必。
標籤: 鼻衄 淤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