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不動就“掉眼淚”的娃,與“忍着不哭”的孩子,長大後會有哪些區別?

很多人都覺得,哭,是一件“丟人”的事。

“這孩子怎么一有事就哭?”

“男孩子哭什么哭?”

“這么大了還哭,羞不羞?”

於是我們慢慢學會了——哭,不是好事。哭,是軟弱,是不懂事,是扛不住。

而那個摔倒了咬咬牙、不掉眼淚的孩子,總能收獲一句:“你真懂事。”

可是,長大以後,那些“愛哭”和“不哭”的孩子,真的不一樣了。

一:愛哭的孩子和不哭的孩子,長大後有啥不同?

動不動就“掉眼淚”的娃,與“忍着不哭”的孩子,長大後會有哪些區別?

①情緒表達不一樣

你有沒有發現,有些人,就是很自然地表達情緒?

不高興了會說、不舒服會抱怨,難過了就哭一哭。他們的感受,總是能被別人看到。

他們不是“情緒化”,只是情緒流動得自然。

他們從小就知道,表達是安全的,是被允許的。

而那些從小不哭的孩子呢?

很多時候不是沒感覺,而是太習慣憋着。有事也不說,臉上沒表情,問了只回一句“沒事”。

不是沒事,是不敢說。

小時候,他可能被教會了:表達會帶來麻煩,哭出來會被罵。

他學會了扛,扛着扛着,就連自己是不是難過,有時都分不清了。

②人際關系不一樣

愛哭的孩子,更容易靠近別人。他們願意講心事,也敢尋求幫助。

你會覺得他們“通透”、真實,有情緒但不壓抑,偶爾敏感但很真誠。

他們的親密關系里,情緒交流是流動的,他們會說“我不開心”,也會說“你這樣讓我難受”。

這其實是很珍貴的能力。

而不哭的孩子,長大後在人群中總顯得有點“安靜”。

不是冷漠,是不懂怎么打開自己。他早就習慣了,一個人消化一切。

別人以為他“獨立”,其實他只是,從來沒學會怎么表達情緒,更別說怎么接受安慰。

他不是不需要,只是不敢開口。

③面對壓力時反應也不一樣

遇到壓力,有人會大哭一場,有人發脾氣,有人傾訴。

看上去好像“情緒失控”,但這種外放,其實反而有助於恢復。

他們哭一哭、說一說,就好了,不容易積壓。

可那些習慣不哭的人,壓力來的時候,只會更安靜。

別人覺得他們“太能扛”,但他們知道,自己心里早就翻江倒海了。

他們不會說“我撐不住了”,連“我累了”都說不出口。越難受,越沉默。

有時候,連自己都騙,說“我沒事”。

但身體開始出問題,睡不着、焦慮、胃痛……其實早就不是“沒事”了。

④心理狀態,慢慢拉開差距

一個能哭的孩子,情緒是流動的,受了傷也能愈合。

一個“很懂事”的孩子,可能從不喊疼,但卻一直在硬扛。

他看起來堅強,內心卻在一點點塌陷。

他總在對自己說:“不能哭、不能錯、不能麻煩別人。”

可人生這么長,情緒那么多,如果從來不說出來,早晚會被堵在心里,壓成一種說不清的疲憊和孤獨。

二:為啥有的孩子愛哭,有的孩子不哭?

有人可能會說,不就性格不同嗎?有人外向點,有人內斂點,哭不哭,有啥大不了?

其實,差別不在哭,而在“被允許哭”。

①願意哭,是因為信任環境

孩子一出生就會哭,餓了哭、疼了哭、害怕也哭。

那是他們最本能的表達方式。

如果這個孩子願意哭,說明他覺得:我哭了,有人會管我、會安慰我。

有人拍拍他說:“沒關系,我在。”

他就會學會:原來我的情緒,是可以被理解的,我可以難過,也可以被接住。

這種體驗,會變成他內心最早的安全感。

長大以後,他也就更容易擁有穩定的情緒,和健康的關系。

②不哭,是被“教會”不該哭

可不是所有孩子,都這么幸運。

有些孩子,從很小就知道:哭是沒用的,甚至會被罵。

“哭什么哭?”

“再哭,我就不理你了。”

他們不是不難過,只是被訓練成了“不哭的樣子”。

一次次被否定後,他學會了閉嘴,學會了強忍。

這不是堅強,是害怕。

害怕情緒被看見會被嘲笑,害怕表達了反而更難受。

於是他收起情緒、收起眼淚,也收起了“請求幫助”的勇氣。

③孩子怎么表達,取決於大人怎么回應

孩子到底會不會哭,其實跟性格關系不大,和大人的反應關系更大。

我們可以想一想:

孩子情緒崩潰的時候,我們是蹲下來安慰,還是嫌他“煩”?

孩子委屈哭了,我們是說“我知道你難受”,還是說“別哭了,這么點事就受不了”?

這些反應,在悄悄告訴孩子:你能不能哭,你哭了會不會被聽見。

被允許哭的孩子,不一定是被寵着長大的,但一定是被理解過、被看見過。

哭的時候,有人抱抱他說“沒事,你哭一會兒吧”。

這樣長大的孩子,更懂得照顧自己情緒,也更懂得安慰別人。

而那個不哭的孩子呢?

也許一直被誇“懂事”,但懂事的背後,是他早早學會了收起自己的需求。

他不哭,是因為知道:一旦情緒露出來,可能就沒人接受、沒人理會,甚至會被拋棄。

一個孩子哭,也許只是因為當下真的委屈;

可如果他的眼淚,每一次都被逼回去、壓下去,那些哭不出來的情緒,就會一點一點沉到底下。

最後變成沉默、壓抑、還有一種深深的不被理解的孤獨感。

寫到這里,我想說:

如果你也是那個,從小被誇“懂事”的孩子,;

如果你也曾習慣了“忍着”,不哭、不說、不麻煩別人。

那你要知道:不是你沒情緒,而是沒人教你,怎么處理它。

也許你已經很久沒哭過了,但這不代表你不需要哭。

眼淚不是懦弱,它只是你告訴世界:“我累了、我需要一點溫柔。”

哭出來也沒關系,真的沒關系。

你值得被聽見,也值得被安慰。

本文標題: 動不動就“掉眼淚”的娃,與“忍着不哭”的孩子,長大後會有哪些區別?
永久網址: https://www.laoziliao.net/baby/info/61883769 (請複製分享給好友)

料友留言(数量:0条)

相關文章
“讓孩子上飛機吧,他明天要考公務員”女子錯過航班大聲哭喊,機場回應
5月17日晚,有IP顯示遼寧的網友爆料稱,在沈陽桃仙國際機場,有女子未能在飛機起飛前40分鍾值機而錯過航班大鬧機場,稱耽誤孩子次日早上的公務員考試。 視頻顯示,在機場深圳航空值機櫃台,一名女子不停大聲哭喊:“不讓登機,耽誤我事兒啊,孩子要考
标签
被要求上交手機,武漢一學生對校長揮拳 校方:學生已被家長帶回家反省
大皖新聞訊 5月18日,湖北武漢一學生因手機要求上交,對校長揮拳。5月19日,大皖新聞記者就此事聯系該校,該校招生辦工作人員回應稱,目前學生已被家長帶回反省。 該校招生辦工作人員在接受大皖新聞記者采訪時表示,學校一直以來施行禁手機封閉式管理
标签
女子疑因錯過航班哭喊“耽誤孩子考試”?別怪航司不通融
極目新聞評論員 吳雙建 5月17日晚,有IP顯示遼寧的網友爆料稱,在沈陽桃仙國際機場,有女子未能在飛機起飛前40分鍾值機而錯過航班大鬧機場,稱耽誤孩子次日早上的公務員考試。19日,#母子錯過航班大鬧機場稱耽誤次日考公#話題登上微博熱搜。19
标签
離婚想把財產給孩子,卻又怕財產被私吞?教科書級別的案例來了
近日,最高人民法院發布的一起典型案例引發廣泛關注。趙某與丁某離婚時約定,趙某支付丁小某(二人之子)70萬元生活費,並明確該款項及丁小某從長輩處受贈的13.8萬元應作為購房首付款,且房產需登記丁小某的姓名及份額。然而,丁某再婚後竟將房產登記至
标签
給孩子做窩溝封閉的家長,都後悔了……
說到窩溝封閉,很多家長並不陌生,但具體幾歲做,很多人並不清楚。 等孩子六七歲大牙長出時想做窩溝封閉,檢查口腔卻發現乳磨牙已經齲齒,才不得不感慨——窩溝封閉,真的後悔給孩子做晚了。 為什么這么說?兒童齒科的張醫生,提到了最近的一個病例。 一個
标签
畢業晚會預算2.8萬!溫州一家長曝光
畢業晚會一人交1000 近日,有一名溫州家長在小紅書平台上,發帖吐槽說他家孩子在溫州某學校上小學,現在快要期末了,班級里組織畢業晚會。每名學生竟要繳納1000元的費用,一個班28人,就是2.8萬。 對此他疑惑道:這個價格正常嗎?只是普通學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