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示:采集本站数据请保持每秒一条的频率。高于此频率则失败,滥采则封IP。谢谢!

2003-02-20第9版面所有文章内容

衡量哲学社会科学的根本尺度

第9版(理论)
专栏:短论苑

  衡量哲学社会科学的根本尺度
  李崇富
  我国的哲学社会科学,是对社会生活的能动反映和理性把握,是服务和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积极的精神力量。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方向是否正确,其社会功能能否有效发挥,关乎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状况,关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兴衰成败。因此,必须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根据实践的需要,做好哲学社会科学的整体规划、学科建设、队伍培养、科研成果评估等工作。坚持以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要坚持江泽民同志在考察中国人民大学时提出的“三个体现”的根本尺度,即把“是否体现了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和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衡量我国哲学社会科学性质、方向和水平的根本尺度”,作为规范和指导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根本原则与根本方针。
  哲学社会科学要体现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就是要更好地为先进生产力发展和经济建设服务,为发展生产力所要求的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服务,为提高全体劳动者的综合素质服务,为党和国家制定并实施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提供必要的理论支持、理论解释和思想宣传。哲学社会科学要体现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也就是要顺应社会历史潮流,遵循哲学社会科学和整个文化的发展规律,源于实践又高于实践,既使哲学社会科学本身与整个社会协调发展,又使其在整个文化建设乃至社会全面进步中,发挥面向未来的引领思想潮流的正确导向作用。哲学社会科学要体现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则是鲜明地表现了哲学社会科学的根本目的和价值准则。
  “三个体现”的根本尺度,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哲学社会科学上的创造性运用,为保持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的社会主义性质,规范其发展方向,提高科研水平,提供了重要的保证。

现代化建设的内在要求

第9版(理论)
专栏:短论苑

  现代化建设的内在要求
  易杰雄
  观念是决策的重要因素。观念先进与否,影响着社会的发展进程。而作为决策的指导思想的科学观念,是在对国际、国内形势进行正确判断,对实践进行深入分析和正确认识的基础上得出的,是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成果的集中表现。
  历史的经验表明,每当社会处于重大变革时期,作为主体活动的动力因素和内在尺度的先进观念,在清除社会羁绊、教育和动员民众、开辟社会发展道路等方面的作用就显得特别突出。在当代,随着人类社会步入信息时代,社会发展的节奏越来越快,重大变革一个接着一个,先进观念和哲学社会科学对社会发展的作用几乎形成一组连续不断的链条。我们拥有马克思主义这一强大理论武器,这是我们的重大优势。但如果不重视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特别是对我们的基本国情、对作为我们发展的大背景的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势、对中国与世界的互动关系、对人类自身与客观世界之间的价值关系的认识与评价等具有全局性、战略性的重大问题缺乏研究,观念陈旧落后,我们就不可能及时采取正确的战略策略和得力措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就难以发挥后发优势,不仅不能前进,甚至会变得更加落后。从这个意义上讲,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水平也是综合国力竞争的一个重要方面。哲学社会科学作为指导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科学,也是引领社会前进、推动历史发展与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
  一个国家只有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才能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才能使人获得全面发展。国家和社会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需要以科学的战略、方针、政策为保障,而这一切又都需要先进的观念和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作支撑。因此,贯彻十六大精神,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大力繁荣和发展哲学社会科学,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内在要求。

建设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哲学社会科学

第9版(理论)
专栏:短论苑

  建设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哲学社会科学
  罗文东
  江泽民同志在考察中国社会科学院时的重要讲话中指出,要努力建设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哲学社会科学。这为新世纪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指明了目标和方向。
  确立这样的目标,是由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的内在特点决定的。哲学社会科学既有世界性,又有民族性。我国哲学社会科学除具有世界哲学社会科学的一般属性外,还具有中国的特点。这种特点,从纵的方面看,体现为民族文化传统在哲学社会科学中的传承;从横的方面看,体现为民族文化传统渗透到哲学社会科学各个领域的研究活动中。我国哲学社会科学要把握我们民族的历史传统、现实状况和发展趋势,要有自己对重大实际问题和理论问题的独到见解和系统研究。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只有保持自己的个性和特点,才能在世界哲学社会科学领域占有一席之地,才能给世界文化的百花园增添绚丽的色彩。
  确立这样的目标,是由哲学社会科学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的地位和作用决定的。哲学社会科学是为一定时代的社会实践服务的。在当今中国,积极发展哲学社会科学,对于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规律,增强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能力,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我国哲学社会科学要以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际问题、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着眼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运用,着眼于对实际问题的理论思考,着眼于新的实践和新的发展。这样的研究对象和中心任务,决定了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必须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
  确立这样的目标,明确了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必须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保持中国学术的优良传统和理论品格。在当今中国,是否体现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和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衡量哲学社会科学性质、方向和水平的根本尺度。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要不断增强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加强对全局性、前瞻性、战略性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的研究,努力担负起认识世界、传承文明、创新理论、咨政育人、服务社会的崇高职责,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谱写新篇章。

解决“三农”问题的重大战略——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

第9版(理论)
专栏:学习十六大报告 贯彻十六大精神

  解决“三农”问题的重大战略——
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
韩俊
  主要观点
  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是党的十六大深刻总结几十年来我们党在处理城乡关系问题上的实践经验而提出的一个大思路、大举措,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大创新。按照这个思路,可以使城市和农村紧密地联系起来,实现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关键是要在改变城乡二元结构、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平等和谐的城乡关系方面取得重大突破。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要“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这是在科学分析我国国民经济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的基础上提出的重要思想,是解决“三农”问题、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个重大战略。
  确保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和国家长治久安的战略性思路
  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是实现城乡经济良性循环的必然要求。改革开放前,我国城乡之间一直未能建立起均衡增长和良性循环的关系,导致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凝固化。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市场机制的引入,城乡联系显著增强。但是,城乡分割的二元结构体制尚未从根本上改变,城乡经济仍未步入良性循环的轨道。目前,城乡关系不顺突出表现为城乡差距过分悬殊。2001年,我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6860元,农民人均收入为2366元,两者比例达2.9∶1。如果再加上城市居民享有的医疗、住房等补贴因素,实际上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将达到4∶1。农村的发展离不开城市的辐射和带动,城市的发展也离不开农村的促进和支持。农村经济和城市经济是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的。在我国经济发展的现阶段,如果不统筹考虑城乡经济社会的发展,如果不着手从根本上改变城乡分割的二元结构体制,不仅会对扩大内需、繁荣市场、实现国民经济良性循环和健康发展形成制约,而且对社会的稳定和国家的长治久安也将带来负面影响。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是党的十六大深刻总结几十年来我们党在处理城乡关系问题上的实践经验而提出的一个大思路、大举措。这个重大思路非常及时地提出了在实现现代化进程中处理好城乡关系所必须遵循的基本方针。按照这个思路,可以使城市和农村紧密地联系起来,实现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
  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为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指明了方向,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大创新。随着市场取向改革的深入,农村发生了巨大变化,主要农产品供给实现了由长期短缺到总量基本平衡、丰年有余的历史性转变,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农村经济体制正逐步形成。但由于种种原因,“三农”问题的解决还远未达到理想的程度。虽然长期困扰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农产品供给不足的矛盾缓解了,但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不合理、农业综合效益不高、农民收入增长缓慢的矛盾日益突出;虽然我国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了小康水平,但还有大量的农村人口生活水平相当低;虽然全民的教育文化水平和医疗卫生服务在稳步提高,但农村教育、医疗等基本社会事业的发展明显滞后;虽然我们在加强农业基础地位、改善农民生活条件上做了大量工作,但工农之间、城乡之间、地区之间收入差距扩大的趋势还未根本扭转。我国“三农”问题的解决面临着深层次的体制性矛盾和结构性矛盾。从体制性矛盾看,由于长期受城乡分割的二元结构体制的影响,在处理农村与城市关系问题上,仍自觉或不自觉地存在“重城轻乡”的观念。从结构性矛盾看,在计划经济时期,我国不是随着工业化的发展逐步推进城市化,加速农村劳动力和人口向城镇转移,而是从体制、政策到各项管理制度上都限制农民进城就业和定居。目前,我国已进入工业化的中期阶段,但城市化程度却只达到37.7%,比2000年世界平均城市化水平要低10.3%。我国目前人均GDP仅有900美元,但已经出现了严重的农产品需求制约,最基本的原因是城镇农产品消费群体比重太小。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困难,最根本的障碍是城市化进程明显滞后。2001年,我国农业GDP份额已经下降到15.2%,而农业就业比例仍高达50%。农村人口非农化和城镇化进程缓慢,农民比重过大,导致农业相对劳动生产率过低,这是“三农”问题的症结所在。因此,从根本上解决现阶段的“三农”问题,不能就农业论农业、就农村论农村,必须重点解决制约农业和农村发展的体制性矛盾和结构性矛盾,改革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城乡分治的各种制度,减少农民,加速农村城镇化进程,发挥城市对农村发展的帮助和带动作用。
  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体现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内在要求。2000年底,我国已经总体上实现了小康,但我们现在达到的小康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这主要表现在农村。农村尚未解决温饱的贫困人口有3000万左右,初步解决温饱问题的低收入人口有6000万左右,还有一大批基本解决温饱的贫困人口,其温饱的标准还很低。可见,在本世纪的头20年,要建设一个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更全面的、发展比较均衡的小康社会,重点和难点均在农村。把全面繁荣农村经济和促进农村社会进步作为重中之重,由城乡分治最终走向城乡一体、协调发展,对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具有全局性意义。
  加快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平等和谐的城乡关系
  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是一项巨大的系统工程,涉及社会经济生活的各个方面,其中关键是要在改变城乡二元结构、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平等和谐的城乡关系方面取得重大突破。
  进一步调整国民收入分配结构和财政支出结构,加大对农业的支持和保护力度。实现农业和农村的持续发展,确保农村实现全面小康的目标,必须进一步完善政府的农业投入政策。总的思路是:努力增加政府财政支农资金投入总量,形成支农资金的稳定投入渠道;按照建立公共财政体制的要求,调整财政支农资金的使用方向;改进政府农业投资管理体制,提高政府支农资金的使用效益。一是继续加大对农业基本建设的投资力度。可考虑与中央财力增长基本相适应,进一步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逐年增加一部分中央预算内投资,重点用于农业建设,确保中央农业基建投资保持在较高水平。二是尽快改变中小型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主要依靠农民群众投资投劳的办法,逐步把县以下的中小型基础设施建设纳入各级政府基本建设的投资范围。三是充分利用世贸组织的“绿箱”政策,增加农业科研和推广、质量安全和检验检测、农产品流通设施、农民培训等方面的投入。四是逐步减少对流通环节的补贴,建立对农民收入的直接补贴制度。逐步将主要农产品市场风险基金(如粮食风险基金)转为对农民收入的直接补贴,在主产区建立对农民使用先进技术的直接补贴制度。五是整合财政支农投入,完善政府财政支农资金管理体制。对于目前由不同渠道管理的农业投入,尤其是用于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财政资金投入,要加强统筹协调和统一安排,使有限的资金发挥出最大的效益。
  调整乡镇企业发展战略,实现城乡工业一体化。
  改革开放以来,乡镇企业异军突起,不仅吸纳了大量农村劳动力,增强了农村的经济实力,而且成为推动城乡关系转变的重要力量。乡镇工业已全面介入国民经济各个部门,在城市工业之外构筑起了“第二工业体系”。但是,在这种双重的工业体系格局下,农村工业与城市工业各自在两个相对封闭的系统内运行,城乡工业在行业和产品结构上表现出高度的同构现象,这一方面使生产要素得不到合理配置,造成产品生产上的简单重复;另一方面也加剧了低水平的市场竞争,使消费品市场出现结构性过剩。随着短缺经济时代的结束,城乡双重工业体系的局限性和消极影响更加突出地显现出来。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要求在合理分工的基础上,形成城乡工业一体化的发展格局。为此,必须进一步明确乡镇企业的发展方向,加大扶持力度,促进其健康发展。乡镇企业要继续把劳动密集型产业作为主要发展方向;在城市工业和经济发达地区乡镇企业产业升级过程中,应鼓励劳动密集型产业向中西部地区扩散;大力发展农村服务业;把农副产品加工业和运销业作为乡镇企业发展的重点;大力发展有地区资源优势、传统工艺和特定市场优势的特色产业。农村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企业是乡镇企业的主体,也是增加农村就业的主要领域。要在税收、信贷、市场准入、培训等方面对它们进行扶持,特别是改进金融服务。要引导乡镇企业向重点小城镇合理集聚。
  公平对待农民工,逐步实现城乡劳动力市场一体化。近几年,在农民来自农业的纯收入连续减少的背景下,全国平均的农民纯收入之所以还能保持低速增长,重要原因之一就在于农民外出打工的收入在增长。农民在非农产业和城镇就业已成为当前农民增收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径。逐步实现城乡劳动力市场一体化,不仅是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也是发育要素市场和促进城乡经济协调发展的必然要求。当前农村劳动力进入城镇就业仍受到很多不合理的限制。要进一步完善和规范对劳动力市场的管理,清理对农民进城务工的不合理限制政策和乱收费,改变重收费、轻服务的做法。当前要切实解决拖欠、克扣农民工工资、农民工劳动条件恶劣、工伤事故频繁发生等突出问题。要把农民工及其所携家属的计划生育、子女教育、劳动就业、妇幼保健、卫生防病和治安管理等工作列入各有关部门和社区的管理责任范围,并将相应的管理经费纳入财政预算。
  加大户籍制度改革力度,加快城镇化进程。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必须积极推进城镇化,逐步减少农民。我国的国情决定了城镇化必须走多元发展的路子,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并举,形成分工合理、各具特色的城镇体系。从近10年来农村劳动力流动就业和城镇化发展的实际看,发展大中城市和发展小城镇不能偏废。必须将农民流动进城就业和发展小城镇作为推动城镇化的两个同等重要的支点,在政策上予以必要的支持。促进城镇化健康发展,关键是要消除体制和政策障碍,加大户籍制度改革力度,进一步放宽农民进城落户的条件。目前,小城镇户籍制度改革正在全面推开,个别大城市的户籍制度改革也有了较大的动作。从长期看,应当允许农民自主选择。这样有利于解决城乡居民就业和待遇不平等问题,有利于城乡经济的协调发展。
  加快建立促进农村教育、卫生等各项社会事业发展的公共财政体制,推动农村全面进步。解决农村教育、卫生等发展滞后问题,关键是要建立和完善基础教育和公共卫生服务等向农村转移支付的制度。农村基础教育是最为典型的公共产品,实现将农村义务教育的主要责任从农民转移到政府,将政府对农村义务教育承担的责任从以乡镇为主转移到以县为主,关键是进一步调整并完善农村义务教育的管理体制和投入机制,进一步加大中央和省级政府对农村基础教育的投入。目前,全国农村合作医疗的覆盖面只有10%左右,广大农民缺乏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保障,农民健康问题已经成为制约农村发展的瓶颈之一。农村公共卫生服务是政府的职能,应通过建立农村卫生专项转移支付制度,保证落后地区农村公共卫生服务的投入。

西部大开发中的生态环境建设

第9版(理论)
专栏:

  西部大开发中的生态环境建设
  汪金国
  “积极推进西部大开发,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是党的十六大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而作出的重大决策。生态环境建设作为西部大开发的一个重要方面,关系到我国可持续发展能力能否不断增强,人与自然能否和谐相处,也关系到整个社会能否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现在我国正处在加速工业化和城市化阶段,经济发展、人口增长与环境保护的矛盾加剧,面临的生态环境形势严峻,西部地区生态环境恶化问题尤为突出。我国生态环境保护面临的主要矛盾是:生态环境退化与自然资源短缺导致的局部利益与全局利益、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之间的矛盾,粗放型增长方式与有限的生态承载能力之间的矛盾,人民对生态环境质量的要求不断提高与生态环境日渐恶化的矛盾,国家对生态环境保护监管水平的要求越来越高与实际监管能力严重滞后的矛盾。解决这些矛盾,尽快遏制西部地区生态环境恶化趋势,不仅对西部而且对全国改善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西部的生态环境建设应以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和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为中心,以改善生态环境质量和维护国家生态环境安全为目标,统一规划,分类指导,分区推进。动员和组织全社会的力量,保护和改善自然恢复能力,遏制生态恶化的趋势。
  生态环境保护是一个系统工程,应在全盘统筹的基础上明确以下思路:加强退耕还林还草工程的科学化和规范化。随着退耕还林还草工程的全面启动,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工作明显加强,取得了显著成绩,但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在实际操作中,有些人更多考虑的是经济效益,较少重视生态效益。如在退耕还草过程中,优良草籽价格大幅上涨,低等草籽价格相对便宜,于是一些地方种植次等草,出苗率不到10%。因此,退耕种草必须加强科学指导,种植优良牧草,否则就难见成效;退耕还林必须在专业人员的指导下进行,因地制宜,充分利用本地的生态优势,培育具有自我调节能力的植物群落,避免因人工林物种单一而造成的病虫害。同时,还应严格依据国家的有关法律法规进行退耕还林还草,使之走上法制化、规范化的轨道。
  正确处理经济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发展循环经济。把西部地区生态建设的切入点放到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之间的互动关系上,充分利用科技的力量,以生态发展促进经济发展,通过经济发展来带动西部地区生态环境的改善。由于循环经济可以为优化人类经济系统各个组成部分之间的关系提供整体性的思路,消解环境与发展之间的尖锐冲突,因此,应该按照循环经济原理来发展新产业,调整老产业,建设产业生态园区、工业生态园区。新上项目从开始设计时就应按循环经济模式建设。
  把保护生物多样性纳入西部大开发的计划中。我国是世界上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国家之一,并已采取多项保护和恢复生物多样性的措施。但由于气候变化、人为破坏等自然和人为因素,森林、草场、湿地、河流、湖泊等野生物种的生存环境退化或遭到破坏,野生动植物数量在不断减少。外来物种入侵对生态环境和生物多样性的影响也非常突出。
  我国85%的自然保护区在西部,因此,如何在西部大开发中保护生物多样性是目前面临的又一重要问题。在西部资源开发和经济建设中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对西部的发展有着长远意义。
  开放环保市场,创新环保投融资机制。我国目前环保产业规模过小,环保技术和环保设备比较落后。今后应放开环保市场,积极引进外资,鼓励竞争。对环保基础设施的建设引进新的投融资模式,积极吸引跨国公司进入能源与环保产业。确立“谁投资,谁受益”的环境治理原则,鼓励企业发展绿色生产技术。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积极鼓励外资企业和私人资本向环境治理和生态建设投资。
  建立绿色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我国现有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尚未给予自然资源以应有的重视。为了在西部大开发中给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提供强有力的宏观调控手段,应建立并推行包括自然资源与环境核算在内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在核算时把自然资源存量的消耗与折旧考虑在内。在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中体现生态建设费用,有利于使全社会树立生态建设观念,并保障生态建设资金的投入。

全面建设小康务必脚踏实地

第9版(理论)
专栏:思想纵横

  全面建设小康务必脚踏实地
  张黎州
  在本世纪头20年,实现从“总体小康”到“全面小康”的历史性跨越,是党的十六大制定的奋斗目标,也是实现党在现阶段的基本纲领的重要步骤。为了使党的作风建设与实现宏伟目标相适应,十六大报告特别强调必须“脚踏实地地为实现党在现阶段的基本纲领而奋斗”。脚踏实地,是求真务实作风的集中体现,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之关键所在。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一项伟大而艰巨的任务。脚踏实地,是我们党长期形成的优良作风,体现了共产党人坚定不移、坚韧不拔、奋斗不息的昂扬斗志和坚强品格。脚踏实地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要求一切有关的计划、设想、措施,都必须坚持实事求是,合乎客观实际。主要应把握好两条:一是目标要求实,二是措施要扎实。
  先说目标求实。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党中央根据我国基本国情,经过反复论证而提出的奋斗目标。这个总体目标,要逐项分解,逐级落实,经过一层层的努力加以实现。围绕这个总体目标,每个省、区、市以至县乡都要在切实弄清自身情况、认真分析具体条件、科学预测各种有利与不利因素的基础上,实事求是地提出各自的具体目标。由于基础不同、条件不同,主观的谋划、组织、实施也会有差异,实现全面小康目标总是不平衡的。经济发达、条件优越的地区,应当加快发展,整体推进,争取率先实现全面小康目标和基本实现现代化,使人民提前过上富足安康、幸福美好的生活。基础和条件比较差,瓶颈制约和其他困难又比较大的地区,则要正视现实,迎难而上,提出符合自己实际情况的具体目标,加倍努力,创造条件,在实现全面小康总体目标上不拖后腿。不同情况采取不同做法,都是脚踏实地,都是实事求是。同求实态度相反的,则是这样一种状况:不顾条件,竞相攀比,层层加码,冒叫要提前多少年“率先进入全面小康社会”。说这样做不符合求实的精神,是因为:我们的目标是高水平的、全面的和涵盖全国范围、全体人群的比较均衡发展的小康,不能单看经济发展程度,也不能单看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和人均生活消费水平,而是要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全面发展,也就是十六大报告概括的“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如果只是某几项指标达到了,还不能说已实现全面小康。同时还要看到,在建设全面小康的实践中,不可避免地存在各种变量、未知数和不确定因素。因此,决不能把“提前”、“率先”看成贯彻十六大精神“决心大,劲头足”的表现,而恰恰要在提出具体目标时留有必要的余地。否则,“欲速则不达”,还势必助长图表面、搞浮夸的不良风气。
  再说措施扎实。目标和措施是相联系的,又必须是相一致的。宏伟而又求实的目标,可以鼓舞人心,振作士气;明确而又扎实的措施,可以凝聚力量,实现目标。制定求实的目标和提出扎实的措施,是衡量有无脚踏实地作风的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实现全面小康的具体目标确定后,一定要尽可能加以细化、量化,并考虑可能碰到什么难题,需要解决什么矛盾,从而相应地提出具有可行性和可操作性的对策和措施。措施是否扎实,主要取决于是否合乎实际,集思广益,科学决策。在某种意义上,提出能够凝聚力量的扎实措施,比起制定鼓舞人心的宏伟目标更不容易,更需要下功夫。从跨度上看,实现全面小康的目标要经过一二十年的实践,提出的措施还要有预见性、超前性、科学性,这就需要我们努力提高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因此,为了确保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好局、起好步,并最终取得胜利,一定要始终坚持脚踏实地的作风,既不能坐失良机,更不能盲目冒进。
随便看看别的资料:
热门资料: 生活妙招 兔子百科 生肖運勢 古書大全 養生常識 健康飲食 古人大全 歷史人物 科普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