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示:采集本站数据请保持每秒一条的频率。高于此频率则失败,滥采则封IP。谢谢!

2003-02-14第15版面所有文章内容

体验美国农民生活

第15版(国际副刊)
专栏:记者专访

  体验美国农民生活
  本报驻美国记者 刘爱成
  在美国,尽管城市比农村繁华,但仍有不少人留在农村,甚至选择一辈子当农民。当农民有啥好?春耕时节,我来到美国科罗拉多州农村——
  生活舒适又方便
  出科罗拉多州的丹佛机场,黛安娜女士接上我便直奔她家。纵横交错的公路网,在一望无际的农田里延伸,绿油油的麦子宛如春水,翻起绿色的波浪。
  地宽农家小。点缀于田野中的黛安娜家,只有到了跟前才觉得大。这个室内面积达2200平方英尺的农舍,有些像乡村别墅。地板上铺着厚厚的地毯。大客厅里,摆放着50英寸大屏幕电视,卫星电视接收机;落地玻璃墙边,立着发亮的钢琴;一面墙的书架,装满了各种农业书籍。小客厅里,电脑、扫描仪、传真机,一应俱全。两套洗手间,冷热水供应;室外有一个小型游泳池。黛安娜告诉我,她家在75英里外的风景区还有一处专供度假用的别墅。此外,他们每年还要出游10次。
  墙上挂着一对老人的照片,那是黛安娜的公公婆婆。他们是这个农场的第一代主人。当年是靠30年贷款买下这片土地的,现在总共480英亩,是典型的美国中型农场。她的先生从小在这里长大,而她自己是在丹佛城里长大的。大学时期,她爱上了自己的同学、这个农场主的儿子——布赖恩,便嫁到了这个家。从此夫妻双双在这里耕耘、生活数十载。如今,一转眼,他们的两个儿子也都大学毕业。一个当了工程师,一个在政府部门工作。孩子们依然留恋这个家,经常回来看望老两口。
  我问她,没有孩子在身边,离城里又比较远,生活是否方便。
  她指着院子里的汽车说,“有车去哪儿都方便。再说家里有这么大的冰箱,买一次菜可以吃一个礼拜。我自己还有个小园子,可以种花种菜。平时生了病,附近镇子上有志愿医疗组织,救护车免费。如果有危急的病,拨打电话911,10分钟内直升机就会停在家门口,很方便。”
  说话间,黛安娜的先生布赖恩从地里干完活回来。他告诉我,地里的活基本是他一个人干,不过他有一个长期雇工帮忙,老伴则在家做饭、干家务。由于主要靠机械化、自动化,除了播种、收割季节,一般也不觉得太忙。
  种地靠科技靠机械
  清晨,农村的太阳起得特别早,而布赖恩似乎比太阳起得还早。他老早就坐在了电脑前,上网阅读各种农业信息和期货价格。他说作为一个现代农民,必须充分掌握最新信息和技术。他上网可以看到农业部提供的本国乃至世界农业信息,还可以看私人信息公司网站提供的资料和各地种植情况调查。私人公司的资料虽要付费,但他们是通过挨家打电话收集的,信息翔实、可靠。
  美国农民的通常做法是:在计划种哪种作物前,先查看国内乃至世界农作物的种植情况和市场行情,再决定选择种哪种作物。作出选择之后,便在农场的每块土地上取出土样(大的农场一般使用卫星定位系统在不同的土地上取出土样),送到土壤实验室进行检测。专家根据检测结果,告诉他这块土地最适合种什么,需要多少化肥,产量大概是多少。他根据这些数据和市场行情,再次慎重作出选择,才开始播种。我问布赖恩到实验室化验要不要付钱。他说一块地的土样测试费为15美元。“虽然花点钱,但我们不会误种。同时对于化肥的使用也能把握得比较好。通过土壤化验,电脑测算,非常科学,产量会大大提高。”
  早饭后,我随布赖恩下地播种玉米。车库内外停着播种机、收割机、拖拉机和小卡车等。在播种机后部,我和布赖恩一起把玉米种子放进一排铁桶里。让我奇怪的是有的玉米种子是绿色的,有的是红色的。一问才知道它们都是由种子公司专门提供、经过化学处理的转基因良种。处理后的种子,抗霉菌,保证发芽。转基因良种产量高,蛋白质含量也高。他还告诉我,种子好,价格自然也就高。一袋普通玉米良种(8万粒,可种2.5英亩),本来在90至100美元之间,而转基因良种,每袋要高出22美元。好在这种钱不会白花。
  铁桶上方,还有一排桶,是放化学药粉的。布赖恩告诉我,播种的同时,播种机会自动把药粉撒在种子边上,灭虫除草,而种子本身具有抗化学药剂侵蚀的能力。
  播种机在乌黑的土地上奔驰。
  远处,播种过的田野上,一排排自动浇灌系统喷吐着白色的烟雾。布赖恩说,农场的所有土地全靠地下水自动浇灌。有了自动灌溉系统,一年可以种3—4季庄稼。他还告诉我,当庄稼长到一定程度时,还要喷洒药物。我问他这么大的面积怎么喷。他说邻居家农场有架飞机专门用来喷洒农药。他每年向邻居租用飞机,每喷洒1英亩7美元。
  机械化,高科技,优良品种,帮了布赖恩大忙,他和一个雇工两人去年生产了6000蒲式耳的小麦、35000蒲式耳的玉米和2500吨的甜菜,连续数年保持高产,一年能赚好几万美元。
  政府补贴有保障
  在布赖恩家的北面,远远可见有几层楼高的白色建筑。走近一看,那里还有许多圆型建筑。布赖恩说,这是他们的合作社(协会)基地,有粮仓、油库、农机和零配件库。
  原来,农民参加合作社,可以先把生产的粮食卖到这里,储存起来,等待时机,然后统一由合作社对外销售,争取较高的价格。而在消费方面,合作社可以统一以批发价大批量购买一些农机、零配件、汽油、柴油、良种、化肥等,然后以较低价格再卖给合作社成员,可谓一举两得。为了节省电费,他们还成立了电力合作社,自己集资或出资建厂发电。
  他们希望政府给予农民更多的支持和补贴。目前美国联邦和地方政府对农民的支持,主要是通过低息贷款给予补贴。具体做法是政府以目标价格(也叫贷款价)给当年的农作物定价。农民收获后,如果市场价高于政府目标价,农民就把粮食卖了,也不需要从政府贷款。如果市场价低于政府目标价,农民可以把粮食按政府目标价卖给政府,也可以先储存起来,由政府保管,等市场价格好了再卖。而政府可以此作为抵押给农民提供低息贷款。
  自然灾害是农民们最担心的事,为了避免灾害带来的损失,农民们基本上都上了灾害保险。布赖恩说,他家买的是最低的一种,整个农场一年的保费约1000美元,他出300美元,剩下的由政府补贴。此外,他们在农田里开的各种机动车,燃料不用加税。每年按市场原价加油,第二年政府退油税,原因是这些农用机车不上公路。
  看着他身上的灰土,我问:“虽然条件都不错,你不觉得当农民很辛苦,而且不如在城里清爽?”他看着他的庄稼和农舍,笑眯眯地说:“我就是喜欢农村,环境、空气都比城里好。当农民虽然有时很累,但有忙有闲。闲时想干什么就干什么,很自由。再说,我们的居住生活条件并不比城里人差。”
  告别农家,沿途乡村柏油马路两旁那整齐葱绿的庄稼和点缀其间的别墅般的农舍、喷吐着白色烟雾的自动灌溉网、现代化的农机农具……仿佛仍在诉说着当代美国农民的故事,回答着我要寻找的答案。(附图片)
  上图为正在上网查询信息的布赖恩先生。刘爱成摄

第一美男子

第15版(国际副刊)
专栏:环球漫笔

  第一美男子
蒋元明
早上8点从威尼斯出发南下,中午到达佛罗伦萨。佛罗伦萨不仅是意大利的文化古城,也是欧洲文艺复兴的发源地。
  天空艳阳高照。我们的车先到城南圣米纳多高地米开朗琪罗广场,那里可以俯瞰全城。
  环城皆山也,阿尔诺河绕城而过。佛罗伦萨就是这样一座远离喧嚣而宁静、古朴的博艺园。这里的每一座建筑,每一块石板,都浸透了艺术的汁儿。一大批世界级的艺术大师的身影和他们的精品都留在这里的大街小巷。且听但丁的《神曲》、薄伽丘的《十日谈》,再看乔托《犹大之吻》、达·芬奇的《最后的晚餐》、《蒙娜丽莎》,还有多那太罗、米开朗琪罗各自的雕塑《大卫》……音乐、诗歌、小说、绘画、雕塑、建筑,几乎所有的文学艺术门类都曾在这里大放异彩!
  所谓文艺复兴,就是古希腊、古罗马文艺的再生,其意义不在复古,而在于创新,它是以人文主义为思想体系来反对中世纪禁欲主义和宗教观的一场革命。伏尔泰说,文艺复兴的辉煌成就是意大利人天才的创造。
  一场轰轰烈烈的文艺革命为什么会从这样一个僻远的小地方发生呢?
  公元前59年,古罗马的开创者恺撒于征战途中在阿尔诺河北岸建立起一块根据地,同时修整好这里的渡河码头,为的是让罗马与北部畅通——这就是佛罗伦萨的前身。罗马帝国崩溃了,佛罗伦萨出了头。到12世纪,佛城靠毛纺织业迅速发展起来,赚了大把大把的钱,然后又贷出去,银行业也就兴旺起来。13世纪后的200年里,佛城成了整个欧洲的金融中心,相当于现在的纽约华尔街。金融巨头美第奇家族富可敌国,以其家徽铸造成的钱币可以在国际上流通。腰包鼓了,美第奇家族进而在精神上有所追求,大力赞助艺术工作者。他们发掘了一批艺术巨匠。例如,让米开朗琪罗13岁就开始学习雕刻,又诚招天下的艺术家来佛城施展才华。一时间群贤毕至,巨匠云集,艺术精品层出不穷,文艺复兴运动就这样蓬蓬勃勃地开展起来,传遍意大利,走向欧洲。
  回头看,米开朗琪罗广场上最显著的标志,就是广场中心的大卫塑像。大卫,据说是一个16岁的小伙子,他在敌人进攻、许多人都准备投降的时候站出来大声说,为什么要投降,为什么不能和他们拼?他奋力投出一块石头把敌人的指挥官砸死,敌人乱了套,结果被打退。米开朗琪罗以他天才的艺术之手塑造了这位少年英雄——全身裸露,四肢健美,一头卷发,侧脸远望……好一个英俊的小伙子,难怪被誉为世界第一美男子!游人纷纷与大卫合影。
  一个地方、一个国家富强了,往往选择自我膨胀,向外扩张。有钱烧的,造枪造炮,穷兵黩武,东扩西征,称王称霸。但最后的结局都一个:雄霸一时,灰飞烟灭。但也有例外,那就是美第奇家族,物质上富有了,又追求精神的富有,留下了一座艺术的宝库,万古不朽!美哉,大卫。可要是没有米开朗琪罗天才的艺术之手呢?要是没有米开朗琪罗们后边的美第奇家族呢?美第奇家族,文艺复兴的幕后导演!
  走过欧洲,你会有一种感觉,拥有古希腊、古罗马文化,又有过文艺复兴辉煌的欧洲人,似乎天生优越,从骨子里就瞧不起那阔了便嚣张的暴发户:有什么?没文化!
  告别大卫,我们下山进城,去寻访但丁,寻访米开朗琪罗,寻访美第奇……(附图片)
徐鹏飞画

少林拳法扬扶桑

第15版(国际副刊)
专栏:

  少林拳法扬扶桑
本报驻日本记者 孙东民
多度津虽属日本香川县的小镇,却因少林寺拳法声名远播。耸立在高坡之上的蓝色琉璃瓦大屋顶、酷似西安大雁塔的少林高塔,就是日本少林寺拳法联盟的“总本山”,构成多度津镇的一处特殊景观。
  应少林寺拳法联盟的盛情相邀,我参加了今年的“镜开式”新年活动。说起来,我与拳法联盟有些缘分:创始人宗道臣先生和现任总裁宗由贵女士首次访华时,我就曾参与接待。时隔多年重逢,宗女士热情有加,不由分说,一定要我出席新年聚会。
  “镜开式”源自日本武家社会为求武艺精进,正月十一有供奉武士盔甲、食圆镜般的“具足”饼的习俗。作为武术团体,“镜开式”成了拳法联盟最重要的新年仪式。活动之一是拳士“演武”。在演武大厅,身着“少林服”的青春少年个个精神抖擞,捉对演练,你我攻防,动静有节。拳士们演练事毕,必定向对方双手合礼,以示敬重对方。“拳禅一如”、“力爱不二”是少林寺拳法的理念,“一半为自己,一半为他人”是拳士们的幸福观。宗女士说,联盟自创立至今,拳士累计达150万之众。
  少林寺拳法联盟今年的“镜开式”名为“日中交流30周年新春恳亲会”。出席恳亲会的除了当地的社会贤达,还有中国驻大阪总领馆的代表,河南嵩山少林寺的释纪信方丈也率团前来祝贺。宗由贵总裁说:“我们少林寺拳法联盟与中国间的交流转眼间已有30年。30年前我15岁时头一次接触中国人,1975年第一次踏上中国土地,在与中国人的接触中喜欢上了中国,我们为与中国的交流感到自豪。中日两国的民间交流也应该与时俱进……”
  日本少林寺拳法联盟由宗道臣祖师创建。宗道臣自幼喜武,战前来华习练拳法,先是在沈阳习白莲拳,后拜北少林义和门拳宗师文太宗为师,潜心修习少林禅武。战后宗道臣回到日本,为光大“拳禅一如”法门金刚禅,把在中国所习系统归纳,创立少林拳法,1947年在多度津设立道场,传授技艺,少林寺拳法此后兴旺发达。同时,伴随中日邦交正常化的脚步与中国少林界开展了密切交流。宗道臣先生提出,亚洲的和平来自日中友好,“没有日中友好便没有亚洲的和平;没有亚洲和平便没有世界的和平”,这一认识成了少林寺拳法联盟积极参加日中友好运动的出发点。
  1979年4月,宗道臣先生时隔44年重访嵩山少林寺,百万日本少林拳士对日中友好的热情空前高涨。1980年宗道臣先生辞世后,年仅23岁的爱女宗由贵毅然挑起总裁重担。拳法联盟的朋友视嵩山少林寺为“祖庭”,是“心灵故乡”。1995年嵩山少林建寺1500年,宗由贵率团恭贺这一佛门盛事,捐助1500万日元用于修缮鼓楼。联盟还4次募捐支援嵩山少林寺修复白衣殿壁画等文物保护事业。联盟创建40周年时,为寻求“磨练之拳打向何处”的理想境界,宗由贵总裁率少林寺代表团专程访问辽宁抚顺,参观了“万人坑”,当她看到“万人坑”内的惨状,发出了“父母虽拼命护着最爱的孩子,却挡不住日军的刺刀”的悲叹,为自己敲起心灵的警钟,决心通过具体交流,为和平友好贡献力量。
  拳法联盟虽是武术团体,但广结善缘。从上世纪80年代起,拳法联盟不仅接受中国留学生,多次发起组织过募捐等活动,支援河南省的植树计划,援助安徽、江苏、云南等地灾区,还与河南嵩山少林寺、登封市少林街道办事处合作,为建立少林寺希望小学捐款。去年9月,宗由贵再次率团访华,出席了少林寺希望小学的落成仪式。鉴于对河南省的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做出的贡献,李克强省长亲自向宗由贵女士颁发“黄河友谊奖”。
  高耸在联盟总部的少林雁塔,是日本少林拳士与“祖庭”少林交流的象征。上有赵朴老的题诗:“蓬莱山上现嵩山,万古千秋兄弟亲,雁塔名标豪杰士,少林拳法达摩禅。”(附图片)
  上图为少年拳士在演练少林禅武。孙东民摄

疑是银河落九天——感受尼亚加拉大瀑布

第15版(国际副刊)
专栏:海外游踪

  疑是银河落九天
  ——感受尼亚加拉大瀑布
  本报驻加拿大记者 陈特安
  我两次去尼亚加拉大瀑布,一次是在风和日丽的秋日,一次是在冰天雪地的寒冬。季节不同,这个举世闻名的大瀑布,展现出不同的壮丽景观。
  秋日的一天,我们乘车来到尼亚加拉瀑布城时,隆隆的声响如雷贯耳,真所谓“未见其面,先闻其声”。寻声趋步,著名的世界奇观———尼亚加拉大瀑布就映入眼帘。
  尼亚加拉大瀑布位于加美边界连结伊利湖与安大略湖的尼亚加拉河上。瀑布以山羊岛为界,分为加拿大瀑布和美国瀑布两部分,由三股飞瀑组成。其中,在河东美国一侧悬挂两瀑,落差55米,瀑布顶水域总宽度328米,分享彩虹瀑和月神瀑的芳名,后者落水酷似新娘婚纱,也称婚纱瀑。在河西加拿大一侧的飞瀑最为壮观,其状若马蹄,故称马蹄瀑。瀑布顶端水宽675米,是世界上最宽的瀑布,落差54米。马蹄瀑与前两瀑相距约二三百米,但看上去基本是“三位一体”的半弧形。据新闻中心提供的资料,三股飞瀑总宽度1000多米,总流量为每秒6000立方米。其中,马蹄瀑的流量占总流量的90%。
  美加两国在湖上合营一个旅游项目,叫作“雾中少女”水上游。游客一上船,每人便领得一件蓝色套头雨披。船起动了,微波荡漾的碧水渐渐波涛起伏。望两岸,礁石千姿百态,石壁上像有一层贝壳镶嵌。突然,这些“贝壳”却飞了起来。细看,原来是无数静伏的海鸥被浪花惊动后振翅飞起。游船从彩虹瀑驶过时,水珠飞溅,令人难睁双眼;过婚纱瀑时,稍显平静。
  接着,船转向西北的马蹄瀑。在一片惊叫声中,游船在旋涡上颠簸,逆浪而上。当船驶进瀑布直泻区时,涛声震耳,飞雾冲天,切身感受到了“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壮观景象。游客兴奋不已,尽情接受大自然这奇特的“洗礼”。“雾中少女”在马蹄瀑下击水徘徊约15分钟后,折返原地。游客意犹未尽,连连称赞,这是毕生难得而又难忘的水上经历。
  1月的加拿大,一派“银装素裹”、“原驰蜡象”的壮丽景象。从渥太华到多伦多,再到尼亚加拉大瀑布,到处展现着一个纯净洁白的银色世界。
  当我们到达尼亚加拉大瀑布时,虽是零下8摄氏度的天气,但阳光灿烂,湛蓝的天空飘着朵朵白云。森林绿地上积着厚厚的白雪,景色是那么自然。那雪地里屹立着没有掉光树叶的枫树,白雪自然将它们映照得更加可爱。这真是冬天里难得的“艳阳天”。
  从瀑布西岸附近的停车场出来,向左前方的瀑布方向望去,映入眼帘的是一片身披银装的树林和别致的楼阁,烟雾缭绕中带着几分神秘。再向前走,只见瀑布周围岸边的小树、灌木上挂满白色树挂,犹如冬天里盛开的白色花朵,把冬日里的尼亚加拉大瀑布装点得魅力无穷。那树挂大有喧宾夺主之意,附着在婀娜多姿的小树和灌木的枝杈上,竟达1寸来厚,犹如一件件精美绝伦的冰雕。这时,人们似乎已经忽略了树木本身的存在,而只是不停地赞美那造型优美、晶莹剔透的树挂。
  冬天的尼亚加拉大瀑布,依然气势磅礴。浩浩荡荡的流水裹挟着大大小小的冰块,奔腾着从马蹄形的瀑布顶端飞泻而下,冲天的水雾在半空缭绕。雾水在阳光的折射下,在白色的冰雪覆盖的尼亚加拉河上,腾空飞架起一条金灿灿的彩虹桥。而那飞泻下来的湍急流水,一到谷底便一头扎进了覆盖在河面上的厚厚冰雪层,看似“顿失滔滔”。然而,从河面冰雪层上呈现的一条条如同干涸的土地样的“龟裂”来看,可以想象得出冰雪层下面水流的巨大冲击力。钻进冰雪层的飞流仍然在冰层下澎湃涌动。来加拿大后,我曾问过朋友,在零下几十摄氏度的天气里,尼亚加拉大瀑布会否冻结?回答是:照流不误。我还不敢全信。现在,亲眼看到冬天里奔腾不息的尼亚加拉大瀑布,终有答案,自然喜不自禁。(附图片)
  下图为俯瞰的马蹄瀑雄姿。本报记者 邹德浩摄

咖啡迎宾朋

第15版(国际副刊)
专栏:海外风情

  咖啡迎宾朋
  本报记者 黄泽全
  众所周知,咖啡是蜚声世界的饮料。然而,咖啡原产于何地,恐怕知道的人并不多。我到埃塞俄比亚采访,才得知这个国家原来是世界上咖啡的最早产地,并且听到当地许多有关咖啡的故事。何年发现咖啡、何时学会加工并制作咖啡茶,在当地没有找到文字记载,但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公元15世纪前后,咖啡开始从埃塞俄比亚向西传到苏丹、埃及和地中海沿岸国家,向东传到也门和阿拉伯半岛,最后越洋到达美洲大陆,使巴西等国成为举世闻名的咖啡生产国。
  埃塞俄比亚的咖啡素以品质独特而著称,被称之为“高原咖啡”。这是因为该国高原地区充足的雨水、适宜的温度、肥沃的土壤和合适的海拔高度,为咖啡树生长提供了理想的自然环境。埃塞俄比亚咖啡的独特之处在于,气味芳香,口感丰厚,口味甘甜,尤其是有一股酒香的味道在嘴里经久不散。今天的埃塞俄比亚,不仅是非洲的咖啡生产大国之一,而且当地许多风俗习惯都与咖啡有着联系,现场制作咖啡茶招待来自远方的宾朋,便是一种传统的待客礼仪。
  在非洲,埃塞俄比亚是仅次于埃及而拥有3000多年历史的文明古国,埃塞俄比亚人出于对中国古老文化的崇敬和对埃中两国传统友谊的赞颂,他们见到中国人总是感到格外亲切。我在埃塞俄比亚时,两次享受现场制作咖啡茶招待的礼遇,想起来仍然对那种充满浓厚民族传统的咖啡文化氛围回味无穷。
  前些日子,我们在埃塞俄比亚出席外交部的宴请活动,路过宴会厅旁边的客厅时,看见里面摆着炭炉、炒锅、茶几、茶盅等制作咖啡的器具,周围摆有一圈小木椅,地上铺有薄薄一层烘托舒心气氛的新鲜青草。宴会结束后我们进入客厅,一位身着白色镶有醒目花边长裙的少妇,迈着轻盈的步子走进来,向每一位客人弯腰鞠躬表示欢迎。
  我们落座后,少妇默默地坐到火炉旁,将火炉的木炭点燃,一边往炉子里添加木炭,一边往炭火里撒一些金黄色的“乳香”,缕缕青烟腾起,满室飘逸着沁人肺腑的清香。随后她把一只浅底锅放在炭火炉子上,将洗净后的深红色咖啡豆倒进锅里,手持一把小铁铲不停地翻炒。我们一边交谈一边欣赏少妇炒咖啡豆。当咖啡豆炒到一定火候,少妇取出几粒放在一个盘子里,请每一位客人看一看咖啡豆的颜色,嗅一嗅咖啡豆的清香。当听到客人交口称赞时,少妇将炒好的咖啡豆倒入一个石臼,用一个长把小锤有节奏地舂捣,发出清脆悦耳的响声。
  不大一会儿工夫,少妇将捣碎的咖啡豆倒入一只小口大肚的铜壶,加入滚开的水,放到火炉上煮。大约15分钟,铜壶里冒出一股浓浓的咖啡香味。此时,少妇将煮好的咖啡从一只漏勺里倒入一只只白色小瓷杯,送到客人面前,请客人自取,并根据个人喜好添加白糖。这是当地名叫“阿保勒”的第一道咖啡茶。接着,少妇往铜壶里继续加水,煮名叫“塔拉”的第二道咖啡茶,最后煮名叫“巴拉克”的第三道咖啡茶。咖啡茶的味道一道比一道淡,然而现场的气氛却越来越浓厚。客人边品尝咖啡茶,边嚼食爆玉米、炒花生或炒红豆等,无拘无束地说话、聊天,气氛友好温馨,宾主感情交融。
  按照当地习俗,我们饮过第三道咖啡茶后便起身告辞,向热情的主人再三表示感谢。(附图片)
随便看看别的资料:
热门资料: 生活妙招 兔子百科 生肖運勢 古書大全 養生常識 健康飲食 古人大全 歷史人物 科普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