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示:采集本站数据请保持每秒一条的频率。高于此频率则失败,滥采则封IP。谢谢!

1994-04-01第9版面所有文章内容

山里娃的上学梦

第9版(各地传真)
专栏:专题报道

  山里娃的上学梦
本报记者阎晓明
年初,王晓红这个因贫穷12岁便失学的山村女孩,与另两位同样情形的山里娃张卫国、李四小骤然成为整个山西热切关注的焦点,在隆冬的山西掀起了一个救助失学儿童的热潮。事情缘于太原电视台“今晚8∶20”节目组拍摄的一部四集专题片《这些山里娃》。
山里娃诉梦
李四小的家乡在吕梁山西部永和县。他的母亲久病不愈去世了,除了留给家人无限眷恋外,还留下三四千元的债。64岁的父亲无力承担这笔沉重的债务,只好分担给了儿子们,李四小分到2000块。1993年,这位12岁的山区少年,为了偿还母亲欠的债,离开学校,开始了放牛生涯。这年的“六一”儿童节那天,学校在操场开联欢会,李四小趴在墙上偷偷地看,看到同学们在唱歌,他也跟着唱起来,后来就哭了。当记者问他想不想上学时,这个阴郁的孩子一连说了好几句“想”,并用放牛的鞭杆在山坡上写下“我想上学”。
张卫国是太行山深处武乡县大石角村人,今年15岁,他的母亲为了供他上学,带病上山刨药材,摔了一跤,五六天后就死了。张卫国三年级开始辍学,承担着母亲留下的一切家务。因为不能上学,卫国背着父亲偷偷哭了好几天。他一直把课本珍藏着,一有空就拿出来念念,找到一支笔就写几个字。平时打柴的路上,看见上学的同学,总要默默地跟人家走一段,邻居们见了都直想掉泪。
王晓红也只有12岁,家在柳林县张家疙台乡,刘家疙哒村。小小年纪便离开学校,支撑起了养家糊口的重担。有这种遭遇的孩子,在山区还数以万计。
播出《这些山里娃》的那段日子,太原是在热泪与感慨中度过的。许多人放弃了休息,放弃了舞会,甚至放弃了谈生意,每晚8∶20都守候在电视机前,贫困地区儿童失学问题,一时成为人们谈论的话题。当王新生和他的摄制组筹划“托起明天的太阳”的晚会,打算为这个系列片画一个句号时,没有料到,这个句号成了另一个更为热烈的场景的序幕。
城里人与山里娃的对话
晚会是在1月15日举办的。摄制组邀请了李四小、张卫国和王晓红三位山里娃,也邀请了省委书记胡富国。那天,正值全国亿元乡镇文艺大赛在太原举行,胡富国几天前已经答应出席这场晚会。王新生他们决定,前一天,把山里娃的录像带给省委书记送去。当天晚上,胡富国回到家,打开录像机。从午夜11点一直看到次日凌晨两点,边看边流泪。一上班,电话来了:省委书记决定参加他们的晚会。
晚会在太原电视台大演播厅举行。6点左右,容纳700人的地方被挤得水泄不通。连楼道里都站满了人。被邀请和没被邀请的人都有一个共同的心愿:我们要捐款。电视台只好在楼道里装了电视机,安排了记者、主持人,形成了一个分会场。情景催人泪下:西山矿务局一位53岁的老人,背着2岁的外孙,从西山进城,又步行十几里路赶到电视台,捐了60元钱;迎泽宾馆一位青年工人,赶到电视台捐出了自己节衣缩食积攒的2000元,为四小还债,许多小学生连晚饭都没吃,早早来到电视台,用稚嫩的小手把硬币投进捐款箱;省委书记胡富国也含泪捐出500元,许多企业也纷纷打来电话,捐出巨额资金,更多的人把钱送到了希望工程办公室……一位老人激动地说:真让人心动啊!我一下想到了1937年的民族救亡大捐献,抗美援朝大捐献。
最激动的要数城里的孩子们。晚会第二天,第一次进城的李四小、张卫国、王晓红被邀请到几所学校。学生们像欢迎亲人一样迎接着三位山里来的同龄人。广播里播放着迎宾曲,孩子们七手八脚地把校服给山里娃穿上,说:穿上校服就能和我们一样上学了,李四小被几个学生簇拥着来到电脑旁,握惯放牛鞭的手,小心翼翼地按着键盘。
许多孩子来上学时,就准备好了各种礼物,立时,他们的脚下文具、衣服、食品堆了一堆又一堆。其中还有段令人酸楚的插曲。王晓红到五一路小学后,学校的韩老师发现她穿的高跟皮鞋又大又笨,立即跑回家把女儿的一双棉鞋给她换上。中午回到电视台时,人们夸奖她的鞋好看,不想王晓红哇地一声哭起来。原来,她来太原时,邻居们听说要拍电视,给她凑了一身能穿出去的衣服,那双鞋就是一位邻居从脚上脱下的,不想丢在了五一小学。
一位小学生接受采访时说:平时,家里不让看电视,逼着写作业,现在快考试了,家里都陪着她看电视,她看后哭了好几次。她说我觉得应该好好学习,改变山里的状况;一位家长说:现在的独生子女总是在一起比舒适、比地位,这部电视正好是个教育,我们不是说让孩子吃苦就好,而是为了让他们有点责任感和爱心。几天后,一队城里孩子组成的少年远征队,向贫困山区出发了。
梦想尚未成真
《这些山里娃》引发的社会效果是巨大的,它使捐赠者和被捐赠者,都在爱的暖流中得到升华,几天内各界捐赠款额达70多万元;它揭示的问题也是严酷的,领导人和普通人都感到了一份沉重的压力。省委书记胡富国表示,要在三年内彻底改变中小学的教学环境,并建议省委常委中心组学习时集体观看这部系列片,他说要让常委们看看肩上的责任。张卫国所在的武乡县的领导,特意赶到《山西日报》明志:三年内不买豪华小车、不盖楼堂馆所,勒紧裤腰解决失学儿童的问题;王晓红从太原返回后,已重返校园,她所在的柳林县的领导决定,每人负责一个失学儿童入学,并决定咬紧牙关,再建几所寄宿学校;两个农民看过电视后,上书胡富国书记,坦陈他们对农村工作和农村儿童上学的看法……为山里娃的梦想变成现实铺路的人愈来愈多,然而,现在还远不是笑的时候,和四小、卫国、晓红一样,甚至比他们更艰难的山里娃在山西还有许多许多,即便是今天坐在教室里的孩子,也很难保证明天不会被贫穷拖出校门。一位老师说,孩子失学,父母有责任,因为是他们的儿女,他们没能为儿女创造足以供他们读书的财富;孩子又是国家的,是全民族的明天,从这个意义上讲,整个民族都有责任。让我们整个民族都来为山里娃们圆这个上学梦吧。(附图片)
刚刚下午3点,山区的教室就昏暗不清了,孩于们点起了自制的煤油灯。
霍玮摄
这位不得不在家带小弟弟的女孩,在渴望什么呢? 霍玮摄
一把红枣,一枝笔,“山里娃”与城里娃之间无言的交流。 霍玮摄

说千道万,务实第一——德清县委书记王爱新访谈录

第9版(各地传真)
专栏:公仆谈心录

  说千道万,务实第一
——德清县委书记王爱新访谈录
本报记者赵相如
王爱新,今年40岁。初中毕业后去大兴安岭地区支边10年。开过汽车,做过秘书,担任过企业党委书记、湖州市政府副秘书长。1991年11月就任德清县委书记。
记者:作为浙江省一位年轻的县委书记,你来德清县任职时,对自己是个什么要求呢?
王爱新:我要求自己办事就要像下雪天赶路,一步一个脚印,不搞花架子。刚上任,就在县人代会上听到代表对电讯不灵、公路不通强烈不满。我下定决心,一年内乡乡要通公路!到年底,汽车真的通到各个乡镇和大部分村子了。到了去年,又投资7000万开通2.2万门程控电话,如今县里电话直拨全国各地和国外各大城市,县里的家庭电话由原来的0变成2000多户了。流经全县的东苕溪经常闹灾,去年12月,我和县领导率领2万多民工上堤挑土,加高加固圩堤,硬是在15天里挑起60万土方,完成了工程任务。举这些例子只是想说明一点,共产党的干部要实打实地给百姓造福、办事,说一千道一万,务实为第一。
记者:对德清县的发展战略,你是怎么打算的?
王爱新:避暑胜地莫干山就在德清境内,我想我们为什么要守着这么好的旅游风景区受穷?我们鼓励全县干群要换脑子、想点子、找路子、赚票子。我们就在莫干山下荒地上搞了一个经济开发区。消息一公布,外边来投资的络绎不绝。一幢幢厂房建起来了,已完工71项,总投资达4亿多,在一片原先没有人烟的山坡下,形成了一个新兴的繁荣的城镇。去年全县财政收入1.35亿,农民人均收入达到1866元,进入了中国农村综合实力百强县的行列。
记者:造福百姓,不光是物质意义上的,也要有精神生活。请问,你在这方面又怎么做的呢?
王爱新:我在基层工作10多年,深知缺乏精神生活会给人带来什么后果。所以,我们在前年办起了县级电视台,去年办起了调频立体声电台,还办起《莫干山报》。去年拨款修复元朝大书法家赵孟頫的墓地,建起著名红学家俞平伯的纪念馆。今年还要建县医院病房大楼、县高级中学配套工程,建文化中心、新闻中心等等,要让群众有可听的、可看的、可玩的、可治疗的地方,逐步提高群众的精神文化素质。
记者:德清县下一步的打算是什么?
王爱新:我们最近请江苏张家港市委党校校长来给全县三级干部讲课。张家港市在1978年以前各项经济指标均低于我县,如今他们工农业总值是我们的6倍。山外青山楼外楼,更有好汉在前头,我们不能松口气,还得拚命赶哪!
(附图片)

百鸟争巢“老城隍”

第9版(各地传真)
专栏:都市一景

  百鸟争巢“老城隍”
本报记者郭伟成
上海变了,老城隍庙也变了。一幢幢大型仿古商业设施悄然而起,组成规模恢宏的豫园旅游商城。海内外客商纷至沓来,都想捷足先登,落脚豫园商城,开拓上海市场,形成百鸟争巢的局面。
人称老城隍庙的豫园商城自有一份独特的魅力,集园林、商市、庙宇为一域,每天吸引着近20万海内外游客前来观光、购物。珍贵的名胜古迹、丰富的人文景观和繁华的商业街市,都令人留连忘返。豫园商城总经理程秉海表示,今年底,庙内大殿将归还道教协会,再造城隍,建于明代的沉香阁亦恢复在即,老城隍庙终于可以重续香火了。
在上海,像老城隍庙这样的古建筑群说得上独一无二了。为了与豫园、老城隍庙的原有建筑风格相协调,18个在建或建成的改扩建建筑外古内“洋”,外观明清风格,古朴典雅,内部现代化设施一应俱全。而且,用于对外招商的娱乐城、美食楼、妇女儿童用品总汇、国际购物中心、工艺品商厦,既统一于明清建筑格调,又不互相雷同。其间有古色古香的小吃街、小商品街和工艺品街。
“老城隍庙”群落里有一批百年老店和名特商店。手杖店、筷子店、瓶塞店、五香豆店、梨膏糖店等,在上海滩都是独此一家,别无分号。难怪有“小商品王国”,“小吃王国”的美誉。为了保持并发展老城隍庙的特色,适应海内外不同层次消费者的需求,豫园旅游商城制订了“三管齐下”的发展方针。一是抓特色商品的开拓创新,重点抓旅游纪念品的开发,一个特色商品形成一个系列,发展成一个市场,带动一个产业。二是利用豫园地区旅游资源丰富和上海人“白相”(沪语:游玩)城隍庙的传统,形成更富有吸引力和竞争性的经营特色。现在,已经恢复了一批现做现卖和演示性的节目,剪纸、捏面人、针灸、推拿、书画等等。不久,还会出现带有浓郁民俗风情的固定式表演。舞狮、舞龙、杂耍、演唱、抬轿子、迎新娘,更加吸引游人。三是引进国内外名特优新商品,文化娱乐项目和先进的管理经验,使老城隍庙在保持传统特色的同时,又不失时代气息,建设第一流的商旅之都。
老城隍庙,占尽了大上海的天时、地利、人和,正在这百年不遇的开放、招商的机会中,焕发出特有的光彩与魅力。无怪乎四方客来商品、百鸟争巢了。(附图片)
上海豫园旅游商城的风景旅游区九曲桥湖心亭。 新华社记者 柳中央摄

周治华集邮记

第9版(各地传真)
专栏:大忙人的业余生活

  周治华集邮记
本报记者龚永泉
当苏州市民看到报刊上“漫话世界生肖邮票”系列文章的署名为周治华时,还以为是同市委副书记同名同姓之人,而集邮爱好者都知道,这正是同一个周治华,市集邮协会名誉会长。
当初写第一篇稿子,在署名时周治华也费了一番踌躇。起初想随手署个名,转而又想,担心什么,书记也有业余爱好嘛!就署上了真名。出乎他意料的是,《集邮报》、《集邮博览》及美国的《侨报》等报刊纷纷予以转载,不亦乐乎!
周治华把集邮分为专家型、经营型、自得其乐型,他称自己是后者,“真正集邮不过是近四五年的事,以前只能算作是‘看邮’”。
集邮,首先是确定专题。周治华选了世界生肖邮票,考虑有二:十二生肖属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人人有份,影响广泛,越是民族的越能走向世界,发行的国家会越来越多;世界上最早发行生肖邮票的是日本,时间为1950年,历史较短,起步容易。
1992年底,美国首次发行中国鸡年生肖邮票,这是欧美地区第一次发行中国十二生肖邮票,而且举行了隆重的首发仪式,反响强烈。周治华觉得有责任把这一消息告诉广大邮友和读者。不想文章发表后,反应颇佳,报社“逼”他继续写下去,这样一发而不可收,一年之内居然写了21篇,形成了一整套系列性的文章。
周治华集邮的另一专题是与苏州有关的邮票,其中名胜邮票有留园、拙政园、宝带桥、虎丘、姑苏驿等;人物邮票有白居易、唐寅、范仲淹等;工艺美术邮票有扇面画、苏绣等,其它如沙家浜、郑和下西洋起航地浏家港,均一一收集在册。今年1月,他出访法国,在参观巴黎卢浮宫时,正巧赶上贝聿铭装修卢浮宫的邮票发行,他喜出望外,连忙购买。原来,贝聿铭的祖籍正是苏州!
“一般的爱好并不难,而要爱出点名堂来,就不那么容易了”,周治华订了近十种集邮报刊,写邮文都是利用节假日进行。他说:“写邮文时,除邮品外,万年历、辞海、世界地图、世界邮票目录及各种资料摊了一桌子,有时为了弄准一个资料要几经周折,生怕以讹传讹。”
谈到集邮的好处,周治华说,集邮可以调节身心和健康,使紧张的情绪得到松弛;还可以开阔眼界,增长知识;以邮会友又密切了同群众的联系,可谓一举三得,其乐无穷。

“打农族”到水乡去

第9版(各地传真)
专栏:记者见闻录

  “打农族”到水乡去
本报记者范伟国
3月春风料峭,宁波市区西郊农田上,种得满满的蔺草、油菜、麦苗绿得发亮。
“这里没有一块荒地!”鄞县高桥镇副镇长范伟明以十分肯定的语气告诉我,这个镇有1500户的“打农族”包揽了全镇1/3农田的劳作。
“打农族”,是人们对外地来此务农劳力的戏称,以相对于“打工族”。
高桥镇,在宁波算是比较富裕的地方。人口3.8万,去年工业产值8亿多元人民币。从工经商是近年来高桥农村劳力的主要去向。前几年,3.7万亩承包土地时有撂荒,镇、村干部十分头疼。
水往低流,人往高走。价值规律悄悄地起了配置劳动力资源的作用。这里的农民要去打工,自有人要种这里的田。开始时,为了不荒土地,村里临时去雇外地“种田客”来应付,后来,“种田客”见这里土地肥沃,旱涝保收,生活水平高,便生了长久居留的念头。村里也感到临时拉差不是办法,于是有了第一批的“打农族”。
记者在这个镇的芦港村走访了“打农族”之一的徐国芳。46岁的徐国芳来自宁海山区,除了口音有些不同外,看不出与本地人有太大的区别。去年,他包了30亩土地,收入有1.6万元;加上其他的收入超过了2万元。
徐国芳说,他在老家的正常年景下可维持一家三口的生活。“双夏”时来城里当过两次“割稻客”,一开始并不想出来赚钱,更没想过要搬家。
后来朋友介绍说,同样种田,这里有赚头。徐国芳就跑来试了一年,先种了3亩2分田的早稻,又种了7亩晚稻。年终一看,收入抵得上山里两三年的劳作。这时,徐国芳就动心了。
现在,徐国芳全家都搬来了。没几年,就造起了一幢房子。记者进去一看,前面两间是厨房和吃饭间,后面是两上两下带阳台配卫生间的楼房,连儿子娶媳妇的房子都留好了。
据悉,徐国芳老家山村里的人有一半已外移到市郊各村。而芦港村,像徐国芳这样的外来户,单是迁入了正式户口的,就有40多户。
亲带亲,邻帮邻。“打农族”的队伍越滚越大。据镇里了解,这些人主要来自本省的临海、温岭等地,也有的从本市宁海山区迁入,使这里的务农劳力不再紧缺。
为了让这些“打农族”安心,镇里给一批连续3年种田10亩以上、自己有住房、品行端正的人正式落户;对一些条件尚不够的“打农族”办理了临时户口。在承包土地、申请农贷、购买农资、子女入学、申批宅基地等方面,均与当地农民一视同仁。
由于“打农族”安心务农,大种蔬菜、果瓜、食用菌等经济作物,促进了农业结构的调整。据镇里统计,每个150平方米的162个薄膜覆盖的蔬菜大棚,大部分由一批“打农族”经营着。高桥镇古庵村的吴庆普,就是其中一位。他去年在种足粮食、完成国家定购任务以后,又种了蔺草和蔬菜,纯收入达到了2万多元。
由于劳动力充裕,高桥镇的国家粮食定购任务年年完成。在当前浙江农村劳力流动的大潮中,徐国芳的经历不过是一个小水珠。而千万滴水珠将会汇成溪流、大河。那将是一幅什么样的景象?
随便看看别的资料:
热门资料: 生活妙招 兔子百科 生肖運勢 古書大全 養生常識 健康飲食 古人大全 歷史人物 科普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