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示:采集本站数据请保持每秒一条的频率。高于此频率则失败,滥采则封IP。谢谢!

1993-02-10第8版面所有文章内容

东方喜神——相声大师侯宝林

第8版(副刊)
专栏:

  东方喜神
——相声大师侯宝林
贾斌
身穿中式长衫,浓眉小眼,满脸幽默,一开口准让你捧腹大笑。观众会不约而同地一眼认出他来:这就是侯宝林。侯宝林作为一位世界级的笑星,他给亿万人留下深刻印象。“天下谁人不识君”,中国大部分人都知道他是给人们带来欢乐的喜神。
侯宝林的成名得益于植根在中华文化沃土的艺术——相声。但是命运一开始并没有把侯宝林抛掷在这里。他生于兵荒马乱的1917年,饥寒交迫的生活,使他流落于旧北京城里。12岁那年,侯宝林从师颜泽甫学唱京戏,浪迹在天桥游艺场所,靠卖唱糊口度日,只是在忙里偷闲之中学说相声。因为他学戏基础好,再练相声的“说、学、逗、唱”功,那就容易多了。他16岁转学相声,先拜常宝臣为师,一年后常先生去世,他又拜朱阔泉先生为师深造。由于他适应性强,聪敏过人,到了40年代他在相声界已崭露头角,1945年就成为大轴演员,驰名津京两地。
新中国成立以后,在党的“百花齐放、推陈出新”文艺方针指引下,侯宝林更是如鱼得水。他勤奋学习文化知识和艺术理论,热情地改编旧相声,创作新相声。他有两句格言:“幽默相声千家乐,贫嘴滑舌万人嫌。”他按照严格的艺术标准,身体力行地对所有经他表演的相声段子都作了净化处理,化腐朽为神奇,淘泥沙为金石,终使一件件相声精品异彩纷呈:《改行》、《戏剧杂谈》、《说对联》、《关公战秦琼》、《阴阳五行》、《买佛龛》、《婚姻与迷信》、《妙手成患》、《夜行记》、《醉酒》等,都是相声舞台上脍炙人口的保留节目。这许多使人难以忘怀的佳作,与近、现代中国文学艺术的其他瑰宝一样绚丽多彩。侯宝林的相声艺术的确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形成了他独具一格的风格:基调轻松、幽默、诙谐而不油滑,通俗而不庸俗;他善于运用相声艺术的三言五语,勾画出人物的个性和典型场景;能在雅俗共赏中给人们留下意趣并佳的印象,使人回味无穷。
侯宝林在艺术生涯的后期,潜心于相声艺术的研究工作。他明白:“任何科学、文艺,如没有理论支持,往往是盲目的。当然相声也不例外。”在他的钻研下,《侯宝林谈相声》、《侯宝林自选相声集》、《怎样表演相声》、《相声艺术论集》、《相声溯源》和《曲艺概论》等一部部著述问世,其论著弥补了相声艺术理论的空白。
侯宝林原本是自幼只上过三个月学的半文盲,全靠自学成才,被北京大学、辽宁大学聘为客座教授,又是中国艺术研究院特聘研究员,而今又有那么多令人惊叹的论著,十分难能可贵。正是侯宝林多方面的杰出贡献,才使得相声艺术理直气壮地进入了中国艺术之宫,实现了侯宝林要使相声名列文艺经传和登上大雅之堂的宿愿;也正是由于侯宝林的代表作品和示范表演及广泛影响,才使得相声艺术的欣赏范围远远超出北方地区,风行于祖国大地,不论是城市、农村,还是男女老少,大家都喜欢侯宝林的相声。侯宝林说:“相声艺术做到高雅很难,做到雅俗共赏更难!”他相声中的人物、情节,甚至那些精采的语言,已经溶入人们的日常生活和言谈笑语之中。侯宝林是当今中国民间喜剧之一——相声艺术的一代宗师。
大凡文化悠久的民族,在民间传说中都不乏有本民族的机智与幽默的化身。人们根据自己的愿望为他们编织了许多智趣故事,他们中的每个人几乎是家喻户晓的,在本地传说中各领风骚数百年。当今中国社会,侯宝林便不由自主地递补了当代这种人物的空缺。有关侯宝林的智趣传说,要搜集起来也不为少,如传说侯宝林问华罗庚:“在什么情况下二加三等于四?”这可难住了那位数学家,最后还是侯宝林做了回答:“是在数学家吃醉了酒的时候。”又传说:“文革”中造反派逼侯宝林交代最大罪行,侯宝林说:“第二次世界大战是我挑起的。”“邢台地震也是我制造的。”……像这样的传说不胜枚举。传说中的侯宝林,已经同侯宝林本人的经历相去甚远,但又使人混为一谈。原因很简单:正是由于侯宝林及其相声深入人心,有着广泛的群众性和强大的生命力,民间才不约而同地相中了他作为自己的代言人。老百姓如此厚爱的传说中的侯宝林,是相声大师侯宝林的思想和性格的延伸,魅力和影响的放大,二者具有共同的机智与幽默。一个人民艺术家,受到群众的如此信赖,其生命力的时限远远超出了艺术家本人的有限年华,这在相声艺术史上,恐怕是绝无仅有的吧。
侯宝林先生虽然已经故去了,但他所创造的“东方喜神”的形象,将在人们心目中长驻。
(附图片)
侯宝林漫画方成

影视小录像

第8版(副刊)
专栏:文艺短论

  影视小录像
阿房
大碗喝酒者,都是流得满腮满脖,随后用手背、袖头擦嘴巴,以显豪放或粗犷。多亏喝的是凉开水,若是“茅台”、“汾酒”之类,那拍摄影视的成本就大啦!
演古典戏,饰不惑之年者,个个都是皓齿满口,洁白如玉。观众怀疑我们的祖先有像样的口腔医院,要么就是早已有了“洁齿灵”等畅销牙膏。
弹钢琴者,只能见演员的头和背,若拍熟练的手,十有八九是哪个钢琴师的。找替身是拍影视的常事,也不奇怪。但连一些起码的基本功都不具备,还谈演员如何如何辛苦,人们总不大相信。
破案者,皮鞋咔咔作响,音响效果是不错,但不知这对工作是否有益。看了数十集《神探亨特》,没听见那位大个子警官的皮鞋声。滥用音响,不合剧情,让人欣赏时别扭。
在影视中出现青年男女相会的镜头,不少女情人爱说诸如“看你那傻样”的台词,好像神州女同胞,钟爱的都是那些举止不够文雅、说话不太流畅的“傻样”男士。
古典剧也好,现代剧也好,吃的镜头颇多。一摆席面,下不了七碟子八碗,充分展示中国吃的文化。虽说观众看了不舒服,但演职人员趁机美餐一顿却是实在的事。
还有那,动不动就抬出维纳斯或国外名哲人,在艺术、哲学上给观众上课,在卖弄中显出浅薄。
稍一留意,还能录出不少“看图识字”式的镜头。从以上诸类可看出某些影视编导的水平。要玩艺术,必须创新,熟悉、寡味的镜头太多,遑论迈出低谷!
(作者单位西安晚报)

许镜清:从《西游记》到《女人不是月亮》

第8版(副刊)
专栏:

  许镜清:从《西游记》到《女人不是月亮》
王渔
1985年,当中国电视剧制作中心正在为《西游记》作曲发愁时,有人荐举作曲家许镜清,在这之前已有9位作曲家分别写过,都不够理想。没想到这第10位,一试还真成了!随着电视剧的播出,许镜清作曲、阎肃作词的《敢问路在何方》传遍了大江南北,成为广大群众最喜爱的电视歌曲之一。
如今,许镜清的名字,随着一些电视剧的走红,已愈来愈引起广大观众瞩目了。
《宋庆龄和她的姊妹们》的作曲是许镜清;电视连续剧《金石滩》中备受称赞的插曲《火辣辣的娘们》和《世上终有真情在》作曲也是许镜清;被京人誉之为“越品越有正味的二锅头”的《半边楼》的作曲还是许镜清;目前中央电视台正在播放的电视连续剧《女人不是月亮》中主题头、尾二曲,依然出自许镜清的手笔……
许镜清是黑龙江人。他从小就喜欢上音乐:碰上谁家娶媳妇他就仰脸听那火爆爆的喜庆音乐;碰上有人拉二胡,他就竖起耳朵一动不动地听个半天;常常冻也不管地站在电线杆下听农村广播喇叭里放出的幽默泼辣的二人转音乐;没钱买戏票,就从戏棚子的缝隙中看“眼儿”戏,就是在这种“音乐环境”中,许镜清打下了“民族民间”“喜闻乐见”的深深烙印。19岁时他以第一名成绩考入哈尔滨艺术学院作曲专业。毕业后分配到中国农影从事专业作曲。
有人问许镜清《西游记》的音乐是怎么想出来的?许镜清的回答虽然只有八个字,却道出了他的艺术追求:“冥思苦想与不拘一格”。
所谓“冥思苦想”,实际上是对自己所有生活与艺术储存的充分调动。有储存才可调动、无存货则只能是无病呻吟。许镜清的追求是民族的韵味,通俗的风格,让广大群众都喜欢的曲调。他认为,有丰厚的民间音乐乃至民族音乐的积累固属得天独厚,但,这还远远不够,必须以紧随时代的步履去追赶时代的新潮,用以延续自己的储备,方能造出适合时代的新声。许镜清虽已年届五十,总是孜孜不倦地学习、不断地实践,并有了可观的收获。《西游记》的主题歌在国内三次获奖,1988年获法国华人影视歌曲雄狮奖,这使他更加坚定地认定属于民族的,方是属于世界的。
许镜清一向认为,一首好歌,必须先有好的歌词,在中国这个特定的环境里,歌词的优劣对于歌曲创作的成败有时是带有决定性的。他与阎肃的合作,说明了这一点,近来他与张藜的合作也说明了这一点。作曲的功夫有一半得用在选词、定词上。他寻找着自己的有力合作伙伴。不久,还要播出许镜清与张藜合作的另一部18集电视连续剧《荒路》,那时,中国观众还将领略一次许镜清音乐的魅力。

艺文短波

第8版(副刊)
专栏:

艺文短波
清新的“清名桥的故事”小桥、流水、人家,清新、纯朴、含蓄。江苏省电视台等录制的二十六集电视系列剧“清名桥的故事”(编剧:郑明、陈小杭,导演:申亭亭、王永),撷取平凡生活中的一朵朵浪花,表现了江南水乡古镇人民在商品经济大潮冲击下复杂而多样的心态。牛犇、李媛媛、陈奇、袁之远、余娅、姚二嘎、倪媛媛等在剧中饰主要角色。该剧从二月八日起在中央电视台播出。该剧是大型电视系列片《太湖人家》的第一部。
(达凯)
琵琶名剧搬上昆剧舞台由著名戏剧家郭汉城改编的《琵琶记》,二月十二日将由北方昆曲剧院搬上昆剧舞台,蔡瑶铣出任该剧主演。《琵琶记》是我国古典名剧,将其完整地搬上昆剧舞台是建国后第一次。(宜文)
  “中国童星”办独奏澳洲乐坛上的九岁“中国童星”唐伟最近在广州举办独奏音乐会。近两年来唐伟在澳大利亚钢琴比赛中获得三十多项奖牌和奖金,去年获得全澳梅纽因青年钢琴公开赛的银奖,并被英国梅纽因音乐学院录取为该校建校以来的第十个钢琴学生。
 (谢骏)

今日明星(图片)

第8版(副刊)
专栏:今日明星

  今日明星
此次参赛,我演出了新戏《祭酒掌兵》片断,许多朋友和戏迷都在台下为我捏一把汗,放着这么多拿手的张派名段不唱,唱这个新段多不讨巧。事实证明,我们的观众是通情达理的。因为大家都明白:京剧不创新,等于无出路。在获得“梅兰芳金奖”的今天,我很高兴,因为我实践了张君秋老师的教诲:走自己的路,演自己的戏。 ——薛亚萍
下图为《祭酒掌兵》中的薛亚萍 金梅摄
“奥运意识,贵在参与”,我就是抱着这种“参与意识”,带着腰疼复发、面部肿胀的病态参加了“梅兰芳金奖大赛”的。深深感谢广大观众承认我还是一位可以上台的京剧演员。人在兴奋之际,总要回忆往事,我怀念支持我重返首都舞台的已故黄镇部长和原河南省委副书记乔明甫同志。我也可以告慰九泉之下的母亲:您最钟爱的女儿虽然身落残疾,但未成废人!——孙毓敏
上图为《棒打薄情郎》中的孙毓敏 金梅摄
随便看看别的资料:
热门资料: 生活妙招 兔子百科 生肖運勢 古書大全 養生常識 健康飲食 古人大全 歷史人物 科普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