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示:采集本站数据请保持每秒一条的频率。高于此频率则失败,滥采则封IP。谢谢!

1991-12-29第7版面所有文章内容

东欧:令人失望的1991

第7版(国际)
专栏:年终专稿

  东欧:令人失望的1991
  朱富贤
1991年是东欧剧变后的第二个年头。政局不稳,经济衰退,人民生活水平大幅度下降,人们感到前景渺茫,这是东欧国家今年的现实状况。
政局不稳
在政治多元化的口号下,东欧各国党派层出不穷,政潮此伏彼起。众多的政党为自身的利益而争斗,致使今年各国政坛冲突频仍,动荡不已。10月27日,波兰提前20个月举行国会大选,近90个政党、团体参与角逐。结果,没有一个政党的得票率超过15%。选票分散,导致组阁困难。2月20日,阿尔巴尼亚处于“危急关头”,人民议会主席团主席阿利雅宣布接管政府的国家管理权,组成临时政府取代原部长会议。阿利雅4月底当选总统后,任命经济学家法托斯·纳诺为政府首脑。但这届政府仅执政22天,就在席卷全国的罢工压力下被迫辞职。尔后由各党派参加的“团结政府”也因民主党和共和党的退出而倒台。罗马尼亚和保加利亚在秋季也发生了类似的政府更迭。至于捷克斯洛伐克,联邦面临分裂的危险。现今的东欧各国,没有一个政党能成为核心,多党议会变成争吵不休的俱乐部。波兰10月大选,参选率仅40%,是历届选举中最低的。人们对这种“民主活动”已经开始感到厌倦。
民族主义情绪的发展,使民族纠纷日趋严重,要求独立倾向加强。南斯拉夫联邦已进入实际解体状态,反对保持联邦制的斯洛文尼亚、克罗地亚和马其顿等3个共和国已宣布独立。在斯洛文尼亚和克罗地亚相继爆发了激烈的武装冲突。在捷克斯洛伐克,1600万人口中斯洛伐克人占34%,他们要求独立的呼声越来越高。保加利亚的土耳其族则要求拥有更多的自治权利。
政局不稳的同时,社会治安状况恶化,犯罪率急剧上升。卖淫、贩毒和走私活动猖獗,人们生活在惴惴不安之中。正如匈牙利《改革报》所说:制度改变了,恐惧增加了。
这一年里,一些国家的议会在右翼势力把持下,还炮制了《审查法》、《刑法》修改案和一系列“非共产党化”决议,成立了相关的机构,进一步迫害共产党人,试图以此转移群众对现实的不满。
与此同时,在东欧还出现了沉渣泛起现象,流亡西方的王公贵族、地主富豪在长期沉默之后,纷纷出笼,重返故里,掀起阵阵复辟君主制的喧嚣。
经济形势严峻
1991年,东欧各国继续向全面市场经济迈进。但经济形势不但未见好转,反而日趋严重。捷克和斯洛伐克联邦政府预测,今年工农业生产将分别下降20%和12%。波兰前3季度工业生产下降30%多,国民收入下降25%,物价上涨约46%,居民生活水平下降40%。保加利亚头10个月的工农业总产值下降17.6%,其中工业下降的幅度超过30%,肉、奶、蛋、油、面包等生活必需品上涨8倍—10倍。罗马尼亚头8个月的工业生产下降17%,去年8月以来的一年内消费品价格提高了两倍。目前,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和波兰分别有100万、200万和1000万人生活在贫困线以下。根据世界银行预测,到本世纪末,东欧国家的生活水平可能仅相当于1989年。
由于国内资金短缺、投资环境差,东欧各国私有化举步维艰,困难重重。波兰计划使400个企业私有化,迄今只完成了6个。捷克斯洛伐克计划把875家大企业实行非国有化,至今也只有几家汽车厂被德国大众汽车公司购去。目前匈牙利的私人企业倒闭率约40%。捷克斯洛伐克普奇克教授说,人们不相信私有化会导致经济发展,也不相信私有化能提高捷克斯洛伐克产品竞争能力。
东欧国家推行的土地私有化也常遭到国营农场工人和合作社社员的反对,因为他们不想当个体农民,认为在农场或合作社劳动生活有保障。
经济萧条加上私有化,使东欧国家大批企业倒闭,失业人数剧增。近来,保加利亚每天新增1000名失业者;罗马尼亚每周有一万人加入失业者行列。据预测,今年年底,保加利亚、匈牙利和捷克斯洛伐克的失业人数将分别达到40万、40万和50万,而波兰将达220万。联合国欧洲委员会的一份报告指出,1991年东欧6国的失业人数约比1990年增加一倍。人们不满情绪在增长,反对涨价、要求提高工资的示威游行和罢工浪潮此起彼伏。波兰前3个季度的罢工、示威游行和其他抗议活动达300余起。
前途迷惘
东欧有人曾幻想随着社会剧变,西方的援助会滚滚而来,帮助他们走上“富裕、繁荣”之路。但事实是,西方援助不仅少而慢,而且还附有苛刻的政治条件。今年9月波兰总统瓦文萨在接受法国《世界报》记者采访时抱怨西方用“资本主义观点看待一切”,对欧共体“行动缓慢感到失望”,并承认在这方面“太天真”,“结果受骗上当了”。人们看到,无论是波兰的“休克疗法”,还是捷克斯洛伐克的“温和过渡”,都未能使自己的国家摆脱困境;用西方的药方不但未能消除原有的矛盾和冲突,而且引发了新的矛盾和冲突。人们对这种“自由”和“民主”正在失去信心。美国《华盛顿邮报》在波、匈、捷3国进行的一次民意测验表明,有一半被调查的人认为,自由市场经济只会使少数人富裕起来,而不能提高他们总的生活水平。严酷的现实使东欧国家的人民感到困惑不安,开始怀念过去平静和安定的生活。波兰进行的一次民意测验中发现,35.5%的人认为,现在的情况比以前还糟,32.3%的人愿意在1989年前的条件下生活。正是在此背景下,今年波兰和保加利亚举行的大选中,左派联盟的得票率都比一年前有所增加。

北美自由贸易谈判进展与前景

第7版(国际)
专栏:

  北美自由贸易谈判进展与前景
本报记者 郭伟成
一九九一年是墨西哥、加拿大、美国三国自由贸易谈判取得重大进展的一年。从目前来看,其进展速度比预料的要快。但是,其前景也比预料的要复杂。
在当今世界经济集团化、区域化的总趋势中,墨、加、美三国旨在建立北美自由贸易区的努力是引人注目的。三国的结合,将形成一个拥有三点六亿人口、六万亿美元国民生产总值的大市场。同时,北美自由贸易区将是发达国家美国、加拿大与发展中国家墨西哥的结合,经济发展水平存在很大差异。建立这样的自由贸易伙伴关系,其复杂性是显而易见的。但是,三国在经济、贸易方面的相互依赖又是根深蒂固的。因此,三国出于对各自利益的考虑,为了应付欧共体、亚太经济圈等区域、集团经济的挑战,推进三国的经贸一体化。一九九一年二月,三方宣布准备进行自由贸易谈判,至六月谈判正式开始。在此期间,为完成部分文件的起草工作,三方举行各种会议九十余次。各方首席代表进行会晤。墨西哥总统萨利纳斯还访问了美国,同布什总统进行了会谈。目前,第一阶段的谈判已宣布结束,开始谈判的第二阶段,进行具体的文件起草工作,这也是谈判中最关键、最复杂的一部分。据报道,经过反复商谈,第二阶段的谈判在各方面都取得了程度不同的进展,并将按照预定的计划进行。但是,谈判究竟何时能达成协议,据参加谈判的官员透露,三国都认为,应当是谈判决定时间,而不是时间决定谈判。
墨、美、加三国酝酿建立自由贸易区,其原因主要有二:其一是借此促进各自经济的增长。墨、美、加三国地理上同处北美,经贸方面联系紧密。墨西哥是美国的第三大贸易伙伴,加拿大则是美国的第一大贸易伙伴;而对墨、加两国,美国都是第一贸易伙伴。目前,墨、美、加年贸易总额逾二千五百亿美元。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将会进一步促进三国间的经贸关系,给它们带来经济上的好处。
其二是为了应付目前世界经济集团化、区域化趋势的挑战。欧共体国家明年将建立统一的大市场;日本正力促建成东亚经济圈。这对北美国家是巨大挑战。墨西哥总统萨利纳斯曾表示,北美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将增强该地区对太平洋地区和欧洲的竞争力。
不过,由于墨、美、加三国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以及政治、文化、历史背景各不相同,建立自由贸易区的谈判仍面临许多困难,在一些具体问题上各方立场也有差异。例如,美国方面认为,墨西哥对美国产品规定的税率仍然过高。而墨西哥则认为,美国没有对墨西哥产品实行对等开放。当然,这本身就是谈判的内容。关于产地原则,墨西哥要求美国和加拿大承认墨西哥境内外国客户工业的现状。目前这些企业为墨西哥提供近五十万个就业机会,每年近三十亿美元的收入。另外,还有诸如能源、汽车与农产品等棘手问题。墨西哥宪法规定,不允许外国插手石油生产,因此反复声明能源不包括在自由贸易谈判中。但是,美国方面则表示愿意以“风险投资”的方式,参与墨西哥的石油开采。舆论认为,美国一直想与墨西哥结成自由贸易关系,在近旁取得一个稳定的石油供应来源。
最近舆论界又盛传,由于经济衰退以及一九九二年大选,美国正在放慢自由贸易谈判的步伐。美国国内对自由贸易谈判持批评态度的人士一直认为,一旦实现三国自由贸易,美国许多工厂会因墨西哥劳动力价格低廉而南迁,从而给本国造成失业问题。一种比较普遍的看法是,如果美国经济在一九九二年上半年继续处于衰退的话,谋求连选连任的布什将不会在自由贸易问题上作“风险投资”,以避免被反对派指责为在衰退中向别国输出就业机会。但是,美国官方否认了放慢谈判的说法。美国商务部长莫斯巴赫尔表示,布什希望继续三国自由贸易谈判,并尽早签署协议。
看来,墨、美、加三国都不会轻易放弃已经开始并取得进展的自由贸易谈判。但要使谈判成功,最终签署自由贸易协定,还需一番讨价还价。

美国经济步履蹒跚

第7版(国际)
专栏:

  美国经济步履蹒跚
本报记者 张亮
元旦之前的一个多月是美国人的购物旺季,也是零售商赚钱的“黄金时节”。然而,今年的“黄金时节”却购销不旺,生意清淡。许多店主抱怨说,光临的顾客倒是不见减少,但销售量却低于往年。其实,这既是当前美国经济步履蹒跚的必然反映,也是其复苏势头短期内难见起色的不祥预兆。
总的来看,今年美国经济的运行状况似乎可概括为“起落不稳、困难重重”。按照商务部新的计算方法,继去年第四季度美国国内生产总值下降3.9%之后,今年第一季度又下降2.5%。此后,经济开始转降为升。第二季度和第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分别增长1.4%和1.7%,但大大低于战后历次经济复苏初期的平均增长水平(6%以上)。更令人不安的是,官方新近公布的一系列经济指标显示,今年第四季度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幅度将进一步减低,悲观者甚至估计近乎零增长或负增长。
美国的这次经济衰退始于去年7月。由于海湾战争结束之后消费者信心上升,个人消费支出随之扩大,进而刺激了制造业和建筑业的恢复。这是整个经济从今年第二季度开始回升的主要因素。此外,银行短期利率降低,公司、批发商和零售商存货不多,以及通货膨胀得以控制,也为经济转降为升提供了有利条件。但是,制造业较快恢复的好景并不长,其活力近几个月已明显减弱。受此影响,进入第四季度后经济又陷入呆滞状态,急待输氧。
具体来说,当前美国经济呆滞主要表现在这样几个方面。第一,失业率居高不下。11月份失业率仍保持6.8%,但就业人数却减少24万人。目前,美国有850万人失业,而且还有110万放弃寻找职业的长期失业者。第二,工业生产徘徊不前。8月份工业生产下降0.1%,9月份仅增长0.2%,10月份零增长,11月份下降0.4%。第三,耐用品订货下降。8、9月份其下降幅度分别高达4.1%和4.2%。如果扣除防务订货,10月份仅增长0.6%。第四,预测经济走向的先行经济综合指标8月出现零增长,9月下降0.1%,10月只上升0.1%。第五,权威性的采购协会指数从10月份的53.5%下降到11月份的50.1%。据认为,该指数在50%以上,说明制造业在增长,如果在50%以下则说明制造业在下降。此外,零售额和个人消费亦时起时落。
当前美国经济如此步履蹒跚,症结在于起关键作用的个人消费需求异常疲软。据报道,11月份消费者信心指数已下降到50.6%,为10年来的最低点,有人称之为“消费者信心危机”。何以出现这种信心危机?首先,公司大批裁员使人们产生了一种恐惧感。例如,泛美航空公司最近倒闭使数千人失业,国际商业机器公司今年已裁减2万人,明年还计划解雇2万人。在这股“解雇风”的冲击下,一般人当然不敢大手大脚花钱。其次,80年代美国人“寅吃卯粮”的消费习惯使他们债台高筑。据统计,目前个人债务和个人可支配收入大致相等。也就是说,消费者一年不花分文才能还清积欠的债务。为了偿债,人们不得不压缩开支。
既然经济呆滞的根由是消费疲软,那么如何对症下药呢?这正是朝野两党激烈争论的焦点。白宫和共和党议员主张采取“增长性一揽子计划”,其核心内容是削减资本收益税。而民主党议员则坚持削减中等收入者的税收,以便使他们有更多的钱用于消费。但是,无论采取哪种方案,都会产生副作用,即进一步加大已经失控的联邦财政赤字,估计本年度这一赤字将创3500亿美元的历史最高纪录。由于受到这一因素的制约,布什政府刺激经济增长的计划迟迟未能出笼。即使白宫与国会最终能达成一项妥协性方案,其影响恐怕也是有限的。
因此,华盛顿专家对美国经济的近期走势普遍表示悲观,但程度不一。多数派认为,经济复苏已在今年第二季度开始,尽管复苏步伐太慢而无力,但不至于中途夭折。少数派认为,经济衰退仍未结束,今年第二和第三季度经济增长只是暂时现象。另外一些专家预测,经济可能会出现“双跌”,即复苏持续一二个季度后再次滑入衰退。究竟哪种看法准确,眼下难下定论。不过专家们对这次经济复苏的特点的估价比较一致:由于受公私债务膨胀、金融系统不稳以及房地产过剩等诸多结构性问题的抑制,这次复苏难以保持过去几次复苏的发展势头。

图片

第7版(国际)
专栏:

美国首都华盛顿有许多流浪汉。他们的一块标语牌上写着:“住得起房子才算有人权!”
新华社稿
随便看看别的资料:
热门资料: 生活妙招 兔子百科 生肖運勢 古書大全 養生常識 健康飲食 古人大全 歷史人物 科普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