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示:采集本站数据请保持每秒一条的频率。高于此频率则失败,滥采则封IP。谢谢!

1990-09-30第7版面所有文章内容

呕心沥血艰苦奋斗的三十八年——怀念罗玉川同志

第7版(文件·报告·回忆录)
专栏:

  呕心沥血艰苦奋斗的三十八年
——怀念罗玉川同志
雍文涛 唐子奇 张昭 梁昌武 杨珏
罗玉川同志是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久经考验的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和无产阶级革命家。他长期担任林业部的领导职务,数十年如一日为林业事业的开拓与建设付出了艰辛的劳动,呕心沥血、不遗余力,直至生命的最后一息。新中国林业发展的每个阶段,都有罗玉川同志的心血汗水和不可磨灭的贡献。作为新中国林业建设事业的一位开拓者和卓越领导人,他永远活在人们的心中。我们和玉川同志在林业部共事几十年,对他的高尚思想品德,勤奋工作精神,求实务实的革命作风,深为钦佩。缅怀玉川同志,许多往事历历在目。
1952年8月7日,罗玉川同志被任命为林业部副部长,党组书记。建国之初,我国的国民经济尚处于恢复发展阶段。当时政务院确定的林业建设方针是:普遍护林,选择重点有计划造林,大量采种育苗,合理采伐利用。玉川同志认真贯彻这一方针,并根据即将实施发展国民经济第一个五年计划的新情况,主持制定了《关于发动群众开展造林、育林、护林工作的指示》,经政务院审定发布全国执行。确定开展造林、育林、护林工作应成为各级人民政府,特别是山区各级人民政府的主要任务之一,各级人民政府在布置农村工作时,应将林业工作列为主要内容,并作统一计划和统一安排。这就将造林、护林工作提到了政府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在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领导下,调动了全社会兴办林业的积极性。
为打破帝国主义对我国的经济封锁,满足新中国经济发展和战略物资的需要,建国初期中央就决定在华南地区建立橡胶生产基地。为了进一步贯彻落实中央这一决定,玉川同志到职不久就亲自率领工作组,深入广东省雷州半岛和海南岛调查研究,进深山、住茅屋,广泛接触胶农和技术人员,研究提出调整和完善发展我国橡胶事业的规划、政策和措施,为我国橡胶事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50年代中期,湖北省黄梅县永安乡永安农业合作社的林农,以林业专业组为基础,办起我国第一个集体林场,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罗玉川同志及时派专人前往黄梅县了解情况,总结经验,在全国进行试点和推广。在不长的时间里,各地出现了数万个社队办林场。经过30多年的风风雨雨,集体林场历经沧桑,其中为数很多的仍旧坚持和发展着。它们的经验和教训,为现在乡村林场的发展,为日益高涨的南方集体林区规模经营的发展势头,都提供了很好的借鉴。
在新中国林业的奠基时期,玉川同志还主持领导建立全国木材生产、调运管理体系,加强了企业的建设和经营管理,使全国的木材产量大幅度提高,满足了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作为林业部的党组书记,玉川同志还十分注重思想政治工作;重视知识,重视人才,重视职工队伍的培训教育工作。在他的主持下,先后建立起比较系统的林业科研机构和多所高中等林业院校。他经常到林业科研单位和院校视察和指导工作,关心和发挥知识分子的作用,为林业科研教育事业的发展开创了广阔的前景。
60年代,是中国林业的发展时期,在党中央和国务院的领导下,林业部认真总结了多年来林业建设中的经验教训,特别注重清除“左”的思想的影响,从中国国情和当时林业发展的实际水平出发,制定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林业政策。玉川同志做了大量的具有重大作用的工作。
1961年7月25日至8月10日,罗玉川同志和中共东北局农委主任冯纪新同志主持在哈尔滨召开东北、内蒙古林业工作会议。这是中国林业发展史上的一次重要会议。会议总结了三省(区)森林工业工作经验,揭露和解决了当时森工企业中的主要矛盾,研究了如何进一步贯彻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部署了今后的生产,制订了长远规划。当时党中央、国务院主管农林工作的谭震林、邓子恢同志都出席了会议并作了重要报告。罗玉川同志在会上就林业建设的计划、基本建设、迹地更新和小规格材生产等问题发表了很好的意见。
在会议召开之前,国家主席刘少奇视察了大、小兴安岭林区,并于8月8日在哈尔滨召集东北、内蒙古林业工作会议领导小组成员开会,提出:森林采伐要实行轮伐的方针,迹地更新要两条腿走路,实行天然更新和人工更新两种方法;要搞好林业机械化,林业管理部门要配备懂机械化的领导干部;还提出在林区每30平方公里范围内,设一个营林村经营森林的设想。罗玉川同志为落实刘少奇主席的指示做了许多工作。东北、内蒙古林区从次年起开始试办营林村,1964年林业部总结试点经验,作出《关于在国有林区建立营林村的决定》。到1965年,仅黑龙江省就建立营林村156个,入村户数4100户,人口19000人。为依靠群众发展林业开辟了一条新路。只因文化大革命开始,这种国有林区林业企业培育森林、发展多种经营、繁荣林区经济的一种较好的经济形式和经营方式,竟在那场动乱中夭折了。
在对国有林区的工作方针进行重大调整的同时,玉川同志还主持制订了国营林场和南方林区的发展方针。从南方集体林区和国营林场的实际情况出发,制订了实现“三化”,即基地化、林场化和丰产化的规划、措施。为林业的发展找到了行之有效的途径。
为适应3年调整后社会主义建设出现的新局面,为满足经济发展对木材的需求,林业部会同铁道部向中共中央和国务院提出了开发大兴安岭林区的报告,1964年2月10日,党中央、国务院批转了这个报告,决定开发大兴安岭北段拥有84000平方公里的一片处女林地。批准成立开发大兴安岭林区会战指挥部,采取当年开发大庆油田的方式,来开发我国面积最大、蓄积最多的这片原始林。由铁道兵副司令员郭维诚任指挥、罗玉川同志任党委书记兼政委,张世军同志任副指挥。
当时的大兴安岭林区自然条件很差,人烟稀少,极其艰苦。中央要求:这次既然下决心进去,就一定要站住脚,一定要取得全胜。罗玉川同志抱定“老死兴安岭,马革裹尸还”的决心,坚决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开发建设大兴安岭林区的方针,带头发扬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不顾天寒地冻,风餐露宿,与群众同吃同住,同甘共苦,始终战斗在开发建设的第一线。他坚持思想政治工作领先的原则,模范地执行党的民族政策,充分调动铁道兵官兵、林业职工和当地群众的积极性,为把大兴安岭建成我国最大的林业生产基地立下了不朽的功勋。
罗玉川同志在主持大兴安岭林区开发指挥部工作期间,指挥部党委一开始就做了规定:“各级干部实行‘五同’、‘五带头’。‘五同’就是与群众吃在一起、住在一起、干在一起和在一起学习、一起商量事情;‘五带头’是干部带头学习‘毛著’、带头艰苦奋斗、带头克服困难、带头勤俭节约、带头遵守制度。”玉川同志身体力行,与职工同吃在一个食堂,同吃一个灶的饭菜,自己到食堂排队买饭,从来不搞任何特殊化。这种密切联系群众,身先士卒的艰苦奋斗作风,正是罗玉川同志留给新中国林业事业的好传统;是与大兴安岭不老青山并存的、足以传之后世的宝贵精神财富。
十年动乱期间,玉川同志横遭林彪、“四人帮”反革命集团的残酷迫害,蒙受了极大的冤屈。在下放干校劳动期间,身处逆境,但始终坚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刻苦学习,积极劳动,不怕脏不怕累,深得群众的好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玉川同志任林业部部长,党组书记,重新主持林业部的工作。他坚决拥护、认真贯彻党的路线和各项方针、政策,1978年10月,在昌平召开全国林业厅局长会议,系统总结我国建国以来林业建设经验教训,在此基础上,组织拟订了加快我国林业建设的方针、政策、规划和措施。为了加强法制,以法治林,主持草拟了我国历史上第一部森林法,经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正式发布执行,并确定3月12日为我国植树节;为改变西北、华北、东北地区的自然面貌,恢复生态平衡,促进农牧业生产的发展,经党组讨论研究,他主持制订了“三北”防护林建设规划,经国务院批准,组建三北防护林局,开始了“三北”防护林工程建设;为加快林业建设,研究确定了发动群众大规模开展植树造林的方针、措施,经党中央、国务院批准,发布了《关于大力开展植树造林的指示》。从此,我国林业建设开始进入了改革、开放的新时期。
罗玉川同志在林业部工作的38年,是为我国林业建设呕心沥血、艰苦奋斗的38年。他高风亮节,一向坚持原则,顾全大局,作风正派,光明磊落,严以律己,宽厚待人;一贯艰苦朴素,廉洁奉公。在他的倡导和影响下,林业部形成了艰苦创业、勤俭办事的好作风;他实事求是,作风民主,团结同志,尊重和信任党外民主人士;他平易近人,平等待人,关心群众疾苦,深受林业战线广大职工的爱戴和崇敬。新中国林业事业的发展,几乎都饱含着他的奉献。他的光辉业绩和务实精神,将激励着后人加倍努力,把中国林业的事情办得更好。

斯人已逝 风范长存——学习安子文同志的优良作风

第7版(文件·报告·回忆录)
专栏:

  斯人已逝 风范长存
——学习安子文同志的优良作风
李楚离 王甫 陈野苹 乔明甫
正值全党认真贯彻十三届六中全会精神,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恢复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之际,我们这些曾经和安子文同志共同工作和生活过的老同志,聚集一堂,结合学习六中全会决议,纪念党的杰出的组织活动家安子文同志逝世十周年。大家共同追思安子文同志深入实际,调查研究,关心群众疾苦,关心爱护干部,密切联系群众的感人事迹,缅怀他为保持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所做出的不懈努力。
安子文同志在工作中一贯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十分注重调查研究。1951年冬季,按照中央的决定,全国第一次组织工作会议对在全国开展整党,作了部署。在安子文同志的具体指导下,各级党委和组织部门集训了十余万干部,赴1.2万个农村支部进行试点。同时,还组织人力编写了指导整党、培训党员、干部的课本。在经过试点、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大规模的整党运动在全国开展起来,持续了二年多的时间。在此期间,安子文同志经常下乡蹲点,了解情况,并坚持一个月向党中央、毛主席汇报一次整党运动的进展情况。为配合当时在全国开展的“反贪污、反浪费和反官僚主义”运动,他几次到河北香河县,指导通县地委搞了九个农村党支部的典型试验,向中央写了《关于农村中结合三反整党的报告》,经毛主席批示同意并以中央名义转发各地研究执行。安子文同志在调查研究的过程中,很注意分析思考实际生活中的各种现象,哪怕是一个苗头,他也抓住不放,而且透过现象看本质,从而得出指导工作的正确意见。1952年底,当农村开展结合“三反”进行整党时,有的地方采取了急风暴雨的猛烈方式,搞得空气紧张,人心不安。安子文同志从基层试点单位,调查了解到这一情况,及时向中央报告,明确提出:农村整党的好坏,关系着今后农村的整个工作。当前的主要危险不是劲头不足,整不彻底的问题,而是简单急躁,整得过火的问题,整不彻底,以后还有办法补救,如果整过火,整乱了,就难以收拾。他的意见得到中央的重视和采纳。在1952年12月19日安子文同志写给毛主席和中央关于整党建党的报告上,毛主席亲笔批示:“中央认为,这个报告所提各项意见都是正确的,请即据此指导当前正在进行的整党和建党工作,务使少犯错误。”
深入实际,调查研究,使安子文同志能够较多地掌握真实情况,准确地处理问题,并且能够如实地向中央反映许多关于干部作风、群众疾苦等方面的极其重要的事实真相。1953年,山东不少干部群众对专区以上领导机关存在的官僚主义和命令主义作风,对县、区、乡三级干部违法乱纪现象很有意见,反应强烈。中央组织部派往山东调查的干部,受到当地党组织的阻挠,甚至连中共中央山东分局的主要负责人也不支持他们。安子文同志鼓励调查人员,排除干扰,查清问题。情况查清后,安子文同志及时向刘少奇和周恩来同志作了反映。1959年初,毛主席和党中央准备着手解决“大跃进”中出现的严重左倾错误。安子文同志得悉这一情况后,马上在部务会议上讨论决定,组织六个工作组,由部级领导干部率领,分赴河北、山西、浙江、湖南、贵州、甘肃等省,深入到农村人民公社,调查了解党的基层组织和干部的情况。他自己也到山西搞调查。各地工作组返京后,他逐一听取汇报,并主持整理综合简报,把一些县委、公社党委干部所存在的严重脱离群众的不良作风及其表现,如实地向中央作了报告。
安子文同志善于联系群众,广交朋友。解放后,他一直担任中央组织部副部长、部长,还曾兼任国家人事部部长,长期从事人事组织工作。他经常对组织、人事部门的干部说,多与干部群众接触,熟悉了解干部是组织、人事干部工作的基础,这个问题如果解决得不好,我们的工作就很难真正做好,要通过调查研究、实际接触,考察、了解干部。他身体力行,利用各种机会和途径,广泛联系党员和干部,亲自接待中央各部门和各地来京汇报工作的同志,和他们交谈,了解情况。每逢各省、区、市党委主要负责人来京开会,他总要利用会议空隙,登门拜访,通报情况,征询意见,有时甚至彻夜长谈。他还十分注意团结非党干部,尊重他们的职权。他经常同一些担任国务院部长、副部长的非党同志促膝谈心,听取意见,主动关心他们的情况。他同许多党外知名人士,如何香凝老人等,建立了深厚的友谊,史良、李书城等同志也常主动来访,向他反映情况,研究问题,商量工作。
为了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联系,安子文同志对中央组织部的同志,在工作中要求十分严格。他勉励大家深入群众,了解实情,说老实话,办老实事。在他的倡导下,中央组织部在全国建立了许多联系点,派出干部去兼职。他要求下去的同志,实事求是地反映情况。
安子文同志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在广泛联系群众、倾听群众呼声方面,为我们做出了榜样。干部、群众的来电、来信、来访,他尽量亲自处理、亲自接待。有的同志见找他的人太多,建议事先由秘书安排一下,不一定每事躬亲,他不同意。他严肃地对我们说:干部有事来找,一定是他认为有必要找组织部长才能解决的重要问题,我们决不能把自己同干部群众隔离开。对找我们的干部采取什么态度,这不是个人问题,而是涉及到对中央组织部的影响问题。安子文同志不放过任何同人民群众接触的机会。即使在“文化大革命”中,受到康生、江青陷害,身处逆境时,他也是如此。1975年5月,他从秦城监狱流放安徽淮南,住在某化工厂宿舍。他不顾有人监视,主动接近周围群众,为大家做好事。当地群众不顾“四人帮”的禁令,同情他,帮助他,亲切地称他为“安老”。有的群众甚至冒着风险,替他传递信件。
在中央组织部机关内,安子文同志平易近人,关心干部是有口皆碑的。他放手让干部去工作,有了困难,他帮助解决,出了差错,他承担责任,使得干部在工作中很放心,也乐于向他讲心里话。他经常到各科室串门,同大家谈学习,谈生活,彼此都无拘无束。业余时间,他和大家一起打球、跳舞、下棋、玩扑克,在排球场上、乒乓球桌旁常常可以看到他的身影。新同志到部时,他一般都要去看望;年轻人结婚,他要去祝贺;有谁生病住院,他要去探视。他常到机关食堂、幼儿园、招待所检查后勤工作。在安子文同志言传身教影响下,中央组织部的同志能够自觉继承和发扬延安时期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受到党内外干部群众的称道。中央组织部一直被同志们誉为“党员之家”、“干部之家”。
斯人已逝,风范长存。安子文同志的精神和作风,在当前贯彻六中全会决议,搞好党风建设的形势下,尤其值得我们每个共产党员、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学习和发扬。
随便看看别的资料:
热门资料: 生活妙招 兔子百科 生肖運勢 古書大全 養生常識 健康飲食 古人大全 歷史人物 科普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