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示:采集本站数据请保持每秒一条的频率。高于此频率则失败,滥采则封IP。谢谢!

1990-09-19第5版面所有文章内容

叔牙之风[报告文学]

第5版(文学作品)
专栏:

  叔牙之风[报告文学]
  李延国
济南钢铁厂内一座荒草丛生的古墓里,长眠着春秋战国的名人——鲍叔牙,当年他谢绝齐桓公任命,极力举荐才高北斗的管仲为相。管仲任相后推行一系列改革措施,设立人才选拔制度,使能者在职,贤者在位,人尽其才,辅佐齐桓公成为春秋时第一霸主。1983年的一个秋日,新上任的厂长马俊才在巡视了垃圾遍地、生产不景气的厂区之后,来到鲍叔牙墓前久久伫立。他说,有一天要在这里建一座“叔牙纪念馆”。
                  ——采访笔记摘录
泪水是昂贵的
新厂长在生产调度会上闹“地震”了:
“买了那么多计算器,化验员竟没有发一个,仍然用计算尺计算铁水成份。计算器到底是生产工具还是什么等级标志?老周(调度员),把我的计算器给铁厂化验室的同志……”
马俊才推出了自己的计算器。
他给济钢人推出了一个新思路。中午,总调度室工程师黄孝和忐忑不安地来敲他的门,他正在那间宿舍兼办公室的小屋里啃吃窝窝头,当他看到来人手里的《关于改造原有烘窑、用氧化铁皮代替炼钢化渣剂》的技术报告(——他进厂后在小本上记下影响全厂经济效益的80多个问题[达1800万效益],其中就有每年当工业垃圾扔掉的上万吨氧化铁皮这一项)时,立即放下了手中的窝窝头:
“这个建议太有价值了,走,带我去烘干窑看看去。”两人来到现场,一番切磋后,老马当即拍板:“你马上写个立项报告。”
黄孝和听了,竟伤心地哭了。
马俊才知道那泪水的分量。多年来济钢科技人员戴过各式各样的帽子,最使他们伤心的是“文革”中某领导说的话:“没有臭老九照样炼钢!”而今阴影难消,黄孝和在生产调度的职位上,曾提出许多合理化建议,可就是没有谁理睬过。无怪有人发牢骚:在济钢有地方喝酒斗殴打扑克,就是没有地方绘图看书搞事业。
黄孝和第一次拿着有厂长签字的报告“旅行”去了,有关部门却连二米角钢也不批给他。黄孝和走不出“计算器怪圈”,只好回头找厂长:
“我是没咒念了。”
老马又一次被震动了,他请黄孝和列席了厂长办公会,并在会上说:
“我厂长的第一职责就是为人才大开绿灯,我们讲廉洁——强调开会自带茶叶,可另一方面,对科技人员提出的能创造十万、百万经济效益的建议却听而不闻,视而不见。这是最不能容忍的浪费,因为我们浪费的是世间最可宝贵的资源——人的智慧资源!”
马俊才的话决不是耸人听闻。人的智慧一旦实现了,其价值是很惊人的。黄孝和的方案投入实施后,当年就拿回了100多万元的经济效益。这之后,济钢有了一条新厂规:凡工程技术人员送交的方案,一周内必须作出答复,逾期不复的作为批准实施对待。
未名错案
轧钢厂技术科50多岁的杨育智近十多年来嘟囔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我要当厂长”。大概就是因为这句话,人们给他扣上了一顶“疯子”的帽子,他说的话,他做的事常被人耻笑,他提出的许多革新方案更是被视为废纸弃之不顾。
现代企业的进步靠两只轮子,一是技术进步,一是科学管理,两只轮子的驱动轴则是人。因此,厂长兼党委书记的马俊才从不放过一切了解人的机会,他把杨育智请到办公室:
“你又给省委写信要求当厂长?”
“嗯。”这位瘦瘦的厂长竞选人坐在马俊才对面,准备交锋。
“我提几个问题咱们探讨一下,如果你能办到,我把厂长让给你。你说不花一分钱把济钢搞成250万吨产钢能力的大型钢铁厂,根据是什么?有何决策?你准备上任后一年内解决职工住房问题,我问你,济钢现有多少缺房户?还有多少准备结婚的?需要多少房子?盖这些房子需要多少资金?还有解决农村户口的问题……”
“我把这些看得太容易了……”只一个回合,杨育智便决定退出“竞选”。
马俊才并不因此而冷落这位在野的“对手”。星期天,马俊才应杨育智的电话邀请,走进了轧钢厂技术科,杨育智喜出望外,带着几分“老天真”打开了墙角一只旧木箱,那里面塞满了技术革新方案、草图、建议书,它们大都具有一定价值,可是,几十年来却从未被采纳过。
马俊才眼皮酸酸的。木箱中褪色的照片和早年的剪报使马俊才看到了当年那个生龙活虎的“革新迷”。他原是鞍钢冷轧厂生产办公室主任,曾因填补过我国冷轧卷形矽钢片的空白,被评为“先进生产工作者”。60年代初,他带着30名技术人员支援济钢,阴差阳错丢了他的“正科级”。70年代,他改革氧枪喷头,提高使用寿命5倍。即使这样,这项成果还是被打入冷宫,几年后厂里却花高价买进这项技术。
杨育智开始告状了。每一次告状都附上他的革新方案。其结果是不言而喻的。
时光使图纸褪色,时光使他华发早生。那只旧木箱宛若一艘搁浅的生命之舟,载着这位已经躬了背的艄公挣扎着,搏击着,发出抗争命运的悲怆的船夫号子:马俊才听到了这号子声。他进厂为260名冤假错案受害者卸掉了身上的十字架之后,又在中层干部会上为杨育智“平反”:
“人家受了那么多挖苦、打击,包括人格的扭曲,还不泄气,还继续提建议,这是一种很可宝贵的主人翁精神!即使一个人的意见九成是错的,只有一成对了,也应该采纳那‘一成’,何况杨育智不是这样。”
杨育智的“资源”被开发出来了,仅他的轧钢闭路循环水一项革新,每年就为国家节约22万吨地下水和30万元排污费。接着是第二项、第三项……
杨育智不再竞选厂长,但却得到了一套三居室住房。马俊才提议并通过厂长办公会议规定:有贡献的工程技术人员住房和厂级领导同标准。
给他留下茅台酒
1988年初,马俊才决定起用瘦瘦巴巴、长得像钢筋一样结实的梁永芳任炼钢厂一把手时,有人提出:“他脾气粗暴,方法简单,好喝酒……”
梁永芳只是中专毕业,没有大学学历。这在文凭风极盛的80年代中期,凭这一条就可以定他是“瘸子”而非将军!
学历并不就是知识本身。车工出身的梁永芳干过几年“动力”,又干过11年“机修”——炼钢生产从某种意义上讲打的是设备仗,他的这一实践很重要。他搞的炼钢座包台提高效率一倍,任炼钢厂副厂长时分管设备,在转炉扩容等一系列设备改造中立下汗马功劳,使30万吨的炼钢能力上升到1987年的50万吨。他“脾气暴”,风呼火啸的炼钢车间像战场,文质彬彬能行吗?他“好喝酒”,可他从未在工间饮过酒。用人当用人之长,而不是用其全。马俊才力排众议,梁永芳上马了。
谁知梁永芳出师不利,4月的一个深夜,厂区轰然一声巨响,炼铁的三号高炉炉底烧穿了。高炉事故导致他的转炉7天没有铁水,接下来6月大停电,7月大雨淹了设备……坎坎坷坷,把个梁永芳折腾得形销骨立。
“撤了他!”办公会上有人提议。眼里充满血丝的梁永芳也翘首等待着马俊才的一句话。
马俊才给他的是一份信赖:“全厂保炼钢!”
马俊才有句名言:企业决策就是“算”。他和梁永芳坐下来挖掘“时间资源”,把转炉冶炼时间换算成钢产量,恰好一分钟一炉钢,给国家创造350元产值;浪费一分钟,加上能源消耗,国家会少收入450元。“一分钟炼钢精神”在全厂叫响了。梁永芳进一步完善生产流程,实行科学运行,标准化操作。粗中有细的梁永芳还从马俊才那里学会了关心人,举办“国家有困难,我们怎么办”演讲会、请“贤内助”来厂作客、为炼钢工人设“红娘奖”等活动激励士气。一年过去了,他梁永芳创下了年产58万吨钢的历史最高纪录。马俊才不露声色地对这员骁将说:“上去的台阶不能下来,下来就免你的职!”梁永芳自我加压:“1989年坚决攻下60万吨钢的大关!”他厉兵秣马,年底提前三天创出了64万吨钢的高产,冶金部领导赞叹不已:小炉创大业,全国第一。
梁永芳准备在食堂摆上几十桌犒劳有功将士,每桌来一瓶“佳酿”,也请总厂领导来助助兴,谁料马俊才一听,忙说:“不能办,中央三令五申,办个晚会庆祝一下吧,我去。”
马俊才给了梁永芳一次出国的机会,带他去日本考察人家5000人年产600万吨钢的炼钢厂,这又使梁永芳看到自己那水平还差一大截子。
回京后马俊才自掏腰包在烤鸭店弄了一桌,上茅台一瓶,他给每人斟上一小杯后捂着酒瓶说:“老梁不喝啤酒,茅台都留给他了。”
梁永芳心中热浪翻腾:“你这个马司令真会疼人,1990年我不拿下70万吨钢我不姓梁!”
伯乐之忧
马俊才上任不久,看到了一份夫妇合写的请调报告。丈夫曹同乐清华物理系毕业,妻子黄纯懿是清华电机系学工业自动化专业的。马俊才的慧眼一下子就看出这是一块难得的连璧玉,他们身上带着济钢上自动化管理的契机。在一次座谈会,马俊才望着30多岁就谢顶的厂职工学校教师曹同乐问:
“你们夫妇为什么非要离开济钢?”
“岳父81岁了,需要人照顾。”
“这好解决,你们搬回市里住,我每天派车接送你们。”
厂长的关注使智慧多头发少的曹同乐感动不已,他觉得这位厂长颇有伯乐之风。
马俊才把曹同乐当成朋友,推心置腹地说:“我也是50年代北京钢院毕业的老大学生,我理解知识分子最苦闷的,是他的事业理想得不到实现,是他的正确建议不被采纳。因为对于一个知识分子来说,创造是他生命的高级需要。”
曹同乐掏出心里话:“工作不对口,自己的长处变成了短处,我们是看不到希望才走的!”
曹同乐夫妇不能走。而要做到这一点,最重要的是用事业的前景吸引他们。他对曹同乐说:“‘把济钢建成人们向往的地方’(济钢建厂方针)得靠我们大家,我可以用厂长的权力给你们创造最好的工作条件,让你们有用武之地。”
他们夫妇很快被安排到设计科工作,马俊才把济钢搞自动化管理的大舞台推给了他们。但习惯于按传统模式工作的人担心地说:“我们上电脑条件还不成熟!”马俊才却决意拨出50万元巨款给曹同乐夫妇作“试验”。他们夫妇深知这50万元是炼钢工人用一炉炉钢水浇铸的一个希望,便呕心沥血地干,终于搞成了高炉和板坯连铸的电脑自动化管理,获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土法上马”的济钢从此跨入了自动化管理的新时期。
如果当初他们夫妇悄然走了呢?那将是会计师不能下帐的“损耗”,将是济钢报表无法呈报的巨额“减利因素”!
必须从完善体制入手,避免“伯乐悲剧”!马俊才由此加快了济钢科技干部体制改革的步伐,推行了考评制度、聘任制度、奖惩制度等一系列改革措施,为科技人员建造了施展才华的大舞台。
实力雄厚的马俊才于1988年初作出了一个惊人决策:不停产上四辊轧机,在500平方米的空间一边用三辊轧机坚持生产,一边安装庞大而复杂的四辊轧机设备,几十次论证会,马俊才从“秀才”们的脑回沟里抠出了一条科学的“临时生产线”,施工与生产交错,钢焰与焊花齐飞,这是济钢人才体制和人才质量的大检验。1989年元旦,调试成功的四辊轧机轧出了第一块优质薄板,而老三辊也创出了4000万元的好效益,恰好赚回了一个“四辊”。济钢因此而跃上了新的台阶,在市场疲软的1989年和1990年,四辊成了济钢的“金饭碗”。他们在创造这个为中国冶金界瞩目的奇迹的同时也发现了自己,锻造出铮铮作响的济钢精神,省委书记姜春云来视察后归纳为“自我加压,争创一流”。
四辊轧机的控制技术当然也是第一流的,在完成这一工程后,曹同乐被破格晋升为副总工程师兼自动化部长。这位秃了顶的年轻副总还不太熟悉自己的职责,登门求教厂长,马俊才回答:“按总工程师工作条例——在技术上代行厂长职权。”
齐鲁钢铁汉
落生在沂蒙山里的马俊才,16岁时曾目睹过激烈的孟良崮战役。硝烟飘散后不久,便背上一捆煎饼卷,带着堂弟步行5天到达潍坊,进八路军的兵工厂当上了翻砂工,每天抬着沉重的坩埚浇铸着“干干梨”(手榴弹)。从那时候起,马俊才便和钢铁结下了不解之缘。他在北京钢院毕业后分到山东省冶金厅机关工作了20多年。51岁上接受了济钢这个处级厂长的任命,当时的济钢像只扎了钉子的车轮,越跑越瘪——1979年利润2100万元,1980年降到1400万元,1981年跌到800万元,比多灾多难的1976年还差一大截子。马俊才上任时给厅长留下一句话:“我宁肯少活10年,也要把济钢搞上去。”地球绕着太阳转了6圈,他没向国家要一分钱,而是靠内部挖潜,自我积累,自我发展,6年上了6个台阶,共向国家上缴税利5.4亿元(等于拿回三个济钢)。他们以才生财,正在逐步建立自己强大的企业联合集团,将自己的产品和革新成果打入国际市场,创立了很高的信誉。如今济钢是人才济济,钢水滚滚,跃居为全国58家地方钢铁企业的前列,和邯钢、安钢并称“三雄”,而其经济效益又居首位。
1989年5月4日山东省委省政府联合发出通知,号召全省各行各业学习济钢。济钢还被授予全国思想政治工作优秀企业称号。
一位中央领导同志来济钢视察时问马俊才:“你厂长兼党委书记主要抓什么?”
马俊才果断地回答:“人!”
那么,又是什么巨大力量激发着马俊才的拚搏呢?这个“大器晚成”的企业管理者拒绝了职代会决议奖励给他的两级工资,顶住了诬告和责难,在接任了山东省冶金厅长之后仍留在这个处级钢铁厂苦战,他到底是为了什么?
他把舞台越铺越大——为节约土地、节约资金、节约时间,马俊才对原有的炼钢厂进行不停产改造,建成了100万吨钢的生产能力,这意味着济钢将依靠自己的力量跨入“百万吨钢的大型冶金企业”的行列,这是济钢人跨越世纪的冲刺!夏初的一天,我随这位山东的“钢铁大王”来到“大炼钢”工地,听他在指挥部会议上大声放言:“不行,工期不能排到明年4月。那样,就等于明年下半年才能投入生产,少拿几十万吨钢!我们是逼上梁山——一天也不能放松,一步也不能放慢,今年6月完成土建,10月设备安装扫尾,11月正式生产,明年一开年就发挥威力,就按这个思路干!张孚镇,你用系统工程倒排一下工期!”
他把巨大的压力传导给每一个与会者。那个集胃病、糖尿病、支气管咯血于一身的“大炼钢”副总指挥张孚镇,是工程方案的制订者。马俊才的讲话无疑是对他的一种鞭策。他抬起充满血丝的眼睛望着马俊才时,正碰到马俊才那炽热的目光。那是怎样一副充满魅力的目光啊,真诚,坚定,睿智。当年,背着“出身不好”包袱的张孚镇,就是被马俊才用这样的目光所注视着,把他从钳工堆里拔出来,发挥他“技术尖子”的优势,采纳了他在病中设计的四辊改造“临时生产线”方案,又把“大炼钢”的帅印交给他。他张孚镇从北京钢院毕业20多年来,从来没有这么忙过,这么累过,他真想喊一声“苦”,可对着马俊才的目光他却喊不出来。
“同志们,我们济钢人是用缩短生命的代价来换取济钢高速发展的。困难吗?潜力就在困难之中,效益就在困难之中,希望也在困难之中!”马俊才洪钟般的声音感染着每一个与会者。
还有什么可辩驳的呢?张孚镇向他的厂长微微点一下头,那是价值千金的许诺。会一散,瘦骨棱棱的张孚镇就跟着那个沂蒙山的儿子戴上安全帽走上了工地。那里,起重机、搅拌机、卷扬机、打桩机正在紧张作业,临时天桥上渣车载着千度高温的钢渣从人们头上隆隆驶过,每隔15分钟炼钢车间便传来一阵清脆的出钢钟声,这钟声、渣车声和各种机械的轰鸣交织成一曲气势恢宏的交响乐,震撼着叔牙长眠的齐鲁大地。马俊才和他的“将军”们走进上千名“黄皮肤”组成的战斗群体中,和他们浑然成为一体。我真切地感到了他们在那里所注入的伟大激情,这激情在大地上写下了他们骄傲的名字——主人公!
此文辍笔,传来马俊才荣获全国政治思想工作创新特等奖的消息。在此,谨祝济南钢铁厂叔牙之风常在。

选择

第5版(文学作品)
专栏:我们的时代

  选择
  河山怀
种族不能选择,
肤色不能选择,
可我却选择了你呵,
黄河。
选择你,就是选择顽强,
选择你,就是选择抗争。
九曲黄河,
一半儿碧绿,一半儿金黄;
这是一部起伏跌宕的史诗,
一串惊天动地的旋律,
谁读懂了谁就是孝子,
谁唱准了谁就是忠臣。
当卢沟桥畔响起枪声,
有人惊诧,有人仓皇,
有人奋起,有人抗争,
即使倒下了,也是血肉长城。
家族不能选择,
血型不能选择,
可我选择了你呵,
北京。
选择你,就是选择自信;
选择你,就是选择坚定。
几代京城呵,
一半儿古老,一半儿年轻,
你是祖国的心脏,
你是历史的见证。
谁听清了,谁就是英雄战士,
谁辨明了,谁就有火眼金睛。
当社会主义大船遇到风暴时,
有人摇晃,有人坚定,
有人逃跑,有人献身,
英灵不灭,那是闪耀在天的星星。
父母不能选择,
兄弟不能选择,
可我却选择了你呵,
我的事业。
我的事业,
一半儿苦涩,一半甜蜜,
你就是长江,你就是黄河,
两条横贯东西的钢铁动脉。
选择你,就是选择开拓,
选择你,就是选择竞争。
选择你就是选择短短的相聚,
选择你就是选择长长的思恋;
选择你就是把蛮荒踩在脚下,
选择你就是把文明交给未来。
在川黔,在宝成,
在徐连,在衡广,
哪里没有先辈的忠骨!
  哪里没有同伴的身影!
    (作者单位:成都《铁道建设报》)
随便看看别的资料:
热门资料: 生活妙招 兔子百科 生肖運勢 古書大全 養生常識 健康飲食 古人大全 歷史人物 科普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