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示:采集本站数据请保持每秒一条的频率。高于此频率则失败,滥采则封IP。谢谢!

1985-09-30第5版面所有文章内容

坚持把改革放在首位

第5版()
专栏:

坚持把改革放在首位
高尚全
坚持把改革放在首位,是《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七个五年计划的建议》中提出的一项基本指导原则。全党明确这样一个基本指导思想和原则,对于保证和促进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顺利进行和我国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七五”计划是改革的计划
“七五”计划在某种意义上讲也可以说是改革的计划。“七五”期间的任务,概括起来主要有三条:一是为改革创造良好的经济、社会环境,基本上奠定新的经济体制的基础;二是为九十年代的经济发展准备必要的后续能力;三是使人民生活继续有所改善。第一条是“七五”期间最重要的任务,后两条不管是为九十年代准备后劲或者是继续改善人民生活,也都离不开改革。所以,“七五”期间的重点是改革,必须把改革放在首位。
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提出,改革是为了建立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七五”期间是全面改革我国经济、科技、教育等管理体制的关键时期。我们要争取在今后五年或者更长一些的时间内,基本上奠定具有中国特色的新型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基础。这是一项十分艰巨而复杂的任务。如果我们不把改革放在首位,那末新的经济体制的基础就建立不起来。“七五”期间突出改革,把改革放在首位,不仅着眼于当前,更重要的是着眼于未来。党的十二大确定了我国经济建设的宏伟战略目标。第一步,从1981年到1990年的前十年,主要是打好基础;第二步,从1991年到2000年的后十年,争取进入一个新的经济振兴时期。小平同志后来又提出,在下一个世纪再用五十年的时间,使我们的国家接近发达国家的水平。当前经济形势的发展迫切需要改革,实现宏伟的长期战略目标也迫切需要改革,坚持改革,推进改革。因此,进行全面的经济体制改革,是我们当前压倒一切的也是最艰巨的任务。争取在“七五”期间或者更长一些的时间内,基本上奠定有中国特色的、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基础,就可以进一步理顺经济关系,保证我国经济在今后五年、十年、二十年以至下一个世纪内的持续、稳定、协调发展。
为改革创造良好的经济环境和社会环境
“七五”期间坚持把改革放在首位,必须有良好的经济、社会环境。因此,要保持社会总需求和总供给的基本平衡,使积累和消费保持恰当的比例;合理确定经济增长率,防止盲目攀比和追求产值产量的增长速度;保持物价总水平的基本稳定,制止通货膨胀,避免经济生活的紧张和紊乱,以保证改革的顺利进行。
当前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势头很好。改革使国民经济开始出现持续、稳定、协调发展的新局面,展现了良性循环的前景,十二大提出的争取我国财政经济状况根本好转的任务已基本实现。同时,也应看到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特别是去年第四季度以来存在着不同程度的某些宏观经济失控的问题,主要是:工业增长速度过快,固定资产投资规模、信贷资金和消费基金增长过猛,部分商品价格上涨过多,国家外汇储备下降。党中央、国务院及时地采取了措施,使这些问题正在逐步地解决。如何正确认识和解决这些问题,这是关系到是否坚持改革的方向问题。有的同志认为,某些失控现象是改革造成的,因此解决失控问题就必须用老办法,走回头路。这种看法和解决问题的办法是不可取的,也是危险的。
历史的经验证明,某些宏观经济的失控,同改革没有直接的、必然的联系,而主要是由于片面追求高速度、盲目扩大基本建设规模造成的。我国历史上曾发生过几次程度不同的宏观失控。第一次是1958年“大跃进”,提出了钢产量翻一番的不切实际的口号,基本建设投资1960年比1957年增长一点七一倍。第二次是1970年,国民收入中用于积累的部分比上年猛增73%。1971年的积累率达到34.1%,出现了职工人数、工资总额和粮食销售量的“三突破”。第三次是1978年要求大干快上,提出要建十个大庆、十个鞍钢,大上基本建设,积累率达到36.5%。去年第四季度以来出现的某些失控现象,与前三次性质不同,程度不同,是在我国经济形势很好、新旧体制转换过程中发生的,是前进中发生的问题。某些失控现象,是由于微观经济放活以后,宏观经济的改革没有跟上。说明改革还不配套、不及时,而不是改坏了,更不能说失控是改革的结果。解决失控问题的根本出路在于建立新的体制,采用新的办法,回到老路上去是不能解决问题的。过去几次出现失控时,主要是通过上收权力、通过行政办法来解决,这在短期内都曾起了积极的作用。但由于旧的体制的弊病没有克服,缺乏一种内在的控制调节机制,所以经过调整,一旦形势好了,往往旧病复发,形成“一统就死,一死就叫,一叫就放,一放就乱,一乱就统”的恶性循环。这方面的经验教训是值得注意的。如果在新旧经济体制的交替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问题,就缺乏耐心和决心,使旧体制、旧思想占了上风,就会使改革不能坚持下去,或者走上歪路。我们党总结了国内外的历史经验,明确指出,改革必须坚持,这个路子必须走,即使遇到大的风波,我们也要坚持。这是改革顺利进行的根本保证。
有的同志主张,要争取一个供略大于求的有限的买方市场,使总需求与总供给保持基本平衡,使经济体制改革有一个比较宽松的环境。所谓宽松的环境也是相对而言的。我们不能等待完全具备了条件、形成了买方市场、环境治理好以后再来改革。争取一个比较宽松的环境,这本身也是改革。要使两者互相联系,互相促进。有的同志认为,买方市场是资本主义的产物,社会主义国家不可能形成买方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只能在供不应求的紧张状态下进行;认为超高速度是经济改革后能量释放的表现,是正常的,卖方市场的存在不是改革的阻障,而是进一步改革的良好的机会。这是两种不同的看法,一种认为改革必须有一个比较宽松的环境,一种认为改革只能在经济生活紧张状态下进行。对于这个问题,《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七个五年计划的建议》和赵紫阳总理《关于制定“七五”计划建议的说明》中作了明确的回答,指出:从根本上说,改革是为建设服务的,从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来说,建设的安排要有利于改革的进行。经济生活各方面都绷得很紧,改革就难以顺利进行。为了给改革创造比较宽松的环境,不能片面追求过高的经济增长速度,不能盲目扩大基本建设规模。同时,要使广大干部和群众充分认识改革的艰巨性和复杂性,对改革中可能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作好克服困难的思想准备。要加强政策观念、整体观念和法治观念,反对违反职业道德、损害公众利益的行为,从而为改革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为奠定新经济体制的基础而奋斗
为了在“七五”期间或者更长一些的时间内,基本上奠定具有中国特色的、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基础,必须抓好三个互相联系的基本环节:第一、进一步增强企业特别是全民所有制大中型企业的活力;第二、进一步发展社会主义的有计划的商品市场,逐步完善市场体系;第三、逐步减少国家对企业的直接控制,建立和健全间接控制体系。同时,要配套地搞好计划体制、价格体系、财政体制、金融体制和劳动工资制度等方面的改革,使之既有利于微观搞活,又有利于宏观控制,以保证和促进整个经济的稳定和发展。
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要增强企业的活力。企业特别是大中型骨干企业是否有强大的活力,是关系到我国经济全局的一个关键问题,也是我国今后经济发展的希望所在。目前全国有五千八百多个大中型企业,它们约占全国企业总数的2%,而拥有的固定资产和上缴税利的比重约占全国企业的66%,在国民经济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近年来,随着简政放权和其他改革的进行,企业的活力有所增强。但大中型企业搞得比较活的还占少数。为了使企业特别是大中型企业真正成为相对独立的、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社会主义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首先要靠企业自身的努力,如通过改革加强管理,继续落实各种形式的经济责任制,提高产品质量,降低物质消耗,提高企业和职工队伍的素质,把企业的巨大潜力挖掘出来。同时,要根据不同情况适当调减调节税,减轻不合理的负担,继续落实和完善国务院关于扩大企业自主权的各项规定,减少中间层次,把经营管理权真正放到企业。通过这两方面的努力,使企业具有产品竞争能力、资金增殖能力、智力开发能力、市场应变能力,也就是说企业有了自我改造和自我发展的能力,才能保证企业的技术进步和经济效益的提高,从而保证对国家贡献的增大,保证职工生活水平的提高。
在公有制基础上发展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就必须有有计划的商品市场。市场是交换的场所,有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就有市场。没有商品市场,就没有社会化大生产。要破除一提商品市场就是实行市场经济、就是资本主义的旧观念,树立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必须有社会主义商品市场的新观念。
社会主义商品市场的主要特点:一是开放市场是有计划有领导进行的,不是盲目的;二是国营商业发挥资金、设备和技术等方面的优势,参与市场调节,起到吞吐物资、平抑物价的作用;三是在国家领导和控制下改革价格体系;四是劳动力不是商品,土地、矿山、银行、铁路等不是商品。这些特点反映了有计划商品经济发展的要求,也是区别于资本主义商品市场的重要标志。
在继续扩大消费品市场的同时,要积极发展生产资料市场。发展生产资料市场要有一个逐步前进的过程,不能急于求成。从没有市场到一定范围的市场,再从几个城市之间联系起来的市场,最后形成全国性的生产资料市场。逐步形成和完善市场体系的关键,是改革价格体系和价格管理制度。理顺价格与发展生产资料市场,是辩证的发展过程,价格合理了,就为形成和发展市场创造了条件;有了市场,就可以进一步促进价格体系的合理化。为了适应商品市场发展的要求,还必须逐步发展资金市场、技术市场和劳务市场,逐步完善市场体系,才能发挥竞争机制的优胜劣汰作用和各种经济杠杆的调节作用,从根本上提高企业和全社会的经济效益。
国家对企业的管理,从直接控制为主转为间接控制为主,是经济管理工作的根本转变,是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也是是否奠定了新经济体制基础的一个重要标志。
实行间接控制为主,必须建立和健全宏观经济间接控制体系,包括计划体系、经济杠杆体系、经济法规体系和经济组织体系。计划体制的改革,要从指令性计划为主、行政办法为主、实物指标管理为主转到运用经济政策、经济手段进行间接的、更全面的宏观控制的轨道上来。协调配套地运用经济杠杆,正确地发挥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作用,是加强宏观控制、实行间接管理的重要环节。要通过财政税收和金融手段,调节和控制社会总需求。要加强经济立法和经济监督,充实工商行政管理、审计、统计、计量、标准等部门。要加强综合性管理部门,提高宏观控制调节能力,逐步调整和精减专业部门,使组织机构适应经济体制改革和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

教师是真正的劳动人民

第5版()
专栏:报刊文摘

教师是真正的劳动人民
9月23日本报《海外版》发表了廖沫沙的《教师是真正的劳动人民》一文。作者说:在欢庆我国第一次教师节的时候,免不了回想到过去这几十年、一直到“文革”,我们在对待教育、科学、文化以及知识分子(当然包括教育家和教师)的问题上所犯过的种种错误。
这些错误是怎样犯下来的呢?除开历史根源和社会根源以外,我看还有一个思想认识上的根源,就是对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历史唯物主义有不正确的理解,首先是对马克思“劳动创造世界”的“劳动”一词有片面的理解,以为人类的生产劳动单纯是用手的体力劳动;由此推衍出,只有从事体力劳动的工人农民才是劳动人民,从事智力(或称“脑力”)工作的人,都不属于劳动人民,即使他们投身到革命阵营来从事革命工作,也还是“阶级异己分子”,对他们加以歧视。
实际上这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劳动和劳动生产力学说的一个极大的误解。
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的《劳动在从猿到人转变过程中的作用》一文开头的一段,就说得很清楚:劳动“是整个人类生活的第一个基本条件”,“劳动创造了人本身。”“手不仅是劳动的器官,它还是劳动的产物。”劳动的产物,不仅是手,还产生出语言,由此又发展了人的感官和脑髓,“脑髓和为它服务的感官、愈来愈清楚的意识以及抽象能力和推理能力的发展,又反过来对劳动和语言起作用,为二者的进一步发展提供愈来愈新的推动力。”
这就是说:手和脑同样是劳动的产物,二者也同样推动劳动的发展。
恩格斯在同一篇文章中,把手和脑对劳动的推动作用说得更加清楚:“由于手、发音器官和脑髓不仅在每个人身上,而且在社会中共同作用,人才有能力进行愈来愈复杂的活动,提出和达到愈来愈高的目的。”《(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第515页)
从这几段话里,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手和脑同样是生产劳动的产物;人类的生产劳动总是手脑并用的;手和脑的分工,只是在生产劳动中各自运用的多与少的差别而已,在生产劳动中绝对的手脑分离(单用手或单用脑)是不可能的。因此马克思在阐明劳动生产力的决定因素时,这样说:“劳动生产力是由多种情况决定的,其中包括:工人的平均熟练程度,科学的发展水平和它在工艺上应用的程度,生产过程的社会结合,生产资料的规模和效能,以及自然条件。”(《资本论》第1卷第53页)而且马克思还特别说明生产力的发展来源。“生产力的这种发展,归根到底总是来源于发挥着作用的劳动的社会性质,来源于社会内部的分工,来源于智力劳动特别是自然科学的发展。”(《资本论》第3卷第97页)
这就是说,要发展生产力,不仅要依靠工人的体力劳动,更重要的是依靠“智力劳动特别是自然科学的发展”。因为人的体力的提高是有限度的,而智力的提高与科学的发展却无穷无尽。
这样说来,把直接从事工农业生产的脑力劳动者归属于劳动人民,是天经地义、理所当然的了。可是,除去这部分与工农业生产直接相关的人以外,还有不少人从事着与工农业生产无直接关联的脑力工作,对于这些人,又当如何评价呢?他们能不能归属劳动人民呢?在《共产党宣言》中,有这样一段话:“资产阶级抹去了一切向来受人尊崇和令人敬畏的职业的灵光。它把医生、律师、教士、诗人和学者变成了它出钱招雇的雇佣劳动者。”(《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253页)
这里提到的是“教士”,没有提教师。但是马克思在分析“非物质生产领域中的资本主义表现”时,特别举出教师来作“雇佣劳动者”的例子:“在学校中,教师对于学校老板可以是纯粹的雇佣劳动者,这种教育工厂在英国多得很。这些教师对于学生来说,虽然不是生产工人,但是对于雇佣他们的老板来说,却是生产工人。老板用他的资本交换教师的劳动力,通过这个过程,使自己发财。”
在马克思的学说中,在资本主义社会,尽管是非物质生产的一切脑力劳动者,凡受雇于资本家或地主的,就都是十足的雇佣劳动者,他们同工人农民一样,是被剥削的劳动人民。
在资本主义社会、在旧社会中,教师是雇佣劳动者,是劳动人民,难道到了社会主义社会,教师反而脱离劳动人民的行列,成了剥削阶级了吗?

《朱德元帅的一生》序

第5版()
专栏:

《朱德元帅的一生》序
黄华
《朱德元帅的一生》即将出版了,我有幸先读过书稿,特别感到高兴。这固然是由于书中许多生动感人的故事,激起我对朱德同志(我总是习惯地称呼他朱总司令)无限敬爱之情和长久的回忆,更重要的是,这种歌颂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伟大功勋和高尚品德的书,对于教育广大人民特别是青年一代,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这一宏伟和艰巨的事业而团结战斗,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因为我就是由于他们的以身作则,言传身教,才逐渐成长起来。尤其是朱德同志,我两次在他身边工作,受到的启迪和帮助更大。他那高尚的革命品德和伟大的革命精神,永远激励我努力前进。
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们的伟大思想和高尚品德,是我们党极其珍贵的精神财富,是我们的传家宝。半个多世纪以来,我们党之所以能够领导全国人民,经过艰苦卓绝的奋战,取得了扭转中华民族命运、改变世界力量对比的伟大胜利,追根溯源,都离不开体现在已故的和仍健在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们身上的思想、作风、品德和伟大的革命精神。因此,运用各种形式和方法,如实地宣传和歌颂他们,使前辈们在毕生的战斗历程中培育起来的革命传统和优秀品德,感染亿万立志振兴祖国的人民,鼓舞他们在建设现代化的具有高度民主和高度文明的社会主义中国的新长征中,发挥更加伟大的作用,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具有特别重大意义的工作。
朱德同志是一位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是我党我国我军卓越的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和领导者,是一位驰名中外的英雄人物。过去由于种种原因,特别是林彪、江青两个反革命集团的干扰破坏,朱德同志的许多卓识远见和高贵品质,没有得到应有的宣传。这不能不说是一件憾事。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朱德选集》出版了,接着又陆续发表了一些宣传朱德同志的文章,弥补了过去这方面的不足。但是,朱德同志伟大而光荣的一生,几十年惊心动魄、丰富多彩的革命斗争生活,尚有待于革命文艺家们去开掘,去表现,去讴歌。
正因为如此,《朱德元帅的一生》的出版,就更加令人高兴。这部书以大量翔实的历史资料为依据,用生动的笔调,第一次比较全面地记述了朱德同志几十年艰难曲折的革命历程和他为党为人民所建立的丰功伟绩。从这部书里,读者能亲切地感受到朱德同志有着多么博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的胸怀,对中国革命的深知卓识,气吞山河的革命壮志,纯朴坦达、一心为公的高尚品德,和那一颗对党对人民无限忠诚的心;感受到他既是统率千军万马的威严统帅,又是极其平易近人的普通一兵。从这部书里,人们会具体而形象地理解到朱德同志之所以受到国内外亿万人民那样衷心地爱戴和尊敬决不是偶然的,从而懂得要想做一个真正的共产党员和革命者,应该向朱德同志学习些什么。
这是一部故事集,但是其中的许多篇章,读来又象是优美的散文。充满字里行间的激情,不时会撞击我们的心弦,引发出强烈的共鸣。我深感,如果不是怀着对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深厚的爱,对朱德同志一生经历细心深入的研究和体会,是写不出如此生动、如此感人的故事来的。据我所知,有些篇章,作者是怀着深厚的革命激情、含着热泪写成的。
我喜欢这部书,希望广大读者也喜欢这部书。我殷切地期待着有更多更好的以表现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斗争生活为题材的作品问世。
(本书由刘启光、潘克定编写,今年11月份将由天津新蕾出版社出版。)

《政治经济学》下卷简介

第5版()
专栏:

《政治经济学》下卷简介
任云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宋涛主编的《政治经济学》下卷(社会主义部分)新近由人民出版社出版。
这本书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对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中提出的一些重大经济问题,在理论上作了阐述。
《决定》指出,增强企业活力是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据此,本书对社会主义企业的性质和它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作用以及建立多种形式的经济责任制等问题,作了详细的分析;对增强企业活力、扩大企业自主权的必要性作了理论的阐明。《决定》提出,应建立自觉运用价值规律的计划体制,指出社会主义经济是生产资料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本书在阐明了社会主义实行计划经济的必要性之后,论述了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存在的必然性、特点及价值规律的作用,并在此基础上,对发展社会主义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建立自觉运用价值规律的计划体制,充分重视经济杠杆的作用和逐步改变计划管理方式等问题进行了分析和论证。此外,对正确发挥政府机构管理经济的职能,认真贯彻按劳分配原则,允许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依靠勤奋劳动先富起来,以及积极发展多种经济形式和对外开放等问题,都从政治经济学的角度在有关章节中作了一定的理论说明;对我国农村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合作经济,建立合理的农业结构和发展农村商品经济等问题,也努力从理论上进行了分析。
这本书的上卷本(资本主义部分)已在1983年出版。
随便看看别的资料:
热门资料: 生活妙招 兔子百科 生肖運勢 古書大全 養生常識 健康飲食 古人大全 歷史人物 科普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