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示:采集本站数据请保持每秒一条的频率。高于此频率则失败,滥采则封IP。谢谢!

1982-09-19第7版面所有文章内容

回忆一个美丽的国家

第7版()
专栏:海外游踪

回忆一个美丽的国家
艾芜
我梦见这么一个地方,有巍峨的高层楼房,有整齐美丽的街市;可是到处又都有茂密的绿树林子,有长满鲜花香草的园地。可以说它是有着许多花园的城市,也可以说,城市是在花园中。我醒来一想,这是什么地方?啊,这是我一年前到过的地方,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的首都平壤,东方一个美丽的都市。
这个都市把人类最喜爱的植物,各种绿色的树林,有计划地分配在楼前屋后,让葱茏绰约的姿影,出现在窗外,使人感到如同住在公园中一样。
我在平壤市内普通江旅馆住过,天天早上,在垂柳的湖边散步。伸向湖中的半岛上,密布树林,一直延伸到稍远处青色的丘陵地带,从那里传来了“布谷,布谷”的鸣声。又有小鸟,一群群地飞上林梢,又一下子飞落下去。有时还听见野鸡粗糙的啼声。这一自然景色,仿佛使人到了幽静的乡村,进入大自然的怀抱。但一回首,不只是庞大的建筑出现在眼前,而在远处青色的林梢,高低不一的群楼,抹着轻微的晓雾,画也似地隐约出现,标明现代化的城市,已是人类生活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了,不能离开。
我喜欢在湖边的柏油路上散步,也欣赏粘在衣上的点点杨花,舍不得用手弹去。我轻轻地走着,生怕我的脚步声,惊飞了林中的鸟儿。我慢慢体会出了,朝鲜人民是最爱大自然风光的。我乘火车一过鸭绿江,直到后来又坐汽车到元山以至开城,一路上的浅山峻岭,都没有梯田,也没有开垦过的痕迹,全是覆盖着苍翠的树林,显然绿化得很好,使大地年轻,富有生气。
但他们热爱大自然的风光,绝不让它伫滞在原始状态中,而是把人们居住的城市以至乡村小镇,尽量向现代化的建筑设备走去。我们坐汽车到开城,到元山,以至到金刚山去,不仅城镇建设得好,就是公路旁边的休息站那样小小的地方,也建有两层精致的楼房,内面设备华丽,大理石的地板,铺上红地毯,令人惊喜。坐着喝茶饮啤酒,有着说不出的舒适。凭栏观望,青山壁立,流水一湾,田野似画,心旷神怡,旅途疲劳完全消失了。
朝鲜人民把大自然的绮丽风光,和城市现代化的精美建筑和设备,结合在一道,创造出了富有特色的城市,有着最新的风格。比如平壤市内一座15层高的妇产医院,家属来看病人,用不着爬上高楼,进入病房,只消坐在下面会客室中,凭电视的帮助,既可以看见楼上病房内的病人,又可以互相对话,如同会晤一样。病人床边设一根特殊电线,只消一拉动,就能同远隔几间屋子内的护士或医生讲话,用不着按电铃,更用不着打电话。其它现代化的设备很多,不一一列举了。
在平壤参观许多现代化设备,不能不看出朝鲜知识分子、科学家、工程技术人员,发挥了很大的力量,作出了很好的贡献。我想,这和他们得到极大的重视,是分不开的。有一天散步到了街上,在初日照高林的晨光中,看见高层的建筑上,有奇异的图案画出现,一边是斧头,一边是镰刀,中间立着一枝笔。这是朝鲜劳动党党徽的图案。有好些邮票上,也有这样美好的标记。这标示出共产主义的精神,发挥出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并重的光辉,同时也突出了知识分子的荣耀。
朝鲜科学家对城市现代化建设,是有功劳的,同时对农业也有很大的贡献。有一天,从元山回平壤,天黑了,还在高速公路驰驱,不断地看见车窗外一片黑影中的水稻田,点缀起无数的红色灯光,仿佛天上的星斗,变了颜色,下临人间。同车的朝鲜作家李然浩同志告诉我,这是科学种田,设置灯光,是为了消灭螟虫的。同时又告诉我,他们已经全部用插秧机插秧了,农业是在向现代化不断地前进。我也记起了金日成主席有关农业的讲话,说朝鲜农业的进步,不只是实行了机械化、化肥化、水利化,而更重要的,是从农业大学培养出大批农业人才,帮助农民,进行科学种田,收到很大的效益。看来,用在农业上的这枝笔,和农民使用的镰刀,显然是配合得很好的。
以上讲的一些成就,我以为都和智力方面的大量投资,颇有关系。游金刚山时,在风景壮丽的山道上,一个导游的朝鲜女青年,就是三年制大学毕业的。依教育体制的规定,她理应当小学教员,为了工作的需要,分配作个导游员。从她那里知道,小学教员的工资一月90元(合人民币80多元)。待遇之高,我并不惊异,倒是知道幼儿园的保育员须要专科学校毕业,幼儿园的教养员则要三年制大学毕业,不能不感到智力投资的深厚,使人肃然起敬。因为这是进行现代化,走入先进国家的行列,必须经过这条教育的道路,正如上金刚山一样,想爬上高峰,一定要遵循大家走出来的山间蹊径。该过铁索桥的时候,就得跨上铁索桥(上金刚山有八道铁索桥),该沿着清澈的山溪,就得沿溪,缓缓而行,一点也不能凭着主观的愿望和幻想。
我要回国的时候,最后一天的早上,又在湖边散步,又听见了来自树林的鸟鸣,含意已不是“布谷,布谷”,而是“教育,教育”了。这一改变,我感到惊异,但从习惯上讲,也很自然。我小时候,就知道人们总是依照自己的心情,随意翻译鸟语的。农民种地,说是“割麦插禾”、“包点包割”,母亲要女儿包脚,便说成“幺姑包脚”,小孩子逃学,说成“我不想学”。由于这样,可以说,在朝鲜参观访问期间,无形中引起了重视教育的心情,乃是难免的吧!
1982年9月14日
于北京(附图片)

卡罗尔和艾丽丝

第7版()
专栏:

卡罗尔和艾丽丝
乐山
“艾丽丝!请你接受这小小的故事。
用你温柔的小手,
把它藏在交织着童年梦幻的
神秘王国里头,
象流浪者从遥远的地方
采摘回的凋谢的花球。”
这是《艾丽丝漫游奇境记》序诗《在金色的黄昏》的最后一段。
今年是世界儿童文学名著《艾丽丝漫游奇境记》(以下简称《奇境记》)及其续篇《艾丽丝镜中奇遇记》的作者卡罗尔诞生一百五十周年。英国和其他国家的一些报刊先后发表了纪念文章。8月1日,伦敦举行了一个别开生面的大型化妆游园会。一进会场,人们就仿佛置身于《奇境记》中的奇境。儿童们(还有成年人)把自己精心装扮成小白兔、毛毛虫、小猪、鱼仆人、公爵夫人、帽匠、国王、王后……在那里唱歌、跳舞、尽情欢乐。
被译成30多种文字的《奇境记》及其续篇,至今仍为全世界读者所喜爱。据统计,除了莎士比亚的著作和《圣经》以外,它是人们引用最多的文学著作。许多有关政治、哲学、逻辑以及自然科学的书籍,都喜欢借用《奇境记》里的隽语,作为章节的标题。英国议会每年举行辩论的时候,总有些议员要说一两句《奇境记》中的俏皮话。例如,当反对党议员讽刺执政党开出一大堆改善人民生活的空头支票时,他们经常引用艾丽丝与白棋王后的对话——王后说:“我定的规则是明天有果酱,昨天有果酱,但是今天绝不会有。”艾丽丝反驳说:“可是总得有一天应该今天就有果酱。”《奇境记》中一些新造词语,今天已经变成了英语中的习惯用语。
一百多年以来,《奇境记》受到无数儿童读者和成年读者如此热烈的欢迎,以至于有人说,这简直是一个谜。法国某些评论家甚至提出,这部书是“超现实主义”的先驱。还有人说,这本书里含有人们还不能理解的哲理甚至玄理。其实,这些夸张的推测实在没有必要。卡罗尔的生活经历解答了这个问题。
刘易士·卡罗尔(1832—1898)的真实姓名是查尔斯·斯特威奇·道奇森。他是一位数学家、逻辑学家。在牛津大学执教终身。按照当时英国国教的规定,在牛津和剑桥任教的必须是教士,而教士只有当上了教区牧师以后才可以结婚。卡罗尔自幼口吃,他认为自己不适于做教区牧师的工作。由于不愿放弃在牛津任教,他决定终身不娶。
卡罗尔极其热爱儿童。他经常向孩子们讲故事。1862年7月的一天,卡罗尔和他的一位同事领着教区长的三个小孩(其中有10岁的艾丽丝)泛舟泰晤士河,后来又在河边野餐。在郊游过程中,卡罗尔给孩子们讲了艾丽丝漫游奇境故事的开端。孩子们一听就着了迷。应艾丽丝的请求,卡罗尔写了《奇境记》并亲自作了插图送给艾丽丝。英国小说家金斯莱在艾丽丝家中作客时,无意中发现了它,备加赞赏。由于他的建议,1865年,这本书终于问世了。《笨拙》杂志的著名漫画家坦尼尔重新绘制了十分精采的插图。1871年,《艾丽丝镜中奇遇记》也出版了,成为与《奇境记》并驾齐驱的姊妹篇。现在人们提到《奇境记》时,不言而喻,也包括它的续编。
在卡罗尔所处的维多利亚时期,英国文学创作十分繁荣,但儿童读物以道德说教的居多。《奇境记》异军突起,冲破了刻板的公式,摆脱了陈腔滥调,驰骋于神奇的幻想世界,使人为之耳目一新。故事中细腻的描绘,丰富的诗情画意和高尚的情操,配合着作者那逻辑学家遣词造句的工整和数学家的思维方法,使《奇境记》成为不朽的儿童文学作品。多年以后,卡罗尔回忆当初的情景时说,“为了开辟儿童神话故事的新途径,我一开头就让我的女主人公(艾丽丝)一头掉进深邃的兔子洞。当时我根本没有考虑到后事如何。”
卡罗尔对儿童的热爱,是产生这部伟大作品的最主要原因,这在本文开头节引的序诗中也可以得到证明。(附图片)
(题图:艾丽丝向那只咧着嘴笑的柴郡猫问路。)

怒海轻舟救生忙

第7版()
专栏:

怒海轻舟救生忙
逸寒
寒夜,当成千上万的人正在温暖的卧室内进入梦乡时,一艘轻型救生船从英国的茅斯泽尔港出发,迎着12级的风浪,去抢救遇险的船只。经过几个小时与惊涛骇浪搏斗,终于救出了全部遇险人员。然而,救生船上却有8名船员献出了自己的生命。这是去年12月间发生的事情。当时在场的美国领航员罗萨尔·史密斯说:“我一生从未遇到如此恶劣的气候。救生船在这种条件下出海,说明他们是非常勇敢的。”
英伦三岛四面环海,漫长的海岸线和复杂的气象条件,使海上航行的船只随时都可能出事。地处海滨的茅斯泽尔村的乡民们,世世代代有着见义勇为的传统风尚,敢于挺身而出救援海上遇险的船只。一次事件就牺牲了8人,固然使村民们悲痛,然而他们并没有畏惧和退却,接着就有人志愿补充上来,参加救生船工作。
不论白天或晚上,每当接到警报,救生船总是毫不迟疑,立即出动,有时甚至到远离海岸30英里的地方去。他们的座右铭是:“去是必须的,回来则未必。”35岁的船员白奈斯说:“当我们出海进行救援作业时,总是得到别人的感谢。这时我们只想到救人,没有想到危险。这就是我们乐于干这一行的原因。”家属们也积极支持船员的工作。白奈斯的妻子舒逊说:“每次白奈斯出海时,如果我想到这可能是永别,那我将要发疯。可我不想这些,我尽量使自己镇静,总是对他说:‘回头见,别忘了带烟。’”
救生船的工作是艰苦而又危险的,船员们得到的报酬并不优厚。志愿者在海上作业的第一个小时可得6美元,以后每小时得2美元。
皇家救生船协会是个非官方的组织,在英国及爱尔兰拥有2,000个地方分会,主要收入来自社会各界的义务捐献。自1824年成立后的一百五十多年来,在海上救出了106,000 条生命,自己则牺牲了272名船员。 1981年,他们执行任务约3,000次,救出31,215人,是5年来的最高纪录。
“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英国救生船的人道主义精神,受到海上船只和各国舆论的称赞,这是它当之无愧的。

印度的街头艺人

第7版()
专栏:

印度的街头艺人
严维明
“你们想要什么?想结婚吗?”
猴子频频点头。接着,母猴爬上小车,公猴用力推着,模仿印度人结婚的仪式,在人行道上转圈儿。观众笑声四起,连连喝采。
这是印度城市的一幅街头小景。
在首都新德里以及孟买等城市,流浪艺人的这类街头巡回演出处处可见。除耍猴的以外,还有驯熊的、耍蛇的、斗牛的、玩杂技的、变戏法的……五光十色,成千成百。据统计,光新德里的“被遗忘的艺人合作协会”就有150多名会员。清晨,他们蹬起自行车,带上动物和道具,分头出动,开始一天的紧张生活。找到合适地方之后,他们就敲起小鼓,用清脆的印地语或乌尔都语吆喝一阵,吸引周围行人,随即拿出看家本领,就地演出。
猴、熊、蛇、牛是街头艺人的命根子。很多人全家就靠着一两只动物维持生活,所以对它们怀有特殊的感情。耍猴的爱猴如命。斗牛者认为牛是神圣动物。耍蛇者对蛇十分崇敬,一不杀了吃肉,二不剥了卖皮,还相信蛇死后直接升入天堂。
警察则是街头艺人的主要对头。“被遗忘的艺人合作协会”的作用之一,就是要保护会员不受警察侵犯。有时,他们刚下车,敲起鼓,警察就来了:“不许在这里演出!”他们就掏出一张皱成一团的纸片。纸片上写着:“此人是耍猴者,靠耍猴维持生计。无害。”但是,警察对这类“证件”不屑一顾,说:“这顶屁用。滚!”往往倒是观众帮了街头艺人的忙。警察干涉的时候,他们异口同声表示抗议。警察没法,只得让演出继续。演出完毕后,警察又会威胁说:“下次发现,就要逮捕!”当然,下次他们还得干。
街头艺人的生活十分艰辛,甚至是凄惨的。有些人生活几年、十几年,“家”就住在死胡同的尽头或广场的角落里、马路的人行道上、河边的荒滩上。他们在堆积如山的垃圾之间,找块空地,搭起帐篷,不管风吹雨打,不管春夏秋冬,一家老小就栖息在里面。人家多的地方,各家用一排排的小石头标出边界。一个七八口之家往往就住在一块几十平方英尺的小地方。
他们的收入当然也少得可怜。比如耍杂技的,成年人在表演,孩子们捧着盘子向观众讨钱,一次只能收到15卢比左右。一天如能演出三两次,总共也只有四五十卢比。而维持一个家庭,起码也得25卢比。他们大多来自农村,家中有老有小,但几乎无钱寄回去赡养。
街头艺人的生活虽然艰苦,但他们也无法离开自己的行业。演杂技的人中间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很久很久以前,大家都去见印度教神讫?什那,询问自己应该从事什么职业。他们的祖先去晚了。“我们该干什么,讫?什那?”讫?什那想了半天,然后翻了个筋斗。所以,他们耍杂技是“命中注定”的。
这当然是迷信。真正的原因是,在印度要找个工作并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在街头卖艺至少还能混碗饭吃。于是,他们的特殊本领就成了一件世代相袭的传家宝。比如耍蛇的,孩子们从吃奶起就开始玩蛇,从小就出去学习捕蛇。过了15岁之后,他们就背井离乡,跟着长辈出门卖艺,直到55岁才告老回乡。这时,新的一代又象他们当年一样,整装离家,走上街头了。

瑰丽的美术珍品(图片)

第7版()
专栏:世界艺苑

瑰丽的美术珍品
劳崇聘
最近在北京展览馆开幕的法国二五○年绘画展览,展出了从普桑到库尔贝六十一位著名画家的七十八幅油画藏品。这些作品是十七世纪至十九世纪美术史上最有代表性的一些杰作。展品以丰富多采的内容,反映了一六二○年至一八七○年法国的绘画历史。我们有机会直接欣赏这些耀世之作,可以看到当时法国画坛上异彩纷呈的各种艺术流派的作品,从中得到有益的借鉴和美的享受。
下图是法国古典主义绘画的奠基人、艺术大师尼古拉·普桑的名作“阿尔卡迪亚的牧人”。在那寂静的荒郊,在野草丛生和树木扶疏的墓地,四个阿尔卡迪亚的牧羊人正在猜测和解释墓碑上的铭文:“我已经在阿尔卡迪亚了。”
阿尔卡迪亚是希腊的一个被人们称之为乐土的地区。也许,有人曾把这里描绘为想象中的“天国”;但是,在当时广大劳动者遭受种种压迫和剥削的社会里,对这群衣衫褴褛的牧羊人说来,这儿哪里会是生者的“乐土”呢?这幅画以古典风格的寓意手法细腻地表现了平凡的哲理。它朴实无华的高超的写实技巧、柔和沉着的色调和平稳的构图,含蓄而充分地表现了这个主题思想。
随便看看别的资料:
热门资料: 生活妙招 兔子百科 生肖運勢 古書大全 養生常識 健康飲食 古人大全 歷史人物 科普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