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示:采集本站数据请保持每秒一条的频率。高于此频率则失败,滥采则封IP。谢谢!

1980-11-10第8版面所有文章内容

四分之一和百分之一

第8版()
专栏:文化生活

四分之一和百分之一
中国儿童艺术剧院 覃琨 连德枝
可能是由于“渤海2号”事件的影响吧,早在60年代就宣判为危险建筑的中国儿童剧场,终于在80年代宣布停止使用了。这应该说是一件好事,我们再也不用为看戏的孩子们的安全提心吊胆了。
可是剧场的停业,又给我们带来许多新的问题和烦恼。因为儿童剧场是首都唯一为儿童演戏的剧场。它停业了,首都成千上万的孩子们到哪儿去看戏呢?我们剧院排出来的新戏又到哪儿去演呢?文化部的通知是:“停止使用,以待重建”。乍一听,也还使人高兴,但一细想,我们不禁产生了一种悲观情绪。想当年,我们还是戴着红领巾的儿童演员时,就经常听到国家将要专门为孩子们修建一座漂亮的现代化的儿童剧场。可是,10年过去了,20年过去了,现在,30年过去了,我们的头发已经开始发白,这个剧场仍然在梦幻里。几十年来,我们一直在首都最古老的剧场里,接待了一批又一批的首都最年轻的观众。现在,连这个最古老的剧场,走完了它的沧桑历程,不能再使用了,我们怎么能不着急、不难过呢?
可是想想也还有点希望,俗话说,“旧的不去,新的不来”嘛。特别是最近接连在报纸上读到令人兴奋的消息。文化部和团中央等5个单位联合向全国发出了“关于切实解决青少年文化活动场所问题的意见”,文化部又向全国发出了“关于加强少年儿童艺术工作的意见”,并且宣布成立了少年儿童艺术委员会。我们真是高兴极了!儿童艺术工作终于被提到重要议事日程上来了,我们儿童艺术工作者有了自己的家——儿童艺术委员会了。我们想,尽管我们现在没有剧场,没有排练场,没有进行业务研究的场所,我们只得借人家中学和小学的教室活动,种种困难就甭提了,但我们想,这些困难,一定会得到这个委员会的帮助和支持的。我们满腔高兴去打听,才知道,这个儿童艺术委员会目前还只是一份名单,不知什么时候才能开始工作。我们打电话向文化部打听这个委员会的办事机构在哪里,不料电话一连转了6个办公室,都没有人知道。
究竟依靠谁来为孩子们新盖一个剧场呢?最近,小观众们纷纷给我们来信,他们说:“抗美援朝的时候,红领巾曾捐钱给志愿军叔叔买飞机大炮。今天我们愿意把零花钱捐出来盖儿童剧场。”读着这样热情、天真的来信,我们禁不住热泪盈眶,心里也是热呼呼的。可是,我们难道真的忍心用孩子们买糖果买冰棍的钱来盖剧场吗?我们相信有关领导也不会同意这样做,一定会下决心为孩子们盖一个剧场的。但我们也知道,即使领导部门现在立即决定盖儿童剧场,按我国的建筑速度,从设计、审查图纸、批经费、施工营造、直到接待观众,如果不大顺利,或者多几圈公文旅行,说不定得要三、五年。而三、五年之后,今天的少年也变成了青年;我们这些愿为儿童服务几年的第一代儿童剧演员,有的可能就演不动了;一批刚刚培养出来最需要舞台实践的新的儿童剧演员,又要被耽误几年。这是多么大的损失啊!而更主要的是今天的孩子们如饥似渴地需要文化生活,他们想看戏,他们需要看戏!怎能设想几年内不让孩子们看戏呢?因此,我们呼吁有关领导和社会舆论重视和认真解决这个十分迫切的问题。北京市有一百多个剧场和礼堂,而少年儿童占北京市人口总数的四分之一。是否能先拨一、两个剧场给孩子们呢?为了四分之一的人口,借用百分之一的剧场,这个要求总不算过分吧?
人们都说,孩子们是革命的后代,是我们的未来与希望。做父母的都爱自己的儿女,哪怕是穷得要饭的妈妈,也会把要到最好的东西给她的孩子吃,如果只有一块窝头,她宁愿自己饿着,也会把这块窝头给孩子,因为她对自己的后代寄予希望和爱。那么,我们是不是也应该把好的、或者比较好的给我们的孩子们呢?

映霞归(图片)

第8版()
专栏:

映 霞 归〔木刻 〕 杨在溪

不解铃就该解人

第8版()
专栏:

不解铃就该解人
姜芳
利用职权,坚持错误,对平反冤假错案顶着不办者终于受到处分的新闻,屡见于报刊。蓟县的县委书记马树魁、永年县的县委书记张玉臣等等,就是例子。这类人有一个显著的特点:他们本身就是冤假错案的制造者。既能“制造”,当然就明白其中的“机关”,知道如何“纠正”,这一点的确可谓得天独厚,他人莫及。“解铃还须系铃人”,确乎有理。
可是为什么现在有些系铃铛的人却拒不去解呢?细一研究,看出了门道:这些人过去按照林彪、江青、康生那一套给不少人编织了不少“罪名”,制造了不少冤假错案,“四人帮”倒台后,他们本应翻然悔悟,主动地由“系铃人”去充当“解铃人”。为负屈者洗雪屈冤,还可取得人民的谅解。遗憾的是,有些“系铃人”没有这样做,他们唯恐“拔了蒿子露出狼”,抖了老底,否定了自身,丢掉了乌纱帽。所以,便采用上下结合,内捂外抗的手法,施展泡蘑菇、踢皮球、搅混水、死顶牛等种种伎俩,硬是顶着不办。致使不少冤假错案至今仍未彻底平反、纠正。
借用一句劝善的老话:奉劝那些“系铃人”,冤家宜解不宜结。还是不要作恶到底为好!“铃”总是要解,因为那是给人家系上去的,强加的。如果系铃人不去解,那就只好先解人,再解铃。马树魁、张玉臣等人被解除职务之后,不是一个个的“铃”都被解下来了吗?

芳香的《陇苗》

第8版()
专栏:文艺新书

芳香的《陇苗》
王庚南
远方的朋友,寄来了甘肃省新近出版的两本《陇苗》。
顺着目录看下去,它的栏目设置,颇为别致,前后两期,栏目不同,说明并非一成不变的死框框,然而却又不失大谱:戏剧、曲艺、小说、故事、传说、寓言、诗歌、评论样样俱全。除此,还有舞台上下、在文化馆(站)里、漫谈、漫画、美术、摄影等等。显得杂而不乱,照顾到了它的读者对象的需要。因为,这本去年七月创刊,原名《群众文化》,今年七月改刊,定名为《陇苗》的双月刊,是一本面向农村的文化馆(站)干部、业余文艺骨干、有文化的农民和知识青年、农村中小学教师、基层干部,能演、能唱、能说、能看的综合性通俗文艺刊物。
为了多方面满足读者的需要,使农村有文化的人爱读,不识字的人爱听,业余宣传队爱演,文化馆、站干部看了有用,编者用文艺性、知识性、趣味性,把这个“杂”串起来,形成了自己特有的风格。
《陇苗》土生土长,散发着泥土的芳香气息。甘肃群众喜欢秦腔、影子腔,这些地方戏,不论是现代戏,还是传统剧目,它都有;西北人民怀念人民英雄刘志丹,它有《刘志丹的故事》的长篇连载;甘肃是一个多民族的省份,著名的藏族史诗《格萨尔王传》、东乡花儿、各族民间故事、民族风情,它常登。丝绸之路史话的连载,更显示了它独一无二的特点。愿《陇苗》象茁壮成长的小草一样,永远不离开泥土,永远不离开人民!

棉山歌圩情

第8版()
专栏:

棉山歌圩情
晏明棉山歌圩情晏明
寨寨歌手来了歌圩的歌,是欢乐的歌,象奔腾的红水河。歌圩的歌,是爱情的歌,象古罗香飘满坡。树树山桃开了,坡坡口弦响了,寨寨歌手来了。小伙子唱了,姑娘们笑了,春风追着歌儿撒欢了!棉山的水哟,棉山的坡,坡坡水水歌连歌……
对歌
〔壮家阿哥〕: 棉山的花儿,有一朵最美;棉山的小溪,有一条象翡翠。最美的玫瑰花,就是你哟,阿妹!那溪水是你酿的酒,喝一口阿哥就醉。阿妹的歌儿哟,快伴着彩云飞……
〔瑶家阿妹〕:棉山的玫瑰花,有一朵刺成堆;棉山的小溪流,有一条最涩嘴。多刺的玫瑰花,就是我——阿妹,我家门前的小溪,淌着涩嘴的水。阿哥对歌哟,你呀莫追悔……
〔壮家阿哥〕: 金蜂飞来了,恋着多刺的玫瑰;鱼儿游来了,在溪水浅游低回。瑶家阿妹呀,歌比玫瑰美,阿哥对歌哟,不呀不追悔……
〔瑶家阿妹〕:最美的树儿,是坡上的丹桂;金嗓子的鸟儿,是丹桂上的画眉。壮家阿哥呀,歌儿象泉水,你要对歌哟,我呀我奉陪……
〔阿哥的歌,飞去了,阿妹的歌,飞来了,只只山歌伴着彩云飞,党的情意哟似春晖……〕
花伞她手里的那把花伞,象一簇盛开的花瓣。她把头埋在花丛里,把歌儿悄悄唱给同伴。一群小伙子围着伞:
“阿妹,为啥遮着脸?”谁也听不见她回答,她的歌儿哟比蜜甜。太阳快要落山了,她还打着那把伞。谁知道呢,她怕晒?还是太阳羞红了脸?……

吊塔上的姑娘

第8版()
专栏:

吊塔上的姑娘
四川乐山 李希容谁家姑娘斜钓竿,稳坐在蓝天钓鱼台。呵,她钓出新城一座,明眸情深似海;呵,她钓起朝阳一颗,红霞染红脸腮。人夸:多情姑娘娇,挥舞长臂抒胸怀,我说:除却百花后,一花开在云天外。

路灯静悄悄

第8版()
专栏:晨光短笛

路灯静悄悄
解放军某部 常 青
窗外,路灯静悄悄……
可是,在路灯注目的地面,生活却是那样有趣!
一个年迈的祖母,摇动着咿呀学语的宝贝,一面挥动着硕大的蒲扇驱赶蚊蝇,一面哼着那支古老的歌谣。一群晚下班的人们,在路灯的注目下匆匆远去。一双双情侣,又在路灯的注目下依依惜别。几个20出头的青年,正在路灯下等车。他们手里拿着卡片和小本,还不时地讨论着什么。远处的一个青年人站在路灯下,他在等谁呢?只见一个姑娘向他匆匆走来,他们谈笑着走入了茫茫的长夜……
呵,多么丰富的夜晚!多么宝贵的路灯!这一幕幕生动的生活场景,象一个个鲜明的电影特写,留在了我的窗口和脑海……
我不能设想,假如没有路灯……
可是,从前我怎么没注意这一切呢?是的,窗外的世界是很大的。如果,我也去作一盏路灯……
记得吗?当暴风雨袭来的时候,家家闭紧了门窗。只有路灯屹立着,一动不动。天上的乌云在发狂的跺脚,雷声吓跑了那些可爱的星星。路灯屹立着,冷静的屹立着,一动不动。用自己全部的光和热,抗击着风吼雷鸣,……
风停了,雨住了,门窗敞开了,连落叶也含着感激的泪水。呵,路灯,你却不需要恭维,默默地俯屈下自己高大的躯体,凝望着脚下的泥土……仿佛满天的星斗,也溶进了你明净的心灵。
你永远有令人宽慰的微笑——在大街小巷,在登攀者崎岖的小道上!
多少狂妄的冰雹想和你较量,它们不要你的光,害怕你的光!可是,你勇敢地睁大了眼睛,瞩目着伸展的道路,鄙弃着身后那一片小小的阴影。让迷惘的人们,在你的照耀下向东、向西……
呵,路灯,我心中不灭的灯。晨曦闪现了,你并没有去把自己炫耀。只是熄灭了最后的一点微光,默默守候在道路两旁。上班的人们,也许只看到初升的太阳,或者早已把你遗忘,难道你还需要什么礼赞吗?不!你的心是充实的。因为,你已经把全部的光和热,倾洒在最黑暗的长夜。因为,你已经把全部的生命,溶进了阳光。
这就是生命!
这就是生活!
夜班车驶过去了。清洁车开过来了。劳动和创造者的黎明就要到了。
窗外,路灯静悄悄……
随便看看别的资料:
热门资料: 生活妙招 兔子百科 生肖運勢 古書大全 養生常識 健康飲食 古人大全 歷史人物 科普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