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示:采集本站数据请保持每秒一条的频率。高于此频率则失败,滥采则封IP。谢谢!

1979-02-09第3版面所有文章内容

怀念徐老,我们的好老师

第3版()
专栏:

怀念徐老,我们的好老师
武衡 阎沛霖
我们党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杰出的革命教育家,我们尊敬的师长,徐特立同志,离开我们已经十年了。他老人家的革命精神,科学态度,慈祥的音容和笑貌,依然历历如在眼前,而且它永远也不会磨灭,将永远活在我们的心中。在他一百零二周年诞辰即将到来的时候,更加深了我们的怀念。徐老六十岁生日的时候,毛泽东同志曾经写信祝贺。信里说道:“你是革命第一,工作第一,他人第一,而在有人却是出风头第一,休息第一,与自己第一。”这段脍炙人口的评论,是对徐老六十年岁月的概括,也是对他一生的赞歌。
为我们党培养第一代科技人才
延安自然科学院是在抗日烽火中诞生的,可以想象,当时的条件是很差的,困难是很多的。徐老来了之后,不论是教育方针还是具体的课程安排,不论是政治思想工作还是后勤工作,一件件,一桩桩,事无巨细,他都管。尽管那么忙,他还亲自教课。既给学生上大课,又给教师和干部讲政治理论课。在我们延安自然科学院里,除了徐老,都是年青人,教师和工作人员的平均年龄还不到三十岁,大都缺乏工作经验和教学经验。学生分属大学部、高中部和初中部,最小的学生只有十二、三岁。学校座落在几个山坡上,挤在土窑洞里分班上课。如果开大会、上大课就常常集合在窑洞外面的土坪上。徐老给大家做报告,讲大课,无论是酷暑或严冬,总是不戴帽子,光着头,一讲几个小时。他讲课总是联系实际,深入浅出,用我们党的伟大革命实践和两条路线斗争的事例,并且结合毛泽东同志青年时期勤奋学习和参加革命的伟大实践阐述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
徐老经常在教师、干部和学生中讲学习自然科学的重要性。他常说:“前进的国家与前进的政党对于自然科学不应该任其自发的盲目的发展,而是有计划的有步骤的发展。它不仅应该把握着全国的政治方针,还应该把握着全国科学和技术发展的方针。”(《怎样发展我们的自然科学》,载一九四一年九月二十四、二十五日《解放日报》)他经常鼓励大家同心同德办好自然科学院。他高瞻远瞩,为迎接形势大发展以及全中国的革命胜利,坚持办自然科学教育,为党培养科技人才。
边区科技人员很缺乏,在开展大生产运动以后,这个矛盾就更突出了。为了打破国民党的封锁,边区陆续建立了一批工厂,如石油厂、纺织厂、化工厂、机械厂、造纸厂、炼铁厂以及兵工厂等等,各处都需要技术人员,就这么点儿技术力量,怎么使用?是统筹兼顾,让一部分科技人员参加生产建设实践,一部分科技人员搞好科学教育工作,培养新生力量呢?还是只顾眼前急需的生产建设而不办或缓办教育呢?当时是有争论的。有人主张只搞生产建设,不必办正规学校,如果办学校也只搞短期技术教育,不必搞系统教学。那时的自然科学院相对说来是一个集中科技人员较多的地方,这批人用在生产战线上也是能起一定的作用的,因之,有人提出把这批同志放到生产第一线去。然而徐老坚持要把自然科学院办下去,坚持要统筹兼顾,不能只顾眼前。他还主张加强基础科学知识教育,教给学生系统的科学知识。他多次语重心长地告诉我们,要善于吸收前人的和外国的经验教训,眼光要看远一些。他在边区的《解放日报》上发表文章,写道:“苏联在十月革命后曾进行设计教学,废止科学系统,结果儿童所了解的只是个别问题的经验,而科学降到最低的水平,在第一次五年经济建设前不久停止了设计教学而提出系统化的口号。”(《怎样发展我们的自然科学》,载一九四一年九月二十四、二十五日《解放日报》)在徐老的精心培育下,顺利地开展了教学工作,同时还抽出了一部分力量参加了边区科学调查研究工作。虽然由于形势发展很快,同学们大多数未能在自然科学院完成全部学习计划,就离开了延安,但都已打下了一定的科学知识基础,高年级学生还取得了一定的专业知识。全国解放后,不少人通过进一步的学习与实践,掌握了一门专业本领,分布在科技战线和经济战线上,成为新中国的一批科技工作骨干。
学而不厌 诲人不倦
毛泽东同志对徐老有这样的评价:“你是懂得很多而时刻以为不足,而在有些人本来只有‘半桶水’,却偏要‘淌得很’”。“你是密切联系群众的,你的知识是和工农相结合、生产相结合的,你把群众当做先生,群众把你当做朋友,你对自己学而不厌,你对别人诲而不倦,这个品质使你成为中国杰出的革命教育家。”这段话,对我们说来,格外亲切。徐老就是这么个人,他的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知识都很渊博,但是,从不自满。他在处理繁忙工作的同时,经常抽出时间学习马列主义,学习自然科学,经常找我们这些年轻的教师谈自然辩证法,谈自然科学,态度谦虚,从不满足。他要吸取最新的科学成就知识,经常提出各种问题,找人收集资料,给予解答。徐老是活到老,学到老的典范。当前,我们要学习徐老的这种顽强的学习精神,努力学习世界上最先进的科学知识和经验,为实现新时期总任务服务。
徐老给人们的教育是多方面的,言教、身教、课堂上教、课下教,孜孜不倦地用自己的言行来教育大家。他亲自主持在职干部的政治理论学习,亲自讲课,他讲课从不照本宣科,而是结合实际深入浅出,用最明确扼要的语言,给同志们留下深刻印象。他不仅传授知识,而且教我们如何做人,如何做一个无产阶级的革命战士。有的同志至今还牢记着徐老常说的一句话:“出污泥而不染”。他用这句话给大家讲革命的道理,讲革命先烈的英雄事迹,革命者的坚贞气节。
这座有几百人规模的学校,是分散在几个山头上的,每个山头又都有几层窑洞,象几层楼房一样,爬一次山头,比我们现在上几层楼还要高得多,累得多。徐老这位六十多岁的老人,关心同志,勤奋工作,每天都到各处巡视,那里有问题,就在那里解决。下雨天,山路滑,他打着赤脚,照样到各个班的窑洞里检查教学情况,向同学们问寒问暖。
开展大生产运动以后,他更忙碌了。他动员大家勤俭节约,为制造农具收集破铜废铁,他自己就到处搜索,找到了不知是谁丢弃的半个镢头,他老人家拿着这半个镢头来开动员大会。这件事,师生们反应强烈,直到现在还在流传这半个镢头的故事。
有一次,一个十几岁的小同学,看到附近群众的羊跑到我们集体种的菜地里吃菜,跑过去抓住羊就打。徐老恰好路过这里,他老人家立即从容地把羊牵出菜地,然后告诉这个同学说,光揍是不解决问题的,要想办法,要去找羊的主人。无论办什么事都不能只凭一时的气愤,要开动脑筋想一想,要注意工作效果和方法。这位当时的小同学,现在已是五十来岁的人了,每当他遇到一些困难时,这段珍贵的回忆就提醒他,在任何工作中都要注意工作效果和方法。
徐老提倡的事,他自己总是身体力行。例如,为了开展文娱活动,组织大家课后扭秧歌。起初,大家不习惯,好多人不参加,徐老就自己带头跳,一边跳一边还招呼大家参加,把同学们都带动起来了。
革命第一、工作第一、他人第一
徐老坚持真理,忠诚党的革命路线,认真贯彻执行党的各项方针政策。一九三九年,党作出了大量吸收知识分子的决定,他认真贯彻执行。开展整风运动后,他亲自给大家讲解整风文件,批判王明的机会主义路线,帮助大家学习。广大师生有了很大进步。在整风后期,有的人干扰毛主席的革命路线,在审干中搞逼供信,搞扩大化,打击迫害一些从国民党统治区来的地下党员和进步青年知识分子,甚至对十几岁的娃娃也不放过,加上莫须有的罪名,残酷斗争无情打击。徐老无私无畏,不顾风险,挺身而出,维护毛主席的革命路线。他声色俱厉,义正词严地质问那个在自然科学院搞运动的人说:“你们有证据吗?”“有什么根据要这样干?”他顶住逆流,亲自到窑洞去看望被审查的同志,坚定他们对党的信心。他说:“我是院长,我就要过问,我就要负责!”徐老的革命第一,党的利益第一的高贵品德,对于我们当前肃清林彪、“四人帮”的余毒不是有很大教益吗?
在这里我们又不能不想起敬爱的周恩来同志,当时正回到延安。他对有人在审干中的做法很不满意。他亲自到知识分子比较集中的延安大学、鲁迅艺术学院、延安自然科学院去了解情况,看望大家,给了人们以莫大的鼓舞。每一想到这些革命先辈捍卫毛主席革命路线的光辉榜样,我们怎么能不激动万分呢?
徐老关心别人无微不至,对自己要求却非常严格。当年,大家都过着供给制的生活,穿的是粗布衣裳,吃的大部分是小米,有时还吃一些杂粮和黑豆。按规定,徐老吃小灶。所谓小灶,比起大灶来不过多点白面,多点油而已。可是徐老也经常要把这点“优待”送给病号和体弱的同志。在他身边工作的同志都为他的高尚精神所感动,但又很不安。为了照顾他的健康,同志们常常对他“强制”或给予“批评”,说他不吃小灶是不服从党的决定等等。他听了只是笑笑,过几天,又拿着东西送人去了。组织上给徐老配备了马,他总是走路,把马派去给自然科学院送病人、驮东西。从他的住处到学校足有十几里路,他经常是走着来,走着回去。有的时候,天还不亮,他就出现在学校的山头上了。有人对他说:老人家太辛苦了。他总是豪情满怀地说:“这比起长征来,又算什么!”
有一年初冬,突然有不少学生患流行性感冒,病情迅速蔓延,医药又很缺乏。他老人家亲自检查护理,煎药,做病号饭,忙个没完。同志们为了照顾他的健康,劝他不要进病房,以免传染,他坚持要亲自一个窑洞一个窑洞地去探望病人。
和徐老在一起,使我们能够经常亲聆这位好老师的教益,是我们莫大的幸福。四十多年过去了,现在,这些当年的青少年师生们,都已相继进入了壮年和老年的行列,但是,我们对徐老的怀念却有增无减,他永远鼓舞着我们,永远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内蒙古司法部门解放思想 冲破禁区 为平民百姓平反冤狱

第3版()
专栏:

内蒙古司法部门解放思想 冲破禁区
为平民百姓平反冤狱
新华社呼和浩特二月八日电 新华社记者卜昭文报道:全国司法工作会议后,内蒙古司法部门解放思想,冲破禁区,大胆地平反了一批所谓现行反革命案件。这些深受林彪、“四人帮”迫害,被囚禁多年的无辜者,绝大部分是普通的工人、农牧民、街道居民以及学生、教员等。他们多年的冤狱,一旦昭雪,无不激动得热泪盈眶。他们离开监狱的大门时,司法工作者和他们握手道别,有的法院人员还把受害者送上火车,让他们早日和家人团聚,情景感人。
内蒙古司法部门的这一果断行动,大得人心,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反响。不少人说,粉碎“四人帮”两年多来,内蒙古和全国各地一样,平反了大量冤案、假案、错案,取得很大成绩。但对平民百姓中的冤案、假案、错案却平得少、平得慢。
最近,记者接待了许多来访的受害群众,并就此走访了内蒙古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本来,对反革命、刑事犯罪案件,按照法律进行判处,完全是应该做的。但是,在林彪、“四人帮”推行极左路线的影响下,过去十来年中,据不完全统计,被判处的所谓“现行反革命案”共两千多起。有的地区百分之七十是错案,而这些受害者绝大多数是老百姓。现在仅仅平反了一小部分,还有一些无辜的受害者仍被关在监牢里,他们渴望得到平反,早日加入新长征的行列。
为受害的平民百姓平反,首先要对人民群众抱有深厚的无产阶级感情和强烈的革命责任心,这是内蒙古司法工作者的体会。林彪、“四人帮”倒行逆施,大搞封建法西斯专政,他们制造的一个个所谓现行反革命案,情节之荒诞,实在令人难以想象。在现已平反的冤错案件中,竟有这样的案例:一个年幼无知的少年儿童仅仅说了一句顽皮的错话,被判刑治罪,孩子小不能入狱,竟让孩子的祖母代替;准格尔旗窑沟公社贫农社员董得在,因对所谓“割私有制尾巴”不满,一九六九年春节在自己的羊圈旁贴了一副对联:“大羊小羊都赶光”、“留下羊圈空朗朗”,第二年队里退回他两只羊,他又写了一副对联:“今年还比去年强”、“羊圈又有两只羊”,就被说成对社会主义制度不满,判了十年徒刑;一个中学生被判十年徒刑,他的判决书上写着:“该犯与天安门广场反革命事件遥相呼应,书写散发反革命传单,恶毒攻击无产阶级司令部……”。许多审判员看了这些卷宗材料和判决书,心情难以平静。他们说,我们是人民的法官,绝不能对这些无辜受害的百姓无动于衷,应该忠实于法律和制度,忠实于人民利益,要弄清事实真相,以不怕任何艰难险阻,不惜以身殉职的精神,迅速为这些平民百姓平反昭雪,否则就是对人民的犯罪。正是因为他们有着这种感情和责任心,内蒙古各地在很短时间内就平反昭雪了一批所谓的现行反革命案件。
事实表明,在平反冤案、假案、错案过程中,仍有不少司法工作者心有余悸,怕这怕那,行动缓慢。针对这种情况,内蒙古高级人民法院负责刑事审判工作的副院长李保民以身作则,亲自查阅大量卷宗,找被告人谈话,接待受害者亲属的来访,经过调查研究提出自己的处理意见。甚至在与自治区领导机关发生不同意见时,他也敢于坚持正确意见。在李保民同志坚持真理的模范行动影响下,自治区高、中级法院和旗县法院,很快平反了一批冤案、假案和错案。
目前,司法工作者迫切要求各级党委加强对司法工作的领导,解放思想,冲破“禁区”,坚持真理,修正错误,使司法工作更加适应全党工作着重点的转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出更大成绩。

我们尊敬的老舍先生——纪念老舍先生八十诞辰

第3版()
专栏:

我们尊敬的老舍先生
——纪念老舍先生八十诞辰
曹禺
纪念老舍先生,我有说不完的话。
在我读大学的时候,便读了他的长篇小说《老张的哲学》、《赵子曰》。我是一个紧紧跟着他的作品的读者,几乎他每发表一篇作品,我便热心地读。他嘻笑怒骂,皆成文章。他运用北京话的本领,更叫我佩服得五体投地。然而,最重要的是他文章中表现出来的对祖国、对人民的热爱,对腐败的旧社会的愤懑,和对共产党领导下的新中国的深厚感情。
老舍先生首先是一个热情的爱国主义者,祖国人民的苦难和他一生的活动,包括写作、讲演、题词等各种社会活动都是息息相关的。抗日战争中,我记得他在重庆主持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的工作,编杂志。他是那样认真,成天为抗敌运动紧张地工作。他自己穷得分文不名,还要支持那两三间破烂的会址,招待许多左派文人。他自己也和大家挤在一间屋子里住,总是精神勃勃、高谈阔论。他还对一些与他持不同观点的人尽量作统战工作,因此,不但我们这些后辈佩服他,八路军办事处也十分赞许他的作法。这些作法无疑问是受了党的、敬爱的周总理的指导的。
周总理对他是很关怀的,经常请他到曾家岩八路军办事处吃便饭,我也在陪座。老舍先生常侃侃而谈。周总理很了解他,总是语重心长地和他谈起国家大事,老舍先生一直点头称是,事后总对我说:“又听到了一场很好的教诲。”
我还记得在重庆时,大家曾为老舍先生的四十寿辰举行过一次隆重的庆祝会,地下党和各派各界的许多人都出席了。会上陈列了他多年来的全部著作,那时他已是著作等身了。当时在重庆的朋友们都很穷,组织这样盛大的庆祝会是不容易的,由此可见党和群众对于他作为一个爱国的、民主的、进步的作家的高度评价。
他一直是热爱党,热爱毛主席,热爱周总理的。我常听到他热情推崇毛主席的诗词,不断念起周总理对他的关切。当他的大儿子出国去学习时,他说:“只有党,才能培养我这样一个穷文人的儿子出国去深造。”他说这话是骄傲的,是感激的,他衷心感激党给予他的孩子这样的好机会。我记得我入党的时候,接到许多朋友的贺信,最早的一封,就是老舍先生的,他经常说:“我无党无派,但我有一派,就是‘歌德派’,歌共产党之德的派。”因此,他解放以后写的东西多得叫人难以相信,除了二十三个剧本外,还有许多文章、诗歌、曲艺、相声、文艺评论、春联等等,此外,他还仔细修改了许多业余作者的文章。他还创造了一个新剧种,用北京群众喜闻乐见的曲牌组成的一种戏,叫作“曲剧”。这个剧种的第一个戏叫《柳树井》,就是他写的。这个剧种至今还在上演,为观众所热烈欢迎。
老舍先生是满族人,他对满族有深厚的感情。我记得和他同在美国游历时,他对我津津乐道他的朋友罗昌培先生。罗先生也是满族人,一位非常和蔼可亲的学者,那时在美国大学里任音韵学教授。老舍先生对罗先生的学问和平易近人的作风,赞扬备至。但他不是一个狭隘民族主义者。他确实作了不少民族团结的工作,团结了许多满族朋友,书画古琴家溥雪斋便是其一。
应该说,老舍先生还是一个国际主义者,他为祖国、为党做了不少国际统战工作。抗战期间,他用中华全国文艺抗敌协会的名义接待了美国的斯诺、史沫特莱,英国的奥文、伊修伍特、厄特莱,日本的绿川英子等朋友,使他们对抗战中的左翼活动有所认识,而这些客人应该说是张道藩们所反对接待的。
老舍先生在美国的时候,是经常和斯诺先生来往的。解放以后,斯诺每来中国,必访问他,他必请斯诺吃几顿北京饭,家常饭,谈谈心。大约他在日本的朋友也是不少的,我记得他常带领作家代表团到日本去,他的名声在日本是妇孺皆知的。不仅在日本,他是个有世界声誉的作家,研究他的作品的专家,各国都有。有许多外国朋友曾访问过他。他告诉我,他家里总是买了许多外国人喜爱的小玩意,每次外国朋友到他家访问,他总要赠送一点东西作纪念,他说:“这是一点心意。”这都是他的国际主义精神,他了解外国朋友的思想感情,确实为党作了很好的国际统战工作。
老舍先生在民族节操方面,在敌人和反动官僚、特务面前,大义凛然,没有一点奴颜媚骨。然而对人民和受苦的朋友们,我从来没见过他有一点架子或屈尊俯就的气息。在重庆时,我常见到他和当时被看作地位低下的穷艺人交朋友,帮他们写鼓词,帮他们解决生活上的困难。他对这些穷苦的人们有深厚的感情。
我想,这是因为他出身于贫苦的家庭。他的父亲是一个满族旗兵,八国联军侵入北京时,在巷战中被侵略军打死;他的老母靠着缝洗挣点钱,把他抚养到大,没过过好日子。老舍先生是在贫困和压迫下成长起来的。他在贫苦的劳动人民中接触过各式各样的人物。他爱的是正直、有血性的人,也同情那些善良无告的人。因此,我们经常在他的笔下看见中国旧社会的那些形形色色的好人与坏人,而好人总是受压迫的,如《龙须沟》里的程疯子,《茶馆》里的康顺子等。他一生写了无数的人物、性格,如《骆驼祥子》里的祥子、虎妞、刘四爷,《我这一辈子》中到处乞怜、悲惨死去的老警察,都栩栩如生。他对人生的视野是宽阔的,而我读文学的经验告诉我,世界上甚至有一些文学巨匠,可能精通于某一个阶层的人物,但不能象老舍先生这样写出生活中更多种多样的人物。他作品中的语言更有特色,没有一句华丽的辞藻,但是感动人心,其深厚美妙,常常是不可言传的。
老舍先生在他盛名之下,一点也不骄傲,他为北京人民艺术剧院写了不少剧本,每一个剧本在排练之前,他都亲自为演员们朗读,他的朗读艺术总是引起导演和演员们的赞美。但每次读完,他必然诚恳地要求大家提意见。大家提了意见,他立刻修改,过了两天,他欢欢喜喜地又拿着新稿来了,还是那样谦逊地要求大家提意见。如《春华秋实》,他改了十几遍,据他的夫人胡絜青同志讲,全部废稿有几十万字,真是惊人哪!
老舍先生从不称自己是“作家”,他好称自己是“写家”,我理解这是他的谦虚,意思是他只是写东西,而他的作品不一定如何了不起。但我们看,他的作品有些将是永垂不朽的。他的作品中的“幽默”是今天中国任何作家所没有的。美国的马克·吐温以其“幽默”在美国和国际上享有那么崇高的地位,那么我们的老舍先生也是可以与之媲美的。老舍先生一生的文章著作在千千万万的群众心中,自然有他的丰碑;在世界文学史上也是有他的地位的。我认为,我们应该出老舍先生的全集,这是我经过认真考虑的一个严肃的建议。因为我们不应该轻率地衡量和取舍他的作品,应该留给历史和后世去评价。
我还希望有人用饱满的热情来写老舍先生的传记。这确是一件艰巨的工作,但是应该作的。他的一生代表着“五四”前后,那种为民主,为科学,为光明的中国而奋斗的知识分子。“四人帮”的法西斯专政破灭了他一生所渴望,并为之奋斗的理想,将他迫害致死,但这位文学巨匠始终寄托多么大的热情于党,于社会主义的新中国。他始终是怀抱理想的。
他非常爱儿童,爱别人的孩子,爱自己的孩子。我常常听到他高兴地谈自己的孩子如何肯求上进,他是引他们为骄傲的,我现在还仿佛看得见他那种含蓄的得意的笑容。老舍先生离开了我们,今天我每次看到他的孩子们,确实为他高兴,因为他们确实象他所希望的那样,都在各自的岗位上勤勤恳恳为祖国工作,作了不少好事。
我一边写着这篇文章,一边想着老舍先生一生的为人,不禁流下眼泪。他的榜样激励着我,我要学
习他的勤奋,学习他的斗争精神。他为了祖国,为了他的理想,不曾放过一分光阴,如何纪念他的八十诞辰,正在于如何跟随他的后尘,为建立起强盛的社会主义中国做到生命不息,战斗不止。
随便看看别的资料:
热门资料: 生活妙招 兔子百科 生肖運勢 古書大全 養生常識 健康飲食 古人大全 歷史人物 科普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