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示:采集本站数据请保持每秒一条的频率。高于此频率则失败,滥采则封IP。谢谢!

1973-06-23第4版面所有文章内容

高炉冶炼中的辩证法

第4版()
专栏:

高炉冶炼中的辩证法
首钢炼铁厂三高炉党支部
从一九七一年以来,我们党支部领导三高炉职工,认真学习毛主席的哲学思想,把对立统一的规律运用到高炉冶炼中来。大胆突破了高炉冶炼中传统的以“疏导”为主的冶炼思想,创造了“疏导”与“抑制”相结合的大风、厚料的操作制度,多快好省地发展了高炉生产。下面就是我们学习和实践的体会。
抓住矛盾的主要方面 决心突破高产的“封锁线”
我们炼铁工人有句口头语,叫做“风大炉火旺,火旺铁水多”,它形象地指明了在高炉冶炼中,风量大小决定产量高低这一基本规律。为了提高生铁产量,我们从一九七一年五月开始,就不断增加风量,从每分钟一千九百立方米逐步增加到两千一百立方米;也不断提高产量,日产量由一千四百吨逐步上升到一千七百吨。可是,当风量超过两千一百立方米的时候,料层中心就常常吹出了一条喇叭花形的空隙,我们称之为“管道”。大量没有充分利用的煤气,沿着这条“管道”白白跑掉。这样,影响了矿石熔化,也影响了高炉产量,只好被迫把风量降低。等到炉子恢复正常以后,又加大风量,又吹出“管道”,然后又降低风量。就这样,几次把风量加上去,几次又把风量降下来。两千一百立方米好象成了高炉增产的一道“封锁线”。风量上不去,产量当然也上不去。
能不能突破这道“封锁线”呢?在三高炉值班室的风量记录仪表盘前,人们议论纷纷。
有的说:“风大出‘管道’,这是高炉的老黄历了,破不得。”有的同志不同意这个结论,说:“老黄历也得翻新呀!在料层上想想办法,也许风量能上去。”
“在料层上想想办法”这个想法对人们有启发。于是,大家分析了过去采用的种种装料方法,发现它们都是用改善料层的透气性,为煤气流找出路的办法来防治“管道”的,这里贯穿着一个传统的以“疏导”为主的冶炼思想。这种冶炼思想虽然曾经有效地防治过不少“管道”,但是,当风量加大到超过了两千一百立方米的时候,还用“疏导”的办法防治“管道”就不那么灵了。
毛主席教导说:“矛盾的主要和非主要的方面互相转化着”,过去,在煤气流的“疏导”与“抑制”这对矛盾中,我们只看到“疏导”是矛盾的主要方面;没有看到在一定条件下,比如在风量加大到超过两千一百立方米的条件下,“抑制”就从矛盾的非主要方面转化为矛盾的主要方面了。因此,过去一直在“疏导”上做文章,就没有想到使“疏导”与“抑制”相结合,在改革料层上下功夫。结果,风量超过了两千一百立方米,就吹出“管道”,一出现“管道”就降低风量,使高炉产量只能在原地踏步,不能再继续提高。
能不能在“疏导”的同时,加强料层对煤气流的抑制能力,使“疏导”与“抑制”相结合,防止出现“管道”呢?我们联想到日常生活中用的煤火炉子,当人们需要火旺时,就把炉子通一通,起“疏导”火的作用;当炉火过旺时,又常常压上一铲煤渣,把火“焖一焖”,起“抑制”火的作用。对高炉来说,可不可以根据这个道理,在加风的同时,适当改变料层的结构,使它对炉子发挥“焖一焖”的作用,抑制一下强大到能够冲出“管道”的煤气流呢?这个大胆的设想,使大家的思想进一步活跃起来。但是“疏导”与“抑制”这对矛盾是否能够统一起来,在一些人的思想中还是一个疑问。党支部引导大家学习毛主席的指示:“一切矛盾着的东西,互相联系着,不但在一定条件之下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而且在一定条件之下互相转化”。使大家的认识又提高了一步。在风量加大到可能把料层吹出“管道”的条件下,就需要变更料层结构,加强对煤气流的“抑制”,而在这种“抑制”强大到可能阻碍煤气流正常运动的条件下,又为进一步加大风量,提供了可能性。吹转化为“焖”,“焖”又进一步导致吹,这正反映了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反相成的规律。大家决心通过实践,逐步掌握“抑制”与“疏导”,“吹”与“焖”的对立统一规律,突破风量不能超过两千一百立方米这条高炉增产的“封锁线”。
掌握对立统一的规律 革新高炉的装料方法
一九七一年六月,我们开始了“疏导”与“抑制”相结合的大风、厚料的试验。
炉料主要是由矿石和焦炭组成的。矿石,有利于对煤气流的“抑制”;焦炭,有利于对煤气流的“疏导”。而装入高炉的矿石和焦炭是有一定比例的,因此,要加强对煤气流的抑制,从整个炉料来说,不能简单地增加矿石量,或者减少焦炭量。在这个前提下,怎么样增强炉料对煤气流的“抑制”能力,使“疏导”与“抑制”结合起来呢?只能在装料的方法上打主意。
“将战略上处于强者地位的敌军,使之在战役或战斗上处于弱者的地位。”毛主席提出的这一战略思想,打开了人们的思路。过去,每批炉料都是按固定的矿石和焦炭的比例装入的。这样,在强大的煤气流面前,不仅整个炉料是弱者,每层炉料也是弱者。换个说法,对“抑制”煤气流来说,炉料不但在总体上,即战略上是弱者,在每个局部上,即“战役”或“战斗”上也是弱者。能不能在某些“战役”或“战斗”上,使之互易其位加强对煤气流的“抑制”能力呢?
我们通过对五十三次管道形成的分析,七百多次风量、风压变化的解剖,七千多个煤气流分布数据的对比,在六个多月的时间里,先后进行了五次大的试验,终于摸索出了“疏导”与“抑制”相结合的新的装料方法,形成了大风、厚料的新的操作制度。
为了使“疏导”与“抑制”,“吹”与“焖”更好地结合起来,我们采取的新的装料方法是:以八批炉料为一个单元,其中前六批炉料,是矿石与焦炭一起装;后两批炉料把焦炭抽出来,平均匀到前六批炉料中,而将这两批炉料中的矿石一次装。这就是说,前六批增加了焦炭比例的炉料,是有利于“疏导”煤气流的轻料层;后两批抽去了焦炭一次装入的炉料,就成了有利于“抑制”煤气流的重料层。从总体来看,矿石的总量并未增加,在强大的煤气流面前,仍然处于弱者的地位,但从局部来看,二尺多厚的重料层就形成了“劣势中的优势,弱者中的强者”,在十多米深的炉膛里,拦腰筑起三、四道矿石垒起的“防线”,就能有效地抑制煤气流的冲击。
采取这种装料方法,在炉膛里呈现固体状态的料层中,就象夹馅的多层年糕一样,形成了六层轻料,一层重料,六层轻料,一层重料的疏密相间的料柱,对煤气流也就起着疏导——抑制——疏导——抑制的作用。这就把以“疏导”为主的装料法变成“疏导”与“抑制”相结合的装料法了。
采取这种装料方法,不但加强了对煤气流的“抑制”,也有利于对煤气流的“疏导”。因为,增加了焦炭比例的轻料层,对煤气流的阻力更小,起着更加明显的“疏导”作用;抽去了焦炭的重料层,却象“防风林”一样,对煤气流起着明显的“抑制”作用,使煤气流在炉料中更加均匀稳定地回旋弥布,增加了煤气流与矿石的接触机会,使煤气得到更加充分的利用。
新的操作制度,取得了新的冶炼成果。每分钟的吹风量由两千一百立方米增加到两千二百立方米、两千三百立方米;日产量也由一千七百吨增长到一千八百吨、一千九百吨,以至突破两千吨。
矛盾运动在不断发展 人的认识也应向前推移
风量与料层在新的水平上建立了均衡之后,炉子也进入了一个新的境界。过去,随着风量的加大,料层对风的阻力所形成的风压跟着升高,当风压达到每平方厘米一点八公斤的时候,炉子不是被吹出“管道”,使没有充分利用的煤气白白跑掉,影响矿石熔化;就是过分强大的煤气流把炉料顶住,使炉料跑不动,也影响矿石熔化。风压一点八公斤被看成是一条不能随意超越的警戒线。但是,现在风压升到一点九公斤、升到两公斤,炉子既不出管道,料也跑得挺欢,这是怎么一回事呢?
“再加风,风压过高可别好景不长,闹翻了车!”“还是稳一稳再说吧!”有的高炉值班工长在被突破了的风压线面前踌躇起来。
任何过程,不论是属于自然界的和属于社会的,由于内部的矛盾和斗争,都是向前推移向前发展的,人们的认识运动也应跟着推移和发展。毛主席的教导和自己的实践提高了大家的认识,使有些同志由踌躇不前变得勇敢向前了。我们大胆地把风量吹了上去,风压达到二点一公斤,风量吹到了每分钟两千三百立方米。风压线突破了,我们思想中因循守旧的线也突破了。在风压线上的一度踌躇,使我们明白了一个道理,生产技术领域里的一些界线不是一成不变的,对客观事物的认识也是逐渐深化、逐渐完善的。我们要在“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过程中勇于打破陈旧界线的束缚,使自己的思想跟上变化着的新形势。
“疏导”与“抑制”相结合的大风、厚料的操作制度试验成功,对于以“疏导”为主的传统冶炼制度,是一次重大突破,使高炉的稳产高产有了新的进展。
过去,风大出“管道”,大量热能从“管道”中跑出去,炉顶温度升高,设备承受不了;现在,煤气流的热能得到充分利用,风量虽然增大了,炉顶温度反而下降了。
过去,吹风单纯靠疏导,煤气利用不充分,产量上去了,焦比也升高了;现在,疏导加抑制,产量上去了,焦比并没有升高。
一九七一年,三高炉提前十八天完成了国家计划,焦比比一九七○年降低二十六公斤,一九七二年,比一九七一年增产了百分之五,焦比又降低了三十五公斤。这一经验在全厂推广,推动了全厂的生产。
我们决心不断洗刷唯心精神,坚持唯物论的反映论,在实践中进一步学习和运用毛主席的哲学思想,继续探索高炉冶炼的客观规律,为发展我国钢铁工业不断做出新的贡献。

鼓足干劲与掌握规律

第4版()
专栏:

鼓足干劲与掌握规律
公冶平
古代《庄子》这本书中,有一个“庖丁解牛”的故事。故事讲到“良庖”(好厨师)解牛,一年才换一把刀,“族庖”(一般厨师)解牛,一月就换一把刀,可是,为文惠君解牛的那位庖丁,历时十九年,解牛数千头,也没有换过一把刀,而且刀刃还象新磨过的一样。这位庖丁为什么会有如此出色的本领呢?就是因为他通过自己的反复实践,非常熟悉牛的筋骨结构,掌握了解牛的客观规律。因此,他解牛时,能够把薄薄的刀刃轻轻地插入牛的骨肉的间隙之中,刀锋所至,骨肉分离,毫不费力地就把牛解好了。而所谓“族庖”,还不大明白牛的筋骨结构,并没有掌握解牛的客观规律,常常用刀去砍骨头,既费力,又费刀,所以不得不一个月就换一把刀。这个故事,很好地说明了掌握客观规律的重要性。
进行现代化的工业生产,比解牛复杂得多,掌握它的各种规律,也比掌握解牛的客观规律困难得多。要掌握客观规律,就得有实事求是的精神。“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求”就是我们去研究。首钢炼铁厂三高炉的这篇文章,就是讲他们如何学习和运用毛主席的哲学思想去实事求是的,去掌握高炉冶炼的客观规律的。要多快好省地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就要鼓足干劲,在掌握社会主义建设的客观规律上下功夫,也就是要在实事求是上下功夫。
而要掌握社会主义建设的客观规律,要“求”社会主义建设之“是”,就得进行艰苦的努力,没有严格的科学态度不行,没有充沛的革命干劲更不行,只有把二者结合起来才有可能。首钢炼铁厂三高炉,就是这种结合的一个典型。他们为了增加风量,制服“管道”,夺取高产,曾经对五十三次管道的形成作了分析,对七百多次风量、风压的变化作了解剖,对七千多个煤气流分布的数据作了对比,坚持试验,达半年之久,这才建立了新的操作制度,这正是他们的科学态度和革命干劲相结合的产物。
三高炉的经验告诉我们:实事求是的关键是个“求”字。要
“求”出客观事物中的“是”,即规律性来,就得有“求”的革命雄心,有“求”的革命干劲,然后才有可能去做大量的调查研究分析的工作,“求”出多快好省地发展生产的客观规律来。三高炉所以能破旧立新,把两千一百立方米风量的“封锁线”,和一点八公斤风压的“警戒线”突破,把老黄历翻新,就突出地反映了他们的这种革命雄心和革命干劲。
有一种观点是不对的,似乎鼓革命干劲,就可以不讲科学态度了;或者相反,讲科学态度,就可以不鼓革命干劲了。这都是一种片面性。如果不讲科学态度,所谓革命干劲,就有可能变成盲目行动;如果不鼓革命干劲,所谓科学态度,也很可能变成保守思想。
总之,为了加快社会主义建设的步伐,一定要实事求是,这就要求我们一定要下定决心,鼓足干劲,排除万难,去掌握和运用客观规律,去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象首钢炼铁厂三高炉广大职工那样,为多快好省地发展生产而努力。

增产节约新事

第4版()
专栏:

增产节约新事
大干争分秒
三月间,安徽省巢湖水泥厂烧成车间的喂机小组有一位工人,没有按规定秒速喂料,把喂料时间延长了几秒钟。另一位工人发现后,当即提出批评。但他还满不在乎地说:“差几秒钟有什么了不起?”
这件事引起了车间领导的注意。他向大家算了一笔账。每台窑的喂料时间每缩短一秒钟,每小时就可以增产熟料二百公斤,三台窑二十四小时,就能增产熟料十四点四吨。账算清了,心里明了,劲头就更足了。那位认为“差几秒钟有什么了不起”的工人也大吃一惊,表示要鼓足干劲,认真操作。由于大家勤看火,勤操作,争分夺秒的结果,不仅提高了煅烧质量,还把喂料秒速由过去六十秒缩短到五十秒左右,日产量提高了,四月份超额二千八百吨完成了熟料生产计划。
领导作样子
在河北省张家口市毛纺厂织整车间里,人们常常看到厂里的支部书记冯占祥在同工人一起紧张劳动。他一会儿给各个织机送纬管,一会儿帮助工人接纱头,有时,向四周环视,发现地上有纱头就一根一根地拣起来。天长日久,积攒了不少纱头。他和一个工人把拣起来的纱头,一点一点接起来使用,织出了十四块毛毯。然后召集全车间的工人开会,给大家讲点滴节约的重大意义。
从此,织整车间的工人,经常用这十四块毛毯,对职工进行勤俭节约的教育。为了降低断头率,苦练基本功;为了保证寸纱不落地,台台织机上都挂上了节约袋。由于广大工人在生产中坚持点滴节约,耗纱量显著下降。
打制小灰桶
“当、当、当!”辽宁葫芦岛锌厂炉体科仓库保管员王顺,正利用空余时间,抓紧打制小灰桶。
保管员,怎么变成了白铁匠呢?
原来他从发放工具、材料的过程中发现,砌筑工用的小灰桶用量很大,一个月要耗费二十多个,一个就是好几元钱。如果利用废铁皮,自己打制小灰桶,不是可以节省这笔开支了吗?从此,王师傅一有空就在厂内转来转去,四处找废铁皮,找来,就练习打制技术。开始,怎么也打不好,不是圆不圆,扁不扁,样子不好看;就是铁边咬不好,装上灰浆就漏水。但他没有灰心,一边虚心向内行请教,一边反复实践,终于掌握了这门技术。五年来,这个筑炉队一个小灰桶也没领过,给国家节省开支上万元。
本报通讯员

图片

第4版()
专栏:

上海益民食品四厂共产党员陈大忱担任压缩车间领导工作后,不忘工人阶级本色,坚持参加劳动。图为她(右二)和工人一走研究提高产品质量。 新华社记者摄
随便看看别的资料:
热门资料: 生活妙招 兔子百科 生肖運勢 古書大全 養生常識 健康飲食 古人大全 歷史人物 科普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