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示:采集本站数据请保持每秒一条的频率。高于此频率则失败,滥采则封IP。谢谢!

1973-02-16第3版面所有文章内容

在泥土中扎根——记敦煌县委的领导作风

第3版()
专栏:

在泥土中扎根
——记敦煌县委的领导作风
一九七二年冬,我们来河西走廊访问。一路上,饱看大好形势,眼界开阔。到了走廊西端的敦煌后,同县委的一些负责同志谈了话,看了一些地方,对县委领导扎根基层,作风深入细致,印象很深。
先说敦煌的自然条件。这里南边有座鸣沙山,风起沙鸣,撵人到处走。东、北、西三面都是戈壁滩,除鹅卵石和骆驼草之外,别无所有。条件虽然如此,事情却在人为。敦煌县委的同志们,接受了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教育,改变了领导作风,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前进。
敦煌县委的“班长”王占昌(原县委书记),是在陕甘宁边区老根据地成长起来的革命战士。他对我们说:“在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中,群众批判我,我也批判我自己。”在大批判的洪流中,他提高了路线斗争觉悟,洗刷资产阶级思想,振奋革命精神,发扬优良传统,扎根基层,到全县条件最差的南阳沟蹲点,做出成绩。在敦煌广大干部和群众的支持下,他又当了县委书记。班长带头,一班人跟上,团结一致,把工作做到基层。
近三年来,敦煌农业生产稳步前进。一九六九年,亩产四百零二斤;一九七○年,亩产四百六十斤;一九七一年,亩产五百零五斤;一九七二年,亩产五百四十五斤。这就是说,每年以平均每亩增产四十斤到五十多斤的速度上升,这是少有的,形势十分喜人。根深叶茂,本固枝荣。悬在半空的吊盆里,虽然也会开出几朵花来,但绝不会结出丰硕的果实。只有在泥土中扎根,才能育成参天大树。敦煌近几年来持续出现的大好形势,正是大批干部在路线斗争觉悟提高之后,扎根在基层和群众共同奋斗的结果。
要安排好一个县的山山水水,必须先了解它,认识它。到哪里去认识?应该是基层,而不是机关。敦煌县委把工作重点放到农村,调查研究,蔚然成风。用群众的话来说,敦煌县委的负责同志,心中都有一张敦煌地图。这张地图是到基层去描摹出来的。县委的主要负责同志,走遍了全县的公社和大队。这个县除了戈壁之外,面积不算大,东西长七十里,南北宽六十里,另加远隔一百多里戈壁的一个公社。除了去这个公社以外,县委负责同志下乡调查研究时,连自行车也不骑。王占昌对同他一起下乡的同志说:“骑了自行车,就得走大道。步行,就可以拣小路走,访问贫下中农,仔细查看庄稼长势,发现问题。”下乡的同志们,也都不骑自行车了。当然,问题并不在于步行或骑自行车,而在于这样能更好地联系群众和接触实际。社员群众称赞道,县委书记从县城东门步行出,从西门步行进,不但了解敦煌的自然地理,而且更了解全县的贫下中农。因为,山山水水是靠人来安排的。他走到那里,都有熟人,有参谋,有知心朋友。
要认识本县的山山水水,只在本县走还不够。在这个盆地上,主要靠党河水灌溉。然而,党河发源于外县,远在祁连山上。冬天山上积雪多少,对敦煌全县用水有很大关系。祁连山高处冰天雪地,空气稀薄。县委同志们不畏艰辛,大部分上过祁连山,观察雪线变化,勘察水源。一九七○年,县委主要负责人,行程三百多里,踏遍党河上游的十八条山沟,弄清水源,引洪归河。县委常委白雁岭,深入水利工地,贪早睡迟,上山下坡,两次负伤,都晕倒过去。他说:“为了党的事业,别说负了伤,就是献出生命,也在所不惜。”广大贫下中农知道他的事迹后,无不为之感动。个个说,我们有了这样的好领导,心更实了,劲更大了。“前边的鞋,后边的样”。水利干部每年三上祁连山,骑骆驼,冒风雪,战野兽,为农业生产找水。一九七○年,县委发现雪线上升,山中水少,及时作出定量、定时、定地用水的决定。虽然这年夏天党河的平均流量较往年同期减少百分之四十五,由于用水节约,仍然保证了农业增产。
不只走马看花,还要下马栽花。不了解全县的山山水水,脱离实际,工作做不好。然而,只有一张全县图,也还不够。敦煌县委负责同志都有个点,公社党委都有个点。县、社两级在三十一个大队设点,占全县七十一个大队的百分之四十。干部长期在基层。他们说,机关就象我们的招待所,有事回来住几天。经过下马栽花,好的更好,差的也转化成好的。去年这三十一个大队,有三十个的粮食产量都“过黄河”“过长江”了。只有一个没有“过黄河”,但也比上一年增产。
用典型说话,最有说服力。县委经常在点上召开各种现场会,做到点上开花,面上结果。原来敦煌一年一熟,不种二茬。县委同志们深入调查研究,算了细账。七月二十五日左右收麦,九月二十五日左右霜冻,中间只有六十天左右。一般糜子成熟要八十天。后来,他们发现一种生长成熟期正好六十天的糜子。能不能种二茬?决定性的因素是适时播种,把时间扣紧。早种三天收,迟种三天丢。县委委员吴效国在转渠口公社组织人力,一边收割,一边翻地,一边施肥下种,只用两天两夜时间,就种完了两千亩糜子。县委迅速推广了转渠口公社的经验,从一点红到一片红。一九七一年,敦煌历史上第一次获得了小秋作物大丰收。复种粮食的总产量,占全县粮食总增产量的百分之四十九。
群众是聪明智慧的肥土沃壤,到群众的泥土中扎根,就可以吸收无穷无尽的营养。农业生产包罗万象。毛主席的农业“八字宪法”,字字都可以为题,每题都可以做成许多篇内容丰富的文章。头绪繁多,必须善于向群众学习。县委中有的同志来自军队,新做农业工作,有些不懂。但他们来个“每事问”,不懂就可以转化为懂,知之较少就可以转化为知之较多。社员群众说,我们的县委,是个肯学习的县委。县委副书记雷申鸿,原来没有管过农业,他看到全县种了好多谷子,可是却不间苗,长得象草。原来,这里种谷子没有间苗的习惯,种了也只是为了长草喂牲口,粮食附带收一些。“欲知山中事,须问打樵人。”他在蹲点中,向群众学习,听到老农说,“针扎胡麻卧牛谷”。这意思是说,胡麻要密,谷子要稀。他就依靠群众,发动群众间苗,并在点上召开了全县谷子间苗现场会,得到了推广。就这一项,全县增产的数字大为可观。
“打坷垃看起来是粗活,实际上是细活。”敦煌县委一位同志对我们说。这句话,是他个人的体会,也可以说是概括了县委领导作风中的一条重要经验。办好农业,乍看起来,不过是同坷垃打交道,月月如此,年年如此,似乎是件粗活,比较简单。然而,要真正把农业办好,绝不是那么简单,必须遵照毛主席关于“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的教导,扎根基层,相信群众,依靠群众,下细致功夫。敦煌县委在思想作风革命化的道路上,已经迈出了可喜的一步。前面还有更高的目标,等待他们去攀登。
本报记者

全心全意为人民的金珠玛——记成都部队某部助理军医倪天珍

第3版()
专栏:

全心全意为人民的金珠玛
——记成都部队某部助理军医倪天珍
“白求恩同志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表现在他对工作的极端的负责任,对同志对人民的极端的热忱。每个共产党员都要学习他。”
人民解放军成都部队某部助理军医、共产党员倪天珍,响应毛主席这一伟大号召,十二年来,勤勤恳恳地为广大人民群众服务,谱写了一曲又一曲爱民新歌,人们称他为“群众工作标兵”。
一九六六年冬的一天,倪天珍奉命来到西藏某地执行任务。一位藏族翻身农奴把他拉进自己的帐篷,指着患半身不遂、卧床不起的妻子卓玛对他说:“旧社会,农奴主把我们当牲口使,她落下一身病,躺在床上整整三年了!”卓玛含着热泪说:“金珠玛米(解放军),给我治治这病吧,我还要为社会主义建设出力哪!”
翻身农奴恳切的要求,使倪天珍不由得想起自己一家在解放前的苦难遭遇:在吃人的旧社会,爷爷、奶奶、父亲、四个伯父,都因为积劳成疾,无钱医治,先后活活病死在四面透风的草棚里……。血泪斑斑的往事,历历在目。倪天珍想:旧社会穷人当牛作马,有病等着死;现在解放了,我们还能眼看着万恶的病魔继续摧残阶级姐妹吗?病人的痛苦就是我的痛苦,我一定要想方设法治好卓玛的病。
倪天珍第一次遇到这样严重的病人,满心想为阶级姐妹解除痛苦,却又不知从哪下手。他翻阅医务书籍,访问有经验的医生,了解到医治半身不遂,用针灸疗法效果好,便托人到城里买来了针灸书籍和银针,按照说明量好穴位,开始在自己身上练习。
十几天过去了,银针扭弯了好几根。倪天珍一面坚持练习,一面认真学习《纪念白求恩》。白求恩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献出鲜血和生命的高大身影仿佛站在眼前。倪天珍不气馁,不动摇,坚持不懈,勤学苦练了三个月,终于基本上掌握了针灸技术和治疗方法。
一天,倪天珍来到卓玛家,第一次为病人扎起针来。为了力求取得理想的效果,他每次都把穴位量了又量,认真负责,一丝不苟。经过一段时期的治疗,这个被“瘟神”折磨了三年之久的翻身农奴终于站了起来。喜讯传开后,藏族同胞齐声赞扬说:“世上没有救苦救难的菩萨,只有全心全意为藏族同胞服务的金珠玛。”
有一次,倪天珍外出为群众看病回来,半路上遇到一对夫妇抱着个奄奄一息的孩子流着眼泪走来,他急忙关切地上前询问。原来是生产队长徐廷春六岁的孩子徐明华,患了急性脑膜炎,高烧几天一直不退,已经很难治了。倪天珍看看孩子,只见他牙关紧闭,皮肤青紫,四肢蜷曲,瞳孔放大,呼吸听不到了,脉搏试不到了,只有心脏还可以摸到一点极其微弱的搏动。眼前既不能输液,又没有强心针,自己身上仅有一管银针和一包酒精棉球,孩子眼看就要死亡。倪天珍焦急万分,立即把孩子抱到一间草棚里进行抢救。
倪天珍用银针给孩子进行强刺激,毫无反应;第二次又增加两个穴位,仍然没有反应;第三次,还是没有反应。情况危急,刻不容缓。倪天珍当机立断,第四次在几个穴位上同时刺入留针,伏下身去进行人工按摩,一分钟,两分钟,五分钟……,忽然他发现孩子的眉毛跳了一下,这一点好转的征兆给倪天珍增加了希望。他顾不得擦汗,争分夺秒地继续进行压胸人工呼吸。一会儿,孩子的鼻子里呼出一缕热气,五分钟后,徐明华恢复了自主呼吸。紧接着,倪天珍又取出酒精棉球,撒开敷在孩子胸口上,帮助降温退烧……。
经过几小时的奋力抢救,临危的徐明华终于脱离了险境。倪天珍内心充满了喜悦,跑回宿舍取了三包药,仔细嘱咐了用法,交给徐廷春带去。第二天一早,六天米水未进的孩子喝下了半碗糖稀饭,并能开口说话了。倪天珍又继续登门治疗,徐明华很快恢复了健康。孩子的爸爸感激地流着热泪,逢人便说:“是亲人解放军给了孩子第二次生命啊!”
倪天珍热心为人民服务的先进事迹传开后,人们纷纷赶来请他看病。他怀着深厚的无产阶级感情,更加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一九七○年七月,倪天珍在抢救铁路塌方的战斗中英勇负伤,被送进了医院。他躺在床上,心里非常不安:医护人员正在紧张地忘我工作,很多病人正在渴望着早日恢复健康,我怎样才能为人民多做些有益的工作呢?动手术后,倪天珍刚能下床,就帮助医护人员做些轻微劳动,协助门诊医生值班看病,打麻药针,动手术,给病号端水,送饭。人们都说他是见活抢着干的“编外医生”。
一天,青龙公社送来一个生命垂危的贫农社员,从入院那天起就处于昏迷状态。倪天珍不怕脏,不怕累,主动帮助护理员给病人打针,输液,喂汤,灌药。早上,他为病人垫换褥单,清洗大小便;晚上,他半跪在床前为病人擦澡、洗脚。为了防止生褥疮,他每隔两小时就给病人翻一次身。白天如此,晚上有时起来六、七次。就这样,他带病坚持了五十五个日日夜夜的义务护理工作。倪天珍对同志、对人民极端的热忱,他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革命精神,使人们受到了极大的鼓舞,留下了难忘的印象。        新华社通讯员
(附图片)
沈阳部队某部医院驻辽源市聋哑学校医疗队卫生员王雅芹在给聋哑学生讲雷锋的故事。  本报通讯员摄

把心贴在桥上的人

第3版()
专栏:来信

把心贴在桥上的人
每当登上南京长江大桥的时候,你总会看到一些年近七旬,银须白发的老人,臂带红袖章,站在桥上值勤,热情地招呼行人遵守秩序,积极维护来往的车辆安全行驶。他们是住在大桥附近的宝塔桥、栅栏门、四平路等几条街道的退休老工人。
在南京长江大桥上,每天南北对开着许多列火车,奔驰着成千上万辆汽车,接待着无数的游客,其中有来自全国各地的工农兵,有归国侨胞,还有外国朋友。居住在大桥附近的退休老工人,看到大桥上车来人往的繁忙景象,就自觉地组织起来,积极地配合解放军,维护好大桥公共秩序、交通安全。
这些退休老工人,人老心不老,他们豪迈地说:“我们人虽然退休了,但思想不能退休,还要为革命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在继续革命的道路上立新功!”清晨,当游客还没有来时,他们就已经来到了公路桥面;夜晚,他们总是等游客走完了才回去。冬天,大桥上风大寒冷,他们全然不顾,照常值勤;夏天,桥面上炎热灼人,他们仍然坚守岗位。如果有谁不懂得大桥上的交通规则,他们就热情地作宣传;有谁想了解大桥上的建设情况时,他们就详细地作介绍;有谁对路途不熟悉时,他们就热心地给你指路。每逢节日、假日、外宾来时,他们就事先主动和解放军联系好,加强值班。退休老工人李春照已经是七十岁的人了,大家称赞他是“把心贴在桥上的人”。他患有胃病,为了维护好大桥上的秩序,就把药和小暖瓶带在身边,胃痛时,就服点药,从不愿离开战斗岗位。别人劝他回去休息,他总是说:“为革命维护大桥秩序,就是要有点革命精神,我这点小病算个啥!”
这几年来,由于这些退休老工人的大力协助,大桥的公共秩序得到很好的维护。看到这些白发苍苍的老人,人们都深受感动,称赞他们是:毛泽东思想的宣传员,维护大桥公共秩序的交通员,工农兵群众的服务员。南京长江大桥管理处 徐明生 方志祿

送亲人

第3版()
专栏:

送亲人
一天傍晚,从南昌至赣州的汽车到站后,旅客都下车了,服务员徐晓蓉发现车上还有一位十一、二岁的小女孩呆呆地坐在里面。小徐便亲切地向女孩询问。原来,她是从南昌郊区叔叔那里回家来的,家在湖边公社。客车经过那里时,小女孩不懂下车,到这儿,已经过站十多公里了,她还没弄清到家了没有。小徐了解到这一情况后,心想:站里没车了,看来马上把她送回去是不行了,怎么办呢?我是人民的服务员,应该关心照顾这个小旅客。想到这里,小徐就热情地安慰她说:“小妹妹,今天你不能回家了,晚上就和我住一起,明天我再送你回家好吗?”
晚饭后,小徐替小旅客洗了澡,换上衣服,把她安顿在自己的住房里,连夜又给她洗好了衣服。
第二天清早,小徐带小女孩坐上汽车到了湖边公社。可是,这儿离小女孩家还很远,为了把小女孩平安地送到家里,小徐毅然带着她又继续上路了。
翻过两、三座山,小女孩渐渐地走累了,小徐的汗水也湿透了衣服。正在这又累又乏的时候,忽然间乌云密布,天下起雨来。小徐宁愿自己淋雨,把雨衣给小女孩披上,接着又背起她一步一步地往前走。雨越下越大,山路又窄又滑。小徐有点犹豫了,这时白求恩大夫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光辉形象,出现在她的眼前,她立即打消了私念,充满了信心,一直把小女孩送到家里。刘大伯看到自己早已盼望的女儿,感激不尽地说:“同志,你为咱贫下中农送来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好思想啊!”
离别了刘大伯一家,小徐为了及时上班,她带着一身泥水,加快脚步,徒步二十多公里,赶回了车站。
本报通讯员

“我们都是一家人”

第3版()
专栏:

“我们都是一家人”
一天,赣州市汽车站,收到一封从南昌直属运输分局寄来的感谢信。一位工人同志在信中热情地赞扬了服务员庄爱芳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宁可自己千辛万苦、不让旅客一时为难的事迹。这是怎么回事呢?
事情原是这样:一辆从南昌返回赣州的长途汽车,在离赣州二十二公里的五云桥公路旁,发现有一位躺在地上昏迷不醒的工人。汽车司机发现后,立即把病人带到赣州车站,服务员庄爱芳看到这个情况,马上协助司机把病人送进了医院。经过医护人员的全力抢救,工人脱险了。经了解,这位工人姓周,因公出差,在中途病倒。服务员庄爱芳为了解除病人的痛苦,给他买来了饭菜,一口口地喂他吃。饭后,她又急忙回到家里,拿了爱人的衣服替老周换下了身上的脏衣。第二天,庄爱芳心里还惦记着那位工人,一下班,她买了些苹果,拿了洗干净的衣服来到医院。老周同志一再感谢,而庄爱芳说:“我们都是一家人,这是我们应该做的小事。”在老周住院期间,庄爱芳不管刮风下雨,每天总来医院看望他,把他当作自己亲人一样照顾。十二天后,老周病愈。出院那天,老周握着医护人员和庄爱芳的手,激动得热泪盈眶,连声说:“你们真是把党和毛主席对人民群众的关怀和温暖,送到了我们工人的心坎里。”
本报通讯员
随便看看别的资料:
热门资料: 生活妙招 兔子百科 生肖運勢 古書大全 養生常識 健康飲食 古人大全 歷史人物 科普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