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示:采集本站数据请保持每秒一条的频率。高于此频率则失败,滥采则封IP。谢谢!

1972-10-17第4版面所有文章内容

加速工程建设——云南省一座大型水电站是怎样建成的?

第4版()
专栏:

加速工程建设
——云南省一座大型水电站是怎样建成的?
云南省电力建设战线广大职工,经过八个月的艰苦奋斗,使一座工程量完成不到一半的大型水电站加速建成,投入生产。
集中兵力打歼灭战
这座水电站自开工以来,长期没有完工。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中,云南省革命委员会为了确保这个工程建设,提出集中兵力打歼灭战,在八个月内建成电站的任务。
但是,有的同志认为:水电基本建设快不了,工期长是它的固有特点。
为了统一认识,电站工程各级领导反复学习了毛主席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一系列指示,破除“水电基本建设快不了”的形而上学观点。大家指出:水电基本建设的快和慢,关键在于领导执行什么路线。我们不能超越客观条件许可的限度去追求速度,但是必须在客观条件许可的限度内,争取多快好省地进行建设。通过对加速建成电站的主客观条件的全面分析,大家看到:由于任务重、时间紧,人力物力相应不足,加上处处铺摊子,致使施工一时处于困难地位。但是,只要充分利用现有的人力物力,集中兵力打歼灭战,就能使全局上的人力和施工机械不足的劣势,转化为局部上人力和机械充足的优势,解决矛盾,争得主动,赢得时间,加速工程进度。各级领导成员提高了认识,增强了信心,纷纷深入第一线,同群众一起劳动和学习,集中兵力打歼灭战。他们主要采取了以下的一些作法:
一,抓住主要矛盾,一战而胜,取得主动地位。根据工程特点,抓关键,反对平均使用力量。由于抓了主要矛盾,就克服了过去那种工作无重心,处处铺摊子,处处不得力,造成时间、人力物力浪费的现象,取得了主动地位。例如,地下厂房是电站土建施工的关键工程。施工中,他们把这项工程作为主攻项目,集中了大部分的人力和主要施工设备,发挥群众的智慧,在九十天内便完成了过去要花一年多时间才能完成的厂房开挖任务,振奋了人心,消除了一些同志对加速电站建设的怀疑,使工程建设掀起了新的高潮。
二,破“机械分工”,开展大协作。过去,筹建单位和承建单位之间实行了“甲、乙方”制度,内部各工种之间又过分强调“专业”。分工是必要的,没有基本的分工,就会打乱各个生产环节之间的正常联系;但是,如果在各工种之间划上一道不可逾越的鸿沟,割断其内部联系,就不能合理地调配人员以集中兵力打歼灭战。于是,他们发动职工批判了形而上学的“机械分工”,在土建与安装施工中,打破“甲、乙方”界限,密切配合,互相协作。同时,在各工种内部实行分工不分家,工人以一项为主,打歼灭战时,灵活调动。在开挖厂房中,他们采取边实践边学习,以老带新,使二百多个新手在短期内就掌握了打风钻的技术,满足了工程需要。
三,坚持自力更生的方针。随着工程进度的加速,需要越来越多的设备、器材。他们坚决反对那种以加速工程建设为理由,向国家多要设备的做法,大搞修旧利废,自己武装自己,提高机械化施工水平。在混凝土浇筑中,需要很快新建一个“碎石生产系统”。起初,有人提出向国家要机器,工人们坚决反对说:“动不动就向国家伸手,这不是我们工人阶级的本色!”他们找出了两台已经报废的碎石机和一批零件,加以装配、维修,因陋就简、土法上马,只用了十四天就建成了一个过去要三个多月才能建成的“碎石生产系统”,保证了工程急需,并为国家节约了数万元资金。
贯彻落实党的政策
电站工程的领导从实践中体会到,加速工程建设,最根本的一条是要认真贯彻执行党的政策,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人,调动一切积极因素。
电站建设一开始,领导上就组织广大职工认真学习毛主席关于“团结起来,争取更大的胜利”的教导,批判“左”和右的错误干扰,大大地增强和巩固了在毛泽东思想基础上的团结。接着,他们又把一批政治觉悟高、实践经验丰富的老工人提拔到各级领导岗位上来。在全部十多个主体工程队的领导成员中,老工人占了绝大多数。
在坚决依靠老工人的同时,认真执行党的知识分子政策。电站工程领导对技术人员大胆使用,严格要求,帮助他们划清“技术第一”和为革命钻研技术、精益求精的界限;“洋奴哲学”和执行洋为中用、积极掌握国外先进技术成果的界限;“本本主义”和在总结工人丰富施工经验的基础上,学习理论、查阅资料的界限;“专家治厂”和充分发挥工程技术人员作用的界限,调动了广大技术人员的积极性。在整个工程建设中,技术人员和广大工人相结合,坚持“三不脱离”,为加速工程建设作出了很大的贡献。
重新审查设计方案
建立领导、工人、技术人员“三结合”的班子,重新审查设计,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前提下,修改设计四十多项,其中重大设计十多项。与原设计相比,整个工程节约混凝土百分之二十七,钢筋百分之三十一,钢板百分之二十九,资金数百万元。
斜井钢管道的敷设是高水头电站安装工程的一项关键,原设计采用“地下明箍管”。按这个方案,需要大洞子,管道需要到外地加工订货。电站工程领导认真总结老工人的丰富经验,然后根据“三结合”小组科学实验的结论,因地制宜,制定了“地下直接埋管”的方案。新的方案,钢管不用到外地加工,节约投资一半,提前工期一年,经过长时间的使用检查,证明质量良好。
在电站建设中,有一条通往厂房的沿山公路。原来的设计由于脱离群众,脱离实际,公路修成以后,每年一到雨季就严重塌方,长期不能通车。后来又准备拿出几十万元来另外修筑一条公路。这次,领导走群众路线,经过调查研究,接受了一个老工人提出的新方案,把公路往山坡外移一点,路面加宽一些,就顺利通车了,保证了主体工程的施工供应,为国家节省了大量的资金。
依靠群众改进施工方法
由于认真贯彻执行了毛主席的革命路线和政策,领导的决心大,群众的积极性高,广泛开展了技术革新运动,群策群力改进施工方法,对加速工程建设起了很大的作用。
过去,厂房工程爆破每次不能超过一百炮,以免破坏地层结构。这样,厂房土方要三、五年才能挖得出来。这次,职工们经过试验,一次放二、三千炮,并没有破坏地层结构,创造了土方开挖新纪录,使开挖速度成倍地增长。大爆破成功以后,带来了新的矛盾:大量的石碴清理不出去。职工们打破了过去的只有短臂挖土机和双向汽车等专门设备才能进洞清碴的状况,使用现有的长臂挖土机和载重汽车等大型机械进洞清碴,工效比过去用斗车提高近十倍。
斜井钢管道施工,按照过去的规定,要先安装后浇筑,每段浇筑不能超过三十米,造成一部分人干活,一部分人等着。职工们经过分析,认为过去所以这样规定,是为了防止出事故;只要采取积极有效的安全措施,完全可以实行平行作业。职工们采用大段钢管安装和大块混凝土浇筑的平行作业方法以后,工效大大提高。过去一个月内只能浇筑六千方,采取大段钢管安装和大块混凝土浇筑平行作业,在二十天内就浇筑了一万七千多方,而且质量良好。
云南省电力局革命委员会报道组
云南省革命委员会调查组

切实加强技术管理工作

第4版()
专栏:

切实加强技术管理工作
中共大连红旗造船厂委员会
加强技术管理工作,是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加快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措施,是工矿企业里斗、批、改的一项重要内容。但是,由于刘少奇一类骗子在生产技术领域里推行的形“左”实右的反动路线的余毒没有肃清,有些人至今对技术管理工作还存在一些模糊的认识。因此,必须以路线斗争为纲,进一步开展革命大批判,提高觉悟,划清界限。
有些人说:“没抓技术管理,生产也过来了。”这是一种自满情绪和不愿抓技术管理的错误思想。
技术管理是大工业生产的必然产物,是为生产发展服务并促进生产发展的。技术管理越科学、越严密,生产效率越高、产量越多、质量越好、用料越省。否则,就会得到相反的结果。以船舶制造中的锚链生产为例:过去,搞铸造锚链,先后三十余道工序,劳动强度大,生产效率低;加强技术管理,改革工艺流程,实现了闪光焊接机械化生产以后,生产效率提高了三倍,产品合格率达到百分之九十九点五。由此可见,搞社会主义建设,要力争上游,多快好省,不抓技术管理是不行的。
说“生产也过来了”,当然很好。问题是怎么“过来”的?回顾我厂的情况,很能说明问题的实质。在刘少奇一类骗子鼓吹极“左”思潮,对某些技术部门或环节搞“一风吹”的时候,党的政策不落实,企业管理混乱,产品质量下降,成本上升;后来,广大工人、干部和技术人员批判了刘少奇一类骗子的形“左”实右的反动路线,认真贯彻执行毛主席的革命路线和政策,加强了技术管理工作,把提高造船质量和吨位建立在严格的科学技术管理基础上,情况就不同了。去年,我们厂的造船吨位是文化大革命前历史最高水平的二点四倍,今年上半年的造船吨位又比去年同期提高了百分之九十五点八,造船质量也是一艘比一艘好。
也有的人认为,“抓技术管理,还是过去那些东西,容易走‘技术第一’、‘专家治厂’的老路,担风险。要抓,就得重新搞一套。”这也是不敢抓技术管理的一种糊涂思想。
对“过去那些东西”怎么看?历史唯物主义者认为:对于过去的工艺、设计、检验等技术管理,应该取分析的态度,分清哪些东西是在毛主席革命路线的指引下,广大工人、干部和技术人员经过长期实践,积累起来的经验;哪些东西是刘少奇一类骗子搞的修正主义的黑货。对于前者,要坚持实行,并且根据新的经验,及时加以充实和发展;对于后者,要作为反面教材,加以批判。在工矿企业,搞一些专门机构,安排一些专业人员,充分发挥技术人员的专长,组织专业化生产,加强技术责任制,搞好技术引进、技术研究和科学实验等等,这些都是加强技术管理的必要措施。在毛主席革命路线的指引下,我厂加强了技术管理,已经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比如,我们组织船体工人、技术人员和干部专门研究新型弯板法,搞成了“合金钢板水火弯板”新技术;组织推进器工人、技术人员和干部研究新的加工工艺,搞成了“三跟踪电仿型铣床”;组织管系工人、技术人员和干部研究成功“射流薄板弯管机”,等等。
“技术管理工作技术性强,不好抓,还是让群众和内行的人去抓吧。”这是一种不想搞技术管理的畏难思想。
技术管理工作技术性强,这是事实。抓技术管理依靠广大群众和一些内行的人们,也很有必要。但是,党对企业的领导,正如斯大林指出的,“不是‘一般地’、不是‘从空中’来领导企业,而是具体地切实地领导企业”。因此,领导干部“必须用极大的努力去学习生产的技术和管理生产的方法”。所谓“难”与“不难”,是相对的,而且是互相转化的,主要看我们有没有克服困难的勇气和干劲。
能不能认真抓好技术管理工作,是能不能坚定地执行毛主席革命路线的大问题。刘少奇一类骗子鼓吹“政治可以冲击一切”,否定技术,取消技术,妄图用资产阶级政治代替无产阶级政治,以达到他们复辟资本主义的目的。因此,我们要从路线斗争的高度去认识问题,积极抓好技术管理工作。
伟大领袖毛主席教导我们:“中国人民有志气,有能力,一定要在不远的将来,赶上和超过世界先进水平。”在做好当前工作的同时,还要有计划、有步骤地搞一些长远性的技术管理工作,为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开辟广阔道路。我们在研究大型板料加工时,就本着这个精神,结合当前生产情况,从生产发展的远景出发,大搞技术革新和科学实验,研究成功无模爆炸成型新技术,为板料加工开辟了新的途径。
技术管理是企业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关系到能否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我们必须给予足够的重视。

见物又见人

第4版()
专栏:

见物又见人
天津动力机厂铸工车间党支部书记 高景良
我们车间担负柴油机铸件毛坯的生产任务。有一个时期,产品质量上不去,铸件报废率比较高。为解决这个问题,我们曾单纯从技术操作方面想办法,结果问题一直没有得到解决。
例如,我们车间生产的机后盖铸件,浇铸时出现涨砂、揭砂现象,影响了铸件的质量。开始,我们以为是机造组技术不过硬,设备风压不足,震实力不强造成的,于是就狠抓机造组的技术操作和设备问题。结果,不但问题没解决,反而引起了机造组同志的不满。他们说涨砂、揭砂的主要责任不在机造组,是碾砂组供应的砂子质量不好。经过调查研究,我们觉得机造组同志提出的意见有道理,但碾砂组同志又不同意,说是机造组的意见是推卸自己的责任。两个组之间互相扯皮,互相埋怨,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
通过学习政治经济学,我们懂得了生产当中不仅有生产力的问题,而且有生产关系的问题。解决机后盖铸件涨砂、揭砂问题,不能只从技术方面考虑,首先要注意协调机造组和碾砂组之间的关系。我们从路线教育入手,提高大家对产品质量的重要性的认识,树立全局观点,明确搞好产品质量要靠大家共同努力。以后,两个组的同志共同深入现场,调查研究,发现问题确实在于机造组和碾砂组之间的关系没有处理好。由于缺乏全局观念,两个组之间互不联系,生产上不能很好配合,使涨砂、揭砂的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因此,要解决涨砂、揭砂问题,不仅要解决技术操作方面的问题,还要着重协调组与组之间的关系。
认识提高后,两个组之间的关系很快得到了调整,大家积极配合,紧密协作,顺利地解决了涨砂、揭砂的问题。碾砂组在碾砂中严格按照工艺要求,努力提高型砂质量,并经常征求机造组对型砂质量的意见和要求,主动把生产机后盖铸件用的面砂改为柴油砂。机造组在造型时细心操作,坚持设备风压不够不开车,严格控制震实度,并主动改进浇铸系统,对于碾砂组由于客观原因造成的型砂质量方面暂时出现的问题,也主动采取措施给以弥补。这样不仅解决了机造组和碾砂组之间的矛盾,而且也解决了机造组和浇铸组、打砂组、清铲组之间的矛盾。由于生产过程中人和人之间、班组和班组之间的关系协调了,进一步调动了职工的积极性,推动了生产的发展,产品质量显著提高。机造组的铸件合格率,今年七月份比六月份提高百分之七·○五,八月份又提高百分之八·七一。

节约是社会主义的经济原则

第4版()
专栏:

节约是社会主义的经济原则
上海绒毯三厂工人学习政治经济学小组
我们的国家要加快社会主义建设,就需要有更多的建设资金,以满足扩大再生产的需要。但是,这许多建设资金从哪里取得呢?我们不是资产阶级,对内不能靠剥削;我们不是帝国主义,对外不能侵略掠夺;我们也不能靠借外债。对我们工人阶级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来说,“靠本国节约来发展工业的道路,即社会主义积累的道路。”这才是发展社会主义建设的唯一道路。
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以来,我们厂为国家积累的资金,等于本厂一九六六年固定资产的十三点四倍,而在积累的资金中,节约起了重要的作用。在生产中,节约一点还是浪费一点,是一个很大的问题。我们曾经算过这样一笔账:织棉毯要用棉纱,因织坏布拆下来的回丝,就使好花变成了废纱。如果这种废纱每个班一斤,一天三个班加起来就是三斤,一年就是九百多斤。全市五十多家毛巾被单厂,如果每个厂每天平均都浪费三斤棉纱,那么,三年浪费的资金,就等于少办两个绒毯三厂。我们怎么能够忽视这点点滴滴的节约呢?仅上海市一个行业就如此,全国各行各业都加起来,那该是一笔多么可观的建设资金啊!因此,厉行节约决不是什么小事情,而是社会主义经济的基本原则之一。我们有些同志原来认为:“今天节约用电、用煤,明天节约原材料,年年搞节约,还不是老一套。”现在认识到,年年搞节约,正是建设社会主义的客观需要,不仅要坚持年年搞,而且要一年比一年搞得更好。
我们应该怎样厉行节约呢?所谓节约,无非就是人力、物力、财力的节省。马克思主义告诉我们:人力的节省是活劳动的节约,物力的节省是物化劳动的节约,财力的节省是人力节省和物力节省的货币表现。马克思有一句经典的概括:“一切节省,归根到底都归结为时间的节省。”
物力的节约很重要,上面所谈的事例就是证明。
但是,最大的节约还是人力的节省。这就要求大搞技术革新,不断提高劳动生产率,用较少的人力争取较大的经济效果。过去,我们做罗纱提花用的是老式织机,产量低,消耗多。后来,搞了技术革新,修旧利废,土法上马,仅花了二百多元费用,就创造成功一台比较先进的双无织机。这种新型织机全面推广后,不仅每年节约材料一万六千元,而且提高劳动生产率四倍,等于节省下百分之八十的劳动力。这种节约,从另一面来说就是增产。自从尝到这个甜头以后,我们用革新技术的办法节约人力的劲头就更大了。
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为厉行节约提供了可能性,但是,要使这种可能性成为现实性,还要靠我们进行不懈的斗争。厉行节约还是铺张浪费,从来是两条路线、两个世界观的斗争。什么时候坚持开展两条路线的斗争,勤俭节约的作风就能够得到发扬,增产节约的成果就大;什么时候放松了两条路线的斗争,资产阶级铺张浪费的歪风就要重新抬头,已有的增产节约成果也会被破坏掉。
去年,我们厂发生过这样一件事:纡子车间少了一把锥子。车间里有位同志看到生产上等着要用,就买回来六把。乙班班长和保全工人知道后,很不赞成,说:“买六把新锥子事小,把我们艰苦创业的传家宝丢了可是件大事。”他们立即自己动手做了四把。党支部抓住这件事,对全厂工人和干部进行路线教育,使大家认识到搞不搞勤俭节约,是能不能保持无产阶级政治本色,坚持毛主席革命路线的大问题。后来,在清产核资的群众运动中,大家把清理出来的大量回丝,集中起来,进行展览。许多同志主动检查了自己“条件好了,穷棒子精神淡薄了”和“家大业大,浪费一点没啥”等错误思想,全厂掀起了“一根断纱接起来,一只螺钉捡起来,一只手套补起来”的节约活动。
我们联系二十年来勤俭办厂的斗争实践,对毛主席关于“节约是社会主义经济的基本原则之一”的教导有了进一步的体会。我们决心沿着毛主席指引的方向,坚定不移地走勤俭办工厂的道路。
随便看看别的资料:
热门资料: 生活妙招 兔子百科 生肖運勢 古書大全 養生常識 健康飲食 古人大全 歷史人物 科普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