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示:采集本站数据请保持每秒一条的频率。高于此频率则失败,滥采则封IP。谢谢!

1964-11-13第5版面所有文章内容

树木引种问题

第5版()
专栏:

树木引种问题
黄铨
树木引种是指将外区的(或本地野生的)木本植物,通过一定措施,使其在保持原有优良特征与特性的前提下,适应于本地栽培需要的迁移种植行为。这是丰富本地树种资源,提高和发展林业生产的一项重要手段。本文仅就树木引种中经常遇到的几个问题,谈一些意见。
充分调查研究树种对生活环境的要求
从树木引种来看,凡是成功的引种,通常是基于下列两种情况:引进树种对生活环境的要求与引进地区的现实条件接近;或者是掌握了树种对生活环境要求的特点,采取了有效的驯化措施。在这两种情况中,调查研究树种对生活环境的要求,乃是其共同的特点。所以,通常把了解欲引树种对生活环境的要求,视为引种工作的基础和前提,视为引种工作成败的首要关键。
调查研究树种对生活环境要求的途径是多方面的。但在引种工作中,比较切实可行的是通过对树种分布区域的生态对比分析。
一个树种有一定的分布范围。在这个树种分布范围内的不同地区间,它的生长状况总会有一定的差异。通过树种分布区域的生态对比分析,便可以大体上了解一个树种对生活环境的要求。例如,杉木在我国的自然分布范围,总的来说,自北纬二十一度四十一分至三十三度四十分;自东经一百零二度至一百二十二度,东西约一千公里,南北跨八百公里。这个分布区域所具有的环境条件(日照、温度、湿度、降雨、风速、土壤、生物等条件),一般就是杉木能够正常生长发育的条件。其中,在这个分布区内,福建南平、永安,湖南江华、会同等地生长最佳。这些地区所特有的条件以及分布范围内的某些共有条件,一般说就是杉木所需要的环境条件的总体。
很多树种,除有自然分布区外,还有由于人为引种而形成的人为分布区。象杉木就早为印度尼西亚、日本、阿拉伯联合共和国、法国、意大利、西班牙等许多国家所引入。我国不同地区间也早做过许多试种工作。结合引种地区的环境条件,对比分析它的生长发育状况,可以补充对自然分布区对比分析的不足,加深对树种所需生活条件的了解。
但是,通过对现实分布区生态对比分析所了解的树种习性,并不是很全面的。树种对生活环境要求的特点,不仅受现实生活环境的影响,也强烈地受历史发展中所经历的环境因素的制约。而树种生存区域及其环境条件,总是在变动着。目前它的生存区域和它所处的具体条件,只是变动着的生存区域及其环境条件的一个阶段的现象。因此,根据现实分布区所作的判断,仅仅是了解了树种对生活环境要求的一般轮廓。要获得全面了解,还需熟知树种的历史发展过程,查明这个树种过去曾经经历过什么生态条件(与生物体生活发生联系的那些条件)的影响。如我国特产的水杉,从它自然分布区来看,它只生长在四川万县和湖北利川的狭窄范围之内,所以可能它仅适生于气候温和、湿润,土层深厚、偏酸性,纬度在北纬三十度至三十一度之间的地区。实际上,在水杉为我国科学家发现之后,世界上几十个国家和地区都先后引入,一般都获得了良好的结果。银杏、桃、洋槐等树种也有类似的情况。近年来,我国造林学家在北京引种新疆地区(干旱地区)的隔年核桃,获得了良好的结果,也说明仅从自然分布状况分析,不能获得对树种“性格”的全面了解,不能预见其全部适应可能性。这些情况,通常是由这些树种或品种在其形成和发展过程中,曾经历过与现实分布区条件不同的生态条件的影响所致。就现在所知,水杉属树木在一亿多年以前,曾广泛分布于亚、欧、美大陆,这在西伯利亚、格林兰、北美及我国东北等许多地区,都发现了水杉的化石,就是一个证明。银杏属树木,在中生代,它分布范围几乎遍于北半球,只是自白垩纪后期和新生代第三纪才逐渐衰亡。隔年核桃之原生类型,经受旱生条件的影响,也仅是近代的事情。可见,这些树种或品种的祖先,它的生活环境条件同现代分布区域和环境条件是有显著区别的。古代生活环境对树种或品种“性格”的强烈影响,不能不遗存于这类树木的后代当中。因此,了解欲引树种对生活环境的要求,除应着重对它现实分布区的生态条件作对比分析外,还应尽可能查寻它的古代生活环境的资料,对比它现代生态条件与历史生态条件,以便作出更确切更全面的判断。
引种地区与引种材料的选择
在引种工作中,调查研究了树种对环境条件的要求,依据这些要求确定引种地区,适当选择引种材料,是树木引种的第二个关键性问题。
选择引种地区有两个方面的含义,即确定大的地理区域和既定地理区域内的栽种小区。
合理地选择引种地区,最基本的问题在于:在引种地区的环境条件中,应该具有引进树种所必需的那些条件,至少两者差异不能过大,以保证引进树种的正常生活。
我国是幅员广阔,气候、土壤、生物条件极为复杂的国家。在从国外引入某一树种时,首先应该考虑在我国的哪个地理区域引进比较合理。如能选择适当,使引入树种的“性格”与引进地区条件间的差距尽可能的小,则给引种工作的多快好省奠定了前提。否则,不仅会耗费许多改造树种本性的劳动力,甚至会徒劳无功。
确定引种地理区域的方法,基本上就是对比分析。即以引入树种对环境条件的特定要求为前提,权衡有可能引入的各地理区域的环境因素,择其差异小者而定之。例如,在越南、老挝、印度尼西亚、坦噶尼喀、乌干达等国以及南美洲北部大部分地区原产或生长良好的树种,它们所需要的环境条件与我国热带地区的环境因素相差最小,因此,在我国广东、台湾等地引种,就较其他地区有更为便利的条件。
在大的地理区域确定之后,为进一步逐渐改变引进地区条件与引入树种对环境要求的矛盾,通常还要进一步选定引种地区的栽种小区。大家知道,在同一地理区域内,局部地区条件间的差异仍然是很大的。例如同在北京,首先有平原与山区的不同,在山区又有高海拔与低海拔的不同,同一海拔高度,又有坡向与坡度的不同等等,这都是影响引进树种生存的因素。选择适当的地点作为首先栽种的小区,将能获得更好的结果。当经过若干世代栽种之后,适应性加强,栽植范围也就可以随之逐渐扩大。
选择栽种小区的方法与大的地理区域的选择相同,选择与树种“性格”差别最小的地区而定之。
在国内不同地理区域间引种时,由于引进的地理区域是固定的,所以引种地区的选择,主要是栽种小区的选择。
当确定引种地区之后,慎重选择引种材料在引种成败方面,仍然具有重要意义。同一树种的不同个体,在对生活环境的要求方面,虽然比较一致,但仍然有很大的差异。例如,在我国广泛分布的楝树,在不同地区间生长的,对寒凉的适应能力就有相当大的差别。当将海南岛的楝树种子引来北京试种时,经冬全部死亡。而从楝树分布北限的河北邯郸引种时,则有比较满意的结果。江西上饶等地引种大叶桉时,从赣州引来者,效果较好,而从广东引种时,经冬叶子变黄,枝条被冻伤。可见,从与引进地区条件差别较小的地区引进所需要的材料时,就有较大成功的可能。
事实上,同一种源的不同单株间,差别也是很大的。若能注意单株选择,则会有更好的结果。
驯化树木适应新区条件的方法和技术
引种工作中,引进树种对生活环境的要求与引进地区条件间的差距是难免的。但在这种情况下,引种成功与否的关键,在于能否采取正确的措施,使它适应它原来所不习惯的生活环境。
从引种的历史经验中可以看出,驯化树木适应新条件的工作成效,基本上决定于两个方面:驯化材料遗传可塑性的大小和驯化中是否采用了顺应与改造相结合的原则。
近百年来的科学实践表明,杂种起源与非杂种起源及其历史长短不同的植物,它的遗传可塑性的程度是不同的。同一植物,在个体生活的不同时期,其遗传可塑性程度也有不同。通常近代杂交种的遗传可塑性大,同一植物,则在其幼年阶段遗传可塑性大。如果选用最可塑的材料并在最可塑的时期驯化其适应新条件,就有巨大的成功可能性。
基于上述认识,从米丘林起,在驯化植物的过程中,就有意识地采用种子播种的方式,而避免采用嫁接或扦插,以便使树木在其最可塑的幼年阶段经受锻炼,形成新的适应性;另一方面,为了使驯化材料具有更大的可塑性,米丘林还用人工有性杂交的方法,使预引树种与其他树种(特别是亲缘较远的树种)进行杂交,动摇它的遗传保守性,并进而播种杂种种子,培育新苗,进行驯化。实践证明,上述措施是正确的。它可以在不丧失原有优良特征与特性的前提下,使欲引树种较快的形成新的适应性。我们应该在实际工作中,充分地利用这些科学成果。
在驯化措施上,比较成功的经验是:把“顺应”与“改变”有机的结合起来。所谓“顺应”,是指在驯化措施中,植物所实际生活的环境不能与它所需要的环境相差过远。所谓“改变”,是指它的新的生活环境又必须与它所需要的环境有所差别。使其处于既能生存、但又困难的状态当中,迫其在不致死亡的情况下,改变其原有“性格”,逐渐适应新环境。
怎样在驯化措施当中,使“顺应”与“改变”有机的结合起来呢?通常采用的是逐步迁移与驯化栽培中的适当保护两种。
逐步迁移是米丘林所创造的。他在杏树北移工作中,采用了这一措施,获得了显著的成果。米丘林欲将南方的杏树引入北部地区的科兹洛夫(现在的米丘林斯克)栽培,他不直接从杏树分布的北界罗斯托夫直接采种在科兹洛夫栽培,而是首先将它引入位于罗斯托夫与科兹洛夫中间的沃龙涅什,待它开花结实后,再从沃龙涅什采集杏子,播种到科兹洛夫。米丘林成功的培育出了能耐摄氏负二十九度严寒的、在科兹洛夫能正常生存的北方杏。逐步迁移在树种“性格”与引进地区条件差异过大,人为创造限制它生存的环境因子又较困难时(如日照、温度与湿度等),是重要的驯化措施。原因是它巧妙地利用了自然条件,实现了驯化措施上的“顺应”与“改变”的结合。这是有其实在意义的。但是,逐步迁移措施并非在一切情况下都属必需,在限制引进树种生存的环境因子易为人工控制时(如土壤、一定幅度的温度和湿度,一定程度的风等),通常是不采用逐步迁移的措施的。因为中间站通常远离引种地区,平时研究与观察记载不够方便,而且时间耗费一般较长。驯化栽培中的适当保护,是在限制生存的环境因子容易通过栽培措施加以控制时所普遍采用的措施。其作法是将预引树种的种植材料,直接引种到引进地区栽培,在栽培中人为的创造一些条件,缩短树种“性格”与新区环境间的差距(如调整土壤的水分、养分、酸碱度和设置风障等),或者通过栽培中的其他手段(如摘心、整枝等),使树体暂时度过它所不习惯的环境,促使它在大体能够生存的条件下,逐渐形成新的适应性。连续若干世代,经过选留与淘汰,则可望获得适应新环境的栽植材料。
至于人为创造的环境条件的具体内容,通常决定于限制它在新区生存的因子。所创造的环境对引进材料的保护程度,则以它能在新区勉强生存为适度。
但是,应该说明,引进树种能否在生产中推广,是不能看它在人工创造的环境中的生长状况的。因为它并不能反映引进树种已经具备了对新区条件的良好适应。只有在处于生产措施的管理下,仍然保持原有优良性状,能够正常生长发育时,才能算作引种的完全成功。只有在这种情况下,才能大量投入生产;否则将会给生产带来巨大损失。这在引种工作中是特别需要注意的。

土壤磷素和磷肥品种对作物生长的影响

第5版()
专栏:

土壤磷素和磷肥品种对作物生长的影响
李庆逵
一九五二年以来,土壤研究所农业化学研究室在华南和华中红壤区、华东黄褐土区和淮北石灰性冲积土区(浅色草甸土),进行了旱地和水稻田的磷肥试验。研究工作的内容包括:土壤磷素状态和其在耕作过程中的转化;土壤性质和作物习性对于不同品种磷肥肥效的影响;土壤氮素供应情况和磷肥效应的相互关系。本文扼要地介绍上述工作的结果。
土壤磷素在耕作过程中的转化
就土壤的全磷含量来讲,除了质地极砂的以外,在各大土类之间,矿质磷素的绝对量没有明显的地域性差别。由于红壤中磷素主要是以磷酸铁状态存在,而处于氧化铁胶膜包蔽态的磷酸铁,又占土壤矿质磷总量的百分之六十至百分之八十以上,这部分磷素很难为作物利用。因此在红壤旱地中,作物对磷肥的效应特别明显。在浅色草甸土中(包括砂质和重粘质的石灰性冲积土),磷酸钙占土壤矿质磷总量的百分之六十左右,大部分有可能转化成为可给态,但是供应的强度较弱。在这一土区中,磷肥的肥效在砂土上比较明显,根据一九六○至一九六三年的试验,从安徽省的砀[dàng荡]山迤东,经过江苏省徐州到灌云,土壤质地由砂至粘,其缺磷程度也逐渐减低。中性的黄褐土(包括小粉土及马肝土等)分布于江苏省的镇仪六丘陵地区和皖中丘陵地区,这类土壤中接近二分之一的矿质磷素(包括吸附性磷、磷酸钙和磷酸铁)具有不同程度的可给性。
土壤中的矿质磷素组成,当种植水稻以后,可以引起明显的变化。蒋柏藩、鲁如坤等应用合成晶体磷酸铁(即粉红磷铁矿)做磷肥,发现这项稳定性的晶体,在淹水还原条件下可以转化为有效性的无定形磷酸铁而为水稻所吸收。大田试验以及农业实践上的材料证明,无论在酸性或中性土区,同一土壤当灌水植稻以后,缺磷的情况,一般都较种植旱作时为缓和。主要的原因,可能是由于磷酸铁的转化。作者对晶体磷酸铁转化成为无定形磷酸铁的过程,根据试验做了推论。
在水稻种植过程中,由于施肥的结果,土壤吸附性磷的含量也有所增加,这项吸附性磷酸是处于不稳定状态,一方面易为作物所吸收,另一方面逐渐转化为磷酸铁。就酸性水稻土的试验材料看来,耕作施肥过程中所累积的磷素,主要是形成磷酸铁。
土壤化学性质和作物习性对
于不同品种磷肥肥效的关系
土壤酸度条件和磷素状态,对于各种磷肥的效应起了决定性的作用。在华南和华中区的长期试验结果,说明了过磷酸钙、钙镁磷肥和磷矿粉都有不同程度的肥效。在华中红壤丘陵地上,每亩施用一百斤磷矿粉(昆阳产),对于豆类及绿肥牧草来讲,其第一年的增产大约相当于亩施四十斤过磷酸钙的百分之八十。一九五三至一九六三年间,在华南高度富铝化红壤丘陵地的经济林木试验结果(幼苗每树年施过磷酸钙一百克,磷矿粉年施二百五十克,成树年施过磷酸钙二百五十克,磷矿粉五百克),一九五四至一九五七年间,磷矿粉的增产效益平均为过磷酸钙的二分之一到三分之二,而一九五八至一九六三年间,则磷矿粉的增产效益超过了过磷酸钙一倍以上。说明了在红壤地区的长期耕作过程中,磷矿粉的分解作用是在持久而且逐渐地进行中。钙镁磷肥在红壤区和板浆白土、白砂土区,对于绝大部分的农作物来讲和可溶性磷肥有相近的肥效,虽然它的用量一般要偏高些。在中性的黄褐土区中,钙镁磷肥和磷矿粉的肥效,仅仅见于豌豆、大豆、苕子和荞麦等作物上。在石灰性的草甸黄褐土区中,即使在过磷酸钙有显著肥效的土壤上,磷矿粉也不起增产作用。
应用放射性磷矿粉和标记过磷酸钙,在红壤、黄褐土(小粉土,微酸性)和石灰性草甸褐土上进行作物对土壤磷素及肥料磷素的吸收试验,说明了在含磷酸钙比较充足(363PPM)的石灰性土壤上,粟所摄取的磷,来自土壤及过磷酸钙的各占百分之四十,来自磷矿粉的占百分之二十,但是施用磷肥并不使粟增产。在高度缺磷的红壤中,用大豆和小麦做试验,作物所摄取的磷有百分之八十来自磷矿粉,来自土壤的占百分之十五±,来自过磷酸钙的占百分之四至百分之七。在微酸性的黄褐土上,土壤磷素的有效磷的含量较高,粟的磷素有百分之五十四来自土壤,来自磷矿粉的占百分之三十四,来自过磷酸钙的占百分之十二。
一九五二至一九五六年间,在华中红壤区做了作物对过磷酸钙及磷矿粉的吸收比较试验,以后在华南做了些补充试验,试验是用细度<80目的昆阳磷矿粉,以二点五比一的用量和过磷酸钙相比较。如果以过磷酸钙的增产为一百(与不施磷区相比较),那么它们对磷矿粉的增产百分数如下:
(一)对磷矿粉的吸收性能极强者:萝卜菜、油菜、荞麦、苕子、蝴蝶豆、无刺含羞草等热带绿肥覆盖作物。磷矿粉的第一年肥效相当于过磷酸钙的百分之六十至百分之九十。
(二)对磷矿粉吸收性能中等:花生、饭豆、豇豆、芝麻、玉米、甘薯、胡枝子、田菁、柽麻及猪屎豆等。磷矿粉的第一年肥效相当于过磷酸钙的百分之三十至百分之六十。
(三)小粒禾谷类旱作:包括小麦、燕麦、黑麦、水稻。磷矿粉第一年肥效为过磷酸钙的百分之二十±。
(四)在田间试验中,水稻对于磷矿粉的肥效一般不超过不施磷区的百分之十,但在用量较高时(每亩二百五十斤凤台磷矿粉),其增产量比不施磷区可以增加百分之十八点三(一九六○年试验)。
土壤氮素供应情况与磷肥
效应的相互关系
一般讲来,单独施用磷肥的增产作用,除了具有中等肥力土壤上的豆科作物外,只限于红壤荒地开垦初期的第一、二季作物,田间试验及农业实践上往往发现磷肥的肥效在幼苗时期特别明显;当在作物成长过程中,磷肥的有效作用便可能逐渐衰退。这种现象的产生原因,是由于在高度缺磷的土壤上,往往累积有一定量的速效态氮,因而单施磷肥能有一定的效果。同时苗期的根系接触土壤的范围很有限,施用磷肥能增进磷素的供应强度,因而促进了作物初期的生长。但是土壤本身氮素的贮量毕竟很不足,而且随着施入磷肥加速了有限量氮素的消耗。因此,在不配合施用其他肥料的情况下,单独施磷肥往往很难使最后的产量有明显的增加。
磷肥增产幅度的高低,在颇大程度上决定于速效态氮素的协调供应。因此,施用化学氮肥往往对磷肥效果可以产生很大的影响。在珠江三角洲冲积性水稻土上进行水稻试验、在黄棕壤上发育的潴育性水稻土上进行小麦试验和在旧黄河冲积物上发育的石灰性浅色草甸土上进行小麦试验,这是在三种性质完全不同的土壤上进行的田间试验,结果同样说明,尽管单施磷肥不表现增产,但是配合施用了硫铵,磷肥的增产量较单施氮肥时有大幅度提高。磷肥肥效还与氮肥的配合用量有密切关系,在一定限度内,氮肥的用量愈高,磷肥的增产幅度亦愈大。一般讲来,对于肥力较高的土壤(如江苏无锡的水稻土),要使施用磷肥能增产,还需要相应提高氮肥的施用量。
根据在淮北浅色草甸土上进行的研究,证明在同时施用氮肥(硫铵)和磷肥(过磷酸钙)时,应当把两种肥料加以充分的混匀,然后再施给作物。研究指出,将氮肥和磷肥混匀后施给小麦要比不混匀而分开来施用的,不仅能促使小麦的根系长得好,而且对于磷肥的利用率也高得多(磷肥吸收量混匀施用较分开施用的增长百分之九十二)。
上面各节介绍了土壤磷素状态和它对于不同品种磷肥肥效的关系,种植水稻以后土壤磷素的转化,不同作物对于难溶性磷肥的吸收性能,以及土壤氮素供应对于磷肥效应的影响。根据这些科学研究资料,对于磷肥施用问题,仅提出下列建议:
一、在强酸性的红壤、黄褐土(指板浆白土和白砂土)的旱作上,适当用量的磷矿粉可以取得与过磷酸钙比较接近的增产效应。长期试验的结果指出,磷矿粉可以在续渐分解中发挥它的后效。因此在酸性土壤上种植经济林木、果树、茶叶和吸收性较强的绿肥牧草时,施用磷矿粉是比较经济的。钙镁磷肥的效应,在酸性土区对于大部分作物来讲,接近于过磷酸钙。在石灰性的缺磷土壤上,过磷酸钙有明显的增产作用,但是磷矿粉没有肥效。
因此,在酸性缺磷的土区,可以大力推广钙镁磷肥,在酸性土区种植经济林木、果树和绿肥牧草时,尽可能地利用磷矿粉。这样,可以把过磷酸钙主要用于石灰性土区中。
二、在高度缺磷的酸性土壤中,在不施磷肥情况下种植旱作,产量一般都很低,但是当灌水种植水稻时,缺磷的情况往往显得减轻。应用放射性的合成结晶磷酸铁(粉红磷铁矿)进行研究,说明了磷酸铁在还原条件下的转化增进了土壤磷素的有效性。因此,在水旱轮作的土地上,把主要的磷肥施在旱地上,而磷肥在水稻上仅作为秧肥来施用,是一种有效的措施。特别是把磷肥施在豆科绿肥时,对于后作水稻的氮磷供应都有裨益。
三、除了新垦的红壤荒地和高度缺磷的土壤,单独施用磷肥在第一年能有显著的增产以外,单施磷肥的效应,只限于某些豆科作物上。一般讲来,磷肥的效应只有在氮肥充分的保证下才能发挥。因此,氮磷配合,应该作为合理施用氮肥和磷肥的重要原则。试验材料也指出,将一部分氮肥与磷肥均匀混合作种肥,是一项经济有效的施肥措施。

对发展木本粮食树种的几点意见

第5版()
专栏:

对发展木本粮食树种的几点意见
张宇和
我国有百分之七十以上的山区和砂荒地,如何充分合理利用它,的确很值得研究。一般山区耕地有限,毁林开垦最容易引起水土流失,为害很大。如果能在绿化造林中更好地注意树种的搭配,使山荒地生产更多的东西,对于山区开发和提高人民生活有着重要的经济价值。
近几年来,全国各地营造的经济林中,木本粮食树种已经受到了普遍的重视。这是非常可喜的现象。这里仅就发展木本粮食植物的几个问题,提出几点意见。
根据木本粮食植物的特点进行良种选育
木本粮食植物部分是栽培的,而大部分是野生的。一般来说,它们的产量低,成熟期早晚不一,结果较迟,产品质量较低。这些缺点,为推行木本粮食树种带来一定的困难。
近几年来,全国各地的植物资源调查已经发掘出不少优良的品种。据初步估计:板栗品种约在三百个以上,枣树在四百个以上,品系自然更多。事实说明,选种工作有很大的潜力。
木本粮食树种都是异花授粉的植物。长期用实生繁殖的种类,其单株间变异很大。就是那些嫁接繁殖的柿树、板栗和分株繁殖的枣树,它们的品种间、品系间的情况也是多种多样的。象板栗果实的重量高低相差四倍多;淀粉含量低的品种不过百分之四十点三,而最高的可达百分之七十四点二四。枣子的重量几乎相差十倍。枣的干制率在品种间也有很大差异,最高的为百分之五十五点七,最低不过百分之二十四点六。而这些都是与产量有密切关系的。这个情况,在实生繁殖中表现得更加突出。例如板栗,虽然一般产量较低,但在河北迁西一带有的优良单株年产果实一百斤以上;江苏新沂、安徽广德和山东郯[tán谈]城都有个别实生单株年产量超过二百斤的。进行系统的选种,用优良的品系来扩展栽培面积,就可改变单产偏低的现象。
木本粮食树种的其他一些缺点,也同样可以通过选种得到适当改善。如果实成熟期不一致,原是一项野生性状。果实成熟先后参差[cēn-cī]不齐,必然会影响采收时的劳动力和实际的收获量。又如木本粮食树种寿命长,虽说是个优点,但是它们结果迟,却对其发展不利。这些情况,都有可能通过选育优良品种得到改进。大家所熟知的,核桃结果期一般都很迟。近年来在我国西北发现的隔年核桃播种后,第二年就能开花结实。这就是这种木本油料植物能够迅速得到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再如象锥栗(珍珠栗)和板栗相比较,一般是果粒太小,成熟期也先后不一。而浙江兰溪的“曹苟栗”品种,果粒平均重十点一二克,缙云的“大榛栗”品种平均果重八点八二克,它们都已超过华北有名的小型板栗品种。通过品种的选择,一定可以发现更多更好的品系和类型。
因地制宜地发展优良品种
一般人认为,木本粮食树种都是适应性很强的植物。从它们的分布来看,也确实如此。例如枣树,在我国二十一个省(自治区)、板栗在十九个省(自治区)都有栽培分布。但是,并不能因此而忽视它们对立的条件。如何看待这类植物的适应性问题,是可以研究的。正因为作为木本粮食植物不可能投入较多的人力和物力,所以必须尽可能在最适合的地方发展,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果在土层瘠薄的地方发展枣树,在盐碱地区发展板栗就很成问题。尽管这些植物的抗逆性较强,但往往树势弱,病虫害多,生产成本高,经济效益差。反之,在适宜地区生长则树势强健,管理省工。据调查,板栗在土层深厚、排水良好的河滩沙地,如黄河故道地区的江苏新沂、沭阳,山东郯城以及安徽舒城、休宁等地表现极为良好。这些地方,树长得很好,产量也高。郯城后东庄的栗树,就是栽培在这样的土地上,一般五年生的幼树就可以普遍开花结果;八十年生树产量可达一百斤。但在相距不过十里远的茅茨地方,因地势低凹,排水不良,小树迟到八龄才开始结果;一百年生大树最高产量不过六、七十斤。
木本粮食植物品种区域化的问题,过去很少注意。实际上,它的重要性比起果树来,是有过之无不及的。经过试验证明,各类品种或生态类型在适应性上表现有很大差异。据南京植物研究所的试验,华北系统板栗品种的耐旱力比长江流域的品种强得多,耐涝力也有所不同。同是一年生幼苗,宜兴的处暑红在土壤湿度降至百分之十七点六时,地上部分开始受害,而迁西的明栗还没有明显影响。土壤湿度继续降低到百分之十三点四时,处暑红受害率达百分之五十,而明栗不过百分之二十五。这种情况,还没有引起人们的重视。我们在发展木本粮食树种时,大多向著名的产地调运种子,舍近求远,往往没有很好地考虑这一问题。
总结推广利用野生砧就地嫁接
利用野生砧木资源,就地嫁接繁殖木本粮食树种,在我国山区历来是有传统的。江苏的宜兴、溧阳,安徽的广德和浙江的长兴各地板栗产区,很早就有用山地野生栗树就地嫁接的习惯。通常嫁接三年后,就可以结果。
利用酸枣就地嫁接大枣,在山东、安徽等省试验后推行,已经取得一定成绩,积累了一些经验。安徽淮南市上窑林场的经验说明:利用野生酸枣砧嫁接大枣,可供嫁接的时间很长,成活容易,生长极快。同样,柿子的野生砧在南方丘陵地区也遍地皆是,江苏溧水从一九五四年开始就地嫁接,先后共接了一万多株,成活率达百分之九十八,抚育容易,都已陆续结果。
就地嫁接,在有传统习惯的地区,当地农民有丰富的经验。如广德和宜兴板栗产区的农民每人平均每天可接七十至八十株;浙江有些地区,有的每人平均能接到一百二十多株,成活率都在百分之九十以上。至于那些有砧木资源而没有这种嫁接习惯的地区,就需要进行技术传授,训练推广。
其次,就是砧木的选择问题。首先要很好地了解当地砧木资源。对于不同类型的砧木,它们的嫁接亲和性要经过试验。据近年各地试验证明,栗属中有些野生类型用作板栗砧木表现不亲和现象;有些茅栗砧嫁接板栗甚至完全不能成活。江苏洞庭山用油柿嫁接食用柿有几百年历史,但浙江诸暨用油柿砧嫁接柿后有不亲和现象。说明不同的地方类型的反应也不一致。因此,嫁接要通过试验研究。至于在推广应用上更要慎重。
最后,是幼树抚育的问题。就地嫁接后能否成林生产,关键在于头几年的幼树抚育。在山区就地嫁接株行间距离不等,砧木情况也不一致。管理上的特点必须注意。浙江和安徽的经验,在嫁接后封山断路,禁止人畜践踏摧残,很有效。至于设支柱、勤除砧芽以及每年春秋各“樵园”一次,清除杂木灌丛,都是不可忽视的工作。三年以后,管理就可以更加简化了。

异放线酮防治小麦白粉病的研究

第5版()
专栏:

异放线酮防治小麦白粉病的研究
陈宣民
异放线酮是我国新生产的一种新型抗菌素。它是由我国科学工作者从制霉菌素生产废液中,分离得到的一种属于放线酮[tóng同]一类的异构体。
关于用放线酮防治真菌性植物病害的研究,早在一九四八年国外就有人提出可以抑制蚕豆白粉病的感染。随后据国外报道,可以用放线酮防治温室内的小麦白粉病。过去,曾经有人认为,放线酮对白粉病可能是最毒的,但近两年来,经过新提取的异放线酮,除对麦类赤霉病和秆锈病进行试验外,一九六四年由于麦类白粉病在浙江省绍兴、临海、诸暨等县严重地发生为害,因此对小麦白粉病也进行了温室盆栽试验,其效果极为明显。初步看出,这种抗菌素具有如下的特点:
一、毒性大。在小麦孕穗期,发病严重的浙农939品种的叶片上,用10、20、30、40、50、60、70、80、90和100PPm十种浓度,定叶分别把药液喷在病斑上。从试验结果看出,异放线酮对白粉病菌的铲除作用很强,喷药后一天,病斑上的菌丝随之由白色绢丝状变为粉红色,七天后菌丝全部消失,病斑变褐色;不喷药的病斑上长满白色菌丝。在30PPm的浓度,治疗效果达百分之九十七点六八,40PPm以上的浓度,病菌即停止发展。其药害反应,在高浓度下(90和100PPm)对小麦幼嫩剑叶的叶尖有药害,低浓度(80PPm以下)则无药害发生。
二、具有保护兼治疗的效果。以浙农939小麦品种的幼苗作试验材料的。用10、20、30和40PPm四种浓度,在每盆十五株幼苗的第一叶片完全展开后,开始喷药和接菌。所采用的保护是在喷药后二十四小时接菌;治疗是在接菌后二十四小时喷药。每种处理重复三次。从试验结果看出,用10、20、30和40PPm的保护效果分别为百分之九十二点六七、百分之九十六点八四、百分之九十九点一和百分之一百;治疗效果分别为百分之八十一点五八、百分之九十点四二、百分之九十七点一六和百分之九十七点四三。保护效果又优于治疗效果。
综上所述,异放线酮对小麦白粉病具有毒性大和保护兼治疗的效果,低剂量对植株无药害。
随便看看别的资料:
热门资料: 生活妙招 兔子百科 生肖運勢 古書大全 養生常識 健康飲食 古人大全 歷史人物 科普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