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示:采集本站数据请保持每秒一条的频率。高于此频率则失败,滥采则封IP。谢谢!

1964-11-11第1版面所有文章内容

宁夏引黄灌区各个社队发扬自力更生革命精神 建起排水网 全年无内涝

第1版()
专栏:

宁夏引黄灌区各个社队发扬自力更生革命精神
建起排水网 全年无内涝
这个过去经常发生内涝的地区,今年兴修水利工程,又扩大排水面积十六万亩,改善七十万亩农田的排水条件。全灌区有效排水面积已有二百多万亩。不少农田达到稳产高产,许多湖泊和大片盐碱地变成良田。
本报银川十日电 记者王得温报道:宁夏引黄灌区在国家扶助下,依靠集体力量,发扬自力更生精神,兴建排水网,取得了新的成就。
今年这个灌区的各人民公社生产队,以山西省昔阳县大寨公社大寨大队为榜样,进一步发挥集体经济的潜力,兴建了大批的田间排水配套渠道工程。仅用“社办公助”的办法,新修和整修成的支沟和斗沟,就有一千六百多条。由于建成了这些排水工程,扩大排水面积十六万亩,另有七十万亩农田改善了排水条件。加上国家投资兴办的一些较大的排水基本建设工程,使灌区的排水网基本形成,有效排水面积达到二百多万亩。
随着排水网的形成,农田排水条件和灌溉工作的改善,水稻和旱地作物的合理布局,对降低这个地区的地下水位、改良盐碱地、培养地力,都起了显著的作用。有不少农田已经达到稳产高产水平,许多湖泊和大片盐碱地逐步被改造成为良田。
宁夏引黄灌区是我国古老灌区之一。这个灌区原来只有灌溉工程,没有排水工程,经常发生内涝、盐碱等灾害。解放以来,这里年年兴建排水系统,改造低产田。国家投资兴修排水干沟和支干沟共有五十多条,总长一千多公里。从一九五八年起,人民公社又陆续新挖和整修了数以万计的斗沟、毛沟等。在一些特别低洼、排水不利的地区,国家还兴建了十一座电力排水站。
今年,在社办公助的排水工程中,人民公社社员发扬了勤俭创业的革命精神,共用了一百七十多万个工日,光土方一项就完成五百多万立方米。各地社队为解决材料费用,自筹资金一百多万元。修建排水工程,需要片石,平原找不到,社员们就到几十里、上百里外的深山峡谷中,开山采石,人背车运。需要石灰,许多社队就自己砌窑烧制。新修的许多排水工程,都达到了多快好省的要求。花的钱和去年差不多,而修建成的水利建筑物却比去年多八百多座。
排水网对保障全区的农业收成起了重要作用。今年降雨量比历年同期多一倍到二倍半,但各地没有发生内涝。大部分麦田没有积水,部分低洼地上的积水,在几天之内就被迅速排尽。永宁县李俊公社紧靠唐徕渠和西干渠的西邵大队,过去农田受浸严重,粮食产量很低。今年春天,这个大队兴修了三十三条排水沟,并把原有的五条排水沟彻底清淤,建成了完整的排水网,战胜了地下水的危害,使三千多亩“泥水田”变成了稻麦轮作的好田。平罗县宝丰公社渠羊大队有三千多亩地,都分布在碱滩四周。过去没有排水工程,雨后滩心积水,农田盐碱化严重。今年自力更生开挖排水沟,修成了一条长十六公里、横跨四个大碱滩的排水沟,不但降低了原有农田的地下水位,减轻了盐碱危害,获得了好收成,并且在从来不能种植的盐碱滩上,开辟出农田三百多亩。

广西新建成的西津水电站(图片)

第1版()
专栏:

广西新建成的西津水电站  李振朝摄

怀着深厚阶级感情学习毛主席著作 运用毛泽东思想改造主观客观世界 廖初江、丰福生、黄祖示学习毛主席著作展览在京展出

第1版()
专栏:

怀着深厚阶级感情学习毛主席著作
运用毛泽东思想改造主观客观世界
廖初江、丰福生、黄祖示学习毛主席著作展览在京展出
新华社十日讯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举办的廖初江、丰福生、黄祖示学习毛主席著作展览,今天在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正式展出。
这次展览共展出实物、图片等展品五百多件,介绍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学习毛主席著作积极分子廖初江、丰福生、黄祖示带着问题活学活用毛主席著作,运用毛泽东思想指导工作、改造思想的事迹和经验。
在展览馆大厅里,红色绒屏上镶着毛主席语录:“对于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要能够精通它、应用它,精通的目的全在于应用。”高悬着一九六○年军委扩大会议决议的号召:“高举毛泽东思想红旗,把毛泽东思想真正学到手,坚持在一切工作中用毛泽东思想挂帅”和林彪元帅的题词:“读毛主席的书,听毛主席的话,照毛主席的指示办事。”还展出了中央军委负责同志关心部队学习毛主席著作的有关图片,人民解放军陆、海、空军部队蓬勃开展学习毛主席著作运动的照片。它们向观众指出,几年来部队工作经验证明,学习毛主席著作,是坚持四个第一,发扬三八作风,创造四好连队、培养五好战士,完成部队各项任务的巨大动力。
这次展出的展品,系统地介绍了廖初江、丰福生、黄祖示带着深厚的阶级感情,为革命而认真学习毛主席著作的经验和事迹。其中有记录他们童年苦难生活的图片、实物。有他们结合自己在旧社会的苦难经历和当前国内外阶级斗争形势学习毛主席著作,而写下的笔记和心得。有他们牢记毛主席的教导,不忘旧社会的苦,不忘新社会的甜,不忘党的培养教育,以高度革命自觉,勤恳工作,苦练各种军事技术的照片。有被誉为雷锋式的战士黄祖示童年时代弟兄八人先后穿过的破棉衣和他参加防化学兵后,穿着防毒衣坚持天天练的照片。有廖初江学了毛主席有关阶级斗争的论述后,带着强烈的阶级仇恨和高度的革命警惕,向战士进行磨刀防虎教育而设立的警告牌。还有丰福生牢记毛主席教导,时刻不忘世界上三分之二没有解放的阶级兄弟,把富日子当穷日子过,破了补、大改小的枕套、蚊帐和衣被等。
廖初江、丰福生、黄祖示为改造客观世界和改造主观世界这一根本问题,把读书、对照、实践结合起来,坚持不懈地活学活用毛主席著作的先进事迹,还通过一张张图片、照片和他们读过的一再圈点过的毛主席著作、学习笔记、学习心得,展示在观众面前。廖初江在一篇学习心得上写道:“一个战士,武器再好,技术再高,在战斗中没有勇敢牺牲的精神,就不能消灭敌人。学习毛主席著作,学得再多,讲得再好,没有改造自己的革命自觉性,也是不能解决问题的。”在有些图片中,反映了丰福生学用结合,多读、多想、多比、多用、多记,用毛主席著作改造思想,指导工作,掌握炊事班工作的规律,使他所在的食堂连续三年被评为五好食堂的事迹;介绍了黄祖示学习毛主席著作,正确对待荣誉的高贵品质。
展览中还通过许多图片,介绍了解放军广大部队推广和学习廖初江、丰福生、黄祖示学习毛主席著作经验的情况,生动地反映出部队学习毛主席著作的群众运动,正一浪高过一浪,一天比一天更加经常,更加普遍,更加扎实,更加有成效。(附图片)
在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举办的廖初江、丰福生、黄祖示学习毛主席著作展览会上,观众正在摘抄廖初江同志的学习心得。 郝建国摄(《解放军报》供稿)

万吨水压机诞生记

第1版()
专栏:

万吨水压机诞生记
夏华乙
我国自己设计和制造的第一台一万二千吨压力的水压机,经使用单位两年多试生产检验,表明质量很好。消息传来,承制这台机器的上海江南造船厂职工欢欣鼓舞,同时也激动地回忆起两年多以前围绕着这台水压机展开的一系列的争论。
水压机的诞生过程,是一场激烈的思想斗争过程。
是自力更生,
是依赖外援?
一九五八年,当党把制造万吨水压机的任务交给上海江南造船厂的时候,摆在全厂职工面前的,有两个突出的矛盾:
一是设备上的矛盾。按照世界上通常的方法,制造这种特重型的设备,必须要有几个“大件”:要有加工后净重一百吨以上的大铸件,要有钢锭重量在二百吨左右的大锻件。也就是说,要有浇铸能力在百吨以上的大铸钢设备,要有能锻造二百吨钢锭的大锻造设备,要有能起重三百吨以上的大起重设备,还要有加工这些大件的许多大机床,包括车床、搪床和刨床等等。而江南造船厂当时的设备条件却很差,没有所需要的这些大设备。
二是技术上的矛盾。通常制造这种特重型的设备,必须具有丰富的重型机械的制造经验,并拥有一批熟练的技术专家。但江南厂没有这方面的经验,也没有这种专家。他们从各方面调集起来的一个十多人的设计班子,大部分成员都是刚从大学或者中等技术学校毕业不久的小伙子,只有三个是青年工程师。国家派来的总设计师沈鸿,是在延安山沟的工厂里锻炼出来的土专家,副总设计师也是刚从大学毕业不久的。对制造万吨水压机,全都是外行。
这种状况引起了一些人的议论。他们认为,一无重型设备,二无制造经验,三无技术专家,自己设计和制造是不可能的。有人主张:“还是先向外国去订购一台。要自己制造,也得先有这种机器,才好锻造同吨级水压机上的大锻件。”有的说:“如果真要自己设计制造,至少得从外国聘请一个高级专家顾问组,在这个专家顾问组的具体领导下进行工作。”一句话,不依靠外国提供设备和专家,是造不成功的。
但是,绝大多数职工却认为:万吨水压机是国家迫切需要的重要设备,党把这个光荣任务交给我们,就一定要尽最大的努力来完成。我们虽然没有造过这样大的机器,但可以摸索经验,可以创造条件,毛泽东时代的工人应该有奋发图强、自力更生的志气。
党始终给予他们以各种支持和鼓励,使江南造船厂职工受到极大的鼓舞。他们决心在党的领导下,用自己的劳动和智慧,设计和制造这台重要设备。
破除迷信 尊重科学
怎样依靠这个班子来进行设计呢?办法是活学活用《实践论》,根据毛主席的指示,把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大搞调查研究,深入现场实地考察,大抓第一性资料。
他们首先派了六七个人到全国各地装有中小型水压机的工厂去实地观察和了解这些设备的结构原理和性能。每到一个地方,就把机器各部分的结构拍成照片,并收集有关的资料。同时,同这些工厂的水压机上的操作工人和检修工人一起开会,向他们请教……白天谈不完,晚上再到宿舍里去谈。将近两个月的参观考察,大家不仅对水压机有了一个感性的认识,而且也了解到,这些中小型水压机的设计结构虽然有不少优点,但也有许多地方可以改进,迷信不得。
调查考察回来后,他们就将外地工厂供给的技术资料,连同从其他方面收集来的有关图纸、样本、照片、杂志和书本,综合起来对比分析,并且根据“好用、好做、好装、好修、好看”的标准,通过反复的讨论,从我国的实际情况出发,把他们已经了解到的国内外现有水压机的一些精华部分认真提炼出来,集中运用到这台新设备上去,又在许多地方作了合理的修改。国外大型水压机的柱子,都是用整锻件做的,江南厂没有这样大的浇钢和锻打设备,决定采用焊接结构。这是一个大胆的创造。国外大型水压机的工作缸,一般都采用三个压力各为四千吨的大工作缸,由于缸太大,制造起来比较困难,设计人员就把三个缸改为六个缸,每个压力两千吨。
为了检验设计是否正确,他们先做机器和零件的模型,反复请工人提意见,一步步改进。设计刚开始,他们就糊了个水压机的模型,请电焊工来提意见;接着又利用废木料,做了一套木模型,再请工人来看;以后又用纸片、木板、竹竿、铁皮、胶泥、沙木等材料,做成各种各样零件和部件的模型,同工人商量,有意见就改,没有意见就定下来。做这些模型时,上自总设计师,下到设计员、描图员,人人动手。
检验设计的另一个办法是大搞试验。他们牢牢掌握一个原则:水压机的任何部分要采用新的结构,必须经过反复试验,证明确实可行,才能定案;不经试验,决不轻易下结论。当水压机的设计初步完成后,为了考验这个设计,先把机器缩成十分之一,造了一台一千二百吨的试验水压机,进行各种各样的试验。每一个项目,至少要试验几十次、几百次,务求取得准确的科学依据;个别的项目,甚至试验成千上万次。
他们反复地调查研究、试验摸索,把破除迷信和尊重科学结合起来,克服了知识和经验不足的困难,在一年半的时间里,终于完成了万吨水压机繁复的设计工作。
人能创造奇迹
争论还没有结束。
当水压机由设计进入加工制造时,有些人看到设备这样简陋,又怀疑起来了:“靠这样一些破破烂烂的设备,怎么能够加工这样大的家伙呢?”
负责这项工程的同志回答说:能有大设备当然最好,没有大设备也不要紧。世界上是先有简单的工具,而后才逐步发展到有今天比较先进的机器设备。在人和设备的关系中,起决定作用的是人,而不是设备。若要完全按照外国的条件,那在目前我国的条件下,就很难制造这种机器了。江南造船厂虽然设备差,但老工人多,他们觉悟高,经验丰富。过去他们敢于用这样的设备造出几千吨、上万吨的大船,说明老工人有很多土办法、穷办法和巧办法。只要把这些老工人的革命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把他们的聪明才智充分发挥出来,一定可以创造出奇迹。
事实证明他们这条依靠老工人、实行土洋结合的道路走对了。当水压机的制造任务交到车间,工人了解了这台机器的重大政治和经济意义时,都豪迈地表示:“一定要完成国家交给的任务,把水压机制造出来。”后来水压机上许多特重的零件,都是这些老工人利用土设备、小设备、土洋结合干出来的;加工过程中所遇到的许多技术难题,也都是依靠工人用土办法、穷办法、巧办法一个一个地解决的。
至今,人们还对在制造过程中闯过各个技术关的故事津津乐道。他们把这称之为“过五关”:金关、木关、水关、火关、电关。
这里单举一个下横梁的例子:
下横梁是整台机器中最重的零件,它是用许多块厚钢板焊接起来的。在焊接之前,先要把这些钢板装配好。这种装配的技术要求很高,规定装配后经过焊接和热处理,横梁表面的变形不能超过一定的标准(钢材在焊接和热处理时受了热要变形)。这个技术在国际上也是一个硬课题。那时候,恰好有个外国专家来参观,问他们:“这么大,焊缝这么复杂,热处理的时候怎么能控制变形?你们有能掌握这样复杂技术的专家吗?”看来,控制变形的技术似乎很神秘,可是经过几个老师傅的努力,这个技术问题顺利地解决了。
焊接下横梁要采用一种电渣焊技术,焊缝很长。有人看到我们工作条件比较差,觉得要焊这样长的焊缝绝无可能。承担焊接任务的工人出身的工程师唐应斌,成天成夜地在工地上和大家一起试焊,焊不好就集体研究分析,找出原因再改进操作方法。经过无数次试验,焊缝长度逐渐增加了。正当这紧要关头,他的腰病复发,领导劝他休息,把他送到职工医院,他又偷偷地跑回来,和大家一起钻在横梁闷热的空档子里,坚持了很长时间的焊接,终于焊出了很长的焊缝。
下横梁经过焊接以后,为了保证质量,必须进行热处理。一个既高又大、分量很重的大家伙要热处理,翻遍了可以找到的文献,都没见到有这样大的炉子。有些人觉得我们别的关过了,这一关难过。可是工人的智慧是无穷的,党动员了上海的许多砌炉工人来支援,共同设计出了一个里面可容两百人开会的特大型炉子。炉子的结构很简单,采用“单形拱顶”的炉顶。起初有人担心这样大的单形拱顶可能坍下来,可是由于细心掌握了炉子的砌造,炉顶很牢固。靠了这座土炉子,横梁终于通过了热处理关。
金属切削是最后一道加工关。巨大的横梁金加工的要求很高,这样精密的要求就是放在能加工这样零件的特大机床上也很难控制,何况他们根本没有这种特大机床。负责切削加工的袁章根和其他一些工人,在老工人沈信昌的指导和帮助下,顽强地钻研摸索,采用了许多土牛头铣,摆了个“蚂蚁阵”,用“小蚂蚁”来啃“大骨头”。加工出来的平面经过检验,质量完全符合要求。
两年多的时间过去了,但江南造船厂的职工一想到当时的情景,仍然压抑不住内心的喜悦,他们都以万分激动的心情,欢呼党的奋发图强、自力更生方针的胜利。

阿富汗国王和王后离上海到杭州 上海负责人到机场欢送,浙江负责人到机场迎接并欢宴贵宾

第1版()
专栏:

阿富汗国王和王后离上海到杭州
上海负责人到机场欢送,浙江负责人到机场迎接并欢宴贵宾
新华社上海十日电 阿富汗国王穆罕默德·查希尔·沙阿和王后霍梅拉以及随行的阿富汗贵宾,由董必武副主席和刘少奇主席的夫人王光美等陪同,今天上午乘专机离开上海去杭州。
上海市副市长曹荻秋和夫人石斌等各方面负责人和各界群众数千人,到机场欢送贵宾。
今天,虹桥机场上飘扬着中国和阿富汗两国国旗。查希尔国王和霍梅拉王后由董必武、王光美、曹荻秋和石斌等陪同来到机场,少年儿童向贵宾们献了鲜花。这时乐队高奏欢送乐曲,欢送群众挥舞鲜花、彩巾、花环和彩带,女青年们纷纷从人群中跑出来,把一束束鲜花献给国王和王后。查希尔国王和霍梅拉王后含笑向欢送人群招手致意。
在飞机前,宾主亲切道别。九时四十五分,国王和王后登上飞机,站在机舱口再次挥手向欢送的人群告别。
陪同阿富汗贵宾去杭州的,还有外交部副部长韩念龙和夫人,中国驻阿富汗大使郝汀等。阿富汗驻中国大使米斯凯尼亚和夫人也同机前往。
今天到机场欢送贵宾的,还有上海市副市长宋日昌、李广仁、张承宗、赵祖康、胡厥文,中国人民解放军驻上海部队首长饶子健中将,梅嘉生海军少将,江腾蛟空军少将,政协上海市委员会负责人,以及上海市人民委员会各部门、上海市各人民团体、各民主党派上海市地方组织的负责人和各界人士。
各国驻上海领事人员和办理侨务人员也到机场欢送。
新华社杭州十日电 阿富汗国王穆罕默德·查希尔·沙阿和王后霍梅拉,由董必武副主席和刘少奇主席的夫人王光美陪同,今天上午从上海乘专机到达杭州。
阿富汗贵宾在机场上,受到浙江省省长周建人和夫人王蕴如、中国人民解放军驻浙江部队首长周贯五中将,以及各界群众数千人的热烈欢迎。贵宾们乘车经过市区前往西湖湖滨的宾馆时,数不清的工人、学生、机关干部和市民,密密层层地聚集在道路两旁,鼓掌招手,向贵宾们表示热烈欢迎。
在飘扬着中国和阿富汗两国国旗的杭州机场上,当查希尔国王和王后同手持鲜花和彩旗的群众见面时,男女青年跳起了红绸舞,由数十名少年儿童组成的民族乐队,奏起了欢乐的乐曲。在锣鼓声和“中国阿富汗友好万岁”口号声中,一群少先队员向全体贵宾献了鲜花。
今天到机场欢迎贵宾的,还有浙江省副省长王芳,中国人民解放军驻浙江部队首长万振西少将,政协浙江省委员会副主席汤元炳,杭州市市长王子达和夫人,以及省高级人民法院、省人民检察院、省人民委员会各部门、各民主党派浙江省地方组织、各人民团体的负责人。
新华社杭州十日电 浙江省省长周建人和夫人王蕴如今晚举行宴会,热烈欢迎阿富汗国王穆罕默德·查希尔·沙阿和王后霍梅拉以及随行的阿富汗贵宾。
董必武副主席、刘少奇主席的夫人王光美等出席了宴会。
在热情友好的宴会上,周建人省长和查希尔国王先后举杯祝酒,为中国和阿富汗两国繁荣和人民幸福,为中阿两国人民的友谊干杯。
外交部副部长韩念龙和夫人,中国驻阿富汗大使郝汀等出席了宴会。应邀出席宴会的,还有阿富汗驻中国大使米斯凯尼亚和夫人。
出席宴会作陪的,还有浙江省副省长王芳,中国人民解放军驻浙江部队首长周贯五中将、万振西少将,政协浙江省委员会副主席汤元炳,杭州市市长王子达和夫人等。
今天上午,查希尔国王和王后,由董必武副主席、刘少奇主席的夫人王光美、周建人省长和夫人陪同,参观了杭州市都锦生丝织厂。贵宾们下午泛舟西湖,观赏了湖光山色。

刘少奇主席电贺瑞典国王寿辰

第1版()
专栏:

刘少奇主席电贺瑞典国王寿辰
新华社十日讯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刘少奇今天打电报给瑞典国王古斯塔夫六世,祝贺他的寿辰。贺电全文如下:斯德哥尔摩瑞典古斯塔夫六世·阿道尔夫国王陛下:
在陛下寿辰的时候,我向陛下和瑞典人民表示热诚的祝贺。祝瑞典王国繁荣昌盛,人民幸福。祝中国和瑞典两国之间的友好关系不断发展。祝陛下身体健康。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
刘少奇
一九六四年十一月十日

自力更生发展科学技术

第1版()
专栏:短评

自力更生发展科学技术
一切有利于建设社会主义的经验,都要充分重视,认真吸收,这是为了多快好省地发展我们的建设事业。设计一万二千吨水压机的同志们,到全国各地装有中小型水压机的工厂去实地考察,对能够得到的国内外有关的技术资料作认真的分析研究,提炼一切精华,集中运用到自己的设计中,是一个十分重视前人已有经验和劳动成果的例子。
但是,学习重要,创造更重要;继承重要,发展更重要。我们要自力更生实现工业现代化、农业现代化、国防现代化和科学技术现代化,就必须在充分重视和吸收前人经验的同时,从自己的具体情况出发,创造性地解决一切技术问题。在许多情况下,没有创造和发展,就不能自力更生。例如,要生产一万二千吨水压机,又没有大的浇铸设备和锻压设备,怎么办呢?如果照搬外国的设计,用整锻件做水压机的柱子,那就根本做不成这种机器,哪里还谈得到什么学习和继承呢?水压机的设计者们,不墨守成规,不因循守旧,大胆地创造了焊接结构,结果,水压机做成了,技术本身也向前发展了。
为什么有些人认为不向外国买设备、请专家,就造不成万吨水压机呢?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他们用形而上学的观点看待科学技术,好象外国已有的科学技术方法,就是唯一的不可逾越的,是神圣不可侵犯的,不照搬这种方法,就一定造不成,一定造不好。一万二千吨水压机的设计和制造实践,证明这是迷信,是故步自封,是因循守旧。
科学和迷信,是两回事。可是,把科学结论看成万古不变的教条,这就变成了迷信。科学是客观事物规律性的反映,客观事物千差万别,科学技术也不能一模一样,客观事物在不断发展,科学技术自然也不能不发展。旧方法可以改变,新方法可以创造。如果我们迷信外国的科学技术方法,只是模仿,没有创造,那么,我们便永远只能跟在别人后面赶,赶五十年代的水平,赶六十年代的水平,刚把别人现有的技术学到手,人家又创造出了更先进的技术。这样,什么时候才能赶到前面去呢?什么时候才能争得“上游”呢?
我们建设社会主义是要坚持自力更生的方针,发展科学技术同样要以自力更生为主。我们应该象一万二千吨水压机的设计者和制造者那样,既要尊重科学,又要破除迷信,既要学习别人已有的经验,更要创造自己特有的经验;既要继承前人的劳动成果,更要有新的发展。只有这样走自力更生发展科学技术的道路,我们才能充分发挥科学技术促进社会主义建设的作用,才能实现总路线的精神:后来居上,力争上游。
随便看看别的资料:
热门资料: 生活妙招 兔子百科 生肖運勢 古書大全 養生常識 健康飲食 古人大全 歷史人物 科普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