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示:采集本站数据请保持每秒一条的频率。高于此频率则失败,滥采则封IP。谢谢!

1964-02-29第2版面所有文章内容

丰台西站铁路职工以“硬骨头六连”为师 发扬革命精神 苦练过硬本领

第2版()
专栏:

丰台西站铁路职工以“硬骨头六连”为师
发扬革命精神 苦练过硬本领
新华社二十七日讯 北京铁路局丰台西站职工学习解放军“硬骨头六连”的革命精神,在严冬不利的气候条件下,天天安全地、高效率地完成运输任务。
丰台西站是全国铁路上最大的枢纽车站之一。每天有大批南来北往的货车在这里解体、编组。这里的调车作业,大部分在露天里进行。每逢进入冬季,气候条件对露天作业十分不利,如果缺少政治思想硬和业务技术硬的“硬骨头”精神,就难以安全地完成这样繁忙的运输任务。因此,车站领导方面在去年九月,把解放军“硬骨头六连”的英雄事迹翻印成册,发到班组,组织工人学习。
车站领导方面还结合学习“硬骨头六连”,树立了一批具有硬骨头精神的工人作为标兵。扳道员谷立持就是其中的一个。四年多来,他在工作中一直像解放军的哨兵一样坚守在扳道岗位上。冬季,虽然有暖和的扳道房,但是他无事从不进去,宁愿站在风雪中,坚持了望和巡逻,以便不受阻碍地观察四周情况,并且勤扫道岔上的雪花,保证让车辆安全地通过。制动员王景先,有一次请假回乡探亲期满,突然遇到交通故障,乘不到车。他一想起车站的运输任务,在家里怎么也坐卧不安,连夜从家乡走了一百多里路,第二天下午走到天津西站,乘火车赶回丰台,按时上班,一分钟都没有耽误。车站职工们称赞他是“硬骨头工人”。
许多工人通过学习,逐渐树立起吃大苦、耐大劳,不畏风寒,顽强不屈的精神。青年工人武敬一刚从列车上调到车站做制动员的时候,听到北风的呼啸,就禁不住心头打颤。每次接到任务,他总想在暖和的制动员休息室里多耽一会儿,眼看车辆快要到休息室门口时,才跑出去进行操作。这样,就不容易做到正确地制动车辆。自从他学习了“硬骨头六连”的战士们克服无数艰难险阻的动人事迹后,对照之下,感到自己连严寒都无法征服,思想上太不过硬了。从这以后,他经常在清晨或晚上顶着北风行走,锻炼耐寒能力。现在,不论在凛冽的寒风中,或是在大雪下,他都能主动地第一个争取领到任务单,提前到线路上做准备工作,确保安全运输。第一调车场乙班制动组的青年工人,大部分原来都畏惧冬季的露天作业,一怕天气寒冷,二怕大风、大雾、大雪难于操作。他们学习“硬骨头六连”的事迹以后,常用“硬骨头六连”战士们的话来鞭策自己:“要想炼成钢,就不怕进熔炉!”去年入冬以来,他们在调车线路上天天生气勃勃地调动车辆。有一次,在零下十七度的寒冷的深夜里,他们也和其他工人一样,都不肯放下棉帽上面的“耳朵”,以便敏锐地判断车辆从“驼峰”上滑下来的速度。
“硬骨头六连”的苦练成风,技术过硬,激励着丰台西站的职工们下苦功练出过硬的本领。他们采用岗位练兵的办法,坚持做什么,练什么,一直练到操作熟练,动作精确,在冬季复杂的气候条件面前能过得硬。为了使“驼峰”上滑下来的车辆恰好停在同前面车辆间隔只有二米的地方,制动员们日夜苦练这“二米”的硬功夫。他们根据车上装载的不同货物,遇到的不同气候条件,观察车辆的行驶速度,经常相互考问、测验。现在,已有百分之八十的制动员,只要用眼睛一看,耳朵一听,就能正确地判断车辆滑下的速度,并能迅速地将车辆减速用的“铁鞋”放在轨道上的适当位置,使车辆按照人们的要求停下来。由于职工们练成一套硬功夫,这个车站基本上已能做到在任何气候条件下,又快速又安全地进行调车作业。雾天,是铁路运输最难对付的天气。这个车站从去冬到现在,曾经遇到过七次大雾,两人相隔一米就看不清。调车员和制动员们凭着熟练的技巧,仍能正确无误地将车辆运送到各条线路上。在这七次大雾中,总共解体、编组了两万多辆车皮,没有发生任何事故。
丰台西站的干部,对照“硬骨头六连”干部的事迹,同工人们一样从严、从难地练基本功。他们分别拜经验丰富的工人为师。虚心求教,勤学苦练。到现在为止,这个车站的二十四名干部,经过技术考试,已经有六名能够单独作业,顶班劳动。干部们在日常工作中,也处处走在前,干在先,做思想硬的表率。每逢遇到严寒大雪等关键时刻,不论白天黑夜,他们都立刻奔赴现场,同工人们一起在露天劳动,鼓励大家战胜困难。今年一月十日,车站的十六名干部在人民大会堂听报告。晚上散会的时候,天空正飘着鹅毛大雪,有些干部顾不上回家,立即骑上自行车,一口气蹬了四十多里地,蹬到丰台西站。他们放下自行车,就奔赴现场同工人一起扫雪。工人们眼看这种情景,异口同声地说:有这样硬骨头的干部带领咱们前进,还怕什么困难挡道。

用硬六连作镜子找思想差距 李孔村大队党支部加强思想政治工作,注意表扬好人好事,激发干部和群众的革命精神,促进农副业生产。

第2版()
专栏:

用硬六连作镜子找思想差距
李孔村大队党支部加强思想政治工作,注意表扬好人好事,激发干部和群众的革命精神,促进农副业生产。
据河南日报报道 河南省汤阴县城关公社李孔村大队党支部,以“硬骨头六连”为榜样,发扬干部和群众的革命精神,农副业生产都搞得很好。
去年九月,这个大队党支部组织党员干部参观了“硬骨头六连”连史展览,学习了《百炼成钢的硬骨头六连》、《歌颂硬骨头六连》等十几篇文章,讨论了学习“硬骨头六连”的重大意义;接着以“硬骨头六连”的政治工作经验作镜子,对照检查了大队的工作,找出差距:“硬骨头六连”很注意抓活的思想,做好人的工作,而他们过去认为抓生产技术,抓生产管理最现实,忽视了思想政治工作。“硬骨头六连”强调人人做思想工作,而他们做思想工作的只是党支部书记等少数干部。“硬骨头六连”指挥员对战士了解得一清二楚,对有些战士的思想问题,在萌芽的时期就能及时发现,帮助解决,而他们的政治工作做得很不细致。学习对照以后,大家认识到几年来本队落后的根本原因:是思想政治工作没有做好。生产队长黄立田,原来认为解放军的政治工作经验在农村用不上,学习了硬六连的经验后,他说:“解放军百战百胜,是因为做好了人的工作,做好了思想政治工作;我们要想搞好生产,就得学习解放军这条经验。”
在提高党员干部思想认识的基础上,党支部决定认真贯彻“四个第一”的原则,在各项工作中,活学活用解放军的政治工作经验。一月上旬,少数干部、社员认为:雪后的早晨,天寒地冻,中午道路泥泞,眼下离春耕生产还远,停几天再送粪也不迟。党支部就抓住这个畏难松劲情绪的苗头,在全大队表扬了第二生产队不松劲,不等天,一切农活往前赶,突击送粪迎接春耕的硬骨头精神。这样一来,其他六个生产队也纷纷表示要追赶第二生产队。在送粪中,第五生产队女社员李爱英,脚板上磨出了泡,干部、社员多次劝她休息,她说:“六连的战士行军三百里,脚上磨的泡和袜子粘在一起,没有一个人叫苦,最后还跑步前进消灭了敌人,我脚上磨几个泡算啥!要想炼成钢,就不怕进熔炉。”党支部又及时表扬了李爱英的硬骨头精神。接着,全大队相继出现了几十个李爱英式的社员,不到半个月,就送粪两千五百车。
李孔村大队党支部学习解放军人人做思想工作的经验,党员、团员、干部、贫农代表,分户包干,发动每个社员都做思想工作。好人好事能及时发现,及时表扬,思想问题也能及时发现,及时解决。第二生产队女社员张克秀,在送粪中每天起得早,干活很出力。贫农社员李发吉就编了“张克秀,真能干,拉车送粪赛过男子汉,一心要学解放军,做毛主席的好社员”的快板,及时表扬她。第二生产队社员李宪明,送了三早晨粪,就怕冷、嫌累,不想干了,社员张来喜了解到他这种思想后,就鼓励他说:“咱们干活得像‘硬骨头六连’那样,遇到什么困难都能吃掉!”一句话提醒了李宪明,他继续鼓起干劲,坚持和大家一起送粪。
这个大队的干部在工作中,处处以解放军干部作表率。去冬,党支部号召社员圈猪积肥时,天冷地冻。干部们就想:“硬骨头六连”战士们的那种吃大苦,耐大劳,不怕困难的硬劲,有许多是从干部身上学来的。于是,他们就带头打猪圈。干部们的行动影响了社员,大家都跟着打起来,十天时间,就打了八十个猪圈。
为了使思想政治工作制度化、经常化,党支部建立了定期分析社员思想动向的制度。还规定全体干部、社员每月过一次“学习解放军日”,以“硬骨头六连”为榜样,回忆总结前段工作和生产,布置下段工作和生产。
这个大队由于活学活用解放军政治工作经验,今年积肥的数量,送肥的进度超过了往年。粉坊、运输、建筑等副业生产,收入现款三千多元。不久前,在县委召开的三级干部会议上,被评为全县农副业生产先进单位。

武钢炼钢厂锭模工段 思想政治工作活跃 职工齐争多做好事

第2版()
专栏:

武钢炼钢厂锭模工段
思想政治工作活跃 职工齐争多做好事
据新华社武汉二十七日电 武汉钢铁公司炼钢厂锭模工段党支部学习解放军经验以后,思想政治工作更加活跃了。
职工的思想状况多种多样,思想政治工作要因人而异,各有特点,只有把情况切实弄清以后,才能找到正确解决问题的办法。有人曾经向领导上反映有个工人劳动态度较差,工长高福宽深入了解后,发现这个工人主要是因为体质较弱,干不了重活,后来给他分配了适合他体力情况的工作,并向大家作了解释,这个工人十分感动,以后劳动一直比较积极。
锭模工段党支部对生产和生活中出现的一点一滴的好人好事也注意宣扬,从不放过。以前,有人认为,点滴小事,平凡无奇,值不得表扬,要表扬就应当是十全十美的典型;也有人只注意表扬生产上的先进事迹,不注意表扬日常生活中表现出来的新道德、新风尚。大家学习了好八连的政治思想工作经验以后,明确了事无巨细,只要有教育意义,就应当抓住不放,热情地加以宣扬。不久以前,他们把各种好人好事集中起来,举办了一个小型画展。这里面有拾到一分钱交公的,有路遇病人亲切照顾的,有帮助寻找亲人的,有在公共汽车上扶老携幼充当义务服务员的,等等。画展展出以后,在职工中形成了想做好事、争做好事、多做好事的风气,以艰苦为荣、助人为乐、克己奉公、力求上进的人越来越多。到去年年底,全工段出现好人好事三百四十六人次。

熔炉

第2版()
专栏:编后

熔炉
“要想炼成钢,就不怕进熔炉。”——“硬骨头六连”的豪言壮语,帮助丰台西站职工改变着自己的精神面貌。
“不怕进熔炉”,这是无产阶级的革命精神。要革命,就不怕杀头;要建设,就不怕流汗;要成为又红又专的技术能手,就不怕吃大苦、耐大劳。如果没有这股劲,那是不可能做成什么大事情的。丰台西站的职工,正是学习了“硬骨头六连”的这种革命精神,大练耐寒能力,大练操作技术,在较短的时间,取得了思想、工作的好成果。
在工矿企业当中,大家都在学习解放军,青年工人还应该向老工人学习,因为许多老工人具有解放军的优良品质。像丰台西站扳道员谷立持,每到严寒的冬天,无事不进暖和的扳道房,宁愿站在风雪中了望巡逻,并且勤扫道岔上的雪花,保证行车安全。四年如一日,坚持这样做,这也就是他的硬骨头精神。有的青年工人,刚做制动员的时候,听到北风呼啸,禁不住心头打颤,总想到休息室多呆一会儿。坚强的意志是在实践中锻炼出来的。这个青年工人下决心向解放军学习,向本单位的老工人学习,逐步成长起来,变成一个处处走在别人前头的制动员。
革命,是一座大熔炉。我们的社会主义工矿企业,既要出产品,更要培养人,它可以说都是革命的熔炉,像丰台西站和别的单位那样,为国家炼出千千万万又红又专的人材。

台盟上海旅大等支部集会纪念“二·二八”

第2版()
专栏:

台盟上海旅大等支部集会纪念“二·二八”
据新华社二十八日讯 台湾民主自治同盟上海、旅大和广州市支部,昨日分别举行座谈会,纪念“二·二八”台湾人民起义十七周年。到会的台盟盟员和台湾省籍同胞,一致愤怒谴责美帝国主义霸占台湾和蒋匪帮出卖台湾的罪行。他们严正指出,美帝国主义必须从台湾滚出去,中国人民一定要解放台湾。
台盟上海市支部主任委员谢雪堂说,我们必须严正警告美国侵略者,台湾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美帝国主义想把台湾从祖国大家庭中分裂出去的企图,已经遭到了全中国人民的坚决反对。
在台盟旅大市支部举行的座谈会上,台盟旅大市支部主任委员陈文强烈谴责美帝国主义和蒋匪帮奴役台湾人民的罪行。他说,祖国人民时刻都在关怀着处于水深火热中的台湾同胞,坚决支持他们的反美爱国正义斗争。
台盟广州市支部主任委员丘琳在揭露了美帝国主义霸占台湾的种种罪行以后说,现在,美帝国主义和蒋匪帮的日子越来越不好过了。在祖国大陆的台湾同胞,要更紧密地团结在中国共产党和毛主席的周围,努力学习,做好工作,为建设强大的社会主义祖国,为早日解放台湾而奋斗到底。

二十一城市女少年乒乓球锦标赛 基层队和混合队两项团体赛结束

第2版()
专栏:

二十一城市女少年乒乓球锦标赛 基层队和混合队两项团体赛结束
新华社武汉二十八日电 一九六四年二十一城市女少年乒乓球锦标赛的两项团体赛已经在二十六日结束。各队的全部名次如下:
基层队团体赛:
福州市第五中学、北京师范大学附属女子中学、南昌市第十中学、太原铁路第六小学、上海市第五女子中学、天津南开女子中学、广州市第一中学、武汉华中工学院附属中学、哈尔滨文林小学、抚顺抚顺城第二小学、长沙市第四中学、武汉民生路民办中学、重庆曾家岩中学、杭州市第十中学、常州市第一中学、开封市第八中学、南宁市第六中学、青岛市第二中学、西安市第四十二中学、芜湖市第八中学、昆明市第一女子中学和长春和顺小学队。
混合队团体赛:
上海、天津、武汉一队、广州、杭州、北京、哈尔滨、青岛、重庆、福州、武汉二队、昆明、长春、南昌、西安、抚顺、太原、长沙、南宁、开封、芜湖和常州队。

山顶集材绞盘机试制成功

第2版()
专栏:

山顶集材绞盘机试制成功
据新华社哈尔滨二十八日电 哈尔滨林业机械厂试制成功一种适合在坡度大的山顶上集材的绞盘机。经过在小兴安岭林区多次试验,效果良好。不久,这种绞盘机将成批生产。
林区山顶峰的坡度在三十至四十度以上。拖拉机只能在坡度在十二度以下的山坡上集材,山崖陡坡上的木材不易运下山来,很多木材自然腐朽。哈尔滨林业机械厂试制成功的这种集材绞盘机可以解决这个问题。集材的时候,机械安置在山脚下,绳索伸延到山上,一次能运木材五至六立方米。
新的集材绞盘机,机身上装有发动机,可以在林区任何地方使用。新绞盘机集材用的绳索比普通绞盘机长一倍。它的底座和林区运木材的平车差不多,下边有铁轮,可由森林火车带动。

西藏高原一代新人

第2版()
专栏:

西藏高原一代新人
新华社记者 赵慎应
在今天的西藏高原上,解放了的奴隶成了新社会的先进人物。民主改革以后,西藏培养出数千名区、乡干部和成万名农牧业生产互助组组长。四年前,他们在党的领导下,带动人民摧毁了黑暗野蛮的农奴制度,今天,在旧制度的废墟上创建着幸福的新生活。
记者不久前访问了雅鲁藏布江畔乃东县颇章乡,这个乡的干部正是在斗争中成长壮大起来的。 当年是小奴隶今天是好支书
颇章乡的党支部书记、身体瘦小的格桑顿珠,从八岁起就给领主当奴隶,一直到二十二岁。他十一岁就给领主喂马,一年四季睡在马棚里。有一次,他因为过于疲劳没有醒来,领主便叫狗腿子用皮靴踢他的脸,直踢得他满脸青肿,肿得和鼻子一样高。
那时,格桑顿珠完全失去了做人的起码权利。
民主改革运动中,格桑顿珠在党的领导下,同其他奴隶一起挣断身上的锁链,获得了解放。民主改革后的第二年,他便参加了中国共产党,以后担任了党的支部书记。几年来,党支部和乡人民委员会不断用先进思想教育翻身农奴,积极发展生产。全乡办起了十三个农业生产互助组和一个牧业生产互助组,农业连年获得丰收,粮食产量平均每克(相当亩)地达到三百五十斤以上,比民主改革前增加了一倍多,人们的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格桑顿珠刚刚争得做人的权利,就去做人的工作。奴隶出身的女共产党员曲珍,在民主改革前是一个洛热娃(一种流浪人),民主改革后不久,旧社会遗留下来的不爱劳动的习惯,对她还有很大影响。格桑顿珠一面在生活上和生产上对她进行帮助,一面还经常在党支部会上耐心地教育她,说明厌恶劳动是旧社会给奴隶们留下的苦难,在新社会里只有劳动才有幸福。格桑顿珠启发她回忆过去,终于使她觉悟过来。现在,二十四岁的曲珍,这个在农奴制度下根本不懂农业生产技术,当米拉(受雇农奴)、当朗生(家奴)都没人要的“下贱人”,不仅自己学会了全套生产技术,积极劳动生产,还担任着一个由十户翻身贫苦农奴和奴隶组成的互助组组长。组内缺少耕畜农具,她领导组员们克服重重困难,春耕时用毛驴犁地,秋收时用手脱穗。结果全组年年粮食丰产,组员们户户都吃饱穿暖。名叫多吉的翻身农奴,由于有封建迷信思想而影响了生产劳动,格桑顿珠和乡长反复地对他进行说服教育,同他讨论是谁带来了幸福?糌粑是从哪里来的?教育他翻了身绝不能忘记过去的痛苦。多吉被说服了,后来再不因为迷信而耽误生产。
党支部和乡人民委员会几年来还一直领导群众开展争先进、学先进的竞赛活动。在去年秋收的红旗竞赛中,格桑顿珠鼓励人们要不断争取生产先进。在党支部的鼓励下,翻身农奴们在秋收中掀起了劳动的热潮,大家争着创造好的成绩。通过这个竞赛活动,全乡青稞、小麦的收割工作比原计划提前三天胜利完成。
“我们都是穷人,站也要站在一起”
共产党员、四十岁的颇章乡乡长杰布,民主改革前是一个贫苦农奴。当时他在颇章溪卡(庄园)认识了一个发放农贷的汉族干部。农奴主曾暗中造谣挑拨说,共产党杀人放火,汉人都是坏人。杰布不知道什么是共产党,但他一下就认定这个汉族干部是办好事情的。
平叛开始后,他毫不犹豫地带着解放军一块去清剿叛匪。在平叛中,他天天和战士们吃在一起,睡在一起,夜间战士们把皮大衣盖在他身上,战士们还在行军、休息、吃饭、睡觉时,告诉了他许多新道理,他感到从来没有享受过这样的温暖。他心中明白了,这就是共产党,原来共产党是领导农奴翻身的。
民主改革后,杰布加入了共产党,并先后被群众选为乡农会副主任和乡长。在农奴制度下,杰布曾被迫沿着雅鲁藏布江,从一块领地逃到另一块领地,从一个庄园逃到另一个庄园,但是仍然一年四季给农奴主们当牛马,服劳役。平叛中,反动农奴主威胁农奴们说,谁也不准和杰布接近,但是农奴们仍然把许多情况告诉杰布。民主改革后,杰布和阶级兄弟们一起为创造幸福的新生活而奋发工作。平日他发现有些困难户缺少粮食,就亲自去访问,帮助解决。
去年十月,杰布领导一个村的秋收工作,忙的时候,杰布总在天色很晚甚至半夜里,从宾不纳村来到乡人民委员会开会。会后又在后半夜匆匆赶回十多里外的宾不纳山谷。当时,他曾积极发动那些收割进度较快的互助组,抽出部分劳力畜力,按照互助互利的原则,支援工作比较落后的宾不纳的收割。他动员大家说:“为了我们穷人,不能看着宾不纳的粮食收不回来。”群众回答说:“我们都是穷人,站也要站在一起,坐也要坐在一起。”结果,全乡抽出了四百多个劳力畜力,支援宾不纳按期完成了收割任务,庄稼没有受到损失。 勤勤恳恳为群众服务的仁增旺秋
在颇章乡的乡干部中,副乡长仁增旺秋,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三十二岁,为人淳厚,是一位优秀的共产党员。他平日很少在自己家里吃饭,经常从居住的布仁村跑到乡人民委员会,又从乡人民委员会跑回布仁村,一往返就是一二十里;或者在布仁村那条狭长的山谷里,整天为群众的事情奔忙。他腰间经常斜挂着一个氆氇小口袋,装着他的午饭甚至晚饭——酥油和糌粑。他走起路来精力充沛,神采奕奕。
可是,在四年多前,正如仁增旺秋自己说的,他是一个“在人面前根本没有说话权利,在十个人面前连抬头权利都没有”的贫苦农奴。
“布仁”藏语是深远山谷的意思。布仁村在民主改革前,严重缺乏水源,农奴们总是在鸡叫第一遍时,就得爬起床来,到远远的半山腰一个山泉里,为农奴主背水;回来后太阳已经很高了,又得赶快到田野里为农奴主干活。所以,农奴们自己吃水都很困难,连小便的颜色都是焦黄的。山坡上的土地靠天收,一克地只能收两克(一克约二十八斤)粮食,有时连种子都收不回来。农奴们大多数靠砍刺草卖柴为生。
现在呢?两条共达二十多里长的水渠,从山腰盘旋而下,淙淙的流水,穿过村子,流过田野。人有了水吃,两百多克耕地得到了灌溉,庄稼连年丰收,耕地面积扩大了三分之一,单位面积产量由两克增加到十三四克(约合三百九十斤),提高了六七倍。
领导群众创造这个奇迹的就是仁增旺秋。一九六○年和一九六一年,仁增旺秋领导全村人民,克服各种困难,修筑了这两条水渠。在这场向自然界夺粮的斗争中,仁增旺秋充分发挥了被农奴制度长期抑制了的智慧和才能。 领导妇女打破“女不扶犁”的旧习俗
在农奴制度下,这个乡曾有两位女农奴其美拉珍和德庆旺姆,今天她们成了乡妇联主任和乡妇联副主任。她们往昔那副哀伤悲愁的面容,今天已为喜悦焕发的精神所代替。
民主改革后,她们曾发动全乡妇女热情参加了每个时期的中心工作,发挥了妇女们的积极作用。在各项农事活动中,她们组织妇女小组开展比先进的竞赛活动,许多过去根本不懂农业生产的妇女,学会了锄草、撒种、收割、打场等技术,并且打破农奴制度下“女不扶犁”的旧习俗,使十六个妇女学会了犁地技术,同男人一样活跃在田野上。她们还经常运用回忆对比的方法,教育妇女们提高阶级觉悟,全乡有二十多个思想落后的妇女,现已转变为生产积极、思想进步的积极分子。
二十七岁的乡妇联主任其美拉珍,这个在农奴制度下常年佩着一个空糌粑口袋,穿一件只能遮住膝盖,只有最下贱人才穿的白粗氆氇裙子的女农奴,有一次忆苦思甜,用自己的苦引别人的苦,直说得拉丈夫后腿的扎西卓玛痛哭流涕,从而转变为鼓励自己的丈夫多为群众办事的积极分子。
这一切事实说明,在短短的几年中,颇章乡成长起了一批有觉悟有能力的优秀干部,他(她)们在幼年或者青年时期,在血泪中度过,他(她)们在青年或者壮年时期,在阳光下放出奇异的光彩。谁能说奴隶的命运永远是奴隶?谁能说把旧制度变成废墟是悲剧?正是他(她)们,在这废墟上奠定下社会主义大厦的基石。
(本报有删节)

五千多藏族儿童戴上红领巾

第2版()
专栏:

五千多藏族儿童戴上红领巾
据新华社拉萨二十八日电 西藏全区目前已有五千多名藏族儿童戴上红领巾,他们中绝大多数是翻身农奴和奴隶的子女。这些藏族儿童受到党的教育,大都同他们的长辈一样,热爱祖国,热爱共产党和毛主席。他们中涌现出不少爱护公物、舍己为人、拾金不昧和同坏人坏事作斗争的模范事例。尊敬老人、帮助老人,在藏族少年儿童中逐渐形成为风气。拉萨市的一些孤老残废和缺少劳力的老人,普遍得到少年儿童的热情照顾。拉萨市第一小学少先队员卓噶和格桑彭错经常帮助一位居住在八角街的老年妇女强巴做家务事。有一次,强巴生病无人照顾,这两个少先队员便主动扶送老人到医院治病。许多藏族家长看到自己子女入学后,逐渐成为思想品德好、劳动好、学习好的学生,都衷心感激党和人民政府,并且主动配合学校加强对自己子女的教育。
为了把藏族人民的下一代培养成共产主义事业的接班人,共青团西藏自治区委员会最近召开了全区少先队工作会议,决定进一步向少年儿童进行阶级教育,并要求在做好学校少年儿童教育工作的同时,加强对社会少年儿童的教育工作。

图片

第2版()
专栏:

西藏日喀则小学注意阶级教育,使学生永远保持翻身农奴的阶级本色。这是六年级学生在老师指导下,用被服厂的边角料做书包。 
陈珺摄(西藏日报供稿)
随便看看别的资料:
热门资料: 生活妙招 兔子百科 生肖運勢 古書大全 養生常識 健康飲食 古人大全 歷史人物 科普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