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示:采集本站数据请保持每秒一条的频率。高于此频率则失败,滥采则封IP。谢谢!

1964-02-17第2版面所有文章内容

俺庄来了个好后生

第2版()
专栏:

俺庄来了个好后生
新华社记者 李正杰
河北省玉田县大冯庄一带流传着“傻老三”的故事。这位“傻老三”名叫雷云海,是大冯庄党支部副书记。提起这桩事,说来话长,随着六个寒暑的更替,“傻老三”这个称呼的含意,也已经由嘲讽变成赞誉了。
议论
一九五七年秋天,雷云海从河北昌黎第一中学毕业以后,抱着当一个新式农民的志向,回到了他的家乡——还乡河畔的大冯庄。雷云海回乡务农这件事儿,一下子就轰动了大冯庄左邻右近的十八个村。党组织和村干部们都热情地来欢迎他,说他作的对,是个有志气的青年,可是另外也有些人议论纷纷,说他是笨人办傻事,没出息。有的人看见他打着光脚扛锄下地,在背后摇着脑袋说:“高中毕业,回家‘修理地球’,可惜啰!”雷云海家里有的亲人也埋怨他:“老三,你怎么闹傻呢,你的文化不浅,到外边干点啥不比干庄稼活儿强啊!”
雷云海被这些闲言淡语扰乱了心绪,一连几天饭也吃不下,觉也睡不好。
“参加农业生产,为什么有的人欢迎,有的人说闹傻?”
“啥叫有出息呢?”
雷云海苦苦地思索着。他想起毕业前夕,学校领导上一再教育大家参加农业生产的话;想起刚一回乡,党委和村干部们对自己的嘱托;他又反复地重温了毛主席教导过的一段话:“一切可以到农村中去工作的这样的知识分子,应当高兴地到那里去。农村是一个广阔的天地,在那里是可以大有作为的。”这几句话句句都击中他的心坎。他想,自己是一个贫苦农民的孩子,如果家乡不解放,怎么能够出外读十几年书呢?“雷云海,雷云海,你要饮水思源,决不能忘本!一定要坚决听党的话,听毛主席的话,老老实实地在农村干一辈子。”沉默了几天以后,雷云海的眉头舒展开了,一股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热情,又在这年轻人的心里沸腾起来。
“听党的话就是最大的出息,让实际行动来证明吧。”他暗自下定决心,干起活来也更加虎势了。他起早贪黑,整天不声不响地埋头劳动。过了一阵子,他发现,劳动的时候乡亲们总是有说有笑,聊的热热闹闹,干的热火朝天。可是自己却总是无言可插,和大家说不到一块儿。“这是怎么回事儿呢?”他找到乡党委,一五一十地汇报了自己的思想情况。乡党委的领导同志热情地对他说:“云海,要把自己的文化知识发挥出来,必须首先和群众打成一片,按毛主席的教导,先作群众的小学生……。”党委的教导像一把开心的钥匙,给雷云海解开了闷在心里的疙瘩。从此,他不但坚持下地干活,而且一有空就找队长请示工作。在他的建议和组织下,村里的青年成立了一个宣传小组,搞街头广播、办黑板报,还在地头上给乡亲们读报,讲时事讲政策,使大冯庄出现了生气勃勃的景象。乡亲们找他打听国内外大事的多起来了,他也认真地向老农请教农业技术,他和村里的人们很快建立起深厚的感情,在一起也有说有笑,无所不谈了。
雷云海决心把学会生产劳动和农业技术,当作扎根农村的第一步。他认真地当小学生,起早贪黑,边干边学。有些老农也主动向他传授农业技术,有的告诉他锄地应该怎样耪头遍、锄二遍;有的一招一式地教他拾掇棉花。雷云海总是虚心听,认真学。有一次,老农雷泽林叫他一块去耠地,他一听打心眼里高兴。扶耠子是最难的技术活,他老早就手痒痒了,于是他赶忙套上老牛,上了地头,在牲口身上拴好上搭绳套,?喝了一声“架”,扶着耠子就走了起来。没走多远,就吃力地感到牲口不听使唤,耠子也不顺手。再回头一看,耠过的地简直像条枣木棍子,歪歪斜斜地深的深来浅的浅。雷泽林老汉老远就一边喊道:“这样扶耠子还中?”一边就过来紧了紧过松的上搭。雷云海琢磨着说:“我拴的上搭符合力学公式的呀。”雷泽林笑着告诉他,上搭拴的松紧,不仅要看耠子,还要看牲口和人的高矮,灵活掌握。说着就作了个样子给他看。不一会儿的功夫,雷泽林耠过的一片地,果然垅垅都像线打的一样直了。这一天,雷云海干得腰酸腿疼,好像身子也不是自己的了。可是,第二天鸡一叫,他就一骨碌爬起来,咬咬牙又下地了。老农见到他这种不怕累、肯吃苦的劲头,满心欢喜地夸着说:“行,云海这孩子有股恒心,能摔打出来。”
他用汗水换来了锄、耪、耩、轧等各种农业技术,也在汗水中密切了和群众的关系。
考验
雷云海很快就变了模样,握笔杆的手长满了老茧,白面书生成了硬梆的庄稼手。随着这些变化,他在思想上也有了很大的收获。他在日记里端端正正地写着:“参加农业劳动是最光荣豪迈的事业,真正的幸福来自艰苦奋斗,自己应该不畏艰苦,迎着困难挑重担。”正像他日记里所写的一样,无论是参加劳动还是搞工作,他从来不挑不拣,党指向哪里,他就带头走到哪里。一九五九年冬天,玉田县委决定挖河引水,解决南部几十里方圆低洼地十年九淹的水患,于是全县掀起了兴修水利的热潮。雷云海首先响应党的号召,带动本村的青年第一批来到了水利建设工地。在风雪交加、千里封冻的寒冬里,劳动是十分艰苦的,一尺半厚的冻土,一镐下去,只掉一些土渣渣。不多日子,雷云海的肩膀就磨出了厚厚的一层硬皮,脸上也被飕飕的西北风削起层层毛刺。他一边劳动,一边还利用休息时间积极地进行宣传鼓动工作,从早到晚,总不失闲。这时,有些好心人又在他耳朵里吹风了:“云海,你‘跳墙不挂耳朵’,一点牵累都没有,在这吃这份苦是图啥呢?”也有一些同学和城市里工作的亲人、朋友,这期间也屡次三番地给雷云海捎信,让他在城市里找点事作。有的人在信中直截了当地提出:“……给你找个教书的地方,每个月可以拿到几十块钱的工资,无论如何总比干庄稼活强吧!”
所有让他到城市“享福”的来信都被拒绝了,他只有一个想法:“红在农村,专在农村。”他向这些好心人解释说:“过去多少先辈为革命事业英勇牺牲了,他们图啥呢?还不是为了实现共产主义。现在咱们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吃点苦又算得了啥。”他在工地上从开工一直干到煞尾,一九六○年收工返村的时候,被评选为“水利建设标兵”。
雷云海从工地回来,正赶上大队办猪场,领导上又决定派他去当场长。雷云海二话没说,高高兴兴地就把行李搬到了养猪场。一到猪场,他就拜老饲养员为师,什么活都学,什么活都干,而且总是抢着干脏活干累活。养猪这行并不是所有的人都愿意摸的,高中毕业生竟养起猪来,不免又引起了一些人的议论:“越混越好,当上了‘文化猪官’!”有的年轻妇女看到雷云海整天打猪食担猪粪,也在背后窃窃私语。雷云海现在已经成长起来,这些风言冷语再也扰乱不了他的心绪了。他听到后反而笑呵呵地说:“盖大楼缺不了合泥烧砖的,建设新农村也缺不了养猪的,只要好好干,行行出状元。”
他干什么就钻什么,为了把猪养好养肥,白天从实践里学,晚上向书本求教,不到一个月的功夫,就学会了喂母猪、管小猪、看母猪发情期等知识。跟着他又学会了给母猪接生和医治一般猪病的技术。他对工作的责任心很强,有时赶上母猪临产,一连几天几夜都不合眼。有一次几头母猪同时临产,他整整守了三昼夜,三天里下的三窝小猪,在他的精心照料下,一个也没死亡。不久,猪场就变了样,小猪的成活率达到百分之九十九,全场的猪只和积肥数也都成倍的增加,五十间猪舍也粉刷一白,场内场外干干净净、整整齐齐。许多社员从这走过都说:“队里多了个识字的可真得利多了。”原来几个嫌脏的年轻女饲养员,这时也高高兴兴地安下心来。
雷云海在猪场劳动了一年,又获得公社“特等养猪模范”称号。
就在这一年,他由一个共青团员成为光荣的共产党员。
赞誉
冬去春来,季节在变化,农村在变化,人们的看法也发生了变化。几年来,挑河,打埝,抡锄,养猪,像一块试金石似的刻出了雷云海在劳动中的成色。他经受了劳动的考验,也撒下了文化的种子。乡亲们一提起雷云海,从十几岁的小伙子到七八十岁的老大爷,都愿意翘着大拇指头说:“人家是一心为集体,脑袋里没有自私自利这根弦儿。”一九六一年,大伙选他当大冯庄生产队的副大队长,一九六二年选他为大队长,最近又担任了党支部的副书记。党和群众对他的信任,一次又一次地给他增添了力量。当了队长后,他也更加虚心,更加勤奋了。他搬着行李住到了大队部,在劳动工作之余,努力学习党的各项政策和毛主席著作,晚间,从他那间小屋中透出的灯光,到更深夜半还亮着。
他知道自己的经验不足,除了学习以外,还更好地依靠贫下中农社员和老农。村东头有一块五十多亩的碱地,一到春天地皮就起一层白碱,苗伤的很厉害。针对这个长期没有解决的问题,他先后请教了好几个村里有经验的老农。有的说碱地和一般地不同,要经营出坷垃来;有的说碱地发凉,要晚下种;也有的说要多施粗肥压碱……。他集中了老农们的经验,对这块碱地加强了管理,果然有了很大起色。以往在这块地种植棉花,最好的收成是每亩十来斤皮棉,而一九六三年,这块地平均每亩产量达到二十多斤。
在变革农村的实践中,他还懂得了,建设好新农村不光要向自然作艰苦的斗争,还要向残余的旧思想、旧习惯作斗争,要在复杂的阶级斗争中站稳脚跟,不迷失方向。有一次,富农雷云阁和雷云瑞老哥俩,来到大队部笑嘻嘻地对雷云海说:“老兄弟,咱生活有点困难,打算卖点咱种的菜籽贴补贴补,你看,镇上给扣了,麻烦老兄弟给开个证明吧。”一吐口,雷云海就明白了。“你们的自留地总共种了不到二分地的菜籽,从哪来的这么多菜籽呀?证明不能开。”雷云海马上就给戳穿,并对他俩进行了批评教育。这两个双眼只望“生财之道”的人,不久又因倒卖烟叶、车胎出了事。他们不敢再找雷云海,就去找大队会计钻空子,会计回答得也干脆:“队长有话,凡是你们俩的事都找他办。”他俩一听就只好悄悄地溜了。村里还曾发生过这么一件老少皆知的事情:一天,人们正在忙着砍高粱,突然近邻的一个生产队干部急急忙忙地来找雷云海:“俺队没运完的秫秸丢了,听说你们队上的人给拿了。”雷云海马上就查对这件事。一了解,其中还有自己的兄弟媳妇。他想:正人先正己,扭头就先找自家人。好花自来香,不用大风扬,一传十,十传百,只要提到雷云海,老乡们张口就能说出一串串。乡亲们把雷云海回乡务农当做闹傻的舆论早就听不到了,现在大家都看到正是因为有这股傻劲,他终于从一个文弱书生变成能文能武的新式农民;从群众的陌生人变成群众的贴心人。
还乡河畔响起了丰收曲,大冯庄在一九六三年双喜临门。粮食比一九六二年增产七万多斤,棉花增产五千多斤。这是大冯庄的一喜。二喜是,六年前,这里只有雷云海一个还乡知识青年,现在已经有了七十多个。被人们称赞的这些好后生,正像雷云海一样,在农村这个广阔的天地里,健康地成长起来。

关怀下乡知识青年成长 苏州市党政领导机关春节派出慰问团下乡慰问,平时保持密切联系,在工作、思想和生活各方面给予具体帮助。

第2版()
专栏:

关怀下乡知识青年成长
苏州市党政领导机关春节派出慰问团下乡慰问,平时保持密切联系,在工作、思想和生活各方面给予具体帮助。
本报苏州十六日电 春节前夕,苏州市各界人民组成一百多人的慰问团,分赴苏北平原、洪泽湖畔和宁镇山区的国营农场、茶场、果园、养殖场,以及昆山、吴县、吴江、太仓等四个县的人民公社,探望苏州市在那里参加农业生产的知识青年。随同慰问团去的还有一个慰问演出队。当慰问团带着党、政府和全市人民的心意,带着大批图书,慰问信,篮球、棋类等到达农场或公社时,受到知识青年的热烈欢迎。
慰问团在东辛农场、洪泽湖农场、东坝农场、常熟养殖场等单位,分别召开了慰问大会和各种座谈会,并到几百个生产队,登门访问了每个知识青年。离开家乡已经一年左右的苏州青年,看到家乡亲人感到无比亲切。他们带领亲人参观他们在荒山上亲手种下的茶树和油桐,在草滩上收获的粮食。在座谈会上,青年们畅谈他们参加农业生产劳动以来的收获和体会。
一年多来,苏州市已有三千五百多名知识青年,响应党的号召,一批又一批地走上农业生产第一线。苏州市非常细致妥善地为他们安排了下乡后劳动、生活中所需要的一切,热情地把他们送到农村。青年们下去以后,在当地党委领导下,在基层干部、农场工人和公社社员的关怀照顾下,逐渐适应了农村生活。
苏州市党、政领导,共青团各级组织和全市人民很关心这批知识青年。除了在节日组织慰问团下去以外,苏州市成立了专门的办公室,利用一切机会,配合农场和公社,对下乡知识青年进行教育。办公室定期向农场和带队下去的干部,了解下乡青年的情况。发现需要帮助解决的问题,及时和农场或下乡青年的家长共同研究,合理解决。发现好人好事,立即通过各种方法表扬鼓励,在城市青年中广泛宣传。市教育局和团市委等单位还运用各种方式,有重点地和下乡青年中的骨干、团的干部保持密切联系,关心他们的思想和生活。各区、各学校也经常和一批下乡青年通信联系,互相鼓舞促进。
六百多名在生产队落户的青年,由于分散在四个县二十四个公社里,下去的时间又比较短,苏州市各区特地组织工作组同知识青年一块到农村,帮助他们建立新的生活。每月,工作组至少逐人逐户登门访问一次到两次,了解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和公社、生产队研究解决。从住房、粮、草、灶头、自留地、过冬的衣物,一直到积肥用的粪缸,都一一检查到了,缺什么,补什么;存在什么问题,解决什么问题。除了生活安排以外,工作组还关心青年的思想和文化生活,帮助下乡青年与图书馆,文化馆、文化站或当地学校挂钩,借阅书报杂志,并组织下乡青年学习。
苏州市还经常邀请下乡知识青年中的先进人物和积极分子回来作报告,通过他们向城市青年进行务农为荣的教育。东辛农场的杨培钊,东坝农场的郑心森,在生产队落户的袁国良等知识青年回来报告后,在全市青年中产生了强烈的影响。这些人的事迹,鼓舞和带动了广大知识青年,一批又一批地奔向农村。
下乡青年从农村回来探亲,或参加会议时,居民委员会的干部马上登门拜访,团组织找他们开座谈会,学校的老师和同学都来看望他们。去年春节,十二名青年从东辛农场回来探亲,市里召开了八百多人的大会欢迎他们,请他们报告在农场锻炼的情况和收获。许多家长听了后,都很满意,城市青年听了,也受到不少教育。去年十月,五名在生产队落户的知识青年,从省里参加座谈会后回到苏州,市长接见了他们,鼓励他们继续前进,在农村作出更大的贡献。市里还召开了学校和街道团的干部大会,各区开家长座谈会,学校开欢迎会,请他们传达省座谈会的精神。苏州市这样热情地对待下乡知识青年,不仅给下乡的知识青年以极大的鼓舞,而且在社会上也造成了一种务农为荣的良好风气。

上海老工人和先进职工春节联欢 柯庆施勉励全市职工学习毛主席著作学习解放军

第2版()
专栏:

上海老工人和先进职工春节联欢
柯庆施勉励全市职工学习毛主席著作学习解放军
据新华社上海十六日电 上海市四百多名老工人、先进生产者和先进工作者十五日举行春节联欢会。中共中央华东局第一书记、中共上海市委第一书记、上海市市长柯庆施等党、政府和军队负责人同到会的工人阶级的优秀代表欢聚一堂,共庆新春。
联欢会开始前举行了会餐。柯庆施向大家亲切祝酒,向到会的先进企业和先进班组的代表、先进职工、退休工人祝贺新春。柯庆施称赞上海工人阶级在一九六三年所取得的成就。他说:经过上海职工千方百计的努力,去年全市绝大多数企业都超额完成了国家计划。上海职工善于学习别人的长处,同时也全心全意地帮助别人,达到共同进步。他希望全市职工和全市人民在新的一年中,更高地举起三面红旗,更好地学习毛主席著作,学习解放军,加强思想政治工作,把社会主义的新上海建设得一年比一年更新更美好。
在会餐前,老工人和先进生产者们还分组座谈,畅谈了他们一年来在党的领导下,在阶级斗争、生产斗争和科学实验三大革命运动中所取得的成就和体会。并表示要在一九六四年积极开展办“五好”企业、当“五好”职工的比学赶帮竞赛。

首都举行春节环城赛跑 八百三十三名运动员踏雪参加,八百二十四名跑完全程

第2版()
专栏:

首都举行春节环城赛跑
八百三十三名运动员踏雪参加,八百二十四名跑完全程
据新华社十五日讯 首都八百三十三名运动员,今天上午踏着积雪参加了由首都新闻单位联合举办的第六届春节环城赛跑活动。
运动员们由天安门前出发,经过西单、西四、东四、东单等闹区,再返回天安门前,全程共一万零五百米。比赛结果,有八百二十四名运动员跑完了全程,获得冠军的是北京矿业学院实习工厂的车工崔云海。
虽然雪后天冷路滑,但是这位二十七岁的选手的成绩比一个多月以前还是有了提高。今年一月一日,崔云海获得北京市工人元旦环城赛跑冠军时,也是跑这条路线,当时的成绩是三十五分五十六秒一,而今天的成绩是三十五分五十一秒二。今天获得第二名到第六名的运动员是:第一次参加环城赛跑的北京体育学院的常瑞祥和郭廷信,丰台车辆段的检车员王福兴,人民印刷厂的裁切工人赵亮和西城儿童玩具厂的聋哑工人崔振中。
运动员们在逼人的寒风中,只穿着薄线衣,有的甚至只穿着短裤衩,迈着有力的步伐向前飞奔。他们健壮的体格和勇于克服困难的精神,不时博得行人的赞赏。(附图片)
运动员们正路过白雪覆盖着的西长安街。
新华社记者 孙星文摄

翻身农奴过新年

第2版()
专栏:

翻身农奴过新年
新华社记者 宗子度 昂旺丁曾
屋顶上的彩色旌旗竖立起来了,家家墙壁上用白粉画上了象征吉祥的图案,厨房里飘荡出熟酿青稞酒和油炸小麦饼的香味,男女老少喜笑颜开……藏历木龙年新年佳节来到了西藏高原上的羊达村。
羊达村位于拉萨市西边二十多公里的堆龙河畔,原是西藏大农奴主、叛国头子拉鲁·策旺多吉的一个庄园。民主改革前,这个贫困残破的村庄一直叫做“拉鲁庄园”。
自从这里藏族农民的祖先,在堆龙河畔开垦土地、修建房屋、创造文化和生活以来,经过了何止千百个藏历新年。在从前的那些年节里,尽管历书上写着“扎西德勒”(吉祥如意)的字样,可是,农奴和奴隶们世世代代都是木碗空空,饥寒交迫。
今年的藏历木龙年正月初一(二月十四日)正好是春节的第二天,我们来到这个过去的封建庄园,同翻身农民们一起欢乐地度过了民主改革后的第五个藏历新年。
水兔年十二月二十九日晚上吃过“固土”(一种用麦面、牛羊肉等作成的稀粥)以后,羊达村的年节气氛就更加浓厚了。村前巷尾被打扫得干干净净,正屋向阳的墙壁上挂起了毛主席像,家家户户亲人团聚,共享欢乐。当封建农奴制度还统治着这里的时候,除夕之夜,许多家庭骨肉分离,许多家庭啼饥号寒。老人们都有着这样痛苦的经历。七十八岁的翻身老农民阿觉,在除夕夜里给他的儿孙们谈起了过去的苦难。老人说,过去是空着糌粑袋过年,如今是堆着青稞堆过年。过去农奴含着眼泪过年,大年初一清早还得装出笑脸,拿着哈达和礼物去给谿堆(农奴主派来管理庄园的人)拜年。
居住在羊达村的副乡长、共产党员丹增向我们介绍了羊达村翻身农民在党的领导下,奋发图强,建设新生活的成就。在过去的五年里,这个村的翻身农民组成了八个互助组,依靠集体力量,积极兴修水利和改造低产田,添置耕畜和农具。辛勤劳动的结果,土地的单位面积产量已提高了百分之二十五以上,耕畜从十头增加到了二十五头,大农具增加了三倍多。随着生产的发展,翻身农民们的生活也迅速得到改善。今年过年的食品比以往任何一年都丰富。仅红糖一项,全村三十多户就买了一百多斤。
藏历木龙年正月初一的黎明,农民们很早就起身梳洗,迎接新年。妇女们提着青稞酒,端着“切马”(插着染色麦穗、花朵的象征吉祥的小木盒)抢先来到泉边背水。按照古老的说法,新年初一的泉水是“石头流出的牛奶”,谁第一个背上水谁最吉祥。第一个来到泉边的妇女给瓦罐里装满水后并不先走,等着她的同伴们到来,彼此互敬青稞酒祝福。这种相传已久的古风,表现了西藏劳动人民之间的团结友爱。
当屋顶上、水渠边升起缕缕松烟的时候,翻身农民们捧起一条条雪白的哈达挂在毛主席像上,老人们合掌祝福毛主席万寿无疆。“折嘎”(说唱者)嘉错戴着装饰海贝的假面具,唱赞颂的诗句走出家门,挨门挨户向人们祝福。人们互相串门敬酒拜年,互祝新年“扎西德勒”。翻身农奴央金拉住互助组组长扎西顿珠,请他满饮一盅青稞酒,感谢他耐心教给她耕作技术,使她学会了各项农活,发展了生产。
副乡长丹增的家里挤满了前往拜年的客人。这位农奴出身的共产党员,用他出色的工作和劳动得到了群众的热爱。中共东嘎区委书记、汉族干部刘少云,也来到羊达村向翻身农民们祝贺新年佳节。农民们兴高采烈地把他们的区委书记围在中央,一只只酒盅举到他的面前。在这里,没有民族之分,没有官民之分,共同的目标和劳动把他们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了。
中午,红日当空,春风微拂,昔日的农奴和奴隶们穿上新衣,抬着毛主席像,敲锣打鼓,齐集在他们过去用血汗为拉鲁·策旺多吉修建的别墅林卡里,载歌载舞,尽情欢乐。不一会,邻近的东嘎乡乡长次仁顿珠带领着业余歌舞队,乘坐六辆马车前来羊达村贺年。两个乡的乡干部互献了哈达,亲密地坐在一起,交谈年后生产安排的意见。羊达村民办小学的学生为客人们表演了精彩的歌舞。男孩洛桑云登跳着舞,用歌声问道:“幸福的生活哪里来?”女孩噶玛卓嘎边舞边答:“党和毛主席的好领导。”这时,全场响起了热烈的掌声,小学生的歌声表达了他们共同的心意。他们决心在新的一年里,争取在连续五年丰收的基础上,取得更大的丰收。

全国政协委员马保三逝世

第2版()
专栏:

全国政协委员马保三逝世
新华社济南十六日电 政协第三届全国委员会委员、中共山东省委统战部部长、政协山东省委员会副主席马保三,因长期患病,医治无效,十五日下午在济南逝世,享年七十七岁。
马保三同志一九二四年参加中国共产党,为党为人民的事业贡献了毕生精力。
马保三同志治丧委员会已由谭启龙等六十二人组成,委员包括康生、李维汉、谢觉哉、徐冰、杨得志等同志。

北京拉萨穆斯林欢度开斋节

第2版()
专栏:

北京拉萨穆斯林欢度开斋节
新华社十六日讯 北京、拉萨的穆斯林欢乐地度过了一年一度的开斋节。
北京的穆斯林昨天在东四牌楼清真寺、牛街清真寺等地欢度节日。和穆斯林一起欢度节日的,有中国伊斯兰教协会副主任张杰、沙梦弼和刘品一等。在京的巴基斯坦、印度尼西亚、阿联、桑给巴尔等国的友人,也到东四牌楼清真寺同中国穆斯林一起欢度节日。在东四牌楼清真寺,由阿訇马树田主持念了经,并举行了团拜。
今天上午,拉萨八百多穆斯林在拉萨清真寺诵经,举行开斋礼拜。他们随后同家人团聚会餐,并互相走访贺节。教徒们还推选代表到中共拉萨市委、市人民政府贺节,衷心感谢政府在闭斋期间和开斋后对教徒们的深切关怀。政府给教徒们供应了丰富的节日食品,包括米面、牛肉、酥油、青油、糖果、茶叶等。

送画下乡

第2版()
专栏:

送画下乡
首都十多位画家和人民美术出版社编辑在春节前分批下乡,用举办年画展览、给老乡们画画、书写春联、出售新年画等多种方式为农民服务,受到群众热烈的欢迎,大家称他们是毛主席派来的送画人。
这次活动是中国美术家协会举办的。现在,下乡活动已经结束,画家们都怀着兴奋的心情回到北京。(据新华社讯)

云南培养出大批少数民族专业人材 凉山彝族自治州许多过去的奴隶成为技术人员

第2版()
专栏:

云南培养出大批少数民族专业人材
凉山彝族自治州许多过去的奴隶成为技术人员
据新华社昆明十六日电 云南省少数民族第一代专业人员队伍已经形成。解放后十四年来,云南各地培养了六千四百多名少数民族专业干部,他们在边疆社会主义建设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为适应边疆建设的需要,各级党政机关采取了许多措施,大力培养少数民族的农业技术干部。现在全省已有八百七十多名农业、林业、畜牧业、水利、气象等方面的技师和技术员,有六百多名工程师和技术员,有十九名科学研究人员,有一千一百多名医生和医士,还有大批中学教师和大学讲师,以及少数民族演员、作家、翻译人员等。
这些少数民族专业干部正在对民族地区的建设事业作出很好的贡献。景颇族女干部尚马途被分配到瑞丽县气象站当气象员的时候,根本不懂得什么是气象工作,她很怕打雷、闪电和彩虹。景颇族信多神教,她父亲曾经告诉过她:“打雷是天鬼在发脾气,打闪是天鬼在点灯过路,彩虹是天鬼的裙子。”这些话在她脑子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气象站指定汉族气象员王大章专门帮助她,每天给她讲一小时气象知识,解释闪电和雷鸣以及彩虹等自然现象。由于她努力学习,仅仅八个月的工夫,她就能独立工作了。一九六○年以来,她由于工作积极,连续两年被评为先进工作者。过去云南省苗、傈僳等民族妇女自己织一条裙子,要三个月到半年的时间,严重地影响了妇女们参加生产。云南印染厂得到上级指示,要他们生产民族花布。厂里把这个试印的任务交给了彝族技术员戴仁理。当时,厂里没有这方面的工艺资料和设备,困难很多。戴仁理懂得这是党对少数民族的深切关怀,决心不顾困难试印花布。前后试验了三百多次,终于摸清了全部工艺过程,印出了民族花布。
据新华社成都十六日电 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已经培养出第一批彝族专业技术人员。他们以前大都是奴隶,每个人的遭遇,深刻地体现了整个凉山地区的巨大变化。
巴毛乌哈是全州第一批彝族拖拉机手之一,在昭觉拖拉机站工作。他以优异的工作成绩,连续被评选为拖拉机站的先进工作者。巴毛乌哈原来是越西县的优秀犁耙手,一天能耕两亩地。后来,他在电影里见到了梦寐以求的“神牛”——拖拉机,就一心想当拖拉机手。不久,他就被送到凉山第一个拖拉机站学习。他没有文化,不懂汉语,学习时困难很多。但他顽强、好学,反复背诵零件名称和机械原理,同时利用晚上时间坚持学习文化,终于掌握了驾驶技术。
凉山彝族自治州农业科学研究所二十七岁的助理技术员罗莫吉黑,原在奴隶主家担负着沉重的劳动。那时当地的人们根本不懂得现代农业生产技术,如果发生虫害,只有杀牛念咒,别无他法。现在,他和许多彝族青年一样,担负起繁育良种和推广各项先进耕作技术的任务。开始时他听不懂更记不住许多新名词,急得吃不下饭,睡不着觉。经过苦心学习,现在,他已能独立指导研究所内的良种繁育工作。
解放前,大小凉山没有一所医院,没有一名医生。彝族人民生病,只有请巫师拜神念咒。严重的流行病,每年会夺去千百个彝族人的生命。自治州人民医院青年医师解乌甘干布吉的父亲就是在解放前生伤寒病死的。他自己也染上伤寒,侥幸未死,但头发已全部脱落。凉山解放后,人民政府送他到医士学校学习,他想到家乡人民过去的苦难,决心当彝族人民的第一代医师。一九五六年,这位年青的翻身奴隶考上了四川医学院。五年后,解乌甘干布吉大学毕业,回到州医院工作。现在他经常到昭觉、喜德、美姑、越西、甘洛等县,给彝族人民治病。许多人从几十里、百里外赶来请他治病。
随便看看别的资料:
热门资料: 生活妙招 兔子百科 生肖運勢 古書大全 養生常識 健康飲食 古人大全 歷史人物 科普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