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示:采集本站数据请保持每秒一条的频率。高于此频率则失败,滥采则封IP。谢谢!

1964-02-15第4版面所有文章内容

时代激流中的舵手——评《激流勇进》的演出及王刚形象的创造

第4版()
专栏:

时代激流中的舵手
——评《激流勇进》的演出及王刚形象的创造
凤子
话剧舞台上反映我国社会主义工业建设的题材是不够多的,能够将激流奔腾的时代风貌,将先进的工人阶级的英雄形象树立在舞台上,更是少见。上海人民艺术剧院演出的《激流勇进》和《一家人》两个反映工业建设题材的话剧,引起了人们的重视,这不是偶然的。
《激流勇进》是导演佐临和同洛根据胡万春的小说《内部问题》改编的。《激流勇进》的演出,是激动人心的,特别是塑造了一个工人阶级先进的领导干部王刚的形象。当正在探索正面人物如何塑造得更加丰满的今天,舞台上出现王刚的形象,不能不说是一个大的收获。
王刚是工人出身锻炼成长起来的好领导干部,被工人群众称之为合金钢式的人物。他豪爽、热情、干脆、有魄力,他是管生产的副厂长,原则问题,寸步不让,敢于负责,敢于斗争,对事对人,毫无个人杂念。他的性格像一团火,散着热,发出光,这光和热不但是引导他自己前进的动力,更是推动群众在生产斗争、阶级斗争、科学实验三大运动中更加勇往直前的动力。
为了塑造出一个深入工作实际、深入了解生产关键问题、具有朴实工作作风的领导者的形象,剧中有不少的细节描写,例如“新字三号”试验,平炉出了事故,他提出的抢修办法,实际是自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的具体体现。正是由于平日工作深入,他能摸准群众的心思。善于总结群众的经验,也就能善于发挥群众在生产问题上的潜力和积极性。正由于对生产有关的问题了如指掌,因而在关键时刻,心中有数,能够指挥若定,遇着风浪,也能把稳着航行的方向。
正面人物的形象树立,主要要通过矛盾冲突来展示人物的性格和行动。我们的生活是不断前进的,但前进的路上并不是一帆风顺的,一切事物都是在斗争中发展起来的。要使主观认识更符合客观实际,就要求深入实际生活、深入生产斗争,深入地调查研究……无论是对焦炭规格问题,对平炉中修问题,对“新字三号”试验问题,王刚之所以能提出正确的意见,是因为他的看法和意见有群众基础,是有科学的根据的,可是他的正确的意见和看法被领导和群众接受,都要经过一番曲折的斗争过程,而且也只有通过斗争才能证明王刚的看法和意见的正确。作为党员,作为生产厂长,王刚必须同因循、敷衍的官僚主义的工作作风作斗争,也只有通过这一系列的斗争,这一先进的党的领导者王刚的形象才更为鲜明,更为突出。
在树立王刚这么一个光辉的党员和领导工作者的形象同时,也刻划了一个具有严重的事务主义官僚主义的工作作风的领导干部,这就是厂长徐鉴庸。徐厂长事无巨细,都要亲自过目,每天定时下车间,可是并未做到“看一看、问一问、听一听、想一想。”因此,发生问题后,毫无主张,也就不自觉地成为没有改造好的副科长丁旺向上爬的阶梯。而偏听偏信的结果,更是严重地损害了党和人民的事业。徐厂长的口头语:“没有问题吧?”这句口头语在挖掘人物内心的思想活动上,是非常深刻的。这句口头语也非常性格化,具有丰富的内在含意,看来是对事物的关心,实际上反映了严重地脱离实际,因而心中无数,时时怕在哪里出了问题。剧中方书记说的好:“现在我们办的是社会主义大企业,我们虽然有分工,但我们还不知道怎么去做,我们不是学会了再去做,而是先做了才学会的。正因为我们没经验,我们就常常容易陷入事务主义圈子里,工作停留在表面上,现在形势发展得很快,我们要不很好学习,就会落在形势的后面。”事实正是如此,《激流勇进》形象鲜明地创造了正面人物王刚,和一个事务主义作风的官僚主义者徐厂长,从他们对待一切事物所反映的两种不同态度,展示出的一场尖锐的思想斗争,从而也提出了一个严肃的值得思考的问题,我们应该怎样对待生活,以什么样的态度来对待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人们看了这个戏,应该有所启发,警惕和借鉴。
《激流勇进》还成功地刻划了护炉老工人周师傅,和青年技术员欧阳俊,这两个人物写的好,起了陪衬的作用,红花是需要绿叶来衬托的。有了周师傅和欧阳俊,王刚这个人物的精神面貌显得更加饱满、厚实了。周师傅外号“有意见师傅”,王刚不批准中修平炉,他大闹情绪,说王刚是主观主义,可是当丁旺想利用周师傅的情绪来煽动他反对王刚时,老工人立即嗅出了味,严峻地驳斥了丁旺。周师傅是老工人,他有意见是从工作出发,他是“骂在嘴里,疼在心里。”事实也正是这样,尽管周师傅的意见,甚至在群众中造成不好的影响,可是并不损害人物,而且间接地同徐厂长起了个对比的作用。对周师傅的刻划分寸恰当,这个工人形象是很可爱的。
像欧阳俊这样知识青年的思想问题,实际上反映了青年人的红专道路问题。欧阳俊是以王刚为榜样的,甚至连口头语和习惯动作也私下模仿,可是当在个人得失问题上看不清方向时,也会失去理智,几乎被丁旺利用。“新字三号”方案的试验,失败和成功,使得这个青年人睁开了眼睛,他应该首先学习王刚的对革命事业的忠心耿耿。
正面人物的创造,正面人物和批判人物的思想性格的冲突,是戏剧创作中一直在探索解决的问题。《激流勇进》突出的成就是创造了王刚这一正面人物的形象,而且在掌握人民内部矛盾冲突这个问题上,也是有所突破,有所创造的。
导演是剧本改编者之一,舞台上出现的一些动人场景,和深印人心的几个人物形象,特别是王刚这个正面人物的形象,所以如此激动人心,历时不忘,可以想像到导演在读小说原著时所受到的激动和启发。一个艺术家,只有当他自己受到激动,才能将他所感受到的,用他认为最好的表现形式来激动欣赏者。评价《激流勇进》的艺术创造上的成就,不能离开舞台的艺术创造,不能离开导演的艺术构思,谈导演的艺术手法,决不是单纯的“为艺术而艺术”。艺术是从属于政治、反转来是为政治服务的。如果说《激流勇进》反映了我们的时代的精神面貌,王刚是舞台上先进的英雄形象,探索一下导演的创作意图,对于学习、理解艺术如何更好地为当前政治服务,也许是必要的,有益的。
《激流勇进》演出的气氛是激动人心的,工业建设的场景是雄伟而紧张的,王刚这个合金钢式的新型的人物形象是十分鲜明突出的。导演掌握了贯串全剧的思想斗争的红线,因而通过人物行动体现了炽热沸腾的时代面貌。
请看导演是怎样设计王刚这个人物的出场的吧!正当不合格的焦炭源源运送到化铁炉的当口,正当爱炉如命的周师傅急切等待生产厂长决定平炉的中修命运的时候,正当技术员欧阳俊的“新字三号”冶炼方案等待领导决定试验的关头……等待王刚的是一连串生产上的问题,在如何对待生产问题上,等待着王刚的是一场同形形色色的资产阶级思想的斗争,矛盾的焦点正是官僚主义者徐厂长。
导演对这两个不同思想作风的厂长作了非常形象的对比,第六场厂部会议室,徐厂长召集会议讨论“新字三号”方案,徐厂长所考虑的只是丁副科长和他所反映的总工程师对方案的意见,而王刚却正冒雨跑到车间,观察炉子的实际情况,向老工人摸底。当然不同的领导思想指导下的工作方法对问题自会做出不同的结论。这一形象对比手法是用的“特写镜头”,王刚形象的出现,虽是后景,可是平炉车间一角,王刚和老炉长范志高的对话和动作,为王刚回到会议室发表不同意立即试验的意见,提出了可信的根据。
要塑造一个完整的人物形象,就必须从多方面着手来刻划。舞台上王刚这个人物的创造,没有舍弃原小说提供的有利于人物形象树立的细节,而且利用了舞台的条件,在人物内心的刻划上更为丰富、更加突出了。例如用以点题的那幅《激流勇进》的水墨画,通过说故事人的介绍,我们知道王刚喜好画画,他有个心愿“要画尽世界上最美最好最有力量的东西”,正当“新字三号”试验问题争论未定,反映了正确的领导方法和代表着官僚主义的领导思想的冲突达到高潮的时候,通过善于了解干部思想和心情的方书记的眼睛,舞台上用幻灯映出了这幅惊涛骇浪的画面。这样一种表现手法用来解释、烘托人物的内心世界还是创举,姑不论对这手法和这幅画的内容有多少异议,但应该说企图使观众更深一层来理解人物的意图是收到一定的效果的。
王刚需要斗争,但斗争不能是单人匹马,当未得党委会讨论,由行政作出试验“新字三号”的错误决定后,徐厂长来看正发着高烧的王刚,这时两种思想的冲突展开了正面的交锋,可是王刚却克制着自己,以至手中的玻璃杯被捏碎了。王刚需要依靠的是党组织,是群众,所以当平炉出了事故,王刚作出了正确的决定,而在作出决定的前后,他四处打电话找徐厂长,一再启发工人群众想办法。一个久经锻炼的,严格律己的,对党的事业认真负责的领导者形象,非常可信地站在观众眼前。
导演在剧作提供的基础上,王刚的形象像一座雕像那么雄伟壮观,激烈紧张的工厂生产场景就是这座雕像的背景,舞台艺术的创造,导演和美术设计,表演艺术家们十分成功地、和谐地演奏出了一首对时代、对新的英雄的颂歌。特别是为生产而战斗着的工人群众形象,把人们带进到生活中的钢铁厂里来。灯光和纱幕的运用,紧密地与戏中人的行动配合,例如第十场,事故现场,隔着一层纱幕,只见人影幢幢,都奔到车间去抢救,实际是利用纱幕,演员在帮着抢景,气氛逼真,这是导演手法,但不露痕迹,观众的情绪并未中断,而且跟随着抱病的王刚跑到现场,跟着王刚考虑着下一步怎么办。
灯光、纱幕的运用,分场多,加上以说故事人起联系作用,是《激流勇进》舞台艺术表现手法一大特点。由于原小说人物、事件背景比较复杂,同时正是为了要突出主人翁王刚,着重表现紧张的生产场景,更好地体现工人阶级所从事的社会主义革命,社会主义建设的战斗精神,导演是有意识地要突破舞台艺术旧的形式所形成的框框,故而采取了姊妹艺术的表现手法。形式是取决于内容的,新的内容要求突破旧的形式,这是艺术发展的规律。新的形式的形成也还要一段摸索试验的过程,导演佐临敢于大胆尝试,这精神是应该欢迎的。社会主义文学艺术,要求出现更新、更美的艺术形象,作家、艺术家都有创新的责任。导演佐临早就以行动响应了党的号召,两年前他发表的《戏剧观》,是他为了摸索新的艺术形式而提出的论点,一九五八年以来,他以满腔热情支持了青年作家写的、反映当前斗争题材的创作,结合他自己的论点,曾作了一些有益的尝试。他的努力在《激流勇进》的演出中又有所发展。当然发展过程中,形式也不可能尽善尽美,特别是剧本的改编,显然还有些不足。《激流勇进》的导演同时又是剧本改编者之一,相信经过不断的演出和加工,会逐步完善的。
《激流勇进》中王刚的形象是突出的,但是作为先进的无产阶级思想和资产阶级思想斗争的猛将来看,又多少感到不满足。王刚做人的工作,具体的是通过黄萍做欧阳俊的工作,而对于主要的对立面徐厂长的思想问题斗争不够有力。《激流勇进》的情节,过于拘泥于小说原著,因此结构感到松散些。
《激流勇进》的演出是新颖的、可以说是创社会主义之新,所以是动人的。演员的表演也是成功的,庄则敬的王刚、高重实的徐厂长、胡思庆的欧阳俊、王善树的周龙根的形象都是突出的。陈奇的黄萍,和炉长、工人们的形象也都真实可信。
舞台美术各方面都是成功的,以雨声效果为例,不但逼真,而且体现了人物的心情,它不是为效果而效果,是为戏服务,为剧中人服务。特别值得称道的是布景,气魄宏伟,而花费不多,上海人艺在舞台美术上有很多很好的经验,是值得学习的。
我热情地推荐这出好戏,希望《激流勇进》演出后,话剧舞台在反映工业建设题材中出现新的英雄人物形象上,将形成一股勇进的激流,迎接现代题材话剧高潮的到来。(附图片)
吕工长:这……这一块是……是不合格。
王刚:仅仅是这一块吗?(上海人民艺术剧院一团演出)

汾水欢歌——电影《汾水长流》看后随记

第4版()
专栏:

汾水欢歌
——电影《汾水长流》看后随记
王叙之
看完《汾水长流》从影院出来,银幕上那些人物还在想像里萦迴,那“人心就像汾河水”的欢乐自信的歌声,也似还在耳边缭绕,只听得许多观众边走边兴奋地议论着,说这是一部好片子。旁边有谁说了一句:“《汾水长流》从小说到前阵子的话剧又到影片,越改越有看头了!”没能看清这位同志的样子,但这话却正好和我的感受相一致。小说我看过,前阵子的话剧也看过,到这次看电影曾有点担心,已经熟悉的故事能不能很吸引人?结果,影片以生动的吸引力打消了我的担心,它的确叫人感到更鲜明了、更感人了。
电影和同名小说、话剧是以大体相同的故事和人物关系,反映了汾河岸边杏园堡这个小村在农业合作化初期的阶级斗争情景。新兴办的农业社经受住了春天缺雨缺粮种种困难的考验,战胜了资本主义势力的进攻,在农民中更深地扎根,它巩固了,发展了。但是,影片使人对拥护和坚持社会主义方向的新人物有了更鲜明、更深刻的印象,正面人物的塑造更有力更生动了,也就更能显示出社会主义力量成长发展那种不可阻拦的气势。
影片中最感人的正面形象是贫农王连生这个人物。在他身上表现出一个贫苦农民热烈拥护和支持社会主义事业的阶级感情。他的心和集体连得多么紧,一草一木一穗一事,都连心连肉。他积极为抗旱想办法,自己忍着困难,他批评刘元禄丢麦穗,敢于斗争,他真是集体利益的哨兵!这个人物形象的刚直、朴实、光明磊落,影片要比小说表现得更加动人,像他被刘元禄栽赃诬陷后那个场面,严正责备妻子和知道误解后的那种心情,像他叮嘱妻子不向社伸手借粮、在退社风波中坚决不许分种子和当水利队长等,都使这个人物更突出了。党支部书记郭春海的形象刻划上也有了新的进展。影片比小说更简练有力地表现了他的精神风貌。他和刘元禄间的思想分歧和斗争,关系着对两条道路斗争整个面貌的反映。影片对这方面处理有不少的加工。可以看出,话剧改编中的优长也给了影片改编以一定的启发,原来有些对表现这种矛盾斗争不够有力或过于琐碎的地方,大都经过了剪裁和改写。郭春海坚持原则的斗争行动更可信了,较好地表现了他的精干和有主见。另外,也较好表现了他向不同的人,像刘元禄、父亲郭守成、孙茂良等,进行不同方式的思想斗争,从他的具体行动中去体现党的政策。
在反映阶级斗争的复杂性、尖锐性时,影片表现了原小说中提供的不同人物间错综的关系,但在写矛盾斗争中也努力注意从总的趋势来着重写了农业社生长壮大的力量。对富农分子赵玉昌和思想变质的刘元禄,表现得有一定深度,也力求注意用邪不压正的分寸去刻划。同时对一些思想落后的农民的变化,也紧紧联系着社会主义道路战胜资本主义道路的过程来描写。这中间最能引人的要数郭守成。这个自私心重的老农,受了富农分子的坑骗,从事实认清了刘元禄的丑行,才决心向前跨了一步。他的进步过程叫人不禁要笑,但又深感到这是一面有意义的镜子,因为解决农民中这种自私思想的课题,直到现在仍然是艰巨的。他和孙茂良都是逐步提高觉悟,逐步走上社会主义大路的。周有富和姜玉牛则是写出了不同类型富裕中农怎样被吸引到社会主义路上来。周有富原来要搞个人发家和农业社较量,最后在家外家里种种力量推动下才随大流入了社。这个人物的描写显示了以后他在新路上还会产生这种那种问题的,但他毕竟被吸引入了社,则是社会主义影响大大深入了的一个显著标志。
影片展现的是一九五四年山西农村阶级斗争图景,但这故事中生动的人物关系,不仅使人更看清社会主义在农村生长壮大的来历,也给我们在今后如何不忘阶级斗争,坚决走社会主义道路以有力的启发。而它在艺术表现上不仅较好地表现了当时斗争特点,也富有晋中一带农村生活的特定色彩和风味。演员们的创造给人以很深的印象,高保成演王连生很朴素、动人,王志刚演郭春海、郭筠演郭守成等也都真实可信。《汾水长流》影片改编的成绩,再一次说明了改编也是一种创造性的劳动。只有经过重新组织、剪裁和集中,这一歌颂社会主义在农村胜利发展的作品才能更鲜明和更有看头。
随便看看别的资料:
热门资料: 生活妙招 兔子百科 生肖運勢 古書大全 養生常識 健康飲食 古人大全 歷史人物 科普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