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示:采集本站数据请保持每秒一条的频率。高于此频率则失败,滥采则封IP。谢谢!

1958-04-28第7版面所有文章内容

自编自演自乐自教 农村群众文艺活动全面开花

第7版()
专栏:

自编自演自乐自教
农村群众文艺活动全面开花
新华社27日讯“文艺生产紧紧相跟,搬下舞台走出部(俱乐部)门;田间工地到处活动,就地取材及时推动”。这几句顺口溜是当前各地农村群众文艺活动的主要特点。随着生产大跃进,一个自编、自演、自乐、自教的农村群众文艺活动高潮正在形成。
“生产到哪里,活动到哪里”,各地农村俱乐部结合生产,开展了写中心、唱中心、演中心的群众文化艺术活动。
“贪黑起早,顶星赛跑,拿黑天当白天,一天顶两天”,“水利大摆阵,肥料像丘陵,禾苗长得青又壮,秋后一定好收成”。当人们走进村庄时,在墙上,黑板报上,田头上,塘埂上,肥堆上,山坡上,经常可以看到这样一些激动人心的生产鼓动标语。在田间,在工地,歌声四起,人们喜笑颜开。山西省黎城县在修建漳北渠工程中,每天有八千人打夯。他们唱起了自编的歌:“修成漳北渠呀,浇地六万亩呀,咳呀,咳哟,大家加油干呀,……”唱得大家情绪饱满,劳动效率提高了一倍。湖北省红安县的田间,在生产时出现了“喜鹊”和“啄木鸟”两种鼓动牌,“喜鹊”牌象征着给生产搞得好的报喜,“啄木鸟”牌是对生产搞得不好的批评,这样鼓励了先进,推动了落后,形成了人人学先进、赶先进的热潮。
俱乐部的图书也来到了田头。各地俱乐部为生产队准备有文化袋或者图书包,有的俱乐部在生产小组设带书员。农民们说,图书也说了话:“你闲我在馆里等你,你忙我跟你走街头、串地头,回家同你上炕头”。
遇到节日或者季度末,合作社评选模范或者庆贺丰收的日子,俱乐部更是热闹异常,总要演出戏剧、音乐、歌舞节目。有些地方还定期举办社会主义爱国活动日,开展政治宣传和文娱体育卫生等活动。
农民们都说:共产党、毛主席领导翻了身,合作化扎富根,心里高兴说不尽,要说说唱唱表心情。过去农民看的是别人演戏,现在觉得不过瘾了,还要自编自唱自演本村的新人新事。由于俱乐部在生产队扎了根,很多队里建立了美术、歌咏、曲艺、舞蹈、创作等文艺组织,培养了数以百万计的文艺活动骨干,俱乐部的活动有了广阔的群众基础。这些文武双全的新式农民,不仅在休息时唱,在劳动时也一边劳动一边唱。在劳动间隙,他们有的说唱,有的读书报,有的排练戏剧,有的写快板或给俱乐部小报写稿。农民们把俱乐部当作学习政治、文化、技术的大课堂,他们说:有了俱乐部,人人心情舒畅,个个精神振作。干部也说:俱乐部是一宝,处处离不了。做好工作寻门路,俱乐部里找参谋。
各地都贯彻了“依靠群众,少花钱,多办事,办好事”的勤俭办俱乐部的精神。安徽省宣城县杨林社俱乐部的黑板砌在墙上,图书室是坏土砖砌的,翻杠是用土枪筒做的,篮球架是用旧木料和废铁做的,演戏的道具、服装是演员自制的。黑龙江省宁安县榆林社俱乐部没有篮球、足球,社里用两张牛皮,请人缝制了八只篮球、六只足球,还做了两个鼓,社里成立了男女篮球队和足球队。榆林社俱乐部还乘雨天,发动青年上山打柴、打草,换回的钱买了图书和报纸,几乎全社每户都有一份报纸。今年,这个俱乐部开始种两垧“文化田”,由每个青年每年献三个义务工来耕种。文化田有了收成以后,俱乐部还将添置手风琴、图书和一些必需的演戏、跳舞服装。
各地中共党委对俱乐部的工作非常重视。很多地方党委都采取书记挂帅,专人负责,分片包干的办法领导农村文化工作和俱乐部的活动。中共山西省昔阳县委第一书记张怀英亲自领导农村文化工作;县委还要求县乡社各级党的负责人都成为既能领导生产,又能领导文化的能武能文的领导干部。
群众性的发展俱乐部的工作正在进行,今年几乎各地都要达到社社建俱乐部,乡乡有中心俱乐部。甘肃省今年要求做到:社社俱乐部,队队书报组,旬旬有演唱,处处有歌声,文化进工地,活动到田间。河北省今年要发展农村俱乐部五万个。

挖出了厚古薄今的老根 西北大学历史系教师说,只有兴无灭资,才能厚今薄古

第7版()
专栏:

挖出了厚古薄今的老根
西北大学历史系教师说,只有兴无灭资,才能厚今薄古
本报讯 据西安日报报道:
“厚今薄古”还是“厚古薄今”?这是西北大学历史系师生最近争论的中心问题。教师们一致认为,必须兴无灭资,彻底克服资产阶级个人主义思想,改变旧的世界观和人生观,才能在教学上真正贯彻厚今薄古的方针。
怎样正确理解“厚今薄古”?辩论中,有人认为“厚今薄古”仅仅是方法问题,是治学中“古”
“今”比重多少的问题。许多教师反对这种看法。教师们认为,“厚今薄古”不仅是治学的方法方向问题,而且也是关系到知识分子彻底改造思想,转变立场、观点和方法的一个问题。他们说,“厚古薄今”思想的实质是逃避社会主义的现实政治生活,逃避思想改造和马克思列宁主义学习,所以,不只是方法问题,也是一个立场问题。提倡“厚今薄古”,目的在于反对理论脱离实际,思想脱离政治,使学术研究为当前的阶级斗争和生产建设服务,并不是不要人研究古代,问题在于怎样研究。如果脱离实际,就是“今”也研究不好。有的教师举例说,世界近代史中巴黎公社在无产阶级专政问题上的历史经验和教训,脱离现实斗争的人,就很难体会深刻;而讲巴黎公社不讲无产阶级专政的必要性,不联系反右派斗争,这依然是“厚古薄今”。
许多教师还就“厚古薄今”思想在教学中的表现,进行了自我检查和互相批评。如课程上轻视基础课和近代、现代史,认为近代、现代史可以自学。主张“删除枝叶,突出本干”,把基础课缩减到最低限度。轻视实习和课堂讨论。在教学思想上,“厚古薄今”的一个突出表现是重史料轻理论,醉心于烦琐的考证。一些老教师平时谈起史料来兴致勃勃,津津乐道,而对于现实斗争则不感兴趣。有的教师认为史料就是一切,排列起来就可以成为著作。评价一本著作的好坏,也只是从史料多少上着眼。个别教师不但把史料看作私有财产和成名得利的“看家宝”,而且常以这种思想鼓励学生。“厚古薄今”的思想,还表现在不以马克思列宁主义的观点分析历史事实。有的教师在评价历史事件或人物时,常常因袭古人或前人的旧看法。如讲到历史上外国到中国来的传教士时,只谈他们对中国科学发展的影响,而不谈帝国主义借传教进行文化侵略的实质。有的教师讲课中一味着眼于个别历史人物的作用和帝王将相家族如武则天、杨贵妃等人的生活琐事,而很少谈到劳动人民的作用、当时的社会阶级关系和经济状况。讲到唐代历史,便满口称赞唐太宗如何礼贤下士,讲王安石变法,对王安石私人生活谈的很多,而对变法同当时的社会阶级矛盾谈的很少。
教师们还检查了“厚古薄今”思想所造成的严重危害。许多教师说,“厚古薄今”思想不仅妨碍了教师在学术和思想上的进步,而且影响所及,在许多学生中也形成了风气。在这种风气下,甚至一些学生想学近代、现代史,也怕别人“瞧不起”。有的学生为了想成名,整天埋头抄卡片,不问政治,“匈牙利事件”发生了一年多还不知道;有的在反右派斗争中还手不释卷地看“道德经”,有的学生埋头写“诸葛亮考”,到处查书问人:“诸葛亮的母亲是谁”,还有一个学生整天抄史料,不参加政治运动,最后竟发展到偷书店的书的地步。
为什么会产生这些现象,“厚古薄今”的根源究竟在哪里?许多教师也作了检查,归纳起来不外是:
(一)逃避社会主义现实生活。对没落阶级的旧的东西,思想上容易共鸣,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新的东西,没有决心下苦工夫学习;(二)怕犯错误。有的教师讲民族史,辛亥革命以后的就不敢讲,怕抵触民族政策。错误地认为“讲古代史讲错了也联系不到政治立场”;(三)想走“捷径”。认为“古代史有现成资料,容易掌握,现代史资料没有很好整理”,想以较小的劳动换取较大的成果。有的人甚至错误地认为现代史不是历史而是政治,只有懂古代史才算“学问渊博”。总之,学习研究的目的不是为了社会主义而是为了个人。

中共昆明市委召开座谈会 检查全市中学勤工俭学活动

第7版()
专栏:

中共昆明市委召开座谈会
检查全市中学勤工俭学活动
本报讯 记者黄昌禄报道:中共昆明市委4月上旬召开座谈会检查全市中等学校的勤工俭学活动,并针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提出了解决办法,以便将勤工俭学运动逐步纳入正轨。
座谈会上的发言说明,两个月来,昆明市三十五所中等学校开展勤工俭学活动的特点是动作快、劲头足、成绩大。全市几万名中学生经过两个月体力劳动后,劳动观点普遍有所增强,初步掌握了一定的劳动技能,加深了对书本知识的理解,并在社会上产生了良好影响,许多人称赞:“现在的学生会拿小笔杆,也会拿大笔杆(指生产工具)。”
正因为这个运动来势迅猛,从学校领导到学生对勤工俭学都没经验,加以运动开展起来之后,思想工作做得不够,因此,在部分学校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目前问题是普通中学没有生产资料,劳动门路极不固定,与教学直接结合较难,需要很好加以安排。会议认为,中等专业学校可根据条件在一定时期内作到经费全部或部分自给,而对普通中学,只要求用勤工俭学收入减少国家给学校的一部分行政费和助学金,争取逐步实行全部自费读书。
会议认为,城市普通中学学生每年参加劳动六十天为宜,其中约一半系参加校内外的义务劳动。这六十天劳动,占用寒暑假、星期日和上课时间各二十天,这样,平均每周只占用半天上课时间,就能保证不会影响学习。至于郊区的普通中学每年可劳动三个月,集中在农忙时进行。普通中学的生产门路,主要同学校附近的工厂、手工业社签订长期合同,学生轮流进厂进社作工;其次是联合建立手工业作坊。这样作,劳动时间固定,便于安排教学,又可以培养学生的劳动技能与集体主义思想。郊区的中学则以参加学校农场和农业社的农副业劳动为主。
为了将全市中等学校的勤工俭学加以统筹安排,避免前段时间出现过的紊乱现象,中共昆明市委根据座谈会的意见,决定由市委文教部、市教育局、工业局、劳动局等有关部门组成全市勤工俭学领导机构,由这个机构负责依据学校分布情况划分若干区,帮助各校同所在区域内的工厂和手工业社签订合同。

李大钊同志的故居

第7版()
专栏:

李大钊同志的故居
李大钊同志是河北省乐亭县大黑坨庄人,他毕生奔走革命,从未顾及家庭细事,故居住宅,都很破烂。去年春天,大黑坨庄附近的几个村子,召开了纪念大钊同志殉难三十周年群众大会。会上,很多人要求把大钊同志故居进行修复,以示纪念。河北省文化局根据群众要求,并且依据朴素、坚固,以存其真的原则,派人和县、乡召开了几次座谈会和个别访问,成立了修缮委员会,提出修缮计划。
去年8月正式动工,到11月底已经将大门、二门、厢房、正房、书房等处修理完毕。现在正积极进行搜集、整理大钊同志生前遗物,准备复原陈列,使大钊同志故居成为教育群众的场所,并且使他的革命遗迹在广大群众中永志不忘。 (捷民)(附图片)
这是李大钊同志故居修缮后的书房

阙胜云勤耕苦读养全家

第7版()
专栏:

阙胜云勤耕苦读养全家
黎凡
湖南益阳师范学校有一个二十二岁的贫农学生阙胜云,从进中学起,就一面读书,一面用自己的劳动养活一家人。
1952年,阙胜云考取了离家只有里把路远的益阳县四中。国家给他助学金,读一期书不要好多钱。可是田里的农事活怎么办呢?他便每天清早摸黑起床,挖土、种菜、砍柴、挖草皮。有时中午休息,他也回去担草皮,翻氹子。下午放学吃了饭,一直干到天黑。这样每天做五六个钟头工夫。星期天干一整天。1953年,他带头将全部田种上双季稻,三亩多田收了二十五担谷子,增产40%。他种的蔬菜也有好大一蔸,豆壳、辣椒挂满一串串,很少起虫。1955年初中毕业,他到益阳师范学校读书,离家十五里。他家加入了农业社,星期日和假期他仍回家搞生产。
1956年暑假,7月间,正是抢收抢种紧张时节。阙胜云邀了三个青年组成一个突击组,每天干个两头见月亮,一天扮到二千八百斤谷子。太阳火热,汗流如洗,手指皮都磨烂了,他们敷上石膏继续干。在四十二天暑假里,他做了四百九十分工,收入四十八元多。8月25日,党员社长莫梓群介绍他加入了青年团。
去年暑假和星期天,他一共做了七百多分工。全家一年的粮食足够吃了;自家地里还种了杂粮和蔬菜,卖了钱可以买日用品;烧的柴全是自己砍的,还喂了一头猪,一家人的生活过得很舒畅。
阙胜云会劳动也会读书。从初中二年上期起,他期期得到奖学金。在益阳师范学校,去年下期十三门功课有七门五分,五门四分,只音乐三分。在四中的时候,他深夜还在桐油灯下看书做作业。冬天晚上,灯油用完了,他从烘笼里夹出火枝子来回晃动,看清书上的题目,睡在床上想答案。
阙胜云平时生活俭朴,不乱用一个钱。他花八角钱买一支旧钢笔,用了五年半;花六分钱买两包墨水粉子,用一学期。他回家怕路远走烂鞋子,就买双草鞋穿,天气暖和时干脆打赤脚。他平时老是穿一身农民服装,看不出是学生。
阙胜云,这个勤耕苦读的好学生,成了同学们学习的榜样。最近,他参加湖南省大中学生学余劳动积极分子会议,受到了表扬。

俄罗斯队昨战我青年队

第7版()
专栏:

俄罗斯队昨战我青年队
本报讯 俄罗斯体操队昨天同我国青年体操队在北京体育馆举行了一场精彩的比赛。
我国青年队运动员杨健民在男子自由体操比赛中以九点三五分的成绩取得了这项比赛的第一名。青年队运动员徐仁杰平日鞍马成绩很好,这次他又以绝对优势取得了第一名。俄罗斯队男运动员比罗郭夫和里西茨基分别在吊环、单杠和跳跃比赛中获胜。
客队女运动员巨泽娃和我国青年队的蓝亚兰在自由体操赛中,都得了九点三三分,双双得了第一。我国青年队的戚玉芳在平衡木上战败了她所有的对手,其中包括1957年俄罗斯平衡木冠军卡伏里洛娃。
昨天只进行了规定动作的比赛。俄罗斯队男运动员比罗郭夫和里西茨基的总成绩都是五五点六五分,获得规定动作比赛的总分第一名。取得女子总分第一名的是我国青年队的戚玉芳,他的成绩是三七点一四分。在单项成绩上,客队男女队员都取得三个第一;我国青年体操队男队员得了四个第一,女队员得了三个第一。这次比赛的自选动作比赛将在29日举行。

“李大钊全集”今年出版

第7版()
专栏:

“李大钊全集”今年出版
据新华社27日讯 人民出版社计划在今年出版“李大钊全集”。“全集”共分三卷,约一百万字,包括了作者1912到1927年的作品。第一卷将在7、8月间出版。
李大钊同志从1912年起开始在言治月刊、甲寅杂志、宪法公言、新青年、每周评论、新生活、晨钟报等报刊上发表文章,到1927年牺牲为止,前后十三、四年中,就现在已搜集到的,约有三百余篇,一百万字左右。李大钊同志的文章涉及的方面很广,有哲学、法学、经济学等论著;文章的形式也很多样,有政论、时论、专题论著、杂文、杂感、诗歌等。

锡兰足球队到京

第7版()
专栏:

锡兰足球队到京
本报讯 锡兰国家足球队一行二十人,结束了在昆明和重庆的访问以后,26日在领队、锡兰足球协会名誉秘书长亨利库斯率领下乘飞机到达北京。

历史研究必须厚今薄古

第7版()
专栏:

历史研究必须厚今薄古
范文澜
面临着工农业生产大跃进的形势,科学工作也必须大跃进,历史研究也不例外。历史科学工作者谁都想跃进,谁都想大大的跃进,干劲是足够的,问题在于如何跃进。陈伯达同志给我们讲话,要我们“厚今薄古、边干边学”,如何跃进的问题解决了。现在的问题是如何理解和如何实行这个指示。当然,对伯达同志的讲话有不同意见的,还可以提出来讨论,这里只是我个人的看法。
讲历史,厚今薄古,本来是很自然的道理。现代近代的事情,最容易理解,也最有现实意义。可是,现在史学界的情况恰恰是薄今厚古,越是今的越不讲,越是古的越讲,这实在是一种反常的现象,是一种衰暮的现象。伯达同志给我们着重指出来,要我们赶快纠正,是完全必要的。
持厚古薄今论的人也有他们的想法,以为学术是独立的东西,牵涉到政治就失去独立性,就不成其为学术。讲古,不牵涉政治,所以是学术。讲今,总要牵涉到政治,所以不是学术。这种想法有道理么?我想举出极简单的事例和厚古薄今论者商量商量。
厚今薄古是中国史学的传统
因为你们厚古,我不免从古说起:
我国封建时代有三部最大的历史著作:第一,春秋。是孔子的政治学,是整个封建时代的基本政治学。孔子作春秋,从鲁隐公元年写到哀公十四年。隔了一年,哀公十六年,孔子就死了。春秋记载二百四十年的事情,按照公羊家的说法,春秋分三世:所见世相当于孔子和他父亲的年代,可以说是当时的现代史。所闻世相当于孔子祖父的年代,所传闻世相当于孔子曾祖高祖父的年代,可以说是当时的近代史。再往上就不写了。孔子是好古主义者,但在写春秋这一点上,倒像是个“厚今薄古”的史学家。春秋是脱离政治专谈学术的么?为什么“乱臣贼子惧”,还不是怕它在政治上的诛伐?第二,史记。司马迁作史记,从五帝一直写到汉武帝,能说他薄今么?史记的今上本纪固然早已失传,但在平准书、封禅书中对汉武帝提出批评,这是不是谈政治呢?第三,司马光的资治通鉴。这部书虽然比春秋、史记差一点,没有写宋朝的历史,但也写到五代。看书名就知道他写书的目的是为朝廷讲封建政治学,书中的“臣光曰”,那一条不是谈政治的?这三部最著名的史书以外,不论正史或野史,总是为一定的政治目的而写成的。正史叙述一个朝代或若干朝代的政治活动,在叙述中就含有写作者的政治观点,更不用说,赞、评、论、史臣曰等等的专为褒贬而作。野史的写成,多在两朝交替特别是在外族侵入统治中国的时候,当然有强烈的政治性。清朝因禁止野史,大兴文字狱。如果历史著作与政治无关,清朝统治者何苦杀许多人呢。由于文字狱十分残酷,清朝学者才被迫放弃写历史,把精力转到脱离政治的经学——考据学上去,这完全是在野蛮压力下发生的变态病态,与顾亭林倡导学以致用的经学——考据学不是一回事了。到了清季中国产生资产阶级,它提出自己的政治主张,学术和政治又结合起来。举例来看,康有为作新学伪经考、孔子改制考,以变法维新为宗旨。这些讲经学、史学的学术著作,同时也是资产阶级改良派的政治著作。江浙学人章太炎、刘师培等人创办的国粹学报,以排满复汉为宗旨。在学报里,讲史学主要是宣传排满,讲经学主要是提倡复汉,这些谈经学史学的学术刊物,同时也是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政治刊物。由此可见,中国资产阶级的早期代表人物并无学术应该和政治脱离的说法。
史书有多种体裁,自然有各种不同的写法。有些表现出明显的政治性,有些表现得不那么明显或完全与政治无关,不论表现的形式如何,归根都是当时政治生活的一种反映。但是,明显地反映出当时政治生活的历史著作。终究是史学的正常形态,是史学的主流,自春秋以至国粹学报史篇都应是代表各个时期的历史著作。此外,不反映当时政治生活的史书,只能作为变态支流而存在。
厚古薄今是资产阶级的学风
“五四”运动以后,中国历史学获得了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开始表现划时代的大发展,成为服务于人民革命的一个力量。反动统治阶级的学者们,为了对抗革命,提倡学术与政治脱离,企图使学术脱离革命的政治,变成没有灵魂的死东西。事实上,他们自也是想把反动的政治和学术结合起来的。蒋廷黻等人曾写中国近代史,把政治与学术结合了,可是对他们说来,结果坏得很,卖国贼的口供,不打自招了。记得有一个人在他的一本书里替秦桧说好话,闹得报纸上“舆论哗然”,这不是想替蒋介石辩护反而明明白白告诉人们说蒋介石就是秦桧么?在这一点上,胡适比那些笨伯们狡猾得太多。他是反动政客兼反动学者,学术和政治在他身上紧紧结合在一起,但在表现形式上却一般是采取政治和学术分开的手法,写出许多琐琐碎碎一字一句所谓点滴功夫的考据文。其中考一些无关紧要的人和事的考据文,就当作研究历史,认为考据等于历史,他们既然把历史说成“垃圾堆”,那末,捡些片言只字考一考,也就可以自称为做史学工作了。胡适这样做,教他的追随者也这样做。这样做的好处何在呢?掉进烦琐主义泥坑里的人,(一)不关心革命的政治,因而可能倾向于反动的政治;(二)不关心反动的政治,因而有利于蒋介石的横行无阻。无论是(一)或(二)都对蒋介石有好处,所以,脱离政治的学术正是为反动政治服务的政治性学术,多么巧妙呵!
胡适,经过我们近几年来大规模的批判,一般地说,我们史学界已经看清楚了。但还有两种人:一种是自觉的胡适门徒,直到今天还坚持学术独立的看法,拒绝学术为政治服务,也就是拒绝为社会主义服务,为六亿人民服务;也就是拒绝学习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来运用到自己的学术研究上去。这种人是极少数,但是必须对他开战。还有一种人是不自觉的受影响者。他们在蒋介石统治时期,不了解马克思主义,也不满意蒋介石的反动政治,觉得胡适那套说法可以安身立命,因此,学习做一些琐琐碎碎点点滴滴的考据文章。挑选题目,总要离开现实愈远愈好,寂寞的三代于是变成了热闹的市场。因为厚古薄今的习惯已经养成,要改到厚今薄古的方面来,不免感到困难。但是,他们是愿意学习马克思主义的,而且已经取得或多或少的成绩。这种人为数较多,经过自我改造的努力,把旧影响抛掉,是我们史学界的重要力量。
自觉的胡适门徒和不自觉的受影响者两种人情况不同,但他们厚古薄今,逃避现实、脱离政治的学风是一样的。这确实是“资产阶级遗留下来的风气,不是无产阶级的风气,不是马克思主义的风气”。陈伯达同志对这种“言必称三代的烦琐主义的学风”,予以严正的指责,我们应该深刻反省,从“象牙之塔”跳出来。
上面所说的话,总起来就是说,在社会主义大建设的今天,还保持学术脱离政治的想法是错误的。学术一定要为政治服务。不扫清从这个错误想法产生出来的厚古薄今的学风,历史学根本谈不到有什么跃进的可能。
下面,我谈谈对伯达同志讲话的一些体会。
厚今薄古与厚古薄今是两条路线的斗争
厚今薄古与厚古薄今是史学界存在着两条路线的表现,这里面也必然存在着兴无灭资和兴资灭无两条路线的斗争。不是无灭资,就是资灭无,想妥协并存是不可能的。我们马克思主义的史学工作者必须认清这一点,担当起兴无灭资的责任。不管我们学到的马克思主义有多少,现在少不要紧,只要学就会多起来,史学工作者在思想上明确地站在马克思主义阵线这一边,确定自己是马克思主义者,只要这种气势壮,力量也就来了。那些自称为有学术的资产阶级学者,如果敢于在人民面前翘尾巴,拒绝改造,我们应该毫不留情的藐视他们,要知道,凡是装腔作势的人,一定是庸妄浅薄的人,他所自恃的一点所谓学术,既然装在小器里,其不多不大,可以想见。我们马克思主义史学工作者,在较短的期间内,消除资产阶级学术在史学上的影响,是完全有把握的。
厚今薄古第一必须扩大和加强研究今史的力量,主要是研究无产阶级领导革命的中国史,其次是资产阶级领导旧民主革命的中国史。认真地下功夫,用成绩来证明厚今的意义远胜于厚古。第二必须确实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来进行研究,只有这样,才能在今史研究上取得真正的成绩。否则,资产阶级的所谓学术也会窜进今史里面来,例如考证洪秀全有没有胡子,这就是烦琐主义窜进今史的表现。更危险的而且已经发生一些影响的是用马克思主义的词句,用资产阶级研究学术所常用的诡辩方法,来歪曲今史,牵涉的问题相当大,危害马克思主义学术也相当严重,及早予以防阻是必要的。充实今史研究的力量,并且保持今史研究的健全发展,厚今薄古的学风自然会在坚固的基础上建立起来,因为今厚了,古也就相对地变薄了。
厚今薄古,在扩大和加强今史的研究以外,马克思主义史学工作者还必须分出一部分力量去占领古史的阵地。古史是资产阶级学者进行顽抗的据点,他们在古史上占了些点或片段,就在这些小角落里称王称霸,目空一切。其实,他们所占据的地盘,不过是若干个夜郎国而已。马克思主义史学工作者应该写出几部质量比较好的通史来,从现代开始通到古代,从经济基础通到全部上层建筑,这样整个历史阵地,基本上都占领下来了。同时逐个占领夜郎国,使那些国王们失去依据,不得不接受改造。郭老曾用不多的功夫,研究甲骨文、金文,把这个阵地占领过来,不然的话,资产阶级搞这一部分的学者,不知道要表现多大的骄气。这个经验是值得学习的。我们只要花点功夫,任何一个学术部门都可以压倒他们。我们在大力提倡厚今薄古的同时,也应该注意到这一点,免得资产阶级学者拿厚古薄今来和我们对立。
开展百家争鸣,史学界领导干部要种试验田
厚今薄古、兴无灭资是思想战线、学术战线上的问题,这里丝毫不能用其他办法,唯一可用的办法是思想斗争,学术争论。马克思主义者为要达到这个目的,第一,必须全力开辟百家争鸣的园地。在这个园地里广泛展开批评和自我批评,依靠边干边学的方法,我们的马克思主义水平逐步可以得到提高,所讨论的学术问题也逐步可以得到深入。第二,我们担负领导工作的马克思主义史学工作者,必须种“试验田”,在业务上做出些成绩来。种“试验田”的好处很多:(一)资产阶级学者狂妄自大的借口之一,是说你们只会说不会做。如果我们做出些自己本行的业务来,他们还能拿这个做借口么?是不是可以说,我领导工作太忙,没有功夫作业务,这当然也是一个理由。但是,我们科学院任何一个工作者,能够说比郭老还忙么?郭老有十足的理由免种“试验田”,可是他种的是阡陌相连的大田,出产品特别丰收。我们种“试验田”来个歉收,一亩收五升一斗可不可以呢?如果我们颗粒无收,怎么不让他们有所借口呢!(二)种“试验田”就会知道种田的甘苦所在,这样,就可以同一般工作者同甘共苦,对领导工作的改进有很大的好处。(三)可能有些学术工作者懒惰不想跃进,或者想跃进不得其法,领导者起示范作用,可以使懒者变勤,不得法者得法。(四)上级领导者种“试验田”,对下级领导者的错误可以纠正得更准确些,更具体些,更有说服力些。还有一点,也是更重要的一点,经过全民整风运动,六万万人都跃进了。农民向四、五、八跃进;工人更是了不起,十五年在钢铁和主要工业产品产量方面要超过和赶上英国,每天看报,使人每天兴奋。在这种情况下,社会科学部门有不跃进的人甚至有些还是领导工作者,那就很不好了。
我对陈伯达同志的讲话体会得很不够,错误也很难免,在这里提出来,希望得到同志们的指教。

谈谈勤工俭学

第7版()
专栏:

谈谈勤工俭学
项南
一、勤工俭学好得很
这件事情,在几十年前,在我们老一辈的青年时代就有了。像周恩来、吴玉章、徐特立等同志,就是用的勤工俭学,以自己的劳动来解决自己的学习费用的。不过那时的勤工俭学是旧社会中被逼出来的。今天的勤工俭学,是我们党自上而下、有意识、有计划地作为教育方针提出来的。把勤工俭学当作贯彻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方针提出来,这在历史上还是第一次。这是一件新事物。既然是新事物,开头就不会那么完备,就不会有那么成熟的经验。但是它却有无限的生命力。我们看,还不到三个月,这件事情就在全国大部地区推行了。广大学生热爱劳动、热爱劳动人民的感情迅速增长了,书本子和生产挂起钩来了,学校里勤俭朴素之风树立起来了。过去许多学生不愿参加农业劳动,看不起服务性行业的,现在下田、理发也高兴地去做了。我问一位教育局的干部,实行勤工俭学以后,学生有什么变化,他说:“去年今天有些学生来到教育局,今天也有几千学生来到教育局,所不同的,去年是来要求解决升学问题的,今天是来打鼓报喜的,来报告他们生产劳动的成绩的。这个变化太大了,何况变化还只是开始!”勤工俭学这件事,不论看现在,还是看前景,都应当说,好得很。
二、目的
广大师生对勤工俭学表现了这么高的革命热情,鼓起了这么大的革命干劲,是一个十分可喜的现象。在运动开始的时候,有些学校把着眼点主要放在如何多找生产门路、多劳动、多收入这一点上,是可以理解的。但学校毕竟是学校,它是学生学习的主要阵地,学校的一切活动必须服从教育的目的。所以勤工俭学的主要目的,也应当是为了提高教学质量,使学生受到劳动的锻炼,养成劳动的习惯,学到劳动的技能和培养学生热爱工农的感情,克服教育同生产劳动相脱节的现象,使学生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当然,实行勤工俭学也有经济意义,它可以减轻国家的负担和家庭的负担,可以用同样多的钱办更多的学校,吸收更多的青年入学。但是,对一般综合性的大学、师范学院和普通中学来说,不要过分强调经济目的,更不可当作主要目的,而应当把经济收入当作勤工俭学的副产物。
三、劳动量
我国当前形势对于教育工作的要求,是既要普及,又要提高,劳动量的多少应当适应这个要求。为了普及,就要依靠群众办学,发展民办中学。在这些学校里半工半读,自给自足,对普及教育是有好处的。所以在民办中学、技工学校以及大部分职业学校,都可以实行半天读书、半天劳动的办法,都可以逐步做到半自给或完全自给。至于在城市中的高等学校、普通中学,要求和做就和前面说的学校有所不同。当然,在这些学校中,也应当实行劳动锻炼。在这些学校最好是设立附属工厂和农场,并且尽可能使劳动和所学的课程结合起来。暂时没有这种条件的,也应当和附近工厂、合作社订立合同,参加劳动。这些学校的勤工俭学,主要是通过劳动教育学生加强劳动观念,并通过劳动提高教学质量。这些学校成绩的好坏,主要看政治,看学生的学习质量,而不是看经济收入的多少。这些学校的劳动量除了利用假期参加一个月左右时间的体力劳动之外,可以考虑每周劳动半天(农村普通中学可以适当增加),并且列入功课表作为正式课程。这个半天是一星期劳动半天,还是两星期劳动一天,或者是一个月劳动两天,可以根据各个学校的具体情况自行决定。
四、门路
无论什么学校,都应当使学生有一个和工农一起参加生产劳动的机会。城市里的学校,应当以参加工业和手工业生产为主,也可以到农业合作社参加劳动。农村里的学校,应当以参加农副业生产为主,有条件的也可设立附属工厂。这样做对教学有好处,对发展地方工业也有好处。学生搞商业活动,弊多利少,不要去搞。服务性的行业,如理发、洗衣、缝纫以及短途运输,容易和服务行业及运输工人抢生意,闹矛盾,不是勤工俭学的方向,不要再提倡。如果要做也要限制在“自我服务”的范围之内为宜。就是说,勤工俭学也应当自觉遵守“统筹兼顾、各得其所”的原则。
五、学习、劳动、休息要统一安排
实行勤工俭学要积极,但一定要注意力所能及。学习不能没有劳动,劳动、学习也不能没有休息娱乐。毛主席在青年团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的时候就说过,青年们要学习,要工作,但青年时期是长身体的时期。因此,要充分兼顾青年的工作、学习和娱乐、体育、休息两个方面。学生在劳动、学习之外,应当有适当的时间参加政治活动、党团生活和休息、娱乐。星期天一般应当让学生自由支配。
劳动能起体育的一部分作用,但不能完全代替体育,所以不能因为劳动而取消体育活动。实行勤工俭学,应当做到像毛主席所希望的那样,身体好,学习好,工作好(包括劳动好)。
六、劳动收入如何分配
在实行自给的学校,学生的学习费用已经由学校供给,劳动收入应当归学校集体所有。在学习期间集体劳动的收入,归学校统一分配,原则上是补助经济上有困难的学生,补助因参加劳动而增加鞋袜、衣服的破损的学生,以及奖励表现好、劳动积极的学生。学生利用假日劳动的收入,一般以归劳动者本人所有为好。
七、注意健康和安全
学生年龄有大小,身体有强弱,性别有不同。组织学生参加体力劳动,应当充分照顾这种不同情况,实事求是地确定参加什么劳动,工作多少时间。防止伤害事故的发生。对学生劳动的要求,可以稍低于一般工人、农民。体力劳动的结果,应当有助于学生身体的健康发育。
各地学校才开始生产,学生还没有或很少有实际收入,不应当过早地或用挑战的办法减少和取消学生的助学金。
实行半工半读的学校,学生饭量增加。对这部分学生的粮食供应标准也应有所调整。
八、加强领导
勤工俭学的发展还不平衡,还有一些学校没有行动起来:一部分学生、家长、教师对勤工俭学还缺乏正确的认识,有的甚至还有抵触情绪;已经行动起来的,还有不少实际困难。这就需要在党委的统一领导下,由教育部门、共青团组织、工会及有关生产部门共同协作,加强思想领导,帮助学校解决劳动场地、劳动门路等实际工作中的困难。目前要特别注意加强思想领导,把勤工俭学的意义辩深、辩透;在劳动中及时进行劳动教育和阶级教育,使思想教育与生产劳动密切结合,防止只劳动不教育的倾向。
随便看看别的资料:
热门资料: 生活妙招 兔子百科 生肖運勢 古書大全 養生常識 健康飲食 古人大全 歷史人物 科普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