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示:采集本站数据请保持每秒一条的频率。高于此频率则失败,滥采则封IP。谢谢!

1958-04-07第2版面所有文章内容

翻转旧脑筋 赶上新形势 阳田社想方设法保证密植

第2版()
专栏:

翻转旧脑筋 赶上新形势
阳田社想方设法保证密植
本报讯 据新湖南报消息:浏阳大瑶乡阳田社在“一切为了插秧、一切为了密植”的口号下,一方面组织辩论,使每个人从思想上真正接受密植等新技术,一方面采取制订密植插秧操作规程、开展工具和耕作方法的改革,全面安排插秧前的农活,作好各项准备,以解决牛力不足和劳力不足的两大矛盾,保证在谷雨前后完成插秧工作。
今年的新情况——早、新、多
由于实行技术革新,今年插秧有许多新的情况,总起来表现在“早”“新”“多”三个方面:“早”,就是季节提早了,该社插秧比常年提早半个月到二十天。季节的提早,突出的是增加了对牛力的需要。今年全社约70%的稻田(七百一十二亩)种了草子,谷雨前插秧,清明前后就要倒草,中间相距只半个月,比往年缩短一半时间;同时要求作到三犁五耙,犁耙工夫比往年增加一倍,牛力更加感到不够。全社算了一笔大账,能劳役的四十七头牛,每头耕牛插秧前每天要负担十五——二十分牛工,如不想办法,就吃不消。“新”,就是要实行一套新技术,群众不习惯不熟悉,必须及早加强技术指导。“多”,就是工夫加多了,带来了劳力的紧张。今年4×4寸密植,每亩需工三十——三十六分,插安蔸灰每亩要二十分,比过去增加一倍以上,而按增产要求,又必须提早和缩短插秧时间,每个工作日要完成十九分工。认清了这些新的情况,阳田社着手进行了多方面的工作。
讲道理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
在发动群众提高思想方面,阳田社的经验是:讲道理和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该社社员起初有很大一部分人怀疑密植能够增产,顾虑工作不方便,怕不好插秧、不好点灰、不好薅禾和青风倒伏等。全社在群众中先后开展了三次讨论,结合订生产计划、推行“三包五到丘”,以及最近关于插秧准备工作的研究,在干部和社员中展开了广泛的辩论。用密植增产的典型事例和算账的办法,宣传密植的好处。与此同时,解决了一些实际的问题:例如在插秧上,创造了“八、八、四蔸跨”的办法,能克服插灰、中耕的不便;加强训练,使群众掌握技术;改进划行器、中耕器、灰船等工具,提高工效。现在很大一部分群众从思想上接受下来了。“稀禾结大谷”的论调变成了“多栽多结谷”的舆论。
制订密植插秧的操作规程
该社依靠群众制订了密植插秧的操作规程,切实贯彻到群众中去。
一、插秧时间:谷雨前三——四天开始全面插秧、十二天内插完。先插光板田,再插草子田,后插油麦子田。二、密植:推广“八、八、四蔸跨”的方法:(如下图)左插四蔸 跨下插四蔸 右插四蔸
这种插法的好处是,既能充分利用地力,每亩可插三万二千多蔸;又便于插秧和中耕。插时,两脚分开踩在宽八寸的人行道上,左插四蔸,右插四蔸,跨下插四蔸。
三、改制适合“八八四蔸跨”的划行器,一次将株行距划好。
四、插秧根数,每蔸五——七根,分秧要准确。
五、要求“四不插”:不插烟袋脑、五抓禾、袍套子(高低长短不齐)、浮蔸子。
为了提高工效,采用走“之”字路前进插秧的方法,左脚在后,就先在左边插四行(每行四蔸),中跨下插2行,右边不插;左脚向前,右脚在后,即在右边插四行,中跨下插二行。
六、安蔸灰每亩插三十担,过去是每蔸禾一抓,插在距禾蔸寸多远的地方,今年改插在四蔸禾的中央。
为了让群众掌握技术,熟悉操作,正组织社队干部和插秧能手进行训练,再在群众中讨论上述的操作规程,同时准备组织一次现场训练,以便人人学会插秧技术。
做好插秧前的各项工作
一、做好护秧工作,保证不烂秧。同时抓住了追肥催秧,转青后追施一次尿窖灰,以后每隔三——五天追一次,做到田不等秧、秧不等田。二、把插秧前的工夫赶上来,保证不误季节。3月20日大检查时发现肥料不足和牛工紧张。从22日起,即开展了一个爱国积肥、育秧翻田突击运动,决心消灭无肥田,少肥田下足粪,并订出了合理施肥规划。犁耙工夫采取三项措施:牛不歇,出早工收晚工,一天做天半的事;改进犁田工具,推广改良耙、改良犁;合理安排草子田的倒草期。同时将犁耙工夫包到人,做到定人、定牛、定田、定时间、定工分、定质量。为了保证耕牛出满勤,加强了饲养管理。三、想一切办法提高工效,克服劳力不足困难。首先是开展群众性的工具改革运动,号召人人献计,干部带头。提出口号:大胆理想,积极创造,敢想敢作,成功推广,失败总结。目前已改进的有划行器和中耕器等,插灰器也正在研究中,改进运输条件也在动手。其次,合理安排劳力,组织插秧小组,把插秧和点灰工夫进行小组包工,晚上扯白天插,全劳力插秧,半劳力点灰。第三、提高出工率,帮助妇女安排好家务,组织抱娃娃组,争取二百九十个妇女全部出工;全社有十八个单身汉,动员他们搭伙食,省出煮饭时间。以上三项可以节省或补充的工分共三万多分,基本上能解决劳力不足的困难。四、做好物资准备。今年计划推广下横田石灰,已定购了十万斤,打算最近运回;正组织木匠赶制划行器和灰船,发动社员备足蓑衣斗笠,社里备齐管箕、安蔸灰等;有几种特殊田,如留种田、试验田、丰产田等均一一作了妥善安排。 (阳田社驻社工作组)

推行深耕密植先进技术 高潮乡批判保守思想生产计划有了保证

第2版()
专栏:

推行深耕密植先进技术
高潮乡批判保守思想生产计划有了保证
本报讯 湖北省新洲县高潮乡开展整风,批判保守思想贯彻技术改革措施,有力地推动了春耕大生产。新洲县高潮乡正在采取具体措施积极进行春耕准备工作的时候,却有些人对实行保证水稻定产的深耕七寸,分层施肥,四、六寸密植,办新式秧田等一系列先进措施,抱着怀疑和抵触情绪。他们拿“犁无三寸土”、“稀三担,密六箩,打起谷来一样多”等陈规旧套来反对技术改革;有些人不缺粮食,也拉着干部吵供应不够,少数乡、社干部还有不同程度的麻痹松劲情绪,只往后看,不往前看,只比落后不比先进。高潮乡的领导决定发动群众挖掉这些生产大跃进中的绊脚石,有领导地组织大鸣大放大辩论,开展一次全民整风,进一步改进干部作风,提高群众觉悟,克服保守思想。
高潮乡的整风运动是从2月中旬开始的,目前尚未结束。他们在整风中组织的现场参观,开展览会的方法对于反对保守,提高群众积极性作用很大。全乡今年小麦规划平均亩产四百斤,比去年翻了二倍半,干部和群众都以此炫耀,认为“大跃进了”,“生产到顶了”。可是去本县的刘集、大渡、金台等乡参观小麦以后,人家有的平均亩产六百至八百斤,有些高额丰产试验片高达一千至一千三百斤,才觉得自己保守了,才看到自己的麦苗宽幅条播不宽,管理不善。于是普遍增施了一次肥料。全乡社社办了展览室,展出有1958年的农业生产规划,社员生产投资的钱和实物,生产节约模范人物的事迹,假吵供应户的存粮等等,全乡群众拿出现金和实物投资共四万多元。女社员贺细菊看了五次展览会,共投资二百五十六元。
通过整风,干部和群众中的保守思想受到了批判。现在,全乡的早稻田一般犁了六、七寸,有的深耕到八寸。新式秧田去年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只搞了10%,今年旧式秧田一块也找不到了。过去吵粮食供应不够的,现在许多人自报有余粮。 (张成信)

广西创造多种抗旱抢种早稻法

第2版()
专栏:

广西创造多种抗旱抢种早稻法
新华社南宁6日电 广西各族人民创造了许多抗旱抢插早稻秧的办法,到4月1日止,已插秧四百七十五万多亩。
柳城县板贡农业社,把泉水引入一条水沟,集中使用,灌一块田就耙一块田,同时把水储在已耙过的田里,等储满后,在四周一起开口放水,使水冲到四面八方未耙的田里,立即用十多头牛紧跟水头抢耙抢插,两天就插秧二十多亩。龙津县的农民还采用了“施肥种植法”和“二比一湿肥拌种播种法”抗旱抢种。前一方法是将潮湿的塘泥先放在垅沟里,后播稻种,再盖上少量的湿土。后一方法是用二分湿肥、一分干肥和种子混合起来,再加少量石灰,然后下种。这两种方法比旱直播还好,可以提前出苗,苗出的均匀,并且还能抗旱十天左右。有些县还实行了有水和无水地区调节劳力,互相支援,抢水抢插。
各地在抗旱中充分利用现有田水和节约用水。容县大王乡将水田排队,先插旱田,后插水田,所有生产队都设专职干部管理用水。贵县龙田社合理用水后,多灌了一百二十亩田。全县驮英社把一条驮英河堵起来,用竹筒制成大型人力喷水筒,使高山上四十多亩旱田,也全部插上秧苗。
广西今春雨水少,全区已呈旱象。部分县干旱较重,山塘水库无水,水田有三分之一到一半缺水插秧。各族人民在“天不下雨不靠天,塘水车干车河水,苦战十天又十夜,坚决要把秧插下”的口号下抗旱插秧。

安徽浙江积肥办法多 六安、舒城等地找到“肥料矿”

第2版()
专栏:

安徽浙江积肥办法多
六安、舒城等地找到“肥料矿”
本报合肥4日电 最近一个多月来,安徽全省每天有五百多万人投入多种多样的积肥和造肥活动,平均每天以积肥九亿担的高速度向前迈进,比2月份每天的积肥进度快了两倍。
山区农民正在结合除四害找鸟粪,各地结合兴修水利继续大量挑肥泥,稻产区已开始打青草、拆墙换土的活动。很多地方还找到了千百年来淤塞的河道、陷落的村庄,获得了大量的肥料。六安县发现的一个陷落的村庄,就可挖出肥料二万多斤。舒城县农民把三国时用树木填起的一块坡地也开采出来,成了农民的“肥料矿”。
在开展大规模积肥的,同时各种造肥活动也广泛开展起来。全省二万六千多个颗粒肥料厂已造肥六亿八千多斤。此外还有四百九十五万多个牛尾灶正在烧土肥,四百多万个粪池、田头窖等正在沤肥。
(石正章)
本报杭州4日电 浙江省海盐县今天已经实现了每亩积足千担肥的全年积肥计划。
“干大港,开大河”是海盐县获得大量肥料的枢纽。雷厉风行地推广新式工具,又是迅速完成积肥计划的关键。因此在十多天内,全县竟车干挖净大小河港五千多条,共积河泥肥四亿多担。推广的新式工具有双人双轨摇泥机、推磨式提泥机等三十多种,到4月初,全县已经达到积肥新式工具化,效率一般比原先的“蚂蚁传”提高四倍到五倍,最高的达十多倍。
(李新民)

早播早栽、密植、合理施肥、防治虫害 四川推行四大增产措施

第2版()
专栏:

早播早栽、密植、合理施肥、防治虫害
四川推行四大增产措施
新华社成都6日电 四川省各地正在大力推行四大技术措施,保证双季稻增产。这四大技术措施是:早播早栽、密植、合理施肥和彻底防治虫害。
今年全省早稻播种时间普遍比去年提早了半个多月到一个月。去年清明才播种,今年大部地区未到清明就开始栽秧。各地密植一般都在五寸上下,许多地区达到三寸;底肥上的足,冬季治螟做的好。其他技术(如选种、拌种、浸种等)的推广也比过去普遍。
改变耕作制度、提高复种指数是四川省今年增产的主要措施之一。除了广泛增种、套种、间种外,扩大双季稻面积是贯彻这一措施的中心环节。全省今年双季稻面积计划从去年的八百多万亩扩大到一千五百万亩以上。仅这一项措施,预计就可以增产粮食十亿斤以上,占全省今年增产粮食三十多亿斤的三分之一。
今年春耕一开始,四川省各地在“抢季节、抓时间”的口号下,各地试验田首先做出榜样,许多地方中共党委负责人还在春节前就脱鞋下田,带头播种。沪州、南充等专区从县到乡都层层组织了示范栽秧。各地举办的农业技术训练班、农民技术夜校和多种多样的技术传授活动,都以贯彻这四大措施为中心。结合这些活动,通过参观、评比、交流经验,大力宣传了先进事例,批判了保守思想,介绍了办法。广大群众在党的领导下,发挥了无比的干劲,创造层出不尽。例如,为了争取早栽,宜宾、资中、南部、沪州等地农民先后创造了近十种快速育秧法,其中最快的播种后三天就可以栽插。为了密植,各地创造的栽秧尺、划行器等许多工具,不但保证了质量,而且提高了效率。

“宝贝草”将在十八省生根

第2版()
专栏:

“宝贝草”将在十八省生根
据新华社兰州电 甘肃省天水专区应十八个省市的要求,今年准备供应这些地区“宝贝草”——草木樨籽两百多万斤。
天水专区农民在“多一斤支援一斤,多一两支援一两”的口号下,把最好的种籽挑选出来送给远方的农牧民兄弟,商业部门的采购人员深入山区,采取边打籽,边收购的方法,保证及时调拨。同时在栽培技术上也准备给外省积极帮助。
推广草木樨是天水专区改变干旱面貌的一项重要措施。今年这里草木樨的播种面积比去年扩大了两倍。它对绿化荒山、保持水土、改良土壤和解决贫瘠山区群众三料(燃料、饲料、肥料)困难都起了重大作用。草木樨籽还可以榨油、酿酒、制醋、制粉、制蜜(花是很好的蜜源),秆可剥出纤维打绳。草木樨的适应性极强,在各种土壤上一年四季都能种植。过去在有的省份试种结果证明,在风沙危害严重的陕西榆林、绥德地区,草木樨对固沙防风的作用很大,当地群众叫它“生命草”。在高寒的青海、新疆地区,草木樨生长依然十分旺盛,秆长达到两公尺。

东西南北

第2版()
专栏:东西南北

东西南北
种肥料树
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各族农民首创在山野里大面积营造肥料林。各族农民营造的肥料林有“图耐”、“图高茹”(苗语)和“懒篱笆”(汉语)三种。这些肥料树都是丛生灌木,它的叶厚而深绿,是肥丛特高部分。过去,各族农民曾把它施放在稻田里,水、泥均呈污黑色,一般每亩增产稻谷30%左右。这些肥料树一年就能采肥,长到两三年后,每兜可产肥二至三担。
保山也有药玉米
云南保山县一些农户也有零星种植药玉米的习惯。这种作物在当地播种一次可以连续收获四、五年,在澜沧江边等较热地区一年可收获三次。这种玉米在当地主要是药用,有的农民还拿它作为对产妇赠送的礼品。
增种青州银瓜
以既嫩又甜著名的青州银瓜,今年在山东益都红光社大量种植。该社去年种植的三万余埯,由于栽培过迟,被河水冲坏。今年他们将栽培七万五千余埯,为接受去年教训,采取早畦芽、早栽培、加强技术指导等办法。目前该社已畦好芽,挖好沟,换上土,不久即要定植。

群众种树 群众抚育 安徽开展大规模互查互比、补栽补种、培土浇水工作

第2版()
专栏:

群众种树 群众抚育
安徽开展大规模互查互比、补栽补种、培土浇水工作
本报合肥5日电 安徽省在大规模植树造林的同时,积极采取各种措施,加强对新植树苗的抚育工作,提高成活率。
安徽省现在植树面积已达二千七百多万亩,比解放八年来植树面积的总和还多三点九倍。全省已有将近三分之一的县已经完成造林任务;安徽境内的长江两岸,铁路、八千多公里的公路的路旁都植了树。为了保证新植的树苗成活,全省开展了大规模的检查工作。六安专区采取互查互比的办法,已先后补栽、重栽和对树苗培土的面积达一百零八万亩。灵璧县经过逐级检查、相互评比以后,除补栽和重栽了三千九百多万株树以外,还把九亿多株树培了土,有近九千万株树浇了水。现在全省各地农业社都实行了包栽、包活、包抚育的规定。
各地还开展了护林宣传,发动农民订立护林公约。灵璧县已经做到家家有护林公约,社社有护林队。六安县山区里的五十个社普遍建立了护林组织。歙县农民为防止山林火灾,已经开辟防火道四千八百多华里。

群众智慧无穷无尽 工具改革遍地开花

第2版()
专栏:

群众智慧无穷无尽 工具改革遍地开花
介绍河南长葛农民创造的几种新水车
河南改革工具集纳
改装的解放式水车
清丰县大明乡光明第四农业社社员薛敬堂只用两元钱,改装了解放式水车,出水量比原来提高五倍。全乡四百部水车现全部已改装。
农民自制的涵管
信阳县红光农业社用竹篾、石灰、沙浆制成涵管,可以代替水泥涵管使用。
这种涵管的好处是成本低,坚固耐用,管的口径大小可以随意制作,水库、塘、堰都可以使用。
涵管的制造方法很简单,用竹篾编成圆筒,再用石灰和细沙(一斤石灰三斤细沙)拌搅成稠糊,进行塑制安装就成。但是必须在使用涵管的地方就地塑制安装,不能移动,并需将地基清好夯实,铺上三寸多厚的石灰浆。
木制简便经纬仪
河南省水利学校学生李国祥,下放到淅川县参加劳动生产后,制造了一个木制简便经纬仪,帮助农民克服了修水库、开渠道缺乏测量仪器的困难。 (据新华社讯)
河南长葛县最近举行了提水工具展览会,这里选刊了三种快速水车供参考。
二龙吸珠水车
这是长葛县城关乡新路十八社薛梦留创造的,每天可浇十亩地。构造和“手摇单管水车”大体相同。使用时两人坐在压杆的两头轮流上下,即可吸出水来。
跃进快速双管水车
这是长葛双庙李乡连丰一社李文堂制造的,可以用两个人摇,也可以用三至四个人摇。造价虽需要百元左右,但出水率高,每日可浇地十五亩至十八亩。
跃进快速水车
这是长葛和尚桥乡“五四”十四社岳水潮发明的,现在又作了改进,加了一个大甩轮。这样摇起来轻了,速度快了,出水率提高了,每天浇地由原来的十二亩至十四亩,提高到十七亩至二十亩。(附图片)

武山县组织农民大辩论算细账 工具改革成为全民运动

第2版()
专栏:

武山县组织农民大辩论算细账
工具改革成为全民运动
新华社兰州6日电 甘肃省武山县通过思想教育工作,使工具改革由原来局部的零散的活动变成全民性运动。在短短十几天内,全县运输车辆已由原来的二百多辆增加到三千多辆。高山深沟之间已架设起百余个高线运输站,每天从平地向几十公尺到几百公尺的高山运送肥料和水。工效比人背肩挑高二十倍。一些过去没有一辆车子的深山地区,现在车辆代替了人背肩挑现象,平均每两户有一辆车子。
最初,武山县只有少数干部,农业技术人员和铁木手工业工人参加了工具改革工作,广大农民并未动起来。为改变这种状况,武山县各级党组织,从3月中旬起,在农村中普遍进行了一次关于工具改革大辩论和算账、对比等活动,使农民认识到改革工具的重要性。一部分农民开始对工具改革所需要的铁木原料和技术,有单纯依靠国家解决的想法。经过工具改革大辩论后,明确了必须依靠群众,就地取材的原则,农民自动利用破铜烂铁、和废木料等作原料,解决了工具改革中缺乏铁木原料的困难。这个县同时举办先进工具实物展览会,组织铁木生产合作社上山下乡巡回带徒弟传授技术,组织农业社派人到铁木生产社和创造了新工具的地区参观实习,解决了技术上的困难。
现在,武山县人民正在努力使目前影响生产最大的山区落后交通运输状况彻底改观。

小铅丝衡量器

第2版()
专栏:

小铅丝衡量器
本报讯 湖南耒阳仁义办事处主任韩积秀和毛盛秋等同志制造一种“人”字形随手插秧衡量器,县委决定在全县范围内大力推广。
“人”字形随手插秧衡量器,构造非常简单,只要一尺五寸长的细铅丝,把铅丝绕转来,跨成“人”字形,中间转成一个圈,圈的大、小看人的右手食指大、小而定,一头是行距,一头是株距。

潘水养创插秧机 比手插效率高九倍

第2版()
专栏:

潘水养创插秧机
比手插效率高九倍
新华社南宁讯 最近在平乐农业展览会上展出的一架插秧机,吸引了广大观众。这种插秧机用一头牛牵引,一人赶牛,一人添秧,每天八小时可以插秧十二亩,它的效率等于用手插秧的十倍。富钟县两安乡的代表当场就要求订购十架。
插秧机是平乐港木帆船运输合作社社员潘水养经过长期的艰苦钻研,并在平乐专署农业科、农业推广站的帮助下,创造出来的。它由木制机架装配上秧箱、分秧盒、分秧绞手、拍秧板、插秧手、深浅调节器等二十七个主要部件组成的。工作时,安置在机身右边插入泥水中的叶轮受泥水阻力推动,通过练条带动机上的六部小齿轮,机器便有节奏地进行送秧、分秧、插秧,一次插秧三行,行株距离是(七×六)。它不仅插秧快,而且插得稳、插得直、插得整齐。据潘水养说,这架插秧机上现在装设三部秧箱,还可以增设三个秧箱,这样每次就可插秧六行,效率将提高一倍。

韦仕庆创造深耕新犁 初犁复犁能同时进行

第2版()
专栏:

韦仕庆创造深耕新犁
初犁复犁能同时进行
本报讯 广西柳江县最近创造了一种深耕工具,即是在五三步犁犁后,再安装一状如镰刀形、下端设有三角形状的小犁。这样,一次即可进行初犁及复犁,等于进行套犁,比一般步犁深耕一寸以上。根据在县农场和思贤社等地试验,采用这种工具进行深耕,既可深耕,又能松土。由于两个犁头一大一小、一前一后,牛拉犁也不吃力。思贤社曾进行试验:两条同样的牛,一拉五三步犁,一拉这种装置有深耕器的五三步犁,翻犁速度完全相等。
这一工具是由柳江县农具站站长韦仕庆设计的。
这个深耕器价钱不贵,每个约用铁二斤半,需一元左右。一人一天可打二至三个。
现在,柳江县正准备大力推广这一工具。

犁田耙田新农具

第2版()
专栏:

犁田耙田新农具
本报讯 一种犁田耙田同时进行的综合农具,已由广西僮族自治区玉林县新忠农业社制造成功。
这种犁耙混合使用农具是中共新忠社支部书记梁志雄和老农梁志明,共同合作钻研,在旧农具基础上改进创造成功的。他们在单铧犁的翻泥的一边,选择适当位置安装四条长短不等的耙齿,这样,翻犁起来的土壤接着就被耙碎了。(据林业部4月4日的统计)

图片

第2版()
专栏:

羊吃草来我栽树,放羊栽树两不误;
牛羊成群遍山野,花果成林收入多。
娄世棠 作
随便看看别的资料:
热门资料: 生活妙招 兔子百科 生肖運勢 古書大全 養生常識 健康飲食 古人大全 歷史人物 科普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