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示:采集本站数据请保持每秒一条的频率。高于此频率则失败,滥采则封IP。谢谢!

1957-04-18第4版面所有文章内容

向为中国的苏联植物栽培考察专家学习

第4版()
专栏:

向为中国的苏联植物栽培考察专家学习
根据中苏科学技术合作协定,苏联曾于1956年派了九个农业考察组来中国,有计划地进行了实地考察。植物栽培考察专家是其中比较重要的一个考察组。这个考察组,包括了农业气象专家、谷物专家、豆类专家、饲料作物专家、蔬菜专家、果树专家等。他们分开两路参观考察,走遍了我国华北、华中、华东、西南主要地区,参观了农业研究机关、农业学校、农业生产合作社、国营农场、农业试验站等五十多个单位。每到一个地区,大都举行了座谈会。不到两个月的时间,共座谈了三十余次,帮助我国在农作物栽培方面解决了不少问题。我们对苏联政府和这些优秀的专家表示真诚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在我国农业区划问题方面,苏联专家马留根同志提出:研究农业区划应该发挥创造性,而不是把农民已形成的栽培习惯作一个重复的描绘。因之,不论作一个经济学家或栽培学家,当他进行工作的时候,必须在农业气象的基础上来分析每一种农作物需要什么样的气候条件,然后才能确定它的适当分布地区,实现它的真正经济利益。
在农作物的品种改良工作方面,苏联专家也提出了不少宝贵意见。专家扎哈尔钦柯同志说:要做好小麦选种的研究工作,首先要重视原始材料的搜集。全苏植物栽培研究所,从全世界各处搜集到两万五千多个小麦品种;当地农家品种在选种工作中要占很重要的地位。现在苏联应用的小麦选种方法,有单株选种法、集团选种法、以及有性及无性杂交法数种。最有效的方法,是有性杂交和选择相结合的方法,这种方法的效力,是经过考验证实的。另外,对于玉米选种问题,专家提出应用玉米自交系进行杂交是很有效的。因为玉米是异花授粉作物,经数年自交后,即成为自交系;利用自交系进行杂交,产量可大大提高,称之为“杂种优势”。关于防止棉花品种退化问题,专家说:苏联非常重视棉花品种更新,二十五年之内,在全苏范围内已进行了三次棉花换种工作。第一次换种,新品种的产量较低,纤维也短;第二次的换种,产量提高了,纤维也加长了,但生长期较长,在有些地区来不及成熟;目前已结束了第三次的换种工作,这次换的品种,不仅生长期短,而且纤维长、产量高;现在,正准备进行第四次的换种工作。
此外,关于沙漠的利用、牲畜冬天饲料的供应、园田生产使用机械、蔬菜的合理供应、盐鹼地带种植饲料作物等方面,专家们都作了详细的介绍和解答。
今后,随着中苏科学技术合作的发展,苏联将会有更多的农业科学家来我国考察。我们应该有计划地认真地向专家们学习,不断地提高我国农业科学水平。
·席凤洲·(附图片)
去年来我国考察的塞洛柯娃和茹柯夫两位玉米专家在北京郊区黄土岗农业社考察玉米     王孟端 摄

让生产队有适当的机动权力

第4版()
专栏:

让生产队有适当的机动权力
划分经营范围
△浙江省汤溪县新丰农业合作社最近在制订1957年生产规划时,经过社管理委员会和社员民主协商,按照“有利生产,有利社员增加收入,便于经营管理”的原则,适当地划分了社、生产队和社员家庭经营的范围。根据这次新的分工,由社集体经营的是规模大、花工多、成本高的农业和大型副业,如各种粮食作物、油菜、络麻、放竹排、水库中养鱼、养母猪和经营粉铺等;由生产队经营的是归社员个人经营则矛盾多、归社经营则在管理上不方便的生产项目,如茶叶、油茶、桕子、田塍种豆、小塘养鱼等;由社员家庭经营的是一些规模小、花工少,不影响集体生产的副业和手工业,如养猪、养兔、养家禽、水碓磨粉、各种手工业等。
这个社去年因为集中过多、控制过死,社的领导上忙不过来,生产队长埋怨“有职无权”,社员又说“我们是社里的长工”,生产积极性不高。自从将一部分生产项目分给生产队和社员家庭经营后,社领导上能够集中精力于社里的主要生产,生产队和社员的主动性也可以发挥出来了,社员都表示满意。
下放五种权力
△山西稷山县新新农业社管理委员会,接受各生产队的合理要求,决定将以下五种权力的一部分交给各生产队掌握。第一、把部分财产固定各队,由队直接处理,如社员的副业收入等;第二、根据季节的变化和各种农活的难易,生产队可以适时地修改不合理的劳动定额;第三、在改革技术上,各生产队可不受管理委员会的限制,根据本队的实际情况,因时制宜地进行;第四、各生产队在10%至15%的复播土地上,有权自由种植;第五、在不影响农业生产的原则下,各生产队可量力独自经营副业生产。
上述权力下放后,队干部满意,社员高兴,各个生产队在管理委员会的统一领导下,积极地开展了春耕工作。
三级分权搞副业
△湖北黄梅县孔西乡幸福农业合作社去年因为过于强调集中,行行要统一,事事要集体,有些副业生产社里包不了,也不准社员搞,结果,副业收入比前年减少了32%。今年制订生产规划时,这两个社的社员都迫切要求划分社、队、社员经营副业生产的范围。管理委员会接受社员们的意见,今年决定采取社、队、社员三级分权的办法,全面发展多种经济。幸福社除零星的家庭副业由社员家庭分散经营外,大型的需要投资多的生产事业,由社里统一经营;需要劳动力和资金较少、又不宜社员家庭经营的小型生产事业,由队里独立经营,队委会在社委会统一领导、统一调配下,有权安排本队的农、副业生产。队里独立经营的有打柴、捕鱼、开湖荒、卖零工等几种,社里只经营烧窑和打榨等五种大型的生产事业。
实行三级分权发展多种经济的办法,得到农业合作社干部和广大社员的拥护。一方面,社的干部可以集中力量领导主要的基本的生产事业,另方面,在不妨碍全社统一经营的前提下,大大发挥了生产队和社员独立经营的积极性,能更充分地利用业余劳动时间,解决了社里统一包揽经营所难以克服的劳力、资金、原料、材料和管理水平跟不上等许多困难。
解决了大社里的矛盾
△吉林省大赉县东升农业社,是个一千零九十七户的大社。由于去年社干部领导经验不足,社里的劳动定额、副业生产、农具和物资的保管,都由社里统一掌管,因此一年中出现了不少问题,也造成一些损失。
社里统一掌握劳动定额,队与队之间的土地土质不一,远近不一,雨前雨后地荒地净不一,都不能灵活地变通。结果是不能正确地执行按劳取酬的原则,社员有意见,干部也很苦闷。第二生产队在夏锄时,因为雨大地荒,社员起早贪黑地干了一天,按大社规定的劳动定额,一个劳动力只得了三、四分,致使社员们劳动情绪低落,旷工的现象很严重,有的时候全队二十五名劳动力只剩下几个人干活。
东升社在整社工作中总结接受了这些经验教训,经社员讨论决定适当地把社里的领导权力放到生产队去。其具体做法是:一、实行“三包四定”,把年度实际需要的工分都交给生产队掌管,根据自然条件的变化工分不足,可由社统一进行调整;二、除了社里要搞的大宗副业生产外,各队可以在不影响农业生产的前提下,搞些副业生产,收入归社。社里根据各队的具体情况,向各队提出具体副业收入要求,超额者予以奖励;三、生产队里需要添置小型农具,消费资料,各队事先提出计划经社里批准。在此范围内允许生产队自行由副业生产收入中购置。
当这个办法传达到社员群众中之后,队干部和社员普遍感到满意。
防止可能发生的偏差
△“所有生产统一归社经营好呢?还是适当分一些给队里掌握好呢?”不久前,在浙江省海宁县长春农业社召开的社员代表大会上,对这个问题展开了热烈的争论。
一年来,这个社由于限制过死,大大影响了社员积极性的发挥。参加社员代表大会的一部分代表要求改变限制过死的情况,让生产队有一定的独立自主权。
但也有一部分代表认为这样做容易产生只顾队里分红作物的培育,忽视社里包工包产作物的培育。有的队甚至还会把大社包肥用到队的分红作物上去,影响了全社生产计划的完成。同时,在产品出售、收入预支和财务会计上,也会给队带来许多困难。
以上两个意见在代表大会上经过了反复讨论,最后意见基本上统一起来了。
为了避免社、队分工分权后可能产生的不良影响,到会代表研究通过了以下三点措施:第一、明确划分社、队权限,加强对全社包工包产作物的检查,实行“实奖实赔”制度,队应保证社包产计划的实现。第二、队应充分发扬民主,加强对社员的思想教育,让社员挑选那些忠实可靠的人负责销售工作。第三、管理委员会加强对队的具体领导和帮助。实行分工分权后,管理委员可以抽出手来帮助队;社会计也可以分头到队里进行辅导,具体帮助记工员解决记工和财务上的困难。
(本报综合稿)

权力适当下放好处多

第4版()
专栏:

权力适当下放好处多
陈文
山西省洪赵县把农业社的经营管理权适当地下放给了生产队。3月份,全县大部分农业生产合作社,把今年生产计划分配到生产队,在包产包工包投资的前提下,由各队按照具体条件,订出增产计划;并明确规定,各生产队实际产量超过包产数的部分,基本工归各队自行分配。这样做了以后,所有农业社的增产指标一般都提高了10%左右,有力地推动了春耕生产运动。
为了便于各个生产队充分发挥生产潜力,完成增产计划,各社把一定范围内的经营管理权交给了各个生产队。目前洪赵县决定可由生产队机动处理的工作有下面几项:
各种作物播种的面积,各生产队可以在增减15%的限度内,作适当调整。比如原来按社的计划,规定某个生产队播种水稻一百亩;生产队在保证完成社里的计划的总产值的前提下,可按各队的条件,在八十五亩到一百十五亩之间,自行决定。
工作定额,由社统一规定的有一百五、六十个项目。过去,由于自然条件和具体情况常有变化,各队机械地按照社里的定额记工,有的时候就会不合理,社员中也有挑肥拣瘦的现象。今年,各生产队有权按照社的规定,在5%的范围里,按具体情况灵活增减。
在副业生产上,规定了哪些由社统一经营,哪些由队和个人经营。各队经营的所得,有的全部归队或个人,有的按一定比例由队和社分红,这样,各队就可以随时按照农活的情况,机动地调配力量,既可不误农业生产,又能适当经营副业。
社里规定属于各队的生产投资,社里所做的劳动规划,生产队为了充分利用投资和充分发挥劳动力,都可以另作安排。
这种制度有不少好处。首先,社的计划和各项规定,可以经过生产队的调整,更加符合实际情况,保证增产。其次,便于合理地调整集体和个人的利益,在保证完成全社计划的基础上,发挥各个生产队和全体社员的积极性。再次,这种制度可以克服社内某些领导人员的官僚主义作风和过分忙乱的现象,也便于社干部有时间参加生产。过去,社员们曾经说高级社成立以后的情况是“吃饭的人多,操心的人少”,全社几百几千人的生产、生活,只有少数社干部在操心。采用扩大生产队经营管理权的办法,就可以从根本上改变这种状况。
当然,这种新的制度,也会带来一些新的问题。例如:队的责任和独立性加强了以后,社管理委员会怎样加强具体领导,等等,还需要在实践中注意解决。
刘少奇同志代表党中央在“八大”所作的政治报告中提出过:“只有使社员感觉到自己确实是合作社的主人翁,而且使社员的收入能够每年有所增加,这样的合作社才能够巩固。”无疑的,洪赵县的这种新措施,是能够提高社员的主人翁感觉的,它并且使每个社员相信,经过自己的努力,今年收入一定会继续增加。

两万亩耕地弃之可惜 和顺县两年内废弃的熟荒地可打粮食二百万斤

第4版()
专栏:

两万亩耕地弃之可惜
和顺县两年内废弃的熟荒地可打粮食二百万斤
本报讯 中共和顺县委最近在检查各乡、社的生产计划中,发现土地耕种面积比1956年减少了七千八百三十八亩,加上1956年高级化后丢弃土地一万四千七百七十亩,共废弃耕地二万二千六百多亩土地。这些土地在高级合作化以前是历年耕种的。
据和顺县委会负责人说,这两万亩土地如果耕种起来,每亩以产粮一百斤计(按一般地少一半算),全县可以增产粮食两百万斤。全县八万二千人口,每人可平均增加粮食二十四斤多,又够五千五百人吃一年。这些土地已经闲了一、二年的时间,如果种上莜麦、荞麦等小作物,一定长得好。和顺县委认为这些耕地被抛弃的主要原因是:
1、合作社耕地多,在计划时无意中遗漏掉一些小块土地。
2、合作社感到质量较劣的土地获益不大,不如腾出劳力对良田加工或搞副业生产,因此,把一部分坡地或远地废弃了。
3、有少部分社劳力不足,耕作忙不过来。
4、去年被河冲刷了的土地,本来能修没有整修。
现在,和顺县委正在发动各农业社,迅速把废弃的土地全部耕种起来。
福贵、校如、茂诚

两个惊人的数字

第4版()
专栏:编后随笔

两个惊人的数字
山西和顺县委把全县这两年废弃的耕地统计起来,发现一个惊人的数字:二万二千多亩。如果把这些耕地种上,又是一个惊人的数字:至少可生产粮食两百万斤,等于全县每人增加二十四斤多。
我们相信,和顺县的农民把这些土地利用起来,今年增产大有希望。
和顺县的经验说明:如果一方面千方百计去提高单位面积的产量,而另一方面又容忍零星的但是大量的耕地被废弃,是多么不合理。
据了解,山西平顺县内的坏地、远地有几万亩,也还没有好好利用起来。平顺如此,其他地方、特别是山区地方最好都考虑一下:现在正是春耕,耕地是不是都真正利用了?

不要浪费和荒废耕地

第4版()
专栏:读者来信

不要浪费和荒废耕地
尽量少占耕地
我走过几个县城,看见多数单位都占了很多耕地,建设很无计划。如山东乳山县人民委员会的所在地夏村,县人民委员会和中共县委新建在夏村的东端,那里是一片肥沃的耕地,两行房屋前后七幢,占地不下六十多亩,人行道也足有十五公尺宽。由县人民委员会向东一里地,是乳山第一中学,也占地百余亩。夏村东北角,是县支行、广播站、电影队等机关的所在地。再往东北约一里地,是新建的医院。而汽车站则建在夏村的西南角。远处看去,新建的几处红瓦房,散在夏村周围,真像拂晓时天空稀疏的几颗星。夏村周围究竟占去了多少耕地,我不能确切的说出,但至少不在三百亩以内。乳山县人民委员会的驻地各单位无计划地乱建,似乎要把这个不足万人的村庄,建设成为几万人或几十万人的城市,而根本没有考虑过节约耕地的问题。又如莱阳县第一中学,仅是一个普通中学,校址占地有二百多亩,中间空地也不在三十亩以下。这又有什么必要呢?现在又有一些机关在附近的耕地上兴建宿舍。我看很可以拨款给莱阳第一中学利用校内空地建设学生宿舍,而把现在的学生宿舍拨给要新建宿舍的单位。总之,我希望各地政府能在这方面加以控制,设法使新建单位按计划的布局,尽量少占耕地,尤其少占肥沃的耕地。
徐生力
把不用的土地让出来
2月底,我参加北京西郊万寿寺村万丰农业社的春播备耕工作的联合检查的时候,经过农业部幼儿园的后门,社员们指着门内那片荒地对我说:“这八十亩好菜园地,已经荒了两年了,真可惜!”社干部接着说:“前年咱社想种这块地,可是人家回答说要建设,不让种。去年又交涉了好几次,也没答应。”我最近了解,农业部幼儿园至今还没有交出来。
在第五生产队的土地上,也有不少的土地是中央团校征用的,当时还没有秋耕。但是,后来团校已经交还给农民耕种了。
在西郊,机关征用而又未用、一任土地荒芜的事还不少,他们在党号召千方百计增加农业生产的时候,还没有考虑如何让农民能利用这些土地。这是不应该的。特别今年基本建设计划削减了,决定不用的土地增多了,有关部门即应尽快通知政府和有关农业社收回耕种。
沈 澄

农谚(续七)

第4版()
专栏:

农谚(续七)
苏克勤搜集
适于作物成长的气候条件:“四月下,五月旱,六月连阴吃饱饭”。“有钱难买五月旱,六月连阴吃饱饭”。“三伏要把透雨下,一亩里头打石八”。“黑夜下,白日晴,打的粮食没处盛”。“麦收八十三场雨”(这句是说麦子在年前八月十月和开春三月如有雨可望丰收的意思)。“荞麦、豆儿水里捞”(指荞麦、豆儿,雨量大可以丰收)。“谷子开花大水拉,麦子开花大风刮”(指谷子开花时有雨好,麦子开花时有风好)。“高粱开花,晴个火呱呱”(指高粱开花时,天晴最好)。

蜀锦和贡缎

第4版()
专栏:

蜀锦和贡缎
四川有“蚕丛古国”的称号。蜀锦、贡缎等名贵产品,曾在中国文化史和世界文化史上写下了光辉的篇页。解放以来,四川丝绸又恢复了绚烂的光彩,它出口的总值可以换回相当十一条成渝铁路的钢轨。
在四川,桑叶已经绿遍了原野,养蚕的姑娘正忙着打扫蚕室和修补蚕具,又一个饲养春蚕的季节来到了。
绮丽轻柔的丝绸,这几年来销量越来越大。在国内,仅1955年的销售量比1950年增加了四百多倍,1956年增加得更多。在莫斯科、柏林、华沙、布拉格以及资本主义国家的城市里,人们可以看到许多妇女和儿童,穿着四川丝绸制成美丽夺目的衣裙。
丝绸还是工业上的重要原料。它可以制车胎内层、飞机翅膀、降落伞、耐水鱼网、电线包皮等等。
从解放到今年1月,四川省在宜桑地区栽种了四亿多株桑树,其中1954年和1955年栽的一亿株桑树,大部分已成长起来,今年就可以采叶养蚕了。今年全省还要栽桑二亿八千万株,争取到1959年,全省成长桑树五亿五千万株。这个计划实现以后,到1962年就可以产茧七十多万担,恢复到历史上产茧量的最高水平。
·斯佑·

对直言同志意见的意见

第4版()
专栏:

对直言同志意见的意见
读了4月14日人民日报直言同志的“怎样看待‘青森五号’事件呢?”一文,我认为很有教益,应该以诚恳认真的态度讨论一下。我在3月19日人民日报上发表的文章“吸取去年的经验更好地推广农业增产措施”,是就整个农业增产措施推广中的问题说的。对去年推广增产措施中发生的一些缺点和错误的估计,也是从整个工作的成绩来衡量的。“青森五号”早粳稻的推广,只是当作一个例子举出来,并无意如直言同志所说的掩饰错误。既然直言同志认为全篇文章是正确的,只是对“青森五号”的说法有原则上的不同意见,这里我就再谈一谈对“青森五号”早粳推广工作的看法。
推广“青森五号”是水稻耕作制度改革工作中的一项失败
1956年改革水稻耕作制度是有成效的,单季稻改双季稻的面积比1955年增加了三千二百多万亩,间作稻改连作稻的面积比1955年增加了七百零九万多亩,籼稻改粳稻的面积增加了一千一百多万亩。这三项改革的总面积,超过1953—1955年三年累计面积的三倍以上,估计增产粮食在五十亿斤左右。推广“青森五号”的失败,是在水稻耕作制度改革基本成功中的一个项目的失败。
“青森五号”早粳去年主要是在湖南、湖北推广。湖南推广了二十五万五千三百一十亩(1956年10月12日“人民日报”所载的二十一万五千九百多亩,是未包括国营农场种植的数字在内);湖北推广了五十多万亩。两省的情况大致都是每亩较早籼减产一百斤左右。部分地区也有大面积增产的。湖北省孝感县共种“青森五号”早粳一万八千六百七十五亩,约占全县早稻面积十八万一千三百六十二亩的10.3%,平均每亩产量五百七十斤,比本地早籼每亩平均产量五百一十四斤增产10.88%,并且出现了较大面积的高额丰产(该县东山乡的一千四百五十二点二亩“青森五号”早粳,每亩平均产量达七百零三斤,比本地早籼每亩平均产量的五百八十斤,增产21.2%);鄂城县有小面积亩产千斤以上的。湖南省的汉寿县新桥咀农业社种的十九点六亩“青森五号”,每亩平均产量也达到六百二十四斤。
粳稻向南方推广是有根据的
“青森五号”向南方推广,是有一定根据的。南方种植粳稻已有很悠久的历史。太湖地区早有很大面积的粳稻区;湖南黔阳也有相当大面积的粳稻;海南岛的黎族兄弟,大部种的是粳稻;广西的百色专区也有粳稻数十万亩,每亩产量可达八、九百斤;云南在海拔一千五百公尺以上的地区大多种植粳稻;四川、贵州、湖北、江西、福建等省也有不少地区种植粳稻。日本帝国主义侵占台湾后,在1900年即开始把粳稻“蓬莱稻”向台湾引种,获得了成功。台湾在日本帝国主义统治时期,粳稻占水稻总面积的60%以上。
近年来,北方种植的粳稻在南方推广,基本上是成功的。粳稻在肥料充足、精耕细作的条件下产量较高;粳稻品质一般比籼稻要好;粳稻比较耐寒,不易烂秧;粳稻耐旱、早熟,便于单季稻改双季稻。1956年籼稻改种粳稻的面积增加了一千一百多万亩,在绝大部分地区(江苏、浙江、江西、四川等省)的绝大部分面积上都提高了产量。
问题较多的是在湖南湖北。据湖北省材料,推广早、中粳减产的多,增产的少;但产量极不平衡,高的每亩产量达到一千斤左右,低的有一、二百斤甚至几十斤的;推广一季晚粳和双季晚粳则普遍增产,产量也比较平衡。全省种早粳五十万亩,平均亩产三百一十四斤,比当年早籼稻平均亩产四百一十六斤减产24.5%,比1955年早籼稻平均亩产三百九十斤也减产20%。中粳一百五十万亩,平均亩产四百五十五斤,比当年中籼稻平均亩产四百八十二斤减产5.6%,比1955年中籼稻平均亩产四百二十六斤,增产6.8%。一季晚稻九十万亩,平均亩产六百五十斤,比当年中籼稻增产34.8%,比1955年中籼稻增产52.5%。双季晚粳五十万亩,平均亩产三百八十五斤,比当年晚籼稻平均亩产三百斤增产28.3%。总计起来,由于推广粳稻,全省增产约一亿多斤稻谷。
湖南早粳“青森五号”大部减产,少数增产。全省平均每亩比早籼减产一百多斤。早粳三号、四号、十六号则普遍增产;每亩产量平均达五、六百斤。中粳每亩产量平均为三百斤左右,比全省中稻平均产量三百六十八斤减产两成多。晚粳一般增产,据常德专区、大通湖和西洞庭农场及部分县五万多亩晚粳统计,一季晚粳每亩平均产量达五、六百斤,高的有八百多斤的。
推广工作中的缺点和错误
“青森五号”为什么减产,是否适宜在南方推广?据我了解,许多农业科学家和参加了实际工作的同志们正在进行广泛的讨论,并且在继续试验研究,有待今后实践证明。就推广工作中的缺点和错误来说,我认为:第一、的确是有关的农业领导部门没有坚持先试验后推广的方针,过高地估计了推广粳稻对保证完成粮食增产计划的作用。虽然南方能种粳稻,北粳南引也是成功的,但是,对于“青森五号”,只凭华中农业科学研究所的几年(1951—1955)试验成果,没有进行多点试种示范,就大量调运,大面积推广,显然是冒进了些。第二、由于未经试种就大面积推广,对新品种的特性、引种到南方后生育情况的变化,以及适宜的栽培技术等都缺乏经验,种植得法的就增产了,不得法的就减产了。在同一县、同一乡甚至同一农业社内生长的有好有坏,就可以证明这一点。湖北省浠水县十三庙乡有十五亩“青森五号”,平均亩产五百三十一斤;而附近的河东乡每亩平均产量只有一百九十四斤。蕲春县新生活社一丘“青森五号”,平均亩产七百二十六斤;而另一丘则平均每亩只收七十四斤。
怎样对待缺点和错误
对于做坏了的事情和犯有错误的人,给予适当的批评是任何人也不应该反对的,因为这种批评能够帮助犯错误的人,并教育更多的人认清错误的性质、原因,以便接受教训,把工作做得更好。人生活一辈子,做一辈子工作,经常有成绩,也犯错误,犯了错误是不容许抱原谅态度,更不容许掩盖的。同时,也应该力求避免过多的批评指责。如果目前的情况,仍像去年10月12日人民日报社论所指出的,
“今年春季不少地区的农村工作人员,在批判了对合作化的右倾保守思想之后,较为普遍地又产生了一种急躁情绪”,如果许多农村工作人员,还在不顾客观实际条件,盲目地硬行推广某些技术措施,那末,及时给以批评教育,制止错误的发展,是十分必要的。但是,据我了解,目前在许多地区的农村中已不是这种情况,而是由于过去在推广增产措施中有些缺点,产生了某些消极情绪,对贯彻增产措施缩手缩脚。在这种情况下,倘若继续批评急躁冒进,恐怕对工作没有多少好处吧?如果采取更多的鼓励干部、群众积极性的办法,也许是适宜的。因此,我认为“肯定成绩,批评缺点,保护干部积极性”的方针是十分正确和必要的。
由于推广“青森五号”失败所遭受的损失,如果工作做得好,当然是可以避免或者大大减轻的。但是,正如直言同志所指出的,“由于我国幅员广大,地形气候复杂,农业技术干部既缺乏而水平又不高,并且有许多问题在农业科学上还没有解决”。我认为还应该加上农村工作和农业工作领导干部水平也还不够高,还存在着主观主义和官僚主义。因之,在农业增产措施的推广中,遭受一点失败(也包括推广“青森五号”在内),是可以理解的,也是难以避免的。
至于对去年推行农业增产措施所发生的毛病(包括推广青森五号),农业领导部门应持什么态度,应负何种责任,这当然应该由农业领导部门答复。不过,从我所看到的已经发表过的材料看来,农业部门对这些问题还是重视的。廖鲁言部长在1956年农业生产工作的总结和1957年的任务中(见中国农报1957年5期),已经有了全面的总结。今年2月份农业部召开的水稻改制经验交流会(见1957年2月27日人民日报),对青森五号问题进行了讨论。同时,在农业部领导的农业杂志社出版的中国农报上,也展开了关于湖南、湖北引进青森五号的讨论(见中国农报1956年第二十一、二十二、二十三、二十四及1957年一、四、六各期)。在湖南、湖北的报纸上也发表了类似的文章。这些材料都可供直言同志参考。
益 农
随便看看别的资料:
热门资料: 生活妙招 兔子百科 生肖運勢 古書大全 養生常識 健康飲食 古人大全 歷史人物 科普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