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询所有有关于标签德国_时政的老资料
帝国不会被打败,只会分崩离析。 早在1894年,美国的GDP就超越了英国。在插手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又理智地回到美洲选择“孤立”,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重新走上前台。在50年的冷战之后,美国成了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隔海遥控着世界的核心:欧亚大陆。 为了实现这种控制,并且保持控制的持续性,就如秦始皇当年想法一样,手下的幕僚编撰《吕氏春秋》一样,美国一直持续通过政治、军事、科技、文化的体系优越性,来保持控
默克尔作为总理长期执政,为德国的发展提供了稳定的政治背景。其中又以经济发展最为突出。按照这位政治女强人说法,德国是外向型经济国家,它所有的导向都只为出口服务。这种情况下,中国与德国“一拍即合”,双方成就了合作的佳话。 如今默克尔卸任在即,如何将“共同的利益”维持下去,是对双方的考验。 近日,《华尔街日报》以“后默克尔时代”为题发表了名为《即使有了新领导层,德国也不会与中国对抗》的社论文章。文章指
据美联社11日报道,德国外交部长海科·马斯当天再次为俄罗斯和西欧合作的“北溪二号”天然气管道项目进行辩护,他坚决反对美国拜登政府施加的压力,坚持该项目必须正常推进,并称如果切断与俄罗斯的合作和联系,将会使得俄罗斯与中国的联系更加紧密,等于是把“俄罗斯送给中国”。据报道,北溪二号管道目前正面临美国和东欧多国的强烈反对,他们认为修建该管道可能会带来对欧洲不利的地缘政治后果。 在德国外交部长海科·马斯
西方媒体反复宣传“中国威胁论”就是想释放这样一种信号:中方崛起了,它可与美国平起平坐。不仅将抢欧洲人的饭碗,更可能将“美国人”踩在脚下。这种不安,甚至说矛盾的心态导致了其对华政策的曲解,给中美关系恢复正常化制造了障碍。 2月7日,德国《慕尼黑水星报》以“艰难的新世界:拜登任期困难的十大原因”为题发表了社论文章。文章援引新加坡前总理—李光耀话说,“中国迫切想成为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并希望改变现行
作者:刺客 “质疑这一项目的美国应该考虑清楚,这件事会在地缘政治上造成怎样的后果”?这是德国外长马斯对美国发出的质问。据观察者网报道,马斯日前对美国发出警告,称“取消北溪-2号项目,等同于是在将俄罗斯送给了中国”。 马斯的意思很明显,美国破坏“北溪-2”能源合作项目,只能进一步激怒俄罗斯,让莫斯科进一步向中国靠拢,这将导致中俄建立更为紧密的经济和军事合作关系。所以,马斯似乎想让拜登知道,他反对美
当地时间2月9日,德国总理默克尔盟友基社盟的议会党团主席亚历山大·多布林特批评了默克尔的疫苗接种战略,呼吁德国绕开行动缓慢的欧盟,在国家层面购买中俄疫苗。据彭博社9日报道,多布林特当天在一场记者会上,将欧盟新冠疫苗计划比作行动缓慢的“油轮”,而德国应该从中国和俄罗斯获取疫苗,以加快国内的疫苗接种计划。彭博社称,绕过欧盟的欧洲药品管理局并不一定意味着德国可以立即从中俄购买并分发疫苗,德国本国的医药监管机构也需要检查疫苗相关的研究数据。
【南方+2月9日讯】据美国媒体报道,俄罗斯外交部部长拉夫罗夫表示,俄反对派人士纳瓦利内不与西方情报部门合作是制作不出有关“普京宫殿”的影片的。 俄外交部网站援引拉夫罗夫的话称:“我想指出一点,影片中纳瓦利内去了苏联驻德累斯顿情报站大楼,与一些德国同事向观众展示了据他说是‘普京个人档案’的文件夹里的材料。显然,想要进到楼内,不与德国官方合作(很可能与其情报部门合作)是不可能的,更不用说是翻看档案。
据海外网2月5日报道,因参加俄罗斯反对派人士纳瓦利内举行的抗议活动,德国、瑞典和波兰三国外交官被俄政府驱逐。俄罗斯外交部在一份声明中说:“根据1961年签订的《维也纳外交关系公约》,参加非法活动的外交官被宣布为不受欢迎的人,他们被责令在近期离境俄罗斯联邦。俄方希望德国、瑞典、波兰外交使团及其人员今后严格遵守国际法准则。”据了解,三名外交官分别属于德国驻俄大使馆以及瑞典、波兰驻圣彼得堡领事馆。 纳
早在竞选期间,拜登就将“修复美国与盟友的关系”作为自己重要的施政纲领之一,而现在他上台不到一个月,就开始将自己竞选时的宣言落到实处,先是命令国防部长在就任当天就给加拿大、英国、法国、德国和日本、韩国乃至澳大利亚和印度的国防部长通了电话,而随后,在拜登的主持下,日前,美国、英国和法国、德国四个国家的外交部长举行了线上会议,在会议中,四国外长都表达了恢复跨大西洋关系,这是拜登就任美国总统以来首次组织的
(观察者网讯)在美国新总统拜登重拾欧洲盟友、试图“拉帮结派”对付中国之际,德国与法国领导人却表示,欧盟应该保持其战略自主权,对中国有自己的政策。 据新华网英文版2月5日消息,德国总理默克尔和法国总统马克龙当天参与“德法国防和安全委员会”视频会议。在会后的记者会上,两人被问及拜登4日的首场外交政策演说,拜登当时称中国是“最严峻的竞争对手”。 “我认为欧盟应该有自己的对华政策,”默克尔说:“通过与中
【环球网军事报道】据俄罗斯卫星网2月5日报道,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沙利文4日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美国将冻结其从德国撤军计划,直到五角大楼完成对美国目前在全球地位的审查为止。 沙利文在预告美总统拜登4日稍晚在国务院进行外交政策发言时表示:“今天总统将宣布,国防部长奥斯汀将重新审查我国军队在全球的地位,进行分析期间,我们将冻结从德国撤军计划。” 拜登随后在国务院发表对外政策施政演说时指出,“在对
据环球时报报道,当地时间1月31日,德国卫生部长延斯·施潘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只要获得欧盟的批准,德国将考虑使用中国国药集团研发的新冠灭活疫苗以及俄罗斯研发的“卫星V”疫苗。这与西方媒体此前质疑并抹黑中国疫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形成了鲜明对比,也引发了外界关于西方因为新冠疫苗而“倒戈”的猜测。 德媒报道称,就在施潘向中国和俄罗斯的疫苗“示好”前几天,德国疫情形势彻底失控,仅1月31日单日新增确诊人
这个月21号,欧盟惨遭英国羞辱。英国拒绝承认欧盟驻英国大使德阿尔梅达的大使身份,而是把他降格为了国际组织代表。由于英国已经退出了欧盟,而这个脱欧过程也是跌宕起伏,最终导致英国对欧盟也有那么一丝丝的怨恨。自然而然地就搞了这么一出。 其实这对欧盟就是一种羞辱。因为如今的欧盟正在寻求经济、政治和军事一体化,默克尔也是力推欧盟是个民族国家,而不仅仅是个很松散的国际组织。英国的这个行为,就是拒绝欧盟作为一
当地时间1月20日,拜登在美国国会宣誓就职,正式接替特朗普成为美国第46任总统。在拜登政府上台后,欧洲多位领导人都表示希望和拜登政府展开更紧密的合作。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表示,拜登当选是美欧关系的新起点,双方应以多边主义和共同价值观为基础塑造全球议程。欧洲理事会主席米歇尔也强调,拜登担任美国总统是恢复跨大西洋关系的机会。但是让人感到意外的是,拜登上台刚一天,德国总理默克尔就给拜登来了个“下马威”
据路透社1月22日报道,德国汉莎航空公司日前向阿根廷政府提出申请,表示由于支持南极科考任务的航班受到新冠疫情影响被取消,他们希望科考团队能够从汉堡飞抵马岛上的机场,然后在港口换乘科考船前往南极,随后德国政府也向阿根廷提出申请,请求允许他们船只停泊在马岛港口。阿根廷外交部随后做出了回应,表示非常赞赏德国方面的做法,认为这体现了德方对马岛领土主权属于阿根廷的认可。 德国政府口中的马岛全称为马尔维纳斯群
当地时间1月20日,拜登在总统就职典礼上宣誓就职,正式接替特朗普成为美国第46任总统。拜登上台后,多国领导人纷纷表示祝贺,默克尔也不例外。但令人感到意外的是,默克尔发出祝贺后不久,又给拜登来了一个“下马威”。据环球网援引《金融时报》报道,当地时间21日,拜登刚刚就任美国总统,德国总理默克尔就向美国发出提醒,称“不要认为从明天开始,我们(德美)之间就只剩下和谐。” 或许在外人看来,默克尔的言论显得
本月20日无论对美国还是国际社会都是意义非凡的一天,这一天美国举行了新总统就职典礼,拜登在众人期待中正式宣誓就职,成为第46届美国总统,这不仅关乎美国政局,意味着接下来美国的局势会随之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同时还会对全球局势造成直接影响。 随着拜登正式成为美国总统,世界各国领导人也陆续给拜登发出贺电,这其中大部分的国家都在借着这个机会和拜登“套近乎”,寻求拉近和美国的关系,毕竟美国是一个超级强国,
在普京的英明领导,俄罗斯再次登顶世界一流强国,成为连美军也不敢轻易撼动的存在。在任职期间对俄罗斯发展各种突出贡献,赢得了全体国民的一致认同,根据相关数据调查显示,普京常年高居俄罗斯民众支持榜首位。但这也不影响其国内依旧存在反对派势力,阿历克谢·纳瓦利内作为俄反对派的领袖,对此很有发言权,是总统普京的主要批评者之一。 前段时间,还因为存在政治动机行为被俄罗斯判处三年半的监禁,他将3.56亿募捐而来
从2005年第一次担任德国总理到现在,默克尔即将迎来她第四届任期的结束,默克尔已经明确表示不会参加接下来的德国总理竞选,但这丝毫不影响国际社会对默克尔的高度认可。参考消息1月19日援引CNN报道称,过去15年来,国际社会很多政治人物吸取的惨痛教训就是不要低估安格拉·默克尔,否则一定会吃大亏。这一点或许美国现任总统特朗普和当选总统拜登深有体会,俄罗斯总统普京也刷新了对默克尔的看法。 作为一位女性领
据英国卫生部门公布的官方数据显示,目前其国内的新冠肺炎确诊病例累计已超331.6万例,因疫情丧生人数超8.7万例。1月16日,BBC报道称,巴西国内近日出现的一种新型变异新冠病毒已传播至英国。面对越来越严峻的防疫压力,英国一些政客又开始发出一些奇怪的声音。1月11日,英国首相鲍里斯·约翰逊突然表示,新冠病毒“来源于穿山甲或蝙蝠”,经迷信穿山甲鳞片有滋补效果的人传播开来。其含沙射影,将新冠疫情的“源
对于德国联邦议员而言,其内部的基民盟作为第一大政党,在成为了这一政党主席之后,也就意味着有很大概率能够成为德国之后的总理,包括德国多位前总理,以及现任德国总理默克尔,都曾担任这一职位。 值得注意的是,默克尔本人曾做出表态,表示自己不会在参与到基民盟党主席的竞选,并且在联邦总理之后的竞选中也不会参与。在默克尔已经执政德国足足十几年的事件之后,基民盟新一任党主席的人选就成为了备受关注的一个焦点。 “
由于新冠病毒在英国发生了变异,世界上大部分国家都对英国实行了限制措施,很多国家都向英国游客发出了旅游禁令,并且停止进口来自英国的各类商品。在变异新冠病毒的威胁下,法国和德国作为英国的老盟友,也都在紧急关头对英国说“不”。从去年12月下旬开始,德国就已经停止了所有飞往英国的航班,并且加强了对来自英国物资的检测。除了从英国飞往德国的医护人员之外,任何英国人都无法通过乘坐飞机进入德国境内。 在做好这些
“北溪-2”天然气管道项目建设方28日说,管道德国段已完成铺设。德新社报道,这个俄罗斯经由波罗的海向德国直接出口天然气的管道项目离完工又进一步。 据了解,自美国2019年对该项目实施制裁之后,工程陷入停滞近一年的时间。美方称,该管道将增加欧洲对俄罗斯的依赖,从而威胁欧盟的安全。不过美方的“长臂管辖”遭到了德国的严词拒绝。德国总理默克尔多次公开表态支持“北溪-2”天然气管道项目,并认为美国的制裁是
俄罗斯联邦政府决定扩大对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制裁,禁止所列名单上的德国公民进入俄罗斯,这是对欧盟针对俄罗斯实施的一系列破坏性行动的回应。 俄罗斯外交部新闻服务司12月29日宣布了这一消息。 所有的一切始于2015年对德国联邦议院计算机网络的黑客攻击,德国指责是俄罗斯黑客所为,但是没有提供任何俄罗斯参与的实质性证据,而仅仅是说明他们的存在。这一事件一直被德国新闻界拿出来反复“炒剩饭”,直到今年10月,
据俄新社报道,当地时间12月28日,俄罗斯"北溪二号"项目顺利完成了在德国专属经济区内的管道铺设工作。从12月5日至28日共历时23天,俄罗斯和欧洲国家成功突破美国封锁。在项目重启最艰难的时刻,中国制造的铺管船"拔刀相助"。 "北溪二号"项目计划打造两条天然气主干线:从俄罗斯沿海到波罗的海再到德国,每年的天然气运输量预计超过550亿立方米。 近年来,美国欲将其液化天然气推广到欧洲,因此对欧洲盟友
近年来,我国的科技水平和经济实力都实现了飞跃式的提升,综合国力日益增强,有些国外的企业在看到了中国的市场潜力之后,都纷纷表示愿意与中国合作。可就在这样的情况下,又一国出面叫停中企收购,不过这回他们自己人却忍不了了。 据环球时报报道,事情的起因是,我国的一家企业计划收购德国IMST科技公司,却遭到了该国政府方面的阻止。随后德国政府甚至声称,为了维护“国家安全”,必须中断此次合作。要知道,IMST方面
过去四年中,特朗普一副“老子天下第一”的神情,对世界多国挥舞制裁大棒,就连美国的盟友英国、日本等都未能幸免,在特朗普看来,只要美元霸权屹立不倒,美国制造先进武器的军费会源源不断,从其他国家薅羊毛,而在我们眼中是美国盟友的国家,在美国眼中不过是美国经济实力的“跟屁虫”。 然而,特朗普忽视了一方面,脾气再好的人,受到无穷无尽的折磨后,也会有爆发的一天,更何况是曾经强大的德国、法国,站出来让美国认清现实
就中国依法逮捕涉嫌从事危害中国国家安全活动的加拿大公民康明凯一事,德国驻联合国大使近日再次在联合国会场对中国进行无端指责。据环球网12月23日消息,12月22日,联合国安理会就伊朗核问题举行视频公开会。发言环节,德国常驻代表霍伊斯根却扯到了所谓康明凯案。他宣称,康明凯在中国“受到不公正待遇”,中方应“尽快将其释放”。 据悉,霍伊斯根提到的康明凯,曾经担任过加拿大驻北京的外交官。因为涉嫌从事危害中
据外媒报道,近日美俄德三方围绕“北溪2号”项目争端再现。该项目旨在铺设两条从俄罗斯海岸经过波罗的海,到德国的天然气支线管道,该管道线路可以绕过乌克兰把俄罗斯天然气输送到德国,再通过德国干线管道输送到欧洲其他国家。对于欧洲来说,该项目可以缓解能源紧张,俄罗斯则能通过该项目一解经济上的燃眉之急。美国担心项目达成后,俄罗斯对欧洲的政治影响力会大大增加,因此自从得知该项目的第一天起,白宫就持强烈反对态度。
据环球网报道,欧洲的疫情自从进入秋冬季节以后就呈现出了反弹的态势,虽然各个国家的领导人在认识到大事不妙以后,都是采取了积极的防疫措施,但是仍然没有阻止新冠病毒的扩散。就在欧洲成为世界上第二个累计确诊病例超过千万的地区以后,最危险的国家已经出现了,那就是英国。近期,由于在英国境内发现了“传染性极高的新冠变异病毒”,所以多个国家相继宣布禁止英国人入境,但是已经来不及了,丹麦等国已经发现了变异的新冠病毒
【南方+12月23日讯】据俄罗斯媒体报道,当地时间12月22日,联合国安理会就伊核问题举行视频公开会。在此次会议上,德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克里斯托夫·霍伊斯根(Christoph Heusgen)再次无理对中国和俄罗斯发难,随后遭到中俄接连回击。 德国本月底将结束为期两年的联合国非常任理事国任期,而任职外交官40年的霍伊斯根亦会在此后退休。 据报道,霍伊斯根在22日的安理会议上就康明凯案发表评论,竟
随着欧洲政治环境的变化,叙利亚战争事实上已经涉及了德国的核心利益。正因如此,德国人会由于叙利亚问题作出怎样令人瞠目的举措都是可能的。 当然,前提是限定在德国人的能力范围之内,超出德国人能力的,如还叙利亚和平,帮助灾后重建,以及难民返乡等议题,德国人肯定不会掏出真金白银去实践;但是攻击中俄两国在叙利亚问题上的表现这样慨他人之康的行为,德国人却肯定做得出来。 12月16日的安理会视频会议上,德国代表
美俄英法中作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也被称为“五常”。“五常”地位乃至联合国本身都源自于二战的结果,美俄(苏)英法中都为此付出了巨大代价。70多年过去,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总有一些区域强国想获得常任理事国的地位。其中除了南亚霸主的印度,还有二战策源地的德国和日本。 在德国即将结束为期两年的联合国非常任理事国任期之际,德国常驻联合国代表霍伊斯根近日无理批评俄罗斯和中国阻碍西方国家为叙利亚提供人道
据环球时报12月18日报道,即将结束为期两年的联合国非常任理事国任期之际,德国常驻联合国代表霍伊斯根当地时间16日无理批评俄罗斯和中国阻碍为叙利亚提供人道主义救援。对此,俄中代表作出尖锐抨击。据悉,联合国安理会曾在2014年通过决议,授权联合国人道主义机构及其执行伙伴可跨越边界线和冲突线,为叙利亚人民提供紧急人道主义救援。今年7月,联合国安理会通过叙利亚跨境人道救援授权延期的2533号决议,决定将
随着国家的国际地位、形象、影响力提高,再加上和世界接轨,进行友好的交流,越来越多的外国人接触到“中国文化”,有些甚至沉迷其中无法自拔,向往在该神秘的国度驻扎,从而更加深入的研究历史,现如今这样的群体数量有很多,且他们都有个共同的心愿,那就是获得国籍,得到永久居住权。 但要是加入没有那么简单,必须得有特殊贡献,且还得经过各种环节的审判,流程复杂程度超乎想象,有个德国工程师,往返两地超过5年,花费数
据今日俄罗斯(RT)报道,当地时间12月16日,俄罗斯提出的“反对美化纳粹主义”决议在联合国获得高票通过。但对于此项决议,有两个国家却投了反对票。这两个国家一个是乌克兰,一个是美国。至于美国的西方盟友,大部分投了弃权票。 130国赞成,2国反对,51国弃权 据俄媒报道,该决议的主要内容是建议各国采取具体措施,以避免更改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果以及否认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犯下危害人类的罪行以及战争罪。另
在我们觉得这个世界慢慢变好的一天又一天,其实全球不少地方都在发生着战争。而近些年来一直充斥在我们耳边的无疑是叙利亚,通过新闻报道我们可以发现,这个国家的民众每天都生活在“地狱”之中。众所周知,这样的现状是由叙利亚内战所引起的,但与其说是内战不如说是西方国家获取利益,扩大主权,谋私谋利的巨大舞台。 叙利亚目前的现状就是,政府虽然已经控制了大部分地盘,但多年战争让这个国家仍十分贫穷,许多难民的生活根
据外媒报道,日前的联合国安理会会议上出现了罕见一幕,中俄与德国代表针锋相对,中方代表甚至表达出德国别指望“入常”了这样的态度。中方认为,德国在安理会的表现不符合世界和安理会的期待。一般来说,中国在国际社会上的表现很少如此激动,当时到底发生了什么? 据悉,在会议上德国常驻联合国代表霍伊斯根,在叙利亚人道主义救助问题上无端攻击中俄,称在中俄的阻碍下,联合国的物资无法抵达叙利亚,中俄认为造成了人道主义危
美欧关系一直是历史上飘忽不定的命题,从地理大发现刚开始时的欧洲占领美洲,到第二次工业革命时美国强大到与欧洲平起平坐,再到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的美利坚国独霸资本主义世界并扶植和控制欧洲,最后到欧盟成立后欧洲与美国又“分庭抗礼”,起起伏伏,你来我往,活脱脱一部好莱坞大片。在美欧关系中,我们可以把目光再放具体一点,聚焦到德美关系、俄美关系和德俄关系中。从远美到亲美,利益才是决定国际关系的关键。 近段时间
2009年初时,就有西方学者经过研究以后,对外宣称由于社会盛行不育风潮,德国人的生育率继续下降,至历史最低1.1%,保持如此低的生育率,再过12代以后,德国人也许会在地球上消失。 因此,西方媒体报道的所谓200年以后,只是说德国人大概会从地球上消失,这只是理论上的研究,从而得出的结论,但实际上理论和现实,永远是有距离的。 其实,德国政府从2007年开始,就在国内就实行“生育奖励金”制度,即如果妇
【环球网军事报道】据“今日俄罗斯”网站12月16日报道称,俄罗斯提出的“反对美化纳粹主义”议案已于当日在联合国获高票通过。最终结果显示,包括德国在内的大部分欧洲国家代表选择了弃权,唯有美国和乌克兰这两个国家投了反对票。 报道称,俄罗斯提出的“反对美化纳粹主义”议案旨在“与对纳粹主义的美化作斗争,包括新纳粹主义和其他煽动种族主义、种族歧视、排外主义和其他偏见的行为。”俄方呼吁各联合国成员国通过立法
有人预测,拜登执政后会调整对外政策,拉拢大西洋对岸的欧洲盟友,构筑围堵中国的新战线。1950年代,全球九成多的中产居住在欧洲和北美,如今,中国正经历史上最快的中产扩张,相比美国的2亿,中国已有4亿中产,到2027年,预计会有10亿中国人属于中产。德媒称,许多欧洲企业正在期盼已经谈了7年的中欧投资协定快一点签订,欧洲议会最大的党团欧洲人民党认为,“这样的协定可以使欧洲企业参与中国的经济增长变得更加容易”。
自疫情爆发以来,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就在传播一种错误观点,这种观点认为执行封锁隔离是对个人自由的“侵犯”,是不符合西方价值观的,更重要的是这会给经济造成严重打击。为了对抗封锁隔离方案,英国专家还提出了荒谬的“集体免疫”方案,一度蛊惑了不少国家。但如今的事实证明,封锁虽然短期代价很大,但这是真正能保证长期安全的唯一办法。面对沉重的教训,不少国家开始选择悬崖勒马。比如德国总理默克尔近期就下定决心,要在
欧洲一国家无视美国的存在,直接重启北溪2号项目,给俄罗斯奉上百亿大单,它就是美国的盟友德国,对此有网友表示,在特朗普还没下台之际,德国就和俄罗斯套近乎,这是人走茶凉吗?但该项目触及到美国的利益,白宫担心该工程竣工后,欧洲国家会纷纷选择更为廉价的俄罗斯天然气,从而弃用较为昂贵的美国液化天然气,而这会影响到美国对欧洲的能源输出,除此之外,美国也担心欧洲和俄罗斯之间的交易会使两者关系更为密切,从而使欧洲日渐脱离美国的掌控,为了避免出现这种局面,美国总统特朗普签署了一份2020财年国防授权法案,对北溪2号项目工程予以制裁,其中包括对参与该项目的企业实施制裁,迫于美国强大的压力,北溪2号项目工程不得不中止施工。
最近这段时间欧洲很多国家的疫情都让大家比较关注,欧洲之前的确诊人数不断的上升,导致了很多国家的情况变得越来越糟糕,每天死亡的人数都还在不断的增加。但是截止到现在欧洲都没有办法更好地控制住疫情,就算一些国家已经采取了相当严厉的封锁措施,取得的效果也并不是想象的那么明显。 根据观察者网报道,近日默克尔在联邦议会上发表讲话,她表示希望所有的国家都能够一起行动,采取严格的措施。当天的默克尔双手合十苦苦的哀
德国总理安格拉·默克尔(Angela Merkel)今天表示,在局部“封禁措施”失败后,德国的新冠病毒爆发已经失控,确诊病例和死亡人数持续上升。 德国经济部长彼得·阿尔特迈尔(Peter Altmaier)称,在六周的局部封锁措施后,德国被迫关闭商店和学校,并在圣诞节期间进入第二次严格封锁,同时表示“干预程度较小的的措施是不够的”。 目前,德国新增病例16362例,死亡人数188人。感染人数总计1
根据土耳其方面称,土耳其在上周出动特种兵、空军F-16战斗机和武装无人机,共同对库尔德武装再度发动打击。“库尔德工人党武装组织的11名武装分子已经在伊拉克北部的哈夫宁宁和扎普地区被击毙。”据土耳其国防部报道指出,对库尔德工人党武装设施的袭击是由土耳其空军进行的,库尔德武装分子的位置是使用无人机确定的。土耳其国防部报告称,该地区的行动将持续到最后一名武装分子被杀害为止。 土耳其方面称,土耳其将加大
德国《每日镜报》为了抹黑中国,专门刊发了一篇题为《中国的战狼》的批评文章,指责中国搞所谓的“战狼式外交”,为了吸引人目光,他们还专门为这篇批评性文章配上了一个占据近半个版面的巨大的颜色鲜红的“杈”字,注释说这个汉字是“强大的标志,象征着权力”,然后报道在这个地方“翻车”了。德国汉语教学协会主席安德里亚·古德不禁疑惑道,难道是有人要故意要看《每日镜报》出糗吗? 德国联邦议院人权委员会抹黑中国 观察
在今年春天还被称为欧洲抗疫模范生的德国,现在也面临着疫情反弹的风险,眼看着单日死亡人数突增到了590人,德国总理默克尔罕见当众情绪失控了。环球时报12月10日援引德国《图片报》的评价称,面对如此失控的疫情,默克尔贡献了执政15年以来最震感,情绪最失控的一次演讲。讲到激动时,默克尔双手合十,似乎是在祈祷,她公开道歉,说如果让德国付出的代价是每天死亡590人,那这个是她不能接受的事情。 为什么德国的
如果论到国际地位的话,德国虽然谈不上有多大的名气,但是德国在欧盟之内影响力非常大,几乎拥有与法国一样的地位,如果德国愿意的话,在国际社会当中也有相当大影响的,完全可以以整个欧盟为后台,但是在许多人眼中德国失去大国之风! 别看在东地中海问题上,德国声援塞浦路斯反对土耳其的态度明显,可是又拒绝了有关希腊提出的制裁土耳其的意见,德国自身对土耳其制裁更是形成虚设,德国对土耳其的军工出口并没有实质性的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