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士驱虎,器甲精锐,摇曳旌旗十里——从国庆阅兵浅谈观兵史

“朋友,我相信,到那时,到处都是活跃的创造,到处都是日新月异的进步,欢歌将代替了悲叹,笑脸将代替了哭脸,富裕将代替了贫穷,康健将代替了疾病,智慧将代替了愚昧,友爱将代替了仇恨,生之快乐将代替了死之忧伤,明媚的花园将代替了暗淡的荒地!”

——方志敏,1935年写于狱中

七十年披荆斩棘,七十年风雨兼程,终于迎来沧桑巨变。相信国庆大阅兵中沙场点兵、三军亮剑、旌旗风动的盛世景象让人至今无法忘怀。何为阅兵?古人称之为讲武,亦称观兵,是一种传统的军事仪式,也是军礼的重要组成部分。《周礼·春官. 大宗伯》称,军中之礼有大师之礼、大均之礼、大田之礼、大役之礼、大封之礼等五项内容,阅兵属于“大田之礼”。大田之礼,又称“大蒐”,蒐同“搜”,即田猎活动。可以说,阅兵活动是以田猎为初始形态不断发展演变至今的。

关于阅兵最早的文字记录是何时?

《淮南子.原道训》中曾记载大约4000年前的“涂山会盟”。据说大禹拆毁城墙,填平护城河,散发财物,焚烧兵器盔甲,广施仁德,结果四海臣服,夷族纳贡,成千上万带着玉器和丝帛来臣服于禹的诸侯在涂山会盟,这算是最早的“阅兵”了(“禹知天下之叛也,乃坏城平池,散财物,焚甲兵,施之以德,海外宾伏,四夷纳职,合诸侯于涂山,执玉帛者万国”)。

《史记·周本纪》中也记载商朝末年,武王发动大军,载文王牌位,由镐京出发进入今河南境内,到达古渡孟津,表面上是为了进行军事演习,但实际上是为了试探伐商的可能性,史称“孟津观兵”,这是历史上比较早的规模较大的阅兵之一。(“九年,武王上祭于毕。东观兵,至于盟津。为文王,载以车,中军。武王自称太子发,言奉文王以伐,不敢自专”)。

到了西周,以狩猎方式进行军事训练已形成制度。一年四季都有军事训练和演习检阅,春天注重战斗队形的演练以及步兵的队列训练,如“坐作、进退、疾徐、疏数”;夏天是野战宿营,夜间警备;秋天是演习作战,学习旗语;冬天则是按照作战要求季节军队,以旗鼓指挥,实战围猎 (“中春,教振旅…中夏,教茇舍…中秋,教治兵…中冬,教大阅”《周礼.大司马》)。

关于阅兵最早的实物记录是?

关于古代的观兵,最早的实物记载是效卣(yǒu)金文。效卣为盛放香酒之器,记录效因受到父亲公东宫转赐的天子赐品而作器纪念一事,铭文中有“唯四月初吉甲午,王观于尝”之语。

史密簋(陕西安康县城东王井沟出土),铭文记述周王命师俗和史密两名将帅东征之事,亦有“王命师俗、史密曰:“东征”,合南夷、卢、虎、会、杞夷、舟夷,观,不陟,广伐东国”的记载(周王命令师俗和史密东征,会合南夷、卢、虎、会、杞夷、舟夷炫耀武力,也就是“观”,然后再打)。

图片马上加载完成,请稍后

除了这些铭文,传世文献《左传》中开始大量出现观兵的记载,例如“师出于陈、郑之间,国必甚病……观兵于东夷,循海而归”(《左传.僖公四年》);“楚子伐陆浑之戎,遂至于雒,观兵于周疆”(《左传.宣公三年》也就是问鼎中原那次);“围郑,观兵于南门”(《左传.襄公十一年》)……因此我们可以发现,先秦时代观兵有时仅排兵布阵,有时兼有实际演练,是战前威慑敌人来达到使其惧怕、降服的目的的示威方式。

古代的阅兵季节与场所

古代的阅兵场所,一般称为“校场”或“教场”,因而又称阅兵叫“校阅”。阅兵时间,一般安排农闲的时候(“古时四时讲武,皆于农隙”)。《左传》所先秦诸侯国阅兵以秋天为多,若遇特殊情况如战争状态下的阅兵,时间则是随机的,可依需要临时确定。如鲁襄公十一年(公元前562年),前来攻打郑国的齐、宋、晋、卫、秦等多个诸侯国军组成的“联合国军”,先后在当年六月“观兵于南门”、九月“观兵于郑东门”。

图片马上加载完成,请稍后

到了汉朝,年份阅兵固定在“立秋”这天举行。“汉仪,立秋之日,自郊礼毕,始扬威武……武官肄兵,习战阵之仪。”(《晋书》)在汉亡最后一年,即延康元年(公元220年),世袭魏王的曹丕便在这年立秋主持了汉朝最后一次阅兵活动,还“亲令金鼓之节”。

此后 秋冬季节阅兵制度为历朝所效仿,成为相对固定的阅兵时间。如隋朝,军人每年孟秋阅戎具,仲冬教战法”;唐朝,唐太宗“贞观十五年冬十月辛卯,大阅于伊阙”(循序渐进,分等教练,大将军检阅后,皇帝大阅);宋朝,宋太宗“秋九月大阅,与从臣登台观焉”;明朝,明神宗“万历九年大阅,如隆庆故事”(明朝每年年终考阅一次,三年大阅一次,亦称小阅和大阅);清朝三年一大阅,主要在南苑、卢沟桥、玉泉山等地。

阅兵的意义和重要性是什么?

《唐太宗李卫公问对》中,唐太宗与李靖的对话很好地回答了这个问题。太宗曰:“《司马法》首序蒐狩,何也?”(春秋军事著作《司马法》首先便叙述春天和冬天狩猎的事,是什么缘故?)

图片马上加载完成,请稍后

靖曰:“顺其时而要之以神,重其事也,周礼最为大政……其实用九伐之法以威不恪。假之以朝会,因之以巡游,训之以甲兵,言无事兵不妄举,必于农隙,不忘武备也。故首序蒐狩,不其深乎?”(利用农闲季节进行田猎以教练战法,并祭祀宗庙托之于神,这是为了郑重其事,所以《周礼》将田猎列为最重要的制度……其实都是用“九伐之法”来威慑不遵王命的诸侯。假借朝会的名义,利用巡狩的机会,进行军事训练,是说国家无事不要轻易动兵,必须利用农闲季节[举行田猎],这就是不忘备战的意思。所以《司马法》首先叙述田猎,不是有很深远的意义吗!)

图片马上加载完成,请稍后

“观兵”作为一种检阅部队、震慑敌人的军事手段,当有意识地,有计划地使用它时,不但可以表达庆祝、致敬,展现建设成就,更可以振军威,鼓士气,壮观瞻,这大概也是大阅之礼伴随着中国的军事史流传至今的原因吧。有感于近期东西方文明的不断交锋,期待下一个十年,中国继续“靠雄健的精神冲过艰难险阻的境界,走到平坦的历史道路”。

本文标题: 壮士驱虎,器甲精锐,摇曳旌旗十里——从国庆阅兵浅谈观兵史
永久网址: https://www.laoziliao.net/military/info/13634337 (请复制分享给好友)

料友留言(数量:0条)

相关文章
几天没出现,“台独”又飘了?解放军战机现身台海,台军慌乱出动
今年以来,民进党当局倚仗外部势力干涉,频繁拉高两岸军事紧张情势,让台海区域火药味越来越浓。从9月中旬开始,解放军军机频繁绕台飞行,目的是为了给“台独分子”释放信号。而在近期,军机几天没出现后,“台独”又飘了,开始“露头”。日前,台湾艺人欧阳
标签解放军战机,台独,台海,台军,解放军,台湾
古代神兵真能“削铁如泥”?这一说法孰真孰假,趣谈古代制造工艺
正是以越王勾践剑为代表的青铜制神兵利器的出现,创造了最早的“吹毛断刃”、“削铁如泥”式的神话和传说。而西汉时出现的炒钢法和东汉时出现的灌钢法则先后改良了工艺,可以降低和确保铁中的碳含量,相对的就可以通过碳含量的高低来调整钢铁的韧性和硬度。隋
标签唐刀,青铜器
切不可辜负他们为我们赢得的尊严
来源:钧正平工作室·解放军新闻传播中心融媒体 作者:洪文军 编辑:杨洋 1 那块沉寂经年的墓穴被打开,久违了近70年的阳光又照在了他的身上。然后,他的遗骸和遗物被捡了出来,又经过工作人员的清点和处理后,被装入了一个约四十五公分宽的盒子。
标签中国人民志愿军,美军
在古代一直备受争议的一款兵器——清刀
现在说起中国古时候刀剑的代表作,很多人会不假思索的回答唐刀或是汉剑,无人提起清刀。其实不然,清刀虽然没有出色到可以代表中国刀剑的地步,却也能够采他山之玉,集百家之长,有自己独特的样式和刀剑文化。清代刀剑似乎一直是一个备受争议的刀剑系列,从外
标签唐刀,酸枝木
一天兵都没当过,却轻而易举成国防部长,让多个国家忌惮不已
军队可以说是每个国家的脸面,在国家间的谈判时,往往军事实力更强的一方会占据主动。世界上许多国家的国防部长都是从部队中选拔出来的,俄罗斯也是如此,例如前苏联时期的科涅夫便是军功显著的铁血悍将,而现任的俄罗斯国防部长连一天兵都没当过,却轻而易举
标签国防部长,绍伊古,普京,俄罗斯_时政,梅德韦杰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