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本该是淮海战役的主角,却一直被忽略,还背了一辈子“黑锅”

提起淮海战役,大多数人一定会记得国民党方面的几员大将:杜聿明、黄维、黄百韬。

大家往往会忽略一个重要人物,他就是这场大战国民党方面的总指挥,国民党徐州“剿总”司令刘峙。

杜聿明虽然大名鼎鼎,尽管掌握了实权,却只是刘峙的副手之一,黄维、黄百韬也只是这场“大戏”中某一场戏的主角。

因此,刘峙才是淮海战役国民党方面的主角,这个说法一点都不过分。

刘峙(右)

笔者也是在观看电影《淮海战役》时,才对刘峙这个人物有了兴趣,说来可笑,触发这个兴趣的是电影中的一句台词:

“徐州是京沪大门,应当派一员虎将来坐镇,派不出一只虎,也要派一条狗,最后派了一头猪来。”

笔者当时也很不理解,淮海战役这么大、怎么重要的一场战役,蒋介石居然让“一头猪”来指挥,他是昏了头,还是实在无将可用,拿“一头猪”来充数?

因为关注了刘峙,所以,重看这部电影时,我特别用心地观察,这个被人称为“猪”的国民党将军究竟如何“愚蠢如猪”。

可惜,这部电影也没把刘峙当回事儿,从头到尾,刘峙在电影中只露了几次面,没说上几句台词就“领盒饭”退场了。

那么在这场大决战中,刘峙的表现真有那么不堪吗?

既然要刨根问底,那就必须说说刘峙的历史。

刘峙

刘峙是蒋介石身边资历颇深的高级将领之一,蒋介石在黄埔军校当校长时,刘峙是黄埔军校的战术教官,可算是黄埔系元老级人物。

1932年10月,刘峙率部“围剿”鄂豫皖根据地,迫使红四方面军不得不放弃经营多年的根据地。

蒋介石一高兴,将当地的一座县城改为经扶县。“经扶”是刘峙的“字”。

1935年4月,刘峙升为二级陆军上将,还兼任了河南省政府主席,当时,刘峙才四十三岁。

那个年代的刘峙风光无限,声名显赫,高居“五虎上将”之首。

对福星高照、官运亨通的刘峙,国民党军界不少人也是“羡慕嫉妒恨”,酸溜溜地称刘峙为“福将”。

如果刘峙的军旅生涯到此为止,见好就收的话,那么,刘峙的辉煌历史就算圆满无缺了。

电视剧《解放》剧照

可是,一到抗战时期,刘峙就开始走“下坡路”了,在对日作战中,刘峙一触即溃,两次被撤职,由此,“福将”刘峙又得了一个“长腿将军”的外号。

解放战争一开始,刘峙本想一口吞掉解放军中原部队,甩掉“长腿将军”的恶名,却“时运不佳”,惨遭失败而被撤职。

淮海战役选将的时候,刘峙本来并不是蒋介石的首选,之所以最后把八十万大军的命运交到他手上,蒋介石也有他的苦衷。

别看蒋介石麾下将星如云,尤其是他一向倚重的黄埔系将领,一个个神气活现,趾高气扬。

可是,老蒋这次要物色的是统领80万大军的总司令,光是资历这一条,蒋介石可以选择的对象就有限了。

陈诚刚在东北摔了跟斗,眼下正在避风头,还没到再次“复活”的时机;

卫立煌接了陈诚留下来的烂摊子,时间还不长,目前还处于“水深火热”之中,轻易动不得;

薛岳按理说是个不错的人选,但是他半年间就损兵折将,已弃之不用,此番如果再次启用他,必然招来国民党内一片反对声;

至于蒋鼎文,就别提他了,这个家伙夜嫖日赌,让他统御八十万大军,鬼才会服他;

图片马上加载完成,请稍后

那汤恩伯呢,蒋介石一想起他就来脾气,张灵甫“殉国”后,老蒋把汤恩伯一撸到底,现在,他还在浙江闭门思过呢;

除了这些人之外,老蒋觉得可以信赖、资历足够的就只有顾祝同和刘峙了。

刘峙与“参谋总长”顾祝同是莫逆之交,如果让他们搭档,倒是能够保持步调一致。

只是老蒋不放心刘峙的军事能力,所以,老蒋一开始并没有选中他。

当时,国民党内部有人向老蒋推荐了“小诸葛”白崇禧,老蒋找白崇禧谈了话,白崇禧也一口答应“即日赴任”。

白崇禧手上握有几十万重兵,如果再让他统御徐州的八十万大军,这个实力就惊人了!

对老蒋来说,这股力量如果用来对付解放军,绝对是一个利好的因素。

可是,老蒋再一想,却被吓出了一身冷汗,白崇禧毕竟是“桂系”的人,如果……

老蒋这边还在患得患失,白崇禧却在第二天变了卦:“恕不从命。”

就这样,老蒋只能把刘峙匆匆推上了“徐蚌会战”总指挥的宝座。

刘峙总算是保住了官位,可是他也有自知之明,官位保住了,还得找个能“扛事”的人。

图片马上加载完成,请稍后

刘峙强烈建议蒋介石给他派一个人来,实际负责指挥打仗,于是,“救火队长”杜聿明跳进了这个火坑。

淮海战役实际是由顾祝同指挥的,执行的是蒋介石的命令,实际执行人又是杜聿明,刘峙充其量只是个摆设,扮演的是一个非常尴尬的角色。

最后,杜聿明被俘,徐州失守,80万大军全军覆没,蒋介石也气得病倒了。

平心而论,把淮海之败归于刘峙的指挥,实在有点冤枉他了。

但是,淮海战役惨败,这口“黑锅”总得有人来背,作为“徐蚌会战”总指挥,刘峙罪责难逃。

于是,刘峙“三十六计,走为上计”,带着一家老小逃往香港,开始他的漂泊生活。

据说,电影《淮海战役》里的那句台词是有出处的,引用的是蒋家二公子蒋纬国的原话。

难道蒋家父子也认为用错人了?

究竟怎样,我们不得而知,但是,刘峙就任“徐蚌会战”总指挥时,他向蒋介石表忠心时说过这样的话:

“要我做官,恕不奉命;要我拼命,义不容辞!”

图片马上加载完成,请稍后

刘峙一语道破天机,不管能力怎么样,他的可靠以及他对老蒋的忠诚是不容置疑的,而老蒋的“用人之道”,忠诚可靠永远是排在第一位的。

最后,有必要为刘峙“正名”,刘峙绝对不是“一头猪”,他在向老蒋表忠心的同时,也不经意地为之后的“万一”打下了伏笔。

“我刘峙不过是个抛头露面的小人物,真正的决策者、指挥者都不是我,徐蚌会战惨败,这口‘黑锅’不该让我来背!”

你见过这么聪明的“猪”吗?

至少我没有见过。

本文标题: 他本该是淮海战役的主角,却一直被忽略,还背了一辈子“黑锅”
永久网址: https://www.laoziliao.net/history/info/46796072 (请复制分享给好友)

料友留言(数量:1条)

料友:涛哥666 2021-03-04 17:21
不知道小编要表达什么?一方面说他是主角。一方面又说他。什么都不是,只是傀儡。要知道他手里也是有指挥权的。当年黄佰韬兵团被围。如果他积极救援。那一定会把黄佰韬救出来。可是他,消极对待。慢慢悠悠派出了邱清泉和李弥,一步三回头。从徐州出发,等到黄柏韬兵团在碾庄孤军奋战,几十天之后还没有到达碾庄。实际上黄百韬兵团有六万多人,华野差不多十万。如果邱清泉和李弥二人部队。及时增援碾庄。完全可以把黄百韬兵团救出来。还有一个相反的战例。黄维兵团被围。这个地方是一个山谷地带,已经无法挽回。但是他这时候却想起了拼命救援。强令西进的杜聿明兵团。回师救援,殊不知正中粟裕的围点打援圈套。让杜聿明兵团三十万人也被围困歼灭。其实。杜聿明的目标是进攻中野。这个才是正确的选择。他这个人在指挥策略上明显想的简单了,没有综合考虑各种因素。
相关文章
张幼仪的婚恋往事:徐志摩最有名,苏医生最体贴,另一位少有人知
1915,浙江硖石迎来了一场前所未有的隆重婚礼。 新娘的嫁妆多到一节火车都塞不下,嫁妆送到的那一天,整个镇子都沸腾了,人们站在路边争相观看,对那些特地从欧洲采购的家具、传统的精美瓷器啧啧称奇。 这场婚礼的新娘是名门闺秀张幼仪,新郎则是硖石首
标签张幼仪,徐志摩,徐申如,欧洲_历史,硖石,张君劢
他将38个儿女送去国外,临走前告诫:不许做中国子民,最后怎样?
1912年2月12日,在辛亥革命的前提下,袁世凯逼迫清帝逊位。溥仪年幼,便由隆裕替他颁布退位诏书,清朝从此结束。不过溥仪的皇帝尊号依然被保留,但那也只是在紫禁城里而已。清朝宗室以及满洲贵族对此态度大有不同,如溥仪父亲载沣那一类选择了隐居起来
标签溥仪,清朝,善耆,川岛浪速,汪精卫
慈禧太后缺钱花,袁世凯用了一招,一般人估计想不到
1901年,袁世凯升任直隶总督。当他进宫拜谢慈禧老佛爷时,老佛爷暗示:“袁爱卿啊,庚子之乱,朝廷损失太大了,现在你看宫中,连个像样的摆设都没有,这多有失皇家体统,爱卿你得想想办法。” 原来庚子年,也就是上一年,八国联军打进北京城,不仅火烧圆
标签慈禧,袁世凯,直隶总督,直隶,北京,清朝
李煜最香艳的一首诗,描写女子最美的部位,最后两句读完麻酥酥的
中国历史上有好几位爱艺术胜过爱江山的皇帝,南唐后主李煜是最典型的代表,他是南唐元宗李璟的第六子,本来皇帝是轮不到他当的,但是前面的几个哥哥都英年早逝,李煜才有机会当皇帝。 对于李煜来说,别人渴望的皇位不是他想要的,他天生性格善良不喜欢杀戮,
标签李煜,周娥皇,南唐,周微
好人不一定能办成好事,掣肘洋务派,李鸿藻何以获得文正谥号?
提到晚清清流派,一般印象就是他们标榜清流,自命清高,眼高于顶,掣肘洋务派,直接加剧中国的落后。清流派首领就是李鸿藻,此人科举正途出身,文化极高,但缺乏政治实践,也看不清天下大势,认为当前危机是背弃祖宗,想要解决危机只能复古。这种书生之见
标签李鸿藻,清朝,文正,慈禧,沈桂芬
她问父亲有多少嫁妆?父亲:一火车!她以为开玩笑,最后全部成真
她问父亲有多少嫁妆?父亲:一火车!她以为开玩笑,最后全部成真 2018年播出的电视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里有一个情节,是墨兰即将要出嫁,她的母亲林小娘把自己珍藏多年的宝贝都拿了出来,还想打大娘子嫁妆的主意。她的这种做法其实是古代普遍的做法,
标签陈徵,陈启泰,袁克桓,袁世凯,墨兰,云贵总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