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把新出土的汉尺,告诉你“身长九尺”的武圣关羽,在如今有多高

从古至今,为了便于日常生活所需,各国人们都发明了带有许多计量单位的度量衡制度,便于进行计量、测绘、交易等。而我国早在上古时期,劳动人民就创造出了一批计量单位。根据《周礼》记载,当时的人们习惯以人和动物的特征为标准尺度,如“布手知尺”等。

而翻阅古书我们可以发现,“尺”就是一个古代最为常见的形容人身高的一个长度单位。从《战国策》中的“邹忌修八尺有余”,到《三国演义》中“身长九尺,髯长二尺”的关羽,不难发现,“尺”这个长度单位在古代得到广泛应用。

那么,古人所说的“一尺”换算成今天的常用单位到底是多长呢?古籍记载的身长九尺的武圣关羽,放到如今究竟有多高呢?一把新出土的汉尺将为我们揭晓答案,而透过这把汉尺,我们也将有机会发现一些关于古人身高的秘密。

一、单位换算,引发争议

度量衡制度的出现本身是因为人们日常生产生活的需要,统一的单位便于人们的贸易交流。而为了制定单位方便,我国古人想出了以身体特征作为参照的方法。据《周礼》记载有“布指知寸,布手知尺,舒肘知寻”的方法,以人的手指、手臂、手肘来制定单位。

“皆以人体为法”的方法下,我国创造出一批最初的计量单位。而自秦始皇一统天下后,度量衡制度也得到统一,自此经历朝历代的沿袭应用,具体数值有所修正,但相应的单位名称则沿用了下来,直到引进西方的现代化度量衡单位。

随着现代化计量单位的广泛应用,我国传统的计量单位也逐渐地退出了历史舞台。虽然已成昨日黄花,但是考究古代计量单位的具体数值仍然对我国的考古工作、历史问题研究有着十分深远的意义。而也正是在探究古代计量单位的时候,引发了一些争议。

“尺”作为一种长度单位虽说受到“米”制国际单位的冲击已经逐渐不为人所知,但是在一些仍在应用的场景里,有着“三尺为一米”的单位换算说法。而如果按照这种说法,我们惊奇的发现,这种单位换算给古人身高几何造成了巨大的疑问,因此引发了争议。

如按照“邹忌修八尺有余”的说法,那此人的身高就得高达2.66米,显然不符合常理,而身长九尺的武圣关羽甚至会得出他高达三米的说法,简直荒诞不经。在如何处理“尺”这个传统计量单位和国际单位制的问题上,争议很大。

无论如何,我们不难看出,即使是现在的“尺”与古人所用的“尺”也必然存在着很大的不同。因此,“尺”这个单位毫无疑问随着历史的发展演变有过相应的变动。而关于“尺”这个单位在古代究竟多大,它与如今通用的单位究竟应该如何换算也一直众说纷纭。

二、汉尺出土,拨开迷雾

关于“一尺”的长度几何,历史学者们曾经各自提出过许多看法和见解,但是立足点都建立在以今人的身高去衡量古人的身高,这样的做法显然有失偏颇,无法彻底平息争议。真正使得这个问题取得突破,还要归功于考古学家的辛勤工作与考证。

从历代发掘出来的古墓殡葬中,我们通过其中的陪葬品可以一窥“尺”这个单位的变化历程。正如现在人们为了测量长度,会配备一把尺子一样,古代也有类似的测量工具。通过在古墓中发现的陪葬品,我们才得以揭开迷雾背后的真相。

通过考古分析,我们发现,商朝时期的一尺大约相当于现在的16.9厘米,而春秋战国由于是争斗不休的乱世,各国都有自己的长度单位,虽然都冠以“尺”这样的名号,但是长度并不一致,直到秦始皇一统天下,才再次有了规范的计量单位。

而根据《汉书》记载,汉朝的度量衡制度大都沿用秦朝的制度,只是做了些许修改而已。而通过对汉墓的探究,人们得到了准确的答案。贵县汉墓出土的一把木尺,经测量后长为23厘米。而满城汉墓出土了一把错金铁尺,经测量之后则发现其长度为23.2厘米。

因此,根据现有的考古证据推断,我们可以认为汉代所谓的“一尺”要比后世流传的长度更短一些,大概在23厘米左右。因此,身长九尺的武圣关羽其实际身高虽然没有3米这么恐怖,放在今天也高达两米左右。那么,古人的身高真的会有这么高吗?

图片马上加载完成,请稍后

三、古今对比,身高差异

虽然如今的运动员如姚明等身高似乎也可以达到两米以上,但这毕竟还是少数。而根据我国目前统计的中国人平均身高来看,距离两米还有相当的距离。然而,在《汉书》中我们却经常可以看到身高八尺、九尺的记录,这是怎么回事呢?

对于古人而言,“八尺男儿”几乎算是成年男子当之无愧的标配,而即使比不上身高九尺的武圣关羽魁梧,可是身高八尺则已经高达184厘米,放在今天来看,也算是身材高大的代表了。在物质生活水平远不如今天的古代,身高如此似乎令人难以信服。

一般来说,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会带来人体身高的增长,这个规律是显而易见的。如此看来,现在的我们还没有古人高这不就违反常理了吗?其实,秉持这种观点的人是忽略了进化论的相关解释。

简单来说,物质生活水平提高会促进人体身高毋庸置疑,但是我国古代却一直处于生产力低下的水平,生活物资匮乏非常常见,饥荒天灾更是频频发生。恶劣的生存环境,必然会影响决定人类身高基因的存活。

图片马上加载完成,请稍后

也就是说,在漫长的古代社会摧残下,身高高的个体显然不利于存活,这就迫使古人不得不向短小身材蜕变。正是在这种残酷的自然选择之下,身材高大的个体逐渐消失,身高很高的人才逐渐成为了异类。而物质生活水平提高后,人们才有机会摆脱这种命运,反向进化。

因此,尽管古今对比下,古人和我们的身高差异巨大,但是这一切却是符合进化规律的。而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我们甚至有可能重新达到古籍记载的那种身高水平,这不得不说是一件幸事。

小结

从秦汉时的“八尺男儿”到盛唐时期“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的浪漫色彩,“尺”作为一个计量单位,却无意中寄托了历朝历代古人的意愿,也见证了时代的变迁和历史的演变。当我们今天一丝不苟地研讨着计量单位的变化时,也相当于探寻着历史的演变。

话说回来,无论是“昂藏七尺”的男儿还是“五短身材”的壮汉,身高差异从来都不是评判一个人的标准。就像我们之所以会把身高九尺的关羽尊为武圣,也不是因为他远超常人的身高,而是他那义薄云天、忠义无双的铮铮铁骨。

图片马上加载完成,请稍后

而从一把新出土的汉尺,就可以平息关于计量单位换算的争议中我们也可以看出,与其字斟句酌地对各种史料咬文嚼字,一些实实在在的考古证据反而更容易向人们解释历史的真相到底如何。

参考资料:《周礼》、《三国演义》、《汉书》、《“尺”的历史演变》、《古今身高对比》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本文标题: 一把新出土的汉尺,告诉你“身长九尺”的武圣关羽,在如今有多高
永久网址: https://www.laoziliao.net/history/info/46485945 (请复制分享给好友)
标签: 关羽 身高

料友留言(数量:45条)

料友:清风 2021-02-26 11:39
185厘米以上是可信的,作为武将,力量是绝对的优势,身体是力量的根本。
料友:北纬30度 2021-02-26 12:46
计量单位是指为定量表示同种量的大小而约定地定义和采用的特定量
料友:小波 2021-02-26 12:56
原来如此!
料友:阿龙 2021-02-26 13:41
而今1米貌似为3点3尺。
料友:凡仙6291 2021-02-26 15:26
古人身高2米很正常,因为说一个人身高是指穿鞋戴帽子的,而且是目测大约值,古人鞋底很厚叫靴子,帽子很高叫冠,一个人身高1.7米以上穿靴着冠就能达到
料友:磊哥 2021-02-26 15:33
一唐尺十吋是正確的! 古时人类运动量大,饭量大,有生得高大不为奇,反之今天,人类安逸过度,体高体能都不及古时了!特殊训练是不在例中!
料友:普通人 2021-02-26 15:38
求你给关羽配图时别用于荣光剧照,我实在受不了小眼睛的关羽[哭笑]
料友:磊哥 2021-02-26 15:41
一尺23厘米,以前中学看书经常看到堂堂七尺男儿,原以为有2米,不正常,现在看来就1.6米,回归正常了。而说一个人很矮通常用五短身材,是不是说一个人只有5尺呢,估计有很大的夸张成分。
料友:清风 2021-02-26 16:12
可是罗贯中又不是三国时代的人,他写的测量单位应该按明朝算吧。
料友:清风 2021-02-26 16:18
最少两米!古人有的很高!南方的比较矮!山东河南山西陕西的都比较高大!
料友:普通人 2021-02-26 16:49
关羽 身高应该在185-195之间
料友:小波 2021-02-26 20:31
古人说关圣九尺有余说的是大概和夸张!
料友:北纬30度 2021-02-26 20:39
上个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物资希少时出生的孩子普片矮小,现在的孩子又普片高了很多!
料友:阿龙 2021-02-26 21:40
真是胡说八道如关羽有一米八五到一米九五岂不是个怪人。
料友:北纬30度 2021-02-26 23:31
百分之八十是废话。
料友:尘缘如梦 2021-02-28 05:08
词不达意。
料友:风吹着白云 2021-02-28 08:10
中国公元前就知道统一度量衡
料友:方琦 2021-02-28 08:40
身大力不亏,古代武将身高肯定不矮。
料友:蛋炒饭 2021-02-28 11:42
古时候一尺大概是目前20厘米是合理的,精确点的话,不超过21厘米算一尺,八尺大概168厘米身高,在古时候应该是正常高度,关羽九尺189厘米确实是大高个了。
料友:寻梦 2021-02-28 17:35
进化论是个谎言,请不要用此空想理伦解释,因为很没道理
相关文章
韩先楚和许世友,被称为“军中两霸”,为何却怕见叶飞将军?
韩先楚和许世友,被称为“军中两霸”,为何却怕见叶飞将军? 军中有两霸,一个是许世友,还有一个就是韩先楚。 韩先楚比许世友大8岁,资历也比韩先楚老。但是当被问及最敬佩谁时,许世友毫不犹豫地回答韩先楚,这应该是是有原因的。 而对于韩先楚,他在解
标签韩先楚,许世友,叶飞,解放海南岛,梁兴初,38军
汉武帝得知太子被冤后,是咋给太子报仇的:帝王一怒,伏尸百万
纵观古代四百余位帝王,秦皇汉武,唐宗宋祖这几位,是史学家公认的几位杰出皇帝。尤其是西汉中兴之主汉武帝,其在政治、军事、经济、文化上的功绩,可谓极度亮眼。不过,在创下一系列丰功伟绩的同时,汉武帝在晚年也不可避免的犯下了几个重大错误。其中影响最
标签刘彻,卫氏集团,卫青,刘据,卫子夫,江充
同治选的皇后,成了慈禧心中的痛病,紧随同治离世,死因成谜团
如果问慈禧最讨厌的一个儿媳妇是谁?很多人都会想到是珍妃,光绪皇帝虽然不是自己的亲生儿子,但是毕竟过继到她的膝下,按逻辑来讲珍妃也算她的儿媳妇了,但是我们今天要说的这个女人并不是珍妃,而是另一个女人,这个人也一直被慈禧讨厌,但她并不是光绪的妃
标签慈禧,同治,阿鲁特氏,珍妃,富察氏,慈安太后,光绪
贾元春被人用弓弦缢杀,这不是凭空捏造,清大妃阿巴亥就是佐证
对于金陵十二钗的人生命运,在小说中最具说服力的就是判词。而对于她们最直接的人生结局的展示则是判词的附件:画。从前八十回看,从判词到画中结局,可以得到全面印证的人物便是秦可卿。 秦可卿判词与画: (画:一座高楼,上有一美人悬梁自尽。) 情天
标签阿巴亥,贾元春,秦可卿,皇太极,努尔哈赤
小妾生下一儿一女,儿子不小心被摔死,不料女儿却成近代名人
我国旧时代常常有人说“不孝有三,无后为大”,意思是不孝的体现有很多种,没有后代是最大的一种。那么在旧时代这种观念下,一个小妾好不容易为丈夫生下1儿1女,好日子没过多久,儿子却不小心被自己摔死了,身为母亲的她最痛苦的时候,夫家竟然把她赶去后院
标签何雪媛,林长民,小妾,林徽因,程桂林
许多人不晓得,皇帝下葬后,封闭地宫的最后一名工匠是咋出来的?
这还用问,当然是走出来的,你以为随随便便一个人就能够资格给皇帝陪葬吗?如果单纯是跟着修了个墓,就能够得获得陪葬皇陵的殊荣,那百姓还不挤破了头抢着来修墓? 之所以人们会产生这样的错觉,还不是由于胡亥那个败家子当年干了件蠢事,在将嬴政在核心墓
标签皇帝,地宫,墓穴,陵墓,胡亥,慈禧,司马迁,秦始皇陵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