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河崔氏:李世民拼命打压的豪门,延续700年的大族究竟得罪了谁?

公元207年,曹操终于统一了北方,北方的各大游牧民族纷纷前来示好,匈奴使者为了求见曹操,送来了好几车奇珍异宝。曹操觉得自己形象丑陋,不足以震慑匈奴,于是他叫来自己的亲信来代替自己,而自己则扮作侍卫,手持钢刀,立在旁边。

匈奴使者离去后,曹操迫不及待地派间谍去问对方对“曹操”的印象如何,匈奴使者说了一句话:

“‘魏王’看了起来高雅俊美,但在我看来,他旁边握刀的侍卫才是真英雄!”

这就是《魏武将见匈奴使》,大家都知道这个故事,但很少有人知道,那个假扮曹操的人,名叫崔琰,是曹魏一代名臣。《世说新语》记载:

魏武将见匈奴使,自以形陋,不足雄远国,使崔季圭代,帝自捉刀立床头。

崔琰,字季圭,乃东汉末年的名士,同时,他也是曹操的重要谋士之一。《三国志》记载:

崔琰字季珪,清河东武城人也。

注意,崔琰的籍贯,乃清河东武城,他代表了一个庞大的家族——清河崔氏。

清河崔氏发迹于汉朝,在三国时期开始崛起,魏晋南北朝时期进入鼎盛。隋唐时期,清河崔氏更是著名豪门,先后有12位家族成员担任唐朝宰相,该家族有700年荣耀,在社会上声望极高。

清河崔氏如此辉煌,但在唐朝初年,它却被唐太宗李世民拼命打压。本文,笔者来和大家分享一下清河崔氏的故事。

一、高攀不起的“五姓七望”

唐朝贞观十五年,李世民把李元吉之女许配给了太子舍人薛元超,当时李元吉早已被李世民追封为海陵郡王,也就是说,薛元超娶的可是当朝郡主,金枝玉叶。

唐高宗时期,薛元超成为宰相,一时位高权重,但当别人问起薛元超此生有何遗憾时,薛元超却说:

“此生所遗憾者,未能娶五姓女!”(《隋唐佳话·卷二》)

薛元超已经娶了一位皇家郡主,他竟然说自己遗憾未娶“五姓女”,这“五姓女”到底有多好,能比皇家女子还好?

其实,薛元超所说的“五姓”,指的是隋唐时期最著名的七大门阀,当时被称为“五姓七望”,即:

清河崔氏、博陵崔氏、范阳卢氏、陇西李氏、赵郡李氏、荥阳郑氏、太原王氏。

这里面,虽然李唐皇室自称出自陇西李氏,但备受其他豪门质疑。

从薛元超的话中,可以看出当时“五姓七望”在士族心目中的地位。

自魏晋以来,门阀世家成了朝廷选取人才的最主要渠道,到了隋唐时期,“五姓七望”是当时最出类拔萃的7大家族,他们相互联姻,让其他人高攀不起,对于那些“寒门”来说,能娶到“五姓”女,比皇家女子还要荣耀。

还有一个例子就是“诗圣”杜甫,笔者曾写过一篇关于杜甫身世的文章,论述了杜甫和唐太宗李世民其实有血缘关系,只是中间隔了5代人,杜甫的外祖母(姥姥)是义阳王李琮(李世民之孙)之女。而杜甫的这位外祖母就嫁到了清河崔氏,后来生下了杜甫之母。换句话说,杜甫之母是清河崔氏之女。

图片马上加载完成,请稍后

杜甫的父亲是杜审言之子杜闲,杜甫之母在生下杜甫之后病逝,杜闲又娶了续弦,杜甫被继母所不容,因此从小就寄居在姑姑家中,尝尽人间冷暖。

杜甫祖上出自京兆杜氏,虽然不及“五姓七望”,却也是名门。奇怪的是,杜甫出去自我介绍时,不介绍自己是京兆杜氏之后,也不介绍自己和皇族沾亲,反而介绍自己是“清河崔氏之甥”。因为在清河崔氏家族里,有他许多“舅舅”。在杜甫眼中,清河崔氏在文人中的影响力,远比“京兆杜氏”和“李唐皇室”要大得多。

其实,杜甫的看法代表了唐朝文人,当时的“五姓七望”,是一个高不可攀,又尽量去攀的门阀集团,即使是“诗圣”杜甫,也不能免俗。

二、荣耀700年的家族

根据《水经注》记载,崔氏起源于姜姓,是姜子牙的后代。公元前975年,姜子牙的孙子季子将自己的继承权让给了弟弟齐乙公,然后归隐采邑,他的后代后来以崔为姓。季子的第十二世孙崔杼曾任齐国的正卿,后来因弑君全家被杀,好在他有一个叫崔明的儿子躲在坟墓中逃过一劫,被鲁国收留。崔明的十五世孙是崔如意,崔如意生两个儿子,分别是崔业(崔伯基)和崔仲牟。西汉初年,崔业和崔仲牟兄弟二人分别定居在清河郡东武城县和涿郡安平县,就形成了清河崔氏和博陵崔氏两支。而这两支,到了唐朝时期,都进入了“五姓七望”的名单。

到了东汉末年,清河崔氏的崔琰、崔林两兄弟先后服务于东汉和曹魏,并且扬名于史册,其中崔琰就是上文提到的,假扮曹操接见匈奴使者的人。

陈寿在编撰《三国志》时,特地为崔琰立传,说他“崔琰高格最优”。一个“最”字可见,崔琰在三国的文人眼中,堪称泰斗。(下图为《军师联盟》中崔琰的剧照)

图片马上加载完成,请稍后

崔林在曹丕时期,先后担任大鸿胪、光禄勋,最终位列三公,封安阳乡侯。

崔琰、崔林兄弟二人在曹魏身居高位,威望颇高,后来,曹操让爱子曹植娶了崔氏之女,让清河崔氏一跃成为皇亲国戚。

曹丕时代,开始施行“九品中正制”来选拔人才,当时考核一个人是否有资格做官,主要看三个方面,即“家世+行状+定品”,若想跻身于朝堂之上,首先要看家世,其次才看其他,这种制度逐渐阻断了寒门的晋升之路,同时,也开启了豪门世族的垄断时代。

而清河崔氏则比较幸运,他们刚好搭上这股东风,逐渐走向了权力的中心,并影响家族数代人的命运。

高平陵之变后,司马家族彻底掌控了朝堂,直到司马炎建立西晋后,仍然维护各大世家大族的利益,清河崔氏也在这时,人口不断增长,后来逐渐扩展了其他支系,例如清河大房、清河小房、清河青州房、许州鄢陵房、齐郡乌水房、郑州崔氏、南祖崔氏等支系。

图片马上加载完成,请稍后

西晋末年,八王之乱、永嘉之乱持续爆发,大一统的王朝瞬间变成乱世,司马睿仓皇南下,建立东晋,而清河崔氏作为天下大族,也举族南迁,当然还有一小部分族人留在了清河故地,例如,崔林的六世孙崔宏和他的儿子崔浩、崔简、崔恬父子四人,先后服务于前秦苻坚、后燕慕容垂,以及北魏。当时,世人都说崔宏有“王佐之才”,因此虽然王朝更替,但崔宏始终是各方势力争抢的人物。崔宏死后,他的儿子崔浩在北魏长时间担任二号人物,权倾朝野。

当时清河崔氏炙手可热,包括范阳卢氏、琅琊王氏、太原王氏、河东柳氏等世家大族,都争相和清河崔氏联姻,若听说清河崔氏有一位待嫁之女,几大世家争相前来求亲。可以说,崔宏父子,把清河崔氏推向了另一个高潮。

图片马上加载完成,请稍后

陈寅恪先生曾下结论:

“清河崔氏为北朝第一盛门,而崔浩一支又为清河崔氏门中最显之房。”

因为遭逢南北朝的乱世,后来崔氏一族几次遭逢大难,族人对仕途也不是很热衷,开始过着“不入仕途、抠衣避世”的生活。到了隋唐时期,科举制度出现,清河崔氏虽然名气大,但在科举上并不显眼,因此在朝堂上的影响力有所下降。虽然如此,终唐一朝,清河崔氏仍然有12位宰相。也许,他们在朝堂上的影响力大不如曹魏和北魏时期,但在江湖上,在士族眼中,清河崔氏仍然是江湖第一豪门。

三、李世民和清河崔氏

北魏太武帝年间,爆发国史之狱,崔宏的儿子崔浩牵连其中,差点被灭族,崔宏的侄子崔蔚拼命逃到江左,为刘宋小吏。崔蔚的长孙名叫崔产珍,崔产珍有一个女儿嫁给了独孤信,后来给独孤信生了第七女,小字伽罗,后世称之为独孤伽罗。

而独孤信还有一位姓郭的妻子(当时已经去世),此人为独孤信生下了第四女,此女就是李渊的母亲、李世民的祖母独孤氏(元贞皇后)。

也就是说,从伦理上说,元贞皇后(李渊之母)的继母,也是清河崔氏之女。

图片马上加载完成,请稍后

正是因为有这层关系,公元617年,李渊在太原起兵反隋,他还不忘拉拢清河崔氏,希望清河崔氏能够支持自己。可是,9年后,李世民通过“玄武门之变”登基后,对清河崔氏的态度大变,李世民公开表示:

吾实不解山东四姓为何自矜,而人间又为何重之?

这里的“山东四姓”指的是崔、卢、李、郑四家,李世民的意思是说:“朕很不明白 ,这四家人为何如此自负,而天下人又为何会如此看重他们?”

这还不算,根据《贞观政要》记载,李世民还对房玄龄说:“山东四大姓氏明明已经家道中落,为何还要打肿脸充胖子,他们依靠祖上的辉煌,过分夸大自己,每逢子女婚姻,总要收很多的彩礼,像贩卖人口,这种风俗不可取。朕觉得,他们德不配位,朝廷应该尽早打压他们的嚣张气焰。”

图片马上加载完成,请稍后

房玄龄跟随李世民多年,早已成了李世民肚子里的蛔虫,房玄龄表示:陛下说的是!

具体怎么打压呢?李世民身为皇帝,有的是办法。贞观十二年春天,李世民让吏部尚书高士廉,带领岑文本等人编纂一部《氏族志》,主要任务是把天下世家大族都录入其中,然后划分等级。

高士廉是长孙皇后的亲舅舅,自然为李世民着想,但和房玄龄相比,高士廉显然不够了解李世民。《贞观政要》记载:

士廉等及进定氏族等第,遂以崔干为第一等。太宗谓曰:“我今定氏族者,诚欲崇树今朝冠冕,何因崔干犹为第一等,只看卿等不贵我官爵耶?”遂以崔干为第三等。

高士廉老老实实办事,把清河崔氏定为“第一等”氏族,李世民一看结果,大动肝火,把高士廉一顿臭骂。最后,挨了骂的高士廉,终于明白李世民编《氏族志》的用意,于是把李世民所在的“陇西李氏”定为第一等,把清河崔氏等几个大族都定为“第三等”。

图片马上加载完成,请稍后

这里笔者需要说一下,关于李唐家族的具体出身,历史上争议很大,李唐皇室说自己是陇西李氏出身,因为中间的世系传承说不清楚,因此饱受质疑。开元年间,唐玄宗更是把老子(李耳)说成自己的祖宗,封老子为“始祖”。从这件事上可以看出,李唐王朝在其他门阀面前,并不自信。

回到刚刚的话题,李世民为何要把清河崔氏定为“第三等”氏族呢?

其实,李世民和清河崔氏等“五姓七望”并没有仇,他之所以这么做,有三点原因:

第一,清河崔氏等门阀德不配位。在“九品中正”时期,清河崔氏占尽天时地利,因此名人辈出,但到了隋唐时期,他们开始避世,而且在科举中表现一般,很少有人出来做官。不出来做官,就意味着不能为李唐做贡献。但他们靠祖上的名望,在唐朝享有比皇族更高的影响力,这对雄才大略的李世民来说,是不能容忍的。

第二,清河崔氏等门阀态度很傲慢。他们仗着祖上的功绩,到处炫耀,自诩家族忠孝两全,看谁都不顺眼,甚至对朝廷的做法指指点点。而很多大臣还很乐意和清河崔氏结交,给他们送钱送物,更加助长了清河崔氏的嚣张气焰,这种负面的影响,李世民不能接受。

图片马上加载完成,请稍后

举个例子,《旧五代史·李专美传》记载:

“专美之远祖本出姑臧大房,与清河小房崔氏、北祖第二房卢氏、昭国郑氏为四望族,皆不以才行相尚,不以轩冕为贵,虽布衣徒步,视公卿蔑如也。其间有未达者,必曰:‘姓崔、卢、李、郑了,余复何求耶!’”

有一个叫李专美的人,出自陇西李氏,他和清河崔氏、范阳卢氏一样是大族。此人平时对公卿指指点点,自己则不思进取,清高傲慢。还总是狂言:这辈子姓崔、卢、李、郑了,夫复何求呢?

李专美并不是个例,唐朝的豪门中,有许多这样的“李专美”,这也是李世民必须打压豪门的原因。

第三,还有更重要的一点,那就是,李唐的江山,不可能和豪门来分享。

尽管李世民把清河崔氏列为“第三等”,但这只是朝廷的说法,在民间,清河崔氏仍然是第一门阀,房玄龄嘴上迎合李世民,私底下仍然和清河崔氏联姻,除了房玄龄外,李世民的另一位心腹宰相魏征也娶清河崔氏之女为儿媳,程咬金等唐初功臣亦是如此。

图片马上加载完成,请稍后

李世民驾崩后,他的继任者唐高宗李治继承了父亲的遗志,对清河崔氏等豪族继续持打压态度。

唐高宗时期,宰相李义府出身寒门,他向清河崔氏求亲被拒,怀恨在心,因此撺掇唐高宗惩治这些门阀。李义府的建议,正中唐高宗下怀,唐高宗随即颁布了“禁婚家”令,禁止当时的“七姓十家”之间相互通婚,用以阻断各门阀之间错综复杂的联系。具体的“七姓十家”包括:

清河崔宗伯的二子、崔元孙的二子,北魏陇西李宝的六子,太原王琼的四子,荥阳郑温的三子,范阳卢度世的四子、卢辅的六子、卢溥不知几子,前燕博陵崔懿的八子,西晋赵郡李楷的四子。

唐高宗的手段虽然犀利,但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像清河崔氏这样的门阀大族,一旦得到天下人的认可,即使不和其他豪族通婚,其影响力仍然不减,许多官宦子弟争相和清河崔氏联姻。像杜甫的父亲杜闲,就是如此。

四、昔人已乘黄鹤去

清河崔氏虽然“避世”,但毕竟诗书传家,在唐朝的科举制度下,他们考中功名的概率还是比寒门要高,所以,部分想要入仕的清河崔氏族人,机会还是很大。例如,崔慎由、崔元综、崔龟从等多位宰相,都出自清河崔氏。

而那个为大家留下“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的崔颢,也同样出自清河崔氏,崔颢在唐朝是名噪一时的大文学家,在唐玄宗时期,崔颢入朝为官,即使是“诗仙”李白,也对崔颢佩服不已。

图片马上加载完成,请稍后

根据《新唐书》记载,清河崔氏在唐朝共出了12位宰相,共有22人留下超过300多篇诗词文章流传后世。

龙生九子,不管是清河崔氏等豪门,还是寒门,随着时代的变化,他们中总有一些适应时代发展的人横空出世,在青史上留下一页。而对于那些好吃懒做,躲在家中坐吃山空的子弟,必将被时代所淘汰。

公元907年,唐朝灭亡,从宋朝开始,科举制度被空前重视,许多寒门子弟逆袭成功,世间再无豪门和寒门之分,于是,延续700余年荣耀的清河崔氏,彻底消亡在历史的长河中。

图片马上加载完成,请稍后

笔者认为,一个家族若想永远传承,有两点非常重要,第一是它要随着时代的变化不断调整家族进取的方向,第二是它要为所处时代作出正面的贡献。

清河崔氏作为古代门阀中的佼佼者,其前后延续700年足以让后世敬畏。然而,没有做好以上两点,是这个家族衰落的主要原因。

其实,清河崔氏也罢,琅琊王氏也罢,历史上每个家族都有它的高光点,但这都已过去。不管是某个家族还是某个民族,如果只靠坐吃山空,“吃老本”,那它也必将凋零。处于新时代的我们,需要适应时代发展,积极进取,为祖国之发展,世界之和平,作出我们应有的贡献,这样我们才能永远屹立于民族之林。

本文标题: 清河崔氏:李世民拼命打压的豪门,延续700年的大族究竟得罪了谁?
永久网址: https://www.laoziliao.net/history/info/46080071 (请复制分享给好友)

料友留言(数量:16条)

料友:烟花可热 2021-02-13 00:05
收藏了
料友:老资料网友747 2021-02-13 01:28
一个家族若想永远传承,有两点非常重要,第一是它要随着时代的变化不断调整家族进取的方向,第二是它要为所处时代作出正面的贡献。很中肯。
料友:fox 仪虹园林 2021-02-13 09:07
武则天基本是在朝堂上把望族给彻底打压下去了
料友:先锋 2021-02-13 12:39
唐朝的科举制度太看重门阀和出身,导致真正的寒门子弟很难通过科举考试改变命运,五代时期的战乱让北方的门阀受到了致命打击,北宋的科举考试不再看重门阀,更加公平的科举考试让门阀彻底的退出了历史舞台!
料友:🤔🤔 2021-02-13 13:04
李世民也是迫于无奈。玄武门之变,李世民杀了李元吉,但纳元吉妻郑氏,那就是笼络关东豪族,郑氏,出自荥阳郑家;李治结亲太远王氏。但李家毕竟是关陇鲜卑贵族的代表,核心层用的都是北周鲜卑贵族,比如:长孙式,尉迟氏。所以,坐稳天下的李世民,代表新贵族(甚至包括假冒的弘农杨氏)打压老贵族,这是必然的。到了武则天,就新老贵族一起打压了。
料友:烟花可热 2021-02-13 15:35
当时东晋最强的世族还是王谢两家,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料友:晑遇 2021-02-13 15:44
五姓七望都比不过琅琊王氏吧,中华古代第一豪门
料友:烟花可热 2021-02-13 17:36
俱往矣!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
料友:小蟀锅 2021-02-13 23:13
李世民还反隋……隋自己就开始反隋了……[大笑][哭笑][奸笑]这太让人窝火了……
料友:烟花可热 2021-02-13 23:15
一个刘宋小吏的孙子的女儿,是怎么嫁给北周柱国独孤信的?
料友:杨凯帆 2021-02-14 17:05
这些豪族门阀占有了太多的社会资源,形成了政治经济甚至军事上的垄断独立
料友:爱你一生 2021-02-14 17:21
李专美的例子举得比较恰当,但五代时像李专美这样既是望族自身能力也不错的人并不多,“李专美”们的数量肯定多不了,多的是自惭形秽的人。另外,清河崔氏同样是朝鲜半岛崔姓的始祖,可能崔毖这位先人比较窝囊,棒子没跳出来侵占。
料友:欢春 2021-02-14 17:27
门阀世族被黄巢给彻底剿灭了,
料友:老资料网友747 2021-02-14 21:15
吹牛请把草稿打好
料友:杨凯帆 2021-02-15 07:14
要轮平民寒门全面上位,只看明朝了吧。以农家子出身最为纯粹
料友:老资料网友535 2021-02-18 09:43
吴三桂把自家的桂花砍了,又把李自成家的梨树砍死!
相关文章
远亲不如近邻,明朝初期的外交政策有哪些优点?
在元朝时,中国的传统文化遭到了毁灭性的打击,中国的传统险些中断。还好在浩浩荡荡的农民起义浪潮中汉族人民终于赶走了蒙古统治者,恢复了汉族的统治地位。而朱元璋则成为了农民起义战争中的最后胜利者,创建了明王朝。但是当时在明王朝周边有许多邻国,他们
标签明朝,日本_历史,朱元璋,明朝政府,明王朝,元初,元朝,团扇,帖木儿帝国,张汝厚
这位开国中将获刑17年,女儿女婿摆地摊起家,成大富豪,买大别墅
开国林元帅手下有“四大将”,分别是黄、吴、李、邱。 其中的李,是指李明将军。当然,“李明”是他的化名,他的原名叫“作鹏”。 李明16岁时参加了红军。红军时期,他在军委机要科相继担任过译电员、参谋、科长等职务,并参加了反围攻和长征。 长征时
标签开国,李明,李大征,刘伟钦,红军,长征
清算和珅时嘉庆帝为何就杀了和珅一人,其党羽和家人为何没被处死
嘉庆四年(1799年)正月,太上皇乾隆帝崩,嘉庆帝开始亲征。在第二个月,嘉庆帝就处死清朝第一贪官和珅,至于为什么一定要处死和珅,很简单,一个皇帝要处置一个重臣的时候,往往就只有一个原因,那就是这个大臣的权力已经严重的威胁到了皇权,甚至对皇帝
标签和珅,嘉庆,固伦和孝公主,乾隆,清朝
李显已是太子而武则天也已油尽灯枯,为何张柬之等人还发动政变?
公元705年,统治大周王朝15年的武则天已病入膏肓,此时的武则天已是82岁高龄的老人,再加上晚年的她沉湎于寻欢作乐之中,身体已经越来越羸弱了。而随着武则天整日躲在皇宫中与张昌宗、张易之两兄弟寻欢作乐,她对朝廷的掌控能力也越来越弱。 最终在
标签李显,武则天,张柬之,政变,张易之
她生来就是传奇,舅舅是皇帝,丈夫是开国皇帝,儿子竟是千古一帝
在封建社会,很多人的思想受到禁锢,因此大家都多多少少的有些迷信,而在那个时期,人们将很多发生的事情都归咎于上天的安排,认为这一切的发生都是有一定的意义,在我国数千年的封建历史上,我们能看到很多皇帝传奇的一生,因为政治的需要,我们又看到,那些
标签开国,李渊
山西女子带菩萨像去鉴宝,关灯后用手电一照,专家:不用鉴定了
观音菩萨正定心,释迦如来大圆觉。或如春色媚山河,或似秋光爽岩壑。——白玉蟾 随着智能手机在近几年的普及,人们已经逐渐不再需要电视了,完全可以在手机上观看自己喜欢的影视剧。如今回想起来,可能每个人都会有自己喜欢的电视节目,并且还会记住它们的播
标签菩萨,山西,佛像,水晶菩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