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时的一小国,和楚国结盟,结果却被蔡国消灭

春秋时期,通常用来指东周前半期历史阶段,即自公元前770年至公元前476年这段历史时期,史称“春秋时期”。据说是由于鲁国史官把当时各国重大事件,按年、季、月、日记录下来,一年分春、夏、秋、冬四季记录,简括起来就把这部编年史名为《春秋》。春秋时期开始于公元前770年(周平王元年)周平王东迁东周开始的一年,止于公元前476年(周敬王四十四年),战国前夕,总共295年。一说止于公元前453年,韩、赵、魏灭智氏,一说止于公元前403年,三家分晋。

在春秋时期,周天子的权威和地位急剧下滑,这导致齐国、晋国、楚国、秦国等大国不断兼并周边的小国。换而言之,在春秋时期,众多小国相继告别了历史的大舞台,这才有了后面的战国七雄。其中,就本文所要说的沈国,就是在春秋时期被消灭的。沈国,姬姓,周朝诸侯国。周平王东迁后,季载后裔另封沈国之地于上蔡平舆沈丘一带。值得注意的是,对于沈国这一诸侯国,因为和楚国结盟,所以遭到了晋国的打压,乃至于被晋国支持的蔡国所消灭。

首先,对于沈国来说,是周平王东迁洛邑后,分封的姬姓诸侯国。对于沈国来说,祖先是季载,即聃季载,或作“冉季载”。为周朝诸侯国聃国(国都在今山东省定陶县冉堌镇一带)开国君主,他是周文王姬昌的第十子,周武王姬发的同母弟,冉姓的得姓始祖。其裔孙亦有被封于沈子国(国都在今安徽临泉)者,所以他还被沈姓族人尊为始祖。《水经·汝水注》云:"汝水又东南,左会澺水。……又东经平舆县故城南,为澺水。县,旧沈国也,有沈亭。"可见沈国国都其最后国都的遗址可能在河南平舆北射桥镇古城村。

而依《沈子国》记载“公元前1063年,周武王死后,其子成王继位,封聃季载于聃。唐代张守义《正义》注:“聃,国名也。季载,人名也,伯邑考最长,所以曰:“伯”,诸子中咸言“叔”,以载最少,故言季载。”武王同母兄弟四人,为嫡出。季载为武王胞弟,居第四,故称季。据众多的史料记载,聃国就在颍州西一百二十里处,即今古城址。

由此,非常明显的是,沈国究竟封于何处,史学界争议颇多。有人说封于今安徽省临泉县古城子,有的说封于今河南平舆县北射桥镇古城村,还有说封于今河南固始。然而这些都值得怀疑。持以上诸说者,是把沈、渖、聃混为一谈,所据是它们古音相同或相近。

沈国定居汝南的国君是沈君忽,其因父庚向助周平王东迁有功,入朝为卿士,封子忽沈侯,为汝南方伯,号“汝南国”。对于周平王东迁,无疑是重要的历史事件。平王东迁是历史学家划分时段的重要事件,亦是周朝国势的转折点。平王迁都之后的周朝被称为东周,而由周武王立国至周幽王被杀的时期则称为西周。平王东迁后,周天子的王权开始衰落,不能担当天子的责任,诸侯势力不断坐大。而且,周天子无力自保和抗拒戎狄等势力,须依赖诸侯国保护,致周天子地位不断衰落,最终形成春秋时期群雄争霸的局面。

图片马上加载完成,请稍后

同时,在周平王东迁之后,对几个立下功劳的诸侯进行了封赏,比如秦国、晋国、郑国、卫国等诸侯国,就得到了周平王的犒劳。而就本文所要说的沈国,也正是因为支持周平王东迁,从而得以正式建立。在分封之初,沈国这一姬姓诸侯国的爵位是侯爵,这无疑可以和晋国、卫国、齐国、鲁国等诸侯国相提并论。不过,对于本来是侯爵的沈国,却在春秋时期被降为子爵诸侯国,这是因为沈国和楚国结盟,从而得罪了晋国乃至于周天子。

践土之盟是指春秋时期晋文公为确立霸主地位而举行的会盟。前632年(左传僖公28年),城濮之战后,晋文公大会诸侯于践土(当时衡雍附近,今河南省境内),参加会盟的有晋、鲁、齐、宋、蔡、郑、卫等国,晋被推为盟主。彼时,沈国因为和楚国结盟,所以没有参加晋文公重耳主持的践土之盟。在此基础上,沈国因为“践土之盟”被降为子爵,故后世之君称沈子。在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中,子爵自然是一个相对较低的爵位。除了爵位的降低,沈国因为处在郑国、楚国、蔡国、晋国等诸侯国之间,从而失去了扩张的空间,更因此遭到了周边大国的屡次进攻。

图片马上加载完成,请稍后

由于沈国是楚国的同盟国,因而屡遭中原诸国的讨伐。公元前624年,晋、鲁、宋、陈、卫、郑等联合伐沈,使之一蹶不振。对此,在笔者看来,虽然遭到了中原诸侯国的讨伐,但是,沈国只能依附于楚国。因为沈国一旦和楚国相抗衡的话,那么很可能会被楚国直接吞并。沈国故地在今天安徽临泉、河南平舆、河南沈丘一带,有很多沈国古迹遗存可考。在春秋时期,楚国已经将势力扩张到沈国一带,这迫使沈国不得不和楚国结盟,并且对楚国马首是瞻。

最后,公元前583年春,在晋国伐蔡攻楚破沈之战中,同盟的楚军败逃,晋军讨伐蔡国和楚国后,又攻破沈国,掳走了沈国国君揖初。在整个春秋时期,虽然我们常说是晋楚争霸。但是,在大部分时间内,晋国都是占据上风的,也即晋国和楚国之间的战役,同样是晋国胜多败少。而这,无疑让本就弱小的沈国,更加艰难生存了。公元前558年和公元前537年,沈国又两次随楚伐吴,也即沈国参加了楚国和吴国之间的战役。公元前519年,沈子逞伐吴兵败,成为吴国的俘虏。

根据《左传·定公四年》的记载,公元前506年,晋国召集诸侯,会盟于召陵(今河南郾城县东),亲楚的沈国拒不参加,晋国指使蔡国,出兵伐灭了沈国,并将沈子嘉押回蔡国杀掉。由此,对于弱小的沈国,在公元前509年正式告别了春秋历史的大舞台。在沈国灭亡后,沈国的后人以沈作为姓氏。沈氏最早起源于今河南、安徽两省之间。春秋战国时期,逃至楚国的沈氏族人,仕楚为左司马,并世袭此官,长期居于叶邑(今河南叶县)。如今,沈姓是江浙地区最常见的姓氏之一。在苏浙皖、福建大部、山东东南部、河南东南角、湖北东部、江西大部、广东东部、云贵大部、广西西北部、黑吉东段、内蒙古东北等地,沈姓的分布相对密集。对此,你怎么看呢?欢迎留下你的观点,让我们一起讨论。

本文标题: 春秋时的一小国,和楚国结盟,结果却被蔡国消灭
永久网址: https://www.laoziliao.net/history/info/42660642 (请复制分享给好友)

料友留言(数量:0条)

相关文章
汉文帝一生节俭,衣着朴素,陵墓也简朴,为何却对邓通大手大脚?
在中国古代众多的皇帝之中,有很多奢华的皇帝,很少有节俭的皇帝。汉文皇帝可以说是众多皇帝中最节俭的一位皇帝了。这个皇帝不仅简朴,并且在生前死后都保持着罕见的朴素。此外,汉文皇帝也非常友善的一位皇帝,对他的好朋友也是非常的慷慨。 汉文皇帝虽然身
标签汉文帝,邓通,皇帝,陵墓
赵心放:战国时期赵国“将相和”的导演是谁?
作者:赵心放 (廉颇) “将相和”的故事一直流传到今,说的是战国时赵国蔺相如奉命出使秦国,不辱使命,完璧归赵,随后又陪同赵惠文王赴秦王设下的渑池之会,有勇有谋使其免受秦王侮辱。 赵惠文王封蔺相如为上卿。老将廉颇认为自己战功卓著,蔺相如只凭
标签将相和,蔺相如,廉颇,赵国,赵惠文王,秦国
五代十国很精彩,英雄豪杰辈出,为何却很少被人提及?
每每提及跟我国历史有关的话题时,很少有人会提及跟五代十国有关的情况。难道五代十国并未在我国存在过?所以人们才如此忽视它吗? 其实,事情并非如此。要知道,五代十国确实在我国历史上存在过,这是可以从史料记载中找到证据的。至于它为何不常被人们提及
标签五代十国,朱温,唐朝,李克用
《故宫日历》推出十二载典藏版 呈现“纸上博物馆”
《故宫日历》十二载典藏版 故宫出版社供图 中新网北京11月23日电 (记者 应妮 宋宇晟)“《故宫日历》十二载典藏版”23日在故宫博物院面世。十二年国宝日读,四千三百余件文物的体量,使它不仅是一套书,更是一套“纸上博物馆”。 《故宫日历》
标签故宫日历,故宫出版社,故宫,典藏,日历
王莽出身贵族,也曾谦恭有礼,哀帝驾崩后野心逐步暴露出来
现代很多人都戏称王莽是社会主义皇帝,是一个穿越者。这么说主要是说王莽有些观念具有某些近现代色彩。比如说,王莽实施的土地改革,实际上是将土地所有权收归国有,禁止买卖。八口男丁以下的地主,拥有的土地不得超过九百亩,没有土地的农民,由政权分给土地
标签王莽,刘衎,王政君,淳于长,翟义
张謇一生创业无数,胡适为何却说他是“失败的英雄”?
张謇[jiǎn](1853年-1926年),字季直,号啬庵。祖籍江苏常熟土竹山,生于江苏省海门直隶厅长乐镇(今江苏省南通市海门区常乐镇),中国近代实业家、政治家、教育家。 光绪二十年(1894年),张謇在经过连续多年的“会试”后,终于在这一
标签张謇,胡适,南通,中日甲午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