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叫做事要有边界感?

这一期聊聊杨修之死的真实原因。

提到杨修之死,我们通常认为杨修是因为爱耍小聪明,总是能猜透曹操的心思,所以曹操嫉贤妒能,最后找了个“扰乱军心”的借口,就把杨修给杀了。

《大军师司马懿》剧照

杨修在曹操面前耍小聪明的故事,看过《三国演义》的人,可能都知道,我举两个例子。

比如有一天曹操收到一盒酥饼,没说一句话,然后写了一个字条,字条上写的是什么呢?写的是“一合酥”,其他人看了都莫名其妙,也没人敢动那盒酥饼。这个时候,杨修过来了,看到字条,脸上露出了得意的笑容,然后他干了一件让其他人都感到不可思议的事,什么事儿呢?他把盒子打开,然后把酥饼给大家给分了。

这些人拿到酥饼都不敢吃,为啥?因为杀人不眨眼的曹操,可没明说让大家分吃呀。杨修看到其他人都这样犹犹豫豫,就感觉很好笑,说:“没事,吃吧。”

正当大家要吃酥饼的时候,曹操进来了,故意一脸不高兴,说:“谁让你们吃我的酥饼了?”其他人都吓得说不出话来,杨修走上前说,“是您让我们吃的呀,一合酥的意思,不就是一人一口酥吗?”

《新三国演义》剧照

你看,曹操本来是想在大家面前秀智商呢,结果风头都让杨修给抢走了,所以曹操就开始嫉妒杨修的才华。这有点像柱子当上领导后,为了显摆搞了一桌子酒菜,结果没有人敬柱子酒,反而大家都去敬二狗子了,你说柱子能不嫉恨二狗子吗?

另一个故事是,曹操和刘备在汉中长期僵持,人困马乏。有一天军士问曹操今晚的暗号是啥?曹操当时正在吃鸡,想了一会就说“鸡肋”。然后杨修一听暗号是鸡肋,就又忍不住耍起了小聪明,立马让军人收拾行李,准备撤军。曹操早都看杨修不顺眼了,正好来了个顺水推舟,说杨修扰乱军心,就把他拉出去给杀了。

《新三国演义》剧照

那杨修之死,真的是因为杨修爱耍小聪明,才被嫉贤妒能的曹操给杀了吗?还真不是这么简单。

先看曹操。你想,曹操是谁呀,那可是“治世之能臣、乱世之枭雄”,在文采上也是建安七子之一呀,在武功上一扫群雄,那眼见、那心胸,怎么可能狭小呢?

你看他写的那首《观沧海》,“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峙峙。……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这是何等的豪迈大气,何等的胸怀天下。

图片马上加载完成,请稍后

曹操《观沧海》

你可能说,这是曹操说的比做的好听。那你再看他是怎么对待张秀的。张秀偷袭他,不但差点把他给弄死了,还把他最爱的大将典韦和长子曹昂给杀死了。按说这是不共戴天的仇了吧,但后来张秀投降曹操,曹操也没找张秀秋后算账啊。

所以你看,一个心胸如此宽广,连杀子仇人都能容得下的曹操,怎么可能因为嫉妒杨修的才华,就把他给杀了呢。

再看杨修。杨修真的就是爱耍小聪明的人吗?

图片马上加载完成,请稍后

《大军师司马懿》剧照

你看《三国志》是怎么写杨修的?杨修出身名门大族,他爹是曾经当过大汉王朝三军总司令(太尉)的杨彪。杨修25岁就已经举了孝廉,当了丞相府的书记,为人谦虚、知识渊博,从曹丕以下的官员都争先与他交友。

这说明啥?这说明杨修确实有才华,而且绝对不是一个爱自作聪明的人,要不然这些王公大臣怎么会争着和他做朋友,对吧。

而且杨修除了才华品德没毛病之外,杨修的工作业绩也很不错,他把曹操交代的军国大事、外交内政都做得漂漂亮亮,所以曹操不但不妒忌他的才能,反而是非常器重他的。杨修如果按照这个节奏发展下去,那前途一定不可限量。

图片马上加载完成,请稍后

曹操像

那就奇怪了,这么优秀的一个人,怎么最后就被曹操给杀了呢?这就要提到一个人了,正是这个人对杨修的赏识,才让杨修走上了一条死亡之路,这个人是谁呢?就是大名鼎鼎的曹植啊。

刚才说了,很多人都争先与杨修交朋友,而对杨修投入热情最多的就是曹植。曹植本身就是大文豪,下笔如有神,他饱含激情地给杨修写了好几封表示各种崇拜的书信。

你想,这两个人都是有才情的大文人,意气相投,更何况曹植也是曹操最疼爱的儿子之一,杨修遇到这么一个赏识自己的主子,肯定是尽其所能辅佐了。

但是曹植是谁呀?不是不同土豪家的公子哥,而是大枭雄曹操最喜欢的儿子,他将来是有可能接曹操的班的,这就势必会引发他和曹丕之间的储位之争。

在古代,帝王最忌讳的就是王子们勾结外臣,拉帮结派,所以明智的人都会刻意回避这个问题。可是杨修不但没有回避,反而是态度坚定地、明确地支持曹植。

图片马上加载完成,请稍后

曹植剧照

那杨修是怎么支持曹植的呢?

首先,就是告曹丕的黑状。曹丕看杨修实在是太聪明,又坚定地支持曹植,所以就害怕了。有一次曹丕把朝歌县令吴质藏在货车里请来府中,商量对策。杨修得到这个情报之后,就去曹操那告状,说曹丕勾结外臣,但是没有实际证据,曹操只是将信将疑。

曹丕被告了黑状,心里很害怕,怎么办呢?吴质给他出了一个主意,说“这还不简单,咱再来一次”。结果杨修又去告状,曹操派人去检查货车,没发现吴质的踪影,曹操自此就开始怀疑杨修污蔑曹丕了,这问题就大了。

图片马上加载完成,请稍后

《大军师司马懿》剧照

这还没完,杨修还干了另外一件事,那就是想方设法抬高曹植,要把曹丕给比下去。

比如曹操很喜欢出考题考他的儿子,杨修就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揣测曹操的考题,提前做了十多个答案给曹植。要说杨修确实聪明,押题押得不但准,而且出答案的速度还特别快,这不就像现在的高考作弊吗?所以每一次曹植都能对答如流。

但是速度太快就容易翻车。有一次,杨修没拿准节奏,曹操考题刚一送出来,曹植的答案就呈上来了。曹操就疑心,我的儿子再聪明也不会这么快吧,一查发现果然又是杨修在捣鬼。

杨修帮曹植的这一系列小动作,虽然让曹操很不满了,但还不至于要杀杨修。那曹操是什么时候开始要杀杨修的呢?就是在他下定决心让曹丕接班的时候。

你想想,这个时候曹操的处境。杨修这么聪明,又是这么坚定地支持曹植,既然已经决定立曹丕了,那么杨修活着就是个定时炸弹,指不定他会给曹植出什么坏主意。杨修要是活着,不但可能会引发曹植兄弟之间的残杀,还可能引发像汉景帝时期的“七国之乱”。

图片马上加载完成,请稍后

汉景帝

曹操好不容易统一了北方,建立了魏国,所以绝对不能容忍曹家王权又分崩离析,所以他必须在死前把杨修这个定时炸弹给拆了。杨修是个聪明人,他自己都预感到死期不远了,他在临死前就告诉朋友,没想到自己还能活这么久。而杨修死后一百多天,曹操就死了。

杨修之死表面上的原因是“耍小聪明,扰乱军心”,其实根本的原因是他参与了曹丕与曹植的夺嫡之争。但这是人家曹操的家事儿呀,最忌讳外人掺和。杨修,你一个外人瞎掺和啥呢,这不是找死吗?

图片马上加载完成,请稍后

《大军师司马懿》杨修剧照

那杨修之死,能给我们带了什么启示呢?

我觉得从小的来说,作为一个外人,我们真的不要认为自己会真的理解别人的真实处境,不要轻易以自己的好恶,去干预别人的事儿。

当然这也不是说,对别人要麻木不仁,那该怎么做呢?我觉得一定要有边界感,最多只能提建议,但绝不能替人家做选择。

举个例子。比如同样是曹操选接班人的问题,贾诩的边界感就拿捏地非常好。曹操问贾诩,该让谁接班呢?贾诩没有直接回答,而是沉默了一会说,我在想刘表和袁绍是怎么亡的。

曹操一听,哈哈大笑,一下子就明白贾诩的意思了,然后才下定决心,绝不能学刘邦和袁绍,这两个人之所以败,就是因为废长立幼,引发内乱,才败亡的。

你看,贾诩是不是很高明,不偏向任何一方,通过一个故事表明了自己的观点,最终还把选择权留给了曹操,同时也给自己留出了充分的回旋余地。

本文标题: 什么叫做事要有边界感?
永久网址: https://www.laoziliao.net/history/info/296165 (请复制分享给好友)

料友留言(数量:0条)

相关文章
没有侵略就没有进步?为何说即便没有英国入侵我们也会工业革命?
就像只有温差存在才能产生空气流动一下,正因为小农经济支撑的大清帝国被完成工业革命后的英国等列强打得一败涂地,才让清朝逐渐认识到了工业革命的强大威力,进而产生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很多人总认为如果没有英国坚船利炮的冲击,沉浸在天朝上国美
标签工业革命,英国_历史,清朝,王朝
明末抗清最后一位好汉:此硬汉英勇殉国后,明朝才真正意义的灭亡
对于张煌言来说,死亡从不足畏惧,甚至从他参加抗清运动的那天起,他便从未离开过死亡,他多次与死神擦肩而过,但似乎都没有让死神抓住他命运的尾巴,如今当他见到浙江提督时,他心知肚明,这一次,死亡之神真的来了。正因为张煌言如此的忠贞,才有后人说,只
标签张煌言,明末,明朝,郑成功,清兵,清军
日本防相:天皇继承面临极高风险,应讨论女性天皇可能性
据日本时事通讯社报道,日本防卫大臣说:“天皇的地位是建立在民众的共识之上的。”他指出,天皇的继承问题需要尽快得到公众的讨论。 报道指出,日本令和天皇德仁和皇后雅子只有一个孩子,即18岁的爱子公主。现年13岁的悠仁亲王是天皇的侄子,也是德仁
标签日本_历史,天皇,防卫大臣,河野太郎
霸王别姬:历史浪潮下的苦命鸳鸯
“羽之神勇,千古无二。”他是战场上最耀眼的星辰,是历史上最炫目的流星,他这一生收获了太多太多的赞誉,死后也压着所有后世的名将。大帐内,一位身着素色衣裙的女子慢慢点燃了巨大的白色蜡烛,她端起灯烛,走到最里面端坐着的一个高大的年轻人身边。虞姬把
标签项羽,虞姬,霸王别姬,项梁
德军距敦刻尔克16公里停止不前,其目的是什么?借机逼迫英国和谈
1940年5月14日,马斯河防线的失守,让英、法联军感到形势十分严峻,英国迅速增派了10个战斗机中队,试图阻止德军前进的脚步,但被德军高炮部队击落了几百架后,再也不敢白天行动了,战区的制空权牢牢地掌握在德军手里。然而,戈林的空军并没有取得实
标签德军,敦刻尔克,古德里安,英国_历史,德国_历史,盟军
韩信被诛三族,萧何送其幼到南越,数百年后成岭南地区第一族
韩信之后投在了项梁麾下,对于韩信来说到这里不是为了推翻暴秦统治,也不想恢复昔日楚国荣光,只为了能够吃饱饭顺便施展抱负。自古明君百年难得,昏庸的君主却各有千秋,项羽没有给韩信机会,刘邦也看不上他,但是有一人发现了韩信的高明之处,这就是后来西汉
标签韩信,萧何,南越国,刘邦,项羽,西汉